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情緒操控:揭開最惡質的煤氣燈效應,拯救自己並重建正常關係的療癒7步驟,脫離欺騙、貶低、洗腦的有毒關係

有病的,或許不是你!煤氣燈效應=情緒勒索+精神虐待+洗腦!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66
    38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最可怕的有毒關係、讓你深信自己有病又低微。

煤氣燈效應=情緒勒索+精神虐待+洗腦!

讓專業心理師陪你重建自信、自尊和不一樣的人生。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專文推薦!

 

婚後頻頻出軌,被發現後卻卸責給另一半、毫無悔意?

同事當著你的面裝死,還理直氣壯地說你記錯了?

家人/朋友常常貶低嘲笑你,當你抗議時又說「只是開個玩笑,幹嘛認真」?

你成為病態人格的受害者,最恐怖的是,你覺得這都是自己的錯!

 

【速查!】懷疑自己被情緒操控嗎?快看「煤氣燈評量表」

心情低落?自我厭惡?懷疑自己的記憶?有病的,或許不是你!

以下幾個狀況,你的伴侶、家人、同事/主管或朋友,符合了幾項?

□你常常自我懷疑,不確定自己的記憶是否準確?

□自己回想某些事件時,是否有人經常反駁你?

□是否覺得幾乎所有的衝突都是你造成的?

□他們常明示或暗示,說你「過於情緒化」嗎?

□你和他們說話時感覺自己卑微渺小,卻不知道為什麼嗎?

□他們經常強調自己的權威地位嗎?

□他們會貶低、嘲笑或忽視你的感受和經驗嗎?

〉〉〉小心,就算只有一、兩項符合,你也可能正處於被情緒操控的煤氣燈效應!

 

完整解析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定義,專業的心理師療癒七步驟,幫助你辨別最惡質的情緒虐待特徵,拆解病態人格的手法模式,找回情感和建立關係的勇氣。
 

「你太情緒化了~」

「我才沒有這樣做,你記錯了」

「你真的有毛病……」

「都是你的錯!」

 

這些都是標準的操縱者台詞,使你疑惑、沮喪、無力、自我懷疑的情緒操縱(煤氣燈效應),會出現在伴侶、家庭、職場、朋友和團體之間,成為情緒勒索、控制型伴侶或病態人格的掩護,讓你無法察覺自己正在遭受精神暴力,懷疑自己的情緒感受、記憶和判斷力。

 

心理學博士黛博拉•維納爾是家庭與婚姻治療師,她從眾多諮商案例中,整理歸納出關於情緒操控的確切定義和運作方式,幫助讀者判斷自己是否正處於這種有毒的關係中,並說明如何使用正念、接受和承諾療法等方法,以七個循序漸進的步驟擺脫情緒操控,療癒並肯定自我,建立起健全的人際關係,同時避免再次陷入情緒操控的關係中。

 

最明顯的8種情緒操控模式,你有同樣的經驗嗎?

‧對方常常說謊、誇大,或顛倒是非。

‧拿你和其他人比較,不斷貶低。

‧提到他人時,對方的一切都是活該自找的。

‧常在一群人面前要你冷靜點、別這麼情緒化。

‧威脅你之後,又嘲笑你大驚小怪。

‧毫無責任感,不願意為你們的關係負責。

‧挑撥離間,讓兩邊發生衝突或不滿。

‧關係中,他永遠是「上」,你永遠是「下」。

 

專業心理師的療癒七步驟,從接受現實開始,重新建立自信、自尊和不一樣的人生。

懷疑或發現自己原來處於情緒操弄的關係中?讓專業心理師陪你一步步找回自我。

(1)接受現實:不要壓抑自我,你並沒有反應過度。

(2)了解情緒操控的循環:認識操控者常使用的行為模式,避免自己陷入循環中。

(3)釋放悲傷的情緒:允許為自己的遭遇感到悲傷,是療癒自我的重要關鍵。

(4)聚焦在自己:學會對自己溫柔、善待自己,對自己更好一些。

(5)設定界線:幫助維護正常的人際關係,測試他人是否想操控你的情緒。

(6)作出決定:依據不同的狀況,執行和操控者「維持距離」或「斷絕聯繫」的決定。

(7)與他人發展健全的關係,同時避免再次被情緒操控。

 

「親愛的讀者,我好高興你打開了這本書。但同時,我也有一點難過,因為這表示你正在經歷一段並不完全讓人滿意的關係,在這段關係中,你可能會感到充滿混亂,混雜著愛、依戀以及困惑、傷害和懷疑,也許,你也會覺得受到操控、憤怒甚至羞恥,而無法說出到底是哪裡出了錯。但我也覺得充滿希望和樂觀,因為你鼓起了勇氣決定閱讀這本書,這是個意義重大的一步,將會改變你的生活和你的關係,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序〉,心理學博士 黛博拉•維納爾

