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不務正業的博物館:窺見30件超有戲文物的祕辛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個驚喜的起點,故事性十足!
超人氣粉專「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版主,帶你我重新看見文物的魅力!
絕對顛覆你對博物館的刻板印象!
讓你發現,每件文物都超有戲、超有情!
說到博物館,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是名畫?還是那些珍貴的骨董?我們平常提到博物館,總會想到那些鎮館之寶、世界名畫等重量級的收藏。但是,博物館可不是只有這些正經八百的藏品!那些在世界各地博物館中很少被人注意的文物,有時候反而更有意思!
•我們總以為維納斯女神應該是唯美有氣質,但沒想過她其實也會拿涼鞋教訓屁孩?!
•幾千年前的埃及人,竟然也會跟現代上班族一樣,絞盡腦汁想出各種請假理由。
•世界級的大英博物館竟然也被詐騙,擺放假貨,至今仍在展場可見?
•浮世繪界的貓奴愛貓成痴,把這份愛注入畫布,將貓咪題材推向了浮世繪藝術的高峰。
這本書涵蓋平凡生活的非凡故事、藝術背後的趣事、科學醫療奇觀、歷史傳說和動物界的不可思議,不只是專門寫給博物館迷的讀物,也是寫給每一位對歷史、故事和人性感興趣的讀者。不僅值得你收藏,更能激發你對歷史文物的熱情與好奇心,成為你探索世界的起點。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個驚喜的起點,故事性十足!
超人氣粉專「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版主,帶你我重新看見文物的魅力!
絕對顛覆你對博物館的刻板印象!
讓你發現,每件文物都超有戲、超有情!
說到博物館,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是名畫?還是那些珍貴的骨董?我們平常提到博物館,總會想到那些鎮館之寶、世界名畫等重量級的收藏。但是,博物館可不是只有這些正經八百的藏品!那些在世界各地博物館中很少被人注意的文物,有時候反而更有意思!
•我們總以為維納斯女神應該是唯美有氣質,但沒想過她其實也會拿涼鞋教訓屁孩?!
•幾千年前的埃及人,竟然也會跟現代上班族一樣,絞盡腦汁想出各種請假理由。
•世界級的大英博物館竟然也被詐騙,擺放假貨,至今仍在展場可見?
•浮世繪界的貓奴愛貓成痴,把這份愛注入畫布,將貓咪題材推向了浮世繪藝術的高峰。
這本書涵蓋平凡生活的非凡故事、藝術背後的趣事、科學醫療奇觀、歷史傳說和動物界的不可思議,不只是專門寫給博物館迷的讀物,也是寫給每一位對歷史、故事和人性感興趣的讀者。不僅值得你收藏,更能激發你對歷史文物的熱情與好奇心,成為你探索世界的起點。
目錄
PART1平凡生活中的非凡故事
冰箱的老祖宗!中國古代黑科技「冰鑑」
史上最早的一星負評:滿滿買家怒火的古代客訴泥板
不只救命,也救愛情!世界大戰期間浪漫的降落傘婚紗
誰打我一巴掌!哈利波特巫師棋原型的英國路易斯西洋棋
今天不想上班?古埃及人的石板教你怎麼請假
「衛」為奇觀!從平凡的玉山衛生紙看見不平凡
PART2 藝術文化背後的趣事與祕密
家有嚴母!維納斯女神「物理教育」邱比特系列圖像
畫布上的屍體:由木乃伊製作的顏料
