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一行禪師 活在正念的愛裡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7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全新改版‧經典重現

特別收錄 ▎一行禪師中文版序

 

想要隨時都處在愛的境界中,不是異想天開。

有了慈的專注、悲的專注、喜的專注、捨的專注,

你就是活在宇宙中最美麗、最和平、最喜悅的境界。

 

內容簡介 ▎

愛是一切幸福的門檻,也是幸福大道上的鋪路石。
但,要學會愛,不是件容易的事
還好,我們有一行禪師
 

一行禪師以他一貫慈悲卻帶有力量的言語,在書中不僅引用佛經故事、亦穿插生活日常,告訴我們「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教法,是通往愛的最佳捷徑!

禪師用仔細且實用的步驟,帶著我們以正念、頂禮、說愛語,甚至觀想等方式來修行四無量心,即刻運用就能處在愛的境界,擁有強大的內心力量。

全書深入淺出,讀來時而莞爾、時而感動,透過一行禪師的引領,我們可以不執著,能理解他人、能接納完美和不完美,隨時活在正念的愛裡!

佛陀曾說過,修行真愛有十一種好處:

1. 好眠 
2. 醒來時,感到心境光明舒坦 
3. 不受惡夢騷擾 
4. 廣受喜愛 
5. 可見或不可見的生命都喜歡與之親近 
6. 受諸神護佑 
7. 不受火、毒、刀劍傷害,更不需特別防範 
8. 很容易就可達禪觀境界 
9. 容貌光明清淨 
10. 過世時,心清念明 
11. 往生梵天,繼續修行

還有什麼是比慈悲喜捨更高的智慧呢?

作者

姓名:一行禪師
1926年 生於越南中部,十六歲時在慈孝寺當見習僧,為臨濟宗第四十二代傳人。後赴美研究並教學。
1960年代 越戰期間返國從事和平運動,對於越南的年輕僧眾起了重大啟發,戰爭結束代表參加巴黎和談。越南赤化後,一直留在西方弘法,直至2005、2007年才分別返回越南。
1967年 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1982年 他在法國南部建立了「梅村」(Village Des Pruniers)禪修道場,並赴世界各地弘法。
1995年 曾到台灣弘法並主持禪七法會。
2011年 再次受邀來台進行寶島諦聽之旅,包括在花博戶外會場的「百人花博自在行禪」。
2017年 推出首部紀錄片「正念的奇蹟」(Walk with me)。
2022年1月22日 一行禪師於越南順化慈孝寺圓寂,享耆壽95歲。
為當今國際社會中最具宗教影響力的僧人之一,以禪師、詩人、人道主義者聞名於世。著作超過一百本,都是教導人們在生活中實踐佛法,已在台灣出版的有:《你可以不生氣》《你可以不怕死》《正念的奇蹟》《觀照的奇蹟》《見佛殺佛》《祈禱的力量》《接觸大地》《回到家,我看見真心》《一行禪師講金剛經》《一行禪師談生命真正的快樂》《一行禪師談正念工作的奇蹟》《初戀三摩地》《一行禪師講阿彌陀經》《一行禪師講心經》《我真正的家,就在當下》《一行禪師 石童》等書。

譯者

姓名:鄭維儀
加拿大約克大學社會系畢業,英國利茲大學神學和宗教研究系碩士及倫敦大學亞非學宗教系博士。曾任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現任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副教授。譯有一行禪師另一本著作《愛,就要行動》。

目錄

【校訂者序】諦觀真愛/鄭振煌

【中文版作者序】慈悲喜捨/一行禪師

第一章 四無量心
第二章 慈觀
第三章 愛自己
第四章 愛和理解
第五章 滋育快樂
第六章 真愛
第七章 諦聽與愛語
第八章 以正念共處
第九章 口袋中的玫瑰
第十章 新生
第十一章 五正念訓練
第十二章 僧團
第十三章 接觸大地
第十四章 三頂禮