 

本書特色

 

●情緒操控(煤氣燈效應)的真相──確切定義和運作方式,以及如何避免情緒操控的安全方法。

●成熟、專業的技巧──使用正念、接受和承諾療法等方法來設定界限、恢復自我意識,並建立更健康的關係。

●現實的案例──分享各種關係中的情緒操控案例,釐清操控的樣貌,明白「這不是你的錯」。

●練習──透過清楚的問題和提示,幫助你識別生活中的情感虐待,並妥善處理你的感受。

作者

黛博拉•維納爾(Deborah Vinall)

 

心理學博士(PSYD)、家庭與婚姻治療師(LMFT)。黛博拉•維納爾擁有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EMDR)治療師、腦點技術療法(Brainspotting therapy)的資格認證,並受過創傷敏感瑜伽訓練,將這些方法融入到她對創傷倖存者的治療中。

 

黛博拉•維納爾博士在她的私人診所「塔瑪諮詢服務中心」執業,專精於處理困難的人際關係;希望藉由本書幫助更多懷疑或察覺到自己正在遭受情緒操控、也就是煤氣燈效應的人,勇於發現問題,並讓自己有機會一步步療癒自我,重拾正常的人際關係。

 

譯者簡介

 

吳煒聲

 

美國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中英口筆譯組碩士,曾獲美國翻譯協會(ATA)英譯中檢定合格任證。目前任教於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致力於英語教學與中英翻譯研究。

 

2009年起建立「天地無用」英語學習部落格,將個人多年的學習英語心得逐一分享給廣大網友參考,以期拋磚引玉,吸引更多華人放棄教條式或填鴨式的英語學習法,以正確的方式逐步邁進多彩多姿的英語殿堂。

 

「天地無用」英語學習部落格:english.ecominfozone.net。

目錄

致謝
 
【推薦序】別期待改變情緒虐待的加害者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序言和使用本書的方法
 
〈Part 1〉煤氣燈效應與情緒虐待
第一章 了解煤氣燈效應
第二章 情緒操縱者的手段
第三章 情緒虐待和復原
 
〈Part 2〉從情緒操控中復原的療癒七步驟
Step 1 接受現實,面對問題
Step 2了解情緒操縱的循環
Step 3 釋放悲傷的情緒
Step 4 聚焦於自己
Step 5 設定安全的界線
Step 6 做出脫離有毒關係的決定
Step 7發展健全關係並永久打破情緒操縱的循環
 
【結語】你不該這樣被對待
 
參考資源
參考書目
致謝

 

序/導讀

推薦序

 

別期待改變情緒虐待的加害者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1

 

本來有人格缺陷的人,成為父母之後,不會突然變得健全;本來心理功能弱勢的人,不會因為成為父母,突然得到強化。反而常常因為當了父母之後,各方面的壓力與責任,會讓原本的缺陷與弱勢更加明顯,又引來更多壓力,形成惡性循環。

 

但是因為成了父母,有了傳統論述的保護與合理化,這些缺陷與弱勢,常常造成孩子的痛苦,不被認識。又由於道德綁架,在我們文化裡要討論肢體與情緒虐待,會更加困難。

 

2

 

我先簡單說一個虛構的故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然後,假設我也在這個故事裡面,擔任臨床心理師的角色,我虛構情節如下:

 

有一個家庭來就診,原本的主訴是孩子的情緒問題。但後來某次,親子有一段對話,看得出來,孩子希望確認某件過去發生過的事,但一直遭遇困難。

 

孩子:「我想知道那個時候,你為什麼把我打得那麼慘……(哽咽),然後把我……(省略細節),真的只是因為我做錯事嗎?」

 

爸爸:「哪有?我根本就忘了這件事!」

 

孩子:「(大聲起來)奇怪了!以前小時候,你都用這件事來威脅我,說我不乖還會再打,怎麼現在有洪老師在,你就剛好『忘了』……」

 

爸爸:「(也激動起來)你這什麼態度?對自己的爸爸說話,可以用這種態度嗎?」

 

我:「等一下,我們可以先深呼吸,好好把這件事講清楚……,爸爸,我聽到你剛剛說,孩子講的事,你『忘了』嗎?」

 

爸爸:「對啊,一個做爸爸的人,怎麼會這樣對自己的孩子,根本就沒這種事,是他亂說的吧……他從小就很喜歡說謊……(省略細節)」

 

我(打斷爸爸):「請爸爸等一下,先等我跟孩子確認……,(轉頭對孩子)你是說,你爸在你小時候……(省略細節),是這樣嗎?」

 

孩子:「對啊……(哽咽),那次被打得很慘,然後後來都拿這個來威脅我,我如果跟阿公阿嬤講,他就說『我後來都沒有真的打你啊』,結果現在就變成『忘了』……」

 