擁有粉絲專屬信箱:羅浮宮名畫〈蒙娜麗莎〉
超級貓奴!歌川國芳讓貓主子化身為浮世繪主角
是惡趣味還是品味差?畫裡那隻名叫「戰利品」的小狗
毀了一幅畫卻救了一座小鎮:西班牙的猴子基督壁畫
愛瓷器勝過江山?用精銳騎士換來的德國龍騎士花瓶
你有看到我的狗狗嗎?蘇格蘭畫廊裡的可愛梗犬〈卡勒姆〉
藝術史上的白色誤會!五彩繽紛的古希臘羅馬雕像
PART3 科學突破與醫療奇觀
17世紀誕生的奇怪防疫裝備!瘟疫醫生的鳥喙面具
我還活著別埋我!讓人死而復活的安全棺材
那些年人們信的萬能療法:水蛭罐裡的吸血鬼小醫生
要看就得簽生死狀:居里夫人的要命筆記本
PART4 歷史上的意外與神奇傳說
重要時刻出包:加拿大簽錯地方的二戰停戰協議書
感謝魔鬼的幫忙?中世紀唯一的《魔鬼聖經》
大英博物館也有假貨!傳說中的水晶骷髏頭
石馬玩意?!暑假作業意外揭開斷足白馬的百年傳說
喝茶喝到被滅團?!英國戰車上的必備單品車載電熱器
PART5 自然動物界的傳奇與不可思議
讓科學家一度懷疑人生的神祕生物?澳洲的鴨嘴獸標本
海中的獨角獸!一角鯨據說萬能的「角」
偷工減料?供不應求的古埃及動物木乃伊
最悲劇的化石重組事件:紅遍全球的馬格德堡獨角獸
小木偶奇遇記真人版?瑞典鯨魚標本肚內的VIP貴賓室
瑞典最早的獅子之一:可能是史上最歡樂的獅子標本
冰箱的老祖宗!中國古代黑科技「冰鑑」
史上最早的一星負評:滿滿買家怒火的古代客訴泥板
不只救命,也救愛情!世界大戰期間浪漫的降落傘婚紗
誰打我一巴掌!哈利波特巫師棋原型的英國路易斯西洋棋
今天不想上班?古埃及人的石板教你怎麼請假
「衛」為奇觀!從平凡的玉山衛生紙看見不平凡
PART2 藝術文化背後的趣事與祕密
家有嚴母!維納斯女神「物理教育」邱比特系列圖像
畫布上的屍體:由木乃伊製作的顏料
擁有粉絲專屬信箱:羅浮宮名畫〈蒙娜麗莎〉
超級貓奴!歌川國芳讓貓主子化身為浮世繪主角
是惡趣味還是品味差?畫裡那隻名叫「戰利品」的小狗
毀了一幅畫卻救了一座小鎮:西班牙的猴子基督壁畫
愛瓷器勝過江山?用精銳騎士換來的德國龍騎士花瓶
你有看到我的狗狗嗎?蘇格蘭畫廊裡的可愛梗犬〈卡勒姆〉
藝術史上的白色誤會!五彩繽紛的古希臘羅馬雕像
PART3 科學突破與醫療奇觀
17世紀誕生的奇怪防疫裝備!瘟疫醫生的鳥喙面具
我還活著別埋我!讓人死而復活的安全棺材
那些年人們信的萬能療法:水蛭罐裡的吸血鬼小醫生
要看就得簽生死狀:居里夫人的要命筆記本
PART4 歷史上的意外與神奇傳說
重要時刻出包:加拿大簽錯地方的二戰停戰協議書
感謝魔鬼的幫忙?中世紀唯一的《魔鬼聖經》
大英博物館也有假貨!傳說中的水晶骷髏頭
石馬玩意?!暑假作業意外揭開斷足白馬的百年傳說
喝茶喝到被滅團?!英國戰車上的必備單品車載電熱器
PART5 自然動物界的傳奇與不可思議
讓科學家一度懷疑人生的神祕生物?澳洲的鴨嘴獸標本
海中的獨角獸!一角鯨據說萬能的「角」
偷工減料?供不應求的古埃及動物木乃伊
最悲劇的化石重組事件:紅遍全球的馬格德堡獨角獸
小木偶奇遇記真人版?瑞典鯨魚標本肚內的VIP貴賓室
瑞典最早的獅子之一:可能是史上最歡樂的獅子標本
試閱
藝術史上的白色誤會!五彩繽紛的古希臘羅馬雕像
走進博物館,看到一尊尊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像,純白的大理石搭配流暢的線條,迷人又優雅,它們靜靜地佇立在展廳裡,散發著永恆而莊嚴的氣質。難道古希臘羅馬人早在千年前就知道「純白極簡風」了嗎?其實,這些雕像之所以看起來那麼潔白無瑕,大部分是因為……顏色掉啦!