序/導讀

【中文版作者序】慈悲喜捨/一行禪師

中國佛教徒向來崇敬觀世音菩薩。他們都知道,佛經中做基本的教義是「相即是入」。《愛的諦觀:慈悲喜捨的修行》是一本教導我們,如何藉由那分了悟,來實踐愛的書。愛,可能會變成仇恨、憤怒;然而,憤怒或仇恨也可以被轉變為愛。愛與仇恨,都是有機的。若要以真愛來愛,則必須要知道如何理解並對待我們的忿怒,更要知道如何對待、轉變我們的忿怒與仇恨。在書中,介紹了幾個佛陀提供的善巧。

有些人不敢去愛,因為愛曾使他們受苦。佛陀的教導說,有一種愛,不但不會使我們受苦,也不會使我們所愛的人受苦。那種愛是由四元素組成的:慈、悲、喜、捨。在培育這四物質過程中,愛,會每天不斷地昇華,為我們、我們周遭的人,帶來可觀的喜悅和快樂。我們都有能力去愛、去感到快樂。我們不需要成佛和證阿羅漢以後,才開始那麼樣地去愛。

這本書原本是寫給西方讀者的,在西方,這本書得到許多熱情的回應。亞洲有許多年輕人在生活和思考上,日復一日地西化。因此,我們認為,將這本書翻印為中文的時機已到。

本書的中文版譯者鄭維儀小姐,年紀雖輕,卻已在西方居住求學了多年。她講著年輕人的話,可以與她同輩的人溝通無礙。本書的翻譯,有愛,有信心。作者深信,許多中國人,年輕的也好,不怎樣年輕也好,都會喜歡本書的中文版,並從這本書籍大慈大悲世尊的教導中,獲益匪淺。

寫於法國梅村禪修中心的靜坐廬

 

【校訂者序】諦觀真愛/鄭振煌

眾生苦多樂少,這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不論古今中外,人類一切活動均以「離苦得樂」為最高目標。有智慧者,能夠確實拔除苦因,永離痛苦;沒有智慧者,猶如揚湯止沸,出獄無期。

佛法以慈悲與智慧為二大支柱。慈是予樂,悲是拔苦:智慧則是徹悟人生真相是無常、苦、無我,其中心議題都是「苦」。佛在初轉法輪時所開示的苦集滅道四聖諦,便是闡釋苦的情況、苦的原因、苦的息滅、苦的息滅之道。

原始佛教強調慈悲喜捨的修行,大乘佛教更擴大為六度萬行的實踐,都是以愛心為出發點。利他的語言和行為,若無愛心的涵養,必然會有「自我」的雜染,因此慈善事業的推動,首重愛心的培育,愛心的能量強大而清淨,社會公益才有希望做得圓滿。

在佛教的詞彙中,「愛」被界定為一種無明的欲貪,是生死輪迴的根本。佛教認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是空性智慧的表現,所以佛教只談慈悲,不作興談愛。儘管如此,這是名詞的習慣性用法。跳脫語言文字的迷障,用大家所習慣的「愛」這個字,來象徵佛教的「慈」應該也是無可厚非。

本書作者一行禪師是當今佛教界的龍象,是詩人,是禪師,是和平運動者,是著作等身的名作家。他的著作以多種文字暢銷全球,筆觸帶感情,溫柔敦厚,富於想像力,觀察細膩,析理清晰,禪機無限。讀他的書,就好像在聽一位鄰居長者敘說心事,沒有說教,沒有責備,只有關懷,只有鼓勵,窩心得會令人向他撒嬌。

本書呈現一代大師修行的心得精華,全書共分十四章,從慈悲喜捨談到愛的修行,一方面引用佛經上的話,一方面就日常生活的例子做說明。作者擅長古書今說,更因為常年居住在西方國家,指導禪修,所以能扣緊現代社會的脈動,體察人心,鞭辟入裡。

佛法本來是不離世間法的,在人世間落實佛法,才是釋迦牟尼設教的本懷。本書可以當作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行指南,是從事公益人士的必備工夫,更是每一個人修身養性的作家手冊。它可以使您的身心柔軟,當下成為菩薩道的圓滿行者。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44972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21*14.8*1.5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