爸爸又準備打斷孩子,我直接跟爸爸對話:「如果是孩子講的這種狀況,是違反家暴法,需要通報喔……」

 

爸爸:「根本就沒這回事,他都亂講,他就是愛說謊……(省略細節),而且那都很久以前的事了,他長大之後我就沒有打過他了啊……」

 

我:「好,謝謝爸爸告訴我,那你可以承諾我,未來不會再這樣對他嗎?」

 

爸爸:「根本就沒他說的這回事,早就都沒打了啊……他都亂說話,來這邊真的浪費時間……」

 

爸爸立刻站起來,離開治療室。

 

孩子謝謝我,這是第一次有外人知道這件事,而且清楚讓爸爸知道這是不對的行為。看得出來爸爸很心虛,而且根據孩子的說法,其他家人都聯合起來說這件事是孩子的錯,只要有人敢跟爸爸說的不一樣,就會被爸爸瞪……

 

很多時候,孩子出問題,常常是家長的問題。但不少家長會說是孩子要接受治療,堅稱自己的教養沒有錯,是孩子太脆弱。

 

以上絕對是我虛構的故事。

 

3

 

大部分時候,當雙方都各說各話,我也不知道誰說的是真是假。但我可以看得很明白,這個過程中,誰願意傾聽討論?誰又一直不讓對方有講話的機會?誰常用攻擊性的字眼與憤怒壓制對方?哪一個人是權威者,哪一個人最有能力影響其他家人?

 

在當場的行為觀察,會部分反應出家庭真實互動的樣貌。然後,那個被指稱要治療的人,通常很容易被罵,而且通常沒什麼發言的機會,自我認同被打得七零八落……

 

4

 

肢體虐待,還可以有身體的傷痕為證。如果講到情緒虐待(emotional abuse),不要說很難找證據了,我們的文化連這個概念都幾乎不談。

 

譬如說,一個孩子總是有做不完的家事,做不好就要被罵,但只有特定的孩子要接受這種待遇。在傳統社會裡,要用什麼標準講父母在情緒上虐待孩子?

 

再譬如說,孩子在家庭裡從來沒有自己的隱私,又被逼著要寫日記,不寫還會被處罰。寫完日記之後,只要有不利父母的部分,孩子就要被檢討,這表示孩子不知感恩。每天固定書包要被檢查,父母想什麼時候進房間看孩子在幹嘛都可以,連垃圾桶都不放過。孩子不被允許跟外人說話,連不得已講電話父母都要偷聽,父母聽不清楚還會罵孩子,寄給孩子的每封信都要父母先看過。這種狀況,在傳統社會裡可以說父母情緒虐待孩子嗎?

 

我們傳統的經典,有哪一位大儒賢者,好好討論過孩子的人權嗎?

 

5

 

把孩子教得過度順從,孩子長大之後容易無所適從。

 

然而,在傳統上,孩子順從父母,哪有「過度」可言?說不定,這還能成為鄉里稱道的「教子有方」呢!

 

那要如何「教子有方」呢?

 

讀者可以很輕易地發現,這本書裡所談到的情緒操控策略,基本上都在想辦法讓另一個人「乖乖聽話」。而這些情緒操控策略,剛好是傳統社會裡常見的手段。

 

6

 

我好喜歡書裡面的這一段,相對於操控關係,那良好關係的特徵是什麼呢?

 

(以下用書中專欄格式)

 

良好關係的特徵

 

察覺情緒操縱的特徵和了解何謂良好的關係同樣重要。讓我們看看評估親密關係良窳的原則,讓你思考自己和人相處時想要的是什麼。 

 

•雙方都重視誠實和正直。 

•彼此能自由發言,對方也願意聆聽。 

•互相關懷和心靈相通,但不一定要幫對方處理情緒問題。 

•雙方都願意敞開心胸去接受新觀點。彼此可以提出反對意見。 

•雙方下決定時是平起平坐。 

•雙方會互相尊重和支持,而非以上對下的姿態看待對方。 

•需要妥協的時候,雙方會各退一步。 

•當某一方傷害了另一方,就會誠懇道歉,並且找出問題和負起責任。 

•雙方都不會動粗傷人。 

•即使得做出改變,雙方仍願意一起扶持,持續成長。

 

7

 

光是誠實對待彼此,在我們文化就難了。請問各位在外面的小吃攤或早餐店,有沒有聽過一種都市傳說:「孩子如果沒有乖乖吃飯,就會被警察抓走」?

 

我們的傳統,階級分明,而且重視功名。父母面對孩子,常有差別對待,除了常見的重男輕女,對會不會念書的、是不是討父母喜歡的、拿多少錢「孝敬」父母的、媳婦有沒有生男生的……,都有各種約定俗成的偏好。

 

平起平坐,那根本就是沒大沒小啊!