這些看起來純白又夢幻的古希臘羅馬雕像,以前可是五顏六色的,當我們以為它們天生就是白色時,事實上這是一個藝術史上的「白色誤會」。
白色美學的誕生從誤會開始
故事要從文藝復興時期說起,當時的歐洲藝術家與知識份子對於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藝術文化十分著迷,認為這些古文明的藝術代表了理性、秩序與美的巔峰。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想法呢?這就要提到當時的背景了。
首先,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後,大批的學者為了避難,帶著珍貴的古代手稿與文獻進入了西歐。這些知識資源的流入,讓歐洲人重新接觸到古希臘與古羅馬的思想與美學,激發了人們對古文明的濃厚興趣。此外,當時的富豪和權貴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為了彰顯自己的文化品味和社會地位,積極地支持對古代遺跡和雕像的挖掘與收藏工作。在這種風氣的推動下,許多埋藏在廢墟裡的古希臘羅馬雕像被陸續挖掘出來。
不過,由於這些古老的雕像被埋藏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導致它們上面的顏料大多都因為自然風化或氧化而剝落,只剩下裸露的白色石材。不只如此,有些雕像上的古老顏料還因為出土後接觸到了空氣、濕氣、光照和溫度等環境變化,變得更加脆弱,甚至色澤不再,使得這些被發現的大理石雕像大多呈現白色的。
另一方面,當覆蓋著塵土砂石的雕像被發現時,人們通常會清潔它,這個過程容易出現過度清潔的情形,導致脆弱的顏料層被清除。舉例來說,19和20世紀時的大英博物館修復師為了清潔古希臘帕德嫩神廟的石雕,就陸續使用了金屬刷和強酸等方法,造成殘存的顏料和部分的大理石表面被損壞,讓這些雕像看起來變得更加白皙。
以上種種原因都加深了人們認為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像是純白色的誤解,以為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美學都是強調形式,很少考慮顏色,而把這種「純白大理石」當作美的標準,甚至是一種美的潮流。
為什麼雕像要畫成彩色的?
不過,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雕像,真的是白色的嗎?事實上,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很早就開始為雕像上色,他們會在雕像的表面塗上鮮豔的紅、藍、黃色等,甚至金色的裝飾,讓它們看起來既鮮豔又顯眼。
可能你會好奇,為什麼古希臘和古羅馬人會想幫雕像塗上鮮豔的顏色呢?答案其實很實用——為了讓細節更加突出。這些雕像往往被放置在高處或戶外,觀眾需要從遠處仰望,有了鮮明的色彩就可以讓人更容易辨識出神明、英雄或偉人的身分、衣著和表情,尤其是在陽光強烈的地中海地區;同時,有了顏色還能讓雕像看起來栩栩如生,更能傳達出威嚴與氣勢。想像一下,如果眾神之王的宙斯雕像是全白的,遠遠看過去的人會容易感受到他手握雷電的威嚴嗎?
