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斯多噶哲學與心理韌性
選擇不受傷害,你便不會受傷害。
不去感覺受到影響,你便不會受影響。
──馬可.奧理略《沉思錄》卷4第7節
斯多噶思想是古老的哲學流派,旨在讓人即便身處危厄,也能絕處逢生。只要採納以下觀點,確實就能轉危為安:「導致我們煩擾不安的根源,並非我們所遭遇的事件本身使然,而是我們自身對於事件的看法與評斷所致」(愛比克泰德《手冊》〔Enchiridion〕第5條)──這句引言,也是斯多噶哲學的思想基石。這個主張的意旨是,假使我們可以讓自己去挑戰最初從心中冒起的憤怒、悲傷或失望等感受,我們便能培養出在面對不利事件時一個更理性的因應態度,從而維持心境的平和,踏實地繼續勇往直前。
斯多噶人的生活目標並非在迴避情緒反應,或躲開不安處境,而是透過將思考焦點集中在力所能及的事項上,從中覓得安身力量與穩健之道。斯多噶人的生命特徵,是一生都在為鍛鍊出智慧、勇氣正義與節制等美德而戮力以赴。儘管今日人們可能會使用「stoic」(克制情感的)這個字來指稱某個人不表露情感,然而,真正的「Stoicism」(斯多噶哲學)卻要求人們培養情緒表達的智慧與韌性。斯多噶人知悉自己當下的感受,但選擇明智應對,而非衝動反應。想要達到如此的境界,需要不斷的實作練習,因為作為一門哲學的斯多噶思想,不僅要求勤於學習,也需要親身實踐,方能活出個中的微言大義。
在這本練習簿中,除了講述斯多噶哲學的要義之外,同時也介紹了如何運用這門哲學,來讓人生更靈動、更有意義的訣竅。我們都知道,天天都有各種滋生壓力的來源,比方說交通狀況、對你抱怨的人,還有挫敗。然而,馬可.奧理略提醒我們:「世界變動不居,生活意見紛呈。」(《沉思錄》卷4第3節)換句話說,雖然這個世界與我們的個人環境可能變化無常(無論或好或壞),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如何去感知這些外在事物的方式。即便處在焦灼混亂的時代,每個人仍然擁有維持內在平和與靜謐心境的力量。
成為一名斯多噶人,並不意味著要對不公不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門哲學的要旨也以講求行動為重。而這個立場也與諸如提倡「全然的接納」等現代的心理學準則,同樣並行不悖。斯多噶哲學的觀點,讓我們可以化解不必要的受苦與磨難,如此一來,我們便能將自身的心力,全然投注在最緊要的事務上。
▎ 你此刻的斯多噶特質有多少?
對於你擁有多少的斯多噶特質,可能會比你原本以為的情況還要多上一點。畢竟,你也許已經從生活中獲得了若干經驗,使你對於某些壓力逐漸建立了抗壓性。在你進一步探究本書與斯多噶準則之前,可先填寫「斯多噶特質自我清單」,來看看你已經擁有多少的斯多噶屬性。就本書的某些練習題來說,你也許會想要反覆多做幾次加以熟悉。
〔斯多噶特質自我檢視清單〕
讀完以下各條陳述後,請一一為自己評分。評分等級從0至5;0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
一、儘管事情超出我的控制,但我並不會因此倍感壓力。
二、當我覺得自己受到不當對待時,我還是不會先怪罪對方。
三、我並不覺得自己需要對每一件事情都提出意見。
四、並非只是因為我對某件事有什麼看法,就代表那個看法千真萬確。
五、我並不害怕以大局為重來做決定,即便決定一經底定後便無法更改。
六、我時時體察自己的情緒。
七、我在做出反應之前,會花時間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眼前的事情。
得分值:
25 – 35:百分百的斯多噶人!
20 – 24:只差臨門一腳!
0 – 19:尚有努力的空間
選擇不受傷害,你便不會受傷害。
不去感覺受到影響,你便不會受影響。
──馬可.奧理略《沉思錄》卷4第7節
斯多噶思想是古老的哲學流派,旨在讓人即便身處危厄,也能絕處逢生。只要採納以下觀點,確實就能轉危為安:「導致我們煩擾不安的根源,並非我們所遭遇的事件本身使然,而是我們自身對於事件的看法與評斷所致」(愛比克泰德《手冊》〔Enchiridion〕第5條)──這句引言,也是斯多噶哲學的思想基石。這個主張的意旨是,假使我們可以讓自己去挑戰最初從心中冒起的憤怒、悲傷或失望等感受,我們便能培養出在面對不利事件時一個更理性的因應態度,從而維持心境的平和,踏實地繼續勇往直前。
斯多噶人的生活目標並非在迴避情緒反應,或躲開不安處境,而是透過將思考焦點集中在力所能及的事項上,從中覓得安身力量與穩健之道。斯多噶人的生命特徵,是一生都在為鍛鍊出智慧、勇氣正義與節制等美德而戮力以赴。儘管今日人們可能會使用「stoic」(克制情感的)這個字來指稱某個人不表露情感,然而,真正的「Stoicism」(斯多噶哲學)卻要求人們培養情緒表達的智慧與韌性。斯多噶人知悉自己當下的感受,但選擇明智應對,而非衝動反應。想要達到如此的境界,需要不斷的實作練習,因為作為一門哲學的斯多噶思想,不僅要求勤於學習,也需要親身實踐,方能活出個中的微言大義。
在這本練習簿中,除了講述斯多噶哲學的要義之外,同時也介紹了如何運用這門哲學,來讓人生更靈動、更有意義的訣竅。我們都知道,天天都有各種滋生壓力的來源,比方說交通狀況、對你抱怨的人,還有挫敗。然而,馬可.奧理略提醒我們:「世界變動不居,生活意見紛呈。」(《沉思錄》卷4第3節)換句話說,雖然這個世界與我們的個人環境可能變化無常(無論或好或壞),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如何去感知這些外在事物的方式。即便處在焦灼混亂的時代,每個人仍然擁有維持內在平和與靜謐心境的力量。
成為一名斯多噶人,並不意味著要對不公不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門哲學的要旨也以講求行動為重。而這個立場也與諸如提倡「全然的接納」等現代的心理學準則,同樣並行不悖。斯多噶哲學的觀點,讓我們可以化解不必要的受苦與磨難,如此一來,我們便能將自身的心力,全然投注在最緊要的事務上。
▎ 你此刻的斯多噶特質有多少?
對於你擁有多少的斯多噶特質,可能會比你原本以為的情況還要多上一點。畢竟,你也許已經從生活中獲得了若干經驗,使你對於某些壓力逐漸建立了抗壓性。在你進一步探究本書與斯多噶準則之前,可先填寫「斯多噶特質自我清單」,來看看你已經擁有多少的斯多噶屬性。就本書的某些練習題來說,你也許會想要反覆多做幾次加以熟悉。
〔斯多噶特質自我檢視清單〕
讀完以下各條陳述後,請一一為自己評分。評分等級從0至5;0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
一、儘管事情超出我的控制,但我並不會因此倍感壓力。
二、當我覺得自己受到不當對待時,我還是不會先怪罪對方。
三、我並不覺得自己需要對每一件事情都提出意見。
四、並非只是因為我對某件事有什麼看法,就代表那個看法千真萬確。
五、我並不害怕以大局為重來做決定,即便決定一經底定後便無法更改。
六、我時時體察自己的情緒。
七、我在做出反應之前,會花時間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眼前的事情。
得分值:
25 – 35:百分百的斯多噶人!
20 – 24:只差臨門一腳!
0 – 19:尚有努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