 

在傳統上,父母聯合某些孩子,排擠其他的某個孩子,說「我們不要理他」,甚至不讓孩子進家門、把孩子「關廁所」,可是一種常見的教養策略呢!而且不管親子有什麼衝突,通常都是孩子要道歉喔,即使是孩子被傷害了都一樣。

 

如果從原生家庭開始,就沒有學習健康的人我界線,沒有良好的身教,不懂得尊重,不習慣自由討論,那我們要怎麼能期待,長大之後進入社會的成年人,會突然知道怎麼扮演一個成熟尊重懂和諧的大人?

 

8

 

儒家傳統經典也有很良善的部分,尤其重視大人的身教,這一點被選擇性地忽略了。在孔子的想法裡面,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非常關鍵的論述,但這一點用到親子關係也被扭曲了。

 

所以現代人要談愛,常要從西方的知識或書籍中重新建立起來。相對來說,有毒的父母,或者毒親(toxic parents)這些說法,西方的專家學者也早就有系統地去探討父母的行為有哪裡不適當,父母可以如何自我成長,並且尊重孩子,扶持孩子有健全的發展。

 

情緒操控如果沒有從原生家庭談,那就是忽略了基礎與根源。

 

9

 

辨識有毒的人或環境,是脫離情緒操控的第一步。

 

然後,情緒虐待的加害者也有可能是父母,不要被傳統「父母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好」這種說法混淆了。父母只是人,不是神,而且也可能是有缺陷跟弱勢的人,頭腦也會慢慢退化,心也會生病,也不見得能跟上時代,傳統論述真的把父母過度美化了。

 

父母也會傷害孩子,而且讓孩子一輩子在創傷中掙扎浮沉,臨床上便有不少案例。如果願意跟從事相關工作的社工朋友聊聊,更是血淚斑斑。

 

有些親子終生沒有經歷過和解,甚至斷絕關係老死不相往來。就如同最前面的例子,連「事實」都沒有共識,誠懇面對彼此更是遙遙無期!

 

放棄改變情緒虐待加害者的期待,這一點要做好心理準備,好好哀悼。我們想聽到的那一聲道歉,可能永遠不會出現。

 

10

 

能傷我們最深的人,就是我們最愛的人!
 

序言和使用本書的方法

 

親愛的讀者,很高興你拿起了這本書。然而,我也感到難過,因為你可能正在經歷一段不如意的關係而迷茫,內心五味雜陳,既有愛戀和依賴,也摻雜著困惑、委屈和懷疑。或許你覺得被人操縱了情緒而感到憤怒和羞愧,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話雖如此,我也充滿希望,因為你決定要讀這本書,這樣可能改變你的人生,改善你和別人的關係。

 

我叫黛博拉.維納爾(Deborah Vinall),是一名心理醫生,擁有婚姻和家庭療師(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ist,簡稱MFT)執照。我從二○○四年開始協助個人或伴侶改善他們的人際關係,也幫他們面對因為不良關係而留下的陰影,無論他們是和父母、親戚、伴侶或其他人相處不融洽,或者有悲慘的遭遇而內心受傷。我專研創傷,協助患者克服急性或慢性的心理創傷。我執業時發現,情緒虐待(emotional abuse)往往讓患者受到很深的傷害。

 

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又譯煤氣燈操縱或情緒操縱)是一種常見的虐待手法,施虐者往往用它來掩飾情緒虐待的行徑或推卸責任。煤氣燈效應可能是根深蒂固的惡行,或者偶爾發生的病態行為;它可能發生在家庭和親子間的親密關係,也會出現在交友圈、教會、職場和學校等等機構,甚至可能在更大的社會或政治環境中出現。無論在哪裡發生,情緒操縱都會讓人懷疑自我,質疑自己所見的真相。

 

你要知道自己能夠分辨與他人的互動關係、打破煤氣燈效應,以及不被它腐蝕心靈而治癒創傷。本書將提出有效的方法和生動的案例,讓你得到知識並充滿自信,運用實際的步驟在人際關係和現實世界找回迷失的自我。

 

我們不打算改變加害者,除非他們願意成長,否則一切都是空談。然而,當你改變自己,無論是選擇留下或轉身離開,都能改變與別人的互動關係。你可以從先前強忍的苦痛中自癒,重拾清晰的思緒,從今往後享受健全的人際關係。

 

閱讀本書時,不妨偶爾停下來反思一下。我建議各位依照順序閱讀,先從前面幾章了解核心概念,然後循序漸進,掌握第二部分的療癒七步驟。做練習時,請隨時記錄回饋想法和內心反應。一旦發現自己情緒激動或深陷回憶之中,就要體諒自己:停下腳步、休息一下、深呼吸、重新整理情緒。你有大把時間去成長和療癒。

 

當你準備好的時候,大口深呼吸,讓我們一起開始吧!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08710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21*14.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