除此之外,不同的色彩其實還有不同的象徵意義,例如紅色可能代表著力量與勇氣,藍色象徵神聖,金色則是榮耀與權威的象徵。這些雕像不只是藝術品,更是用來傳遞故事、信仰和權力的工具。例如,古羅馬人會為羅馬皇帝的雕像塗上精緻逼真的膚色和服飾色彩,讓雕像看起來更像真人,進一步強化出皇帝的神聖形象與權威,來鞏固其崇高的地位。
還我本色!五彩繽紛才是美
不過,現代的研究人員到底是怎麼知道這些雕像原本是彩色的,又有哪些顏色呢?其實,很多被挖掘出來的古希臘和古羅馬雕像,表面仍然殘留著微弱的顏料痕跡。比如,古希臘阿法埃婭神廟(Temple of Aphaia)遺址出土的特洛伊弓箭手雕像,在紫外線燈光下,顯現出紅色、藍色和黃色的痕跡。此外,某些顏料在特殊光線下還會發出螢光,這些發現都進一步證明了這些雕像曾經上過顏色。
除了這些光學技術,考古學家還利用化學分析來還原古代的色彩。例如,雕像上常見的紅色來自硃砂,黃色來自赭石、雌黃,藍色則來自孔雀石或人工製作的埃及藍。而最直接的證據之一就來自出土的古希臘花瓶,一些花瓶上的圖案描繪了藝術家為雕像上色的場景。而古代文獻也曾有提到雕像的上色工藝,例如如何使用蛋清或植物油作為顏料的黏著劑,幫助顏色更為持久。這些證據都充分說明,過去這些雕像是曾經有過顏色的。
理解古希臘羅馬的美學
只是,隨著現代學者陸續揭示古希臘羅馬雕像是彩色的時候,很多人往往感到震驚,甚至覺得這些雕像原本「太鮮豔」或「有點俗氣」。畢竟,大家已經習慣了把古典優雅和純白雕像畫上等號,這種印象根深柢固。然而,也反映出我們對歷史的一種偏見——總是用現代的審美眼光來解讀過去,卻忘記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藝術,並不是為了我們的現代品味而設計的。
正如一些藝術史學者所言,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重點不是去告訴古希臘羅馬人什麼才是「正確」的藝術,而是要試著理解他們的審美觀和文化背景。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雕像上的鮮豔色彩不但不突兀,反而還是讓雕像充滿生命力與故事性的關鍵。
解開歷史的色彩
古希臘羅馬雕像的真相提醒了我們一件事:歷史常常和我們想像得不一樣。不過,這不正是歷史最迷人的地方嗎?當我們去理解那些和既定印象不同的事實時,才會發現,原來過去遠比我們以為的更加精彩和有趣。
走進博物館,看到一尊尊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像,純白的大理石搭配流暢的線條,迷人又優雅,它們靜靜地佇立在展廳裡,散發著永恆而莊嚴的氣質。難道古希臘羅馬人早在千年前就知道「純白極簡風」了嗎?其實,這些雕像之所以看起來那麼潔白無瑕,大部分是因為……顏色掉啦!
這些看起來純白又夢幻的古希臘羅馬雕像,以前可是五顏六色的,當我們以為它們天生就是白色時,事實上這是一個藝術史上的「白色誤會」。
白色美學的誕生從誤會開始
故事要從文藝復興時期說起,當時的歐洲藝術家與知識份子對於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藝術文化十分著迷,認為這些古文明的藝術代表了理性、秩序與美的巔峰。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想法呢?這就要提到當時的背景了。
首先,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後,大批的學者為了避難,帶著珍貴的古代手稿與文獻進入了西歐。這些知識資源的流入,讓歐洲人重新接觸到古希臘與古羅馬的思想與美學,激發了人們對古文明的濃厚興趣。此外,當時的富豪和權貴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為了彰顯自己的文化品味和社會地位,積極地支持對古代遺跡和雕像的挖掘與收藏工作。在這種風氣的推動下,許多埋藏在廢墟裡的古希臘羅馬雕像被陸續挖掘出來。
不過,由於這些古老的雕像被埋藏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導致它們上面的顏料大多都因為自然風化或氧化而剝落,只剩下裸露的白色石材。不只如此,有些雕像上的古老顏料還因為出土後接觸到了空氣、濕氣、光照和溫度等環境變化,變得更加脆弱,甚至色澤不再,使得這些被發現的大理石雕像大多呈現白色的。
另一方面,當覆蓋著塵土砂石的雕像被發現時,人們通常會清潔它,這個過程容易出現過度清潔的情形,導致脆弱的顏料層被清除。舉例來說,19和20世紀時的大英博物館修復師為了清潔古希臘帕德嫩神廟的石雕,就陸續使用了金屬刷和強酸等方法,造成殘存的顏料和部分的大理石表面被損壞,讓這些雕像看起來變得更加白皙。
以上種種原因都加深了人們認為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像是純白色的誤解,以為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美學都是強調形式,很少考慮顏色,而把這種「純白大理石」當作美的標準,甚至是一種美的潮流。
為什麼雕像要畫成彩色的?
不過,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雕像,真的是白色的嗎?事實上,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很早就開始為雕像上色,他們會在雕像的表面塗上鮮豔的紅、藍、黃色等,甚至金色的裝飾,讓它們看起來既鮮豔又顯眼。
可能你會好奇,為什麼古希臘和古羅馬人會想幫雕像塗上鮮豔的顏色呢?答案其實很實用——為了讓細節更加突出。這些雕像往往被放置在高處或戶外,觀眾需要從遠處仰望,有了鮮明的色彩就可以讓人更容易辨識出神明、英雄或偉人的身分、衣著和表情,尤其是在陽光強烈的地中海地區;同時,有了顏色還能讓雕像看起來栩栩如生,更能傳達出威嚴與氣勢。想像一下,如果眾神之王的宙斯雕像是全白的,遠遠看過去的人會容易感受到他手握雷電的威嚴嗎?
除此之外,不同的色彩其實還有不同的象徵意義,例如紅色可能代表著力量與勇氣,藍色象徵神聖,金色則是榮耀與權威的象徵。這些雕像不只是藝術品,更是用來傳遞故事、信仰和權力的工具。例如,古羅馬人會為羅馬皇帝的雕像塗上精緻逼真的膚色和服飾色彩,讓雕像看起來更像真人,進一步強化出皇帝的神聖形象與權威,來鞏固其崇高的地位。
還我本色!五彩繽紛才是美
不過,現代的研究人員到底是怎麼知道這些雕像原本是彩色的,又有哪些顏色呢?其實,很多被挖掘出來的古希臘和古羅馬雕像,表面仍然殘留著微弱的顏料痕跡。比如,古希臘阿法埃婭神廟(Temple of Aphaia)遺址出土的特洛伊弓箭手雕像,在紫外線燈光下,顯現出紅色、藍色和黃色的痕跡。此外,某些顏料在特殊光線下還會發出螢光,這些發現都進一步證明了這些雕像曾經上過顏色。
除了這些光學技術,考古學家還利用化學分析來還原古代的色彩。例如,雕像上常見的紅色來自硃砂,黃色來自赭石、雌黃,藍色則來自孔雀石或人工製作的埃及藍。而最直接的證據之一就來自出土的古希臘花瓶,一些花瓶上的圖案描繪了藝術家為雕像上色的場景。而古代文獻也曾有提到雕像的上色工藝,例如如何使用蛋清或植物油作為顏料的黏著劑,幫助顏色更為持久。這些證據都充分說明,過去這些雕像是曾經有過顏色的。
理解古希臘羅馬的美學
只是,隨著現代學者陸續揭示古希臘羅馬雕像是彩色的時候,很多人往往感到震驚,甚至覺得這些雕像原本「太鮮豔」或「有點俗氣」。畢竟,大家已經習慣了把古典優雅和純白雕像畫上等號,這種印象根深柢固。然而,也反映出我們對歷史的一種偏見——總是用現代的審美眼光來解讀過去,卻忘記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藝術,並不是為了我們的現代品味而設計的。
正如一些藝術史學者所言,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重點不是去告訴古希臘羅馬人什麼才是「正確」的藝術,而是要試著理解他們的審美觀和文化背景。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雕像上的鮮豔色彩不但不突兀,反而還是讓雕像充滿生命力與故事性的關鍵。
解開歷史的色彩
古希臘羅馬雕像的真相提醒了我們一件事:歷史常常和我們想像得不一樣。不過,這不正是歷史最迷人的地方嗎?當我們去理解那些和既定印象不同的事實時,才會發現,原來過去遠比我們以為的更加精彩和有趣。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