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心中永保「愛」的習慣--「習慣1」

我之所以充滿活力,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就存在於心中。從前,在與隨筆作家阿川佐和子對談時,我曾經對阿川小姐說了這些話。

「現在我視為座右銘、想對七十五歲以上的朋友呼籲的事情有三件。第一件是愛人與被愛的能力;第二件是不要忘卻能夠創造新奇事物的創造力;第三件是挫折困頓時,仍能咬牙忍耐、繼續奮戰的能力。」

聽到這些話,阿川小姐十分驚訝地說。

「醫師,您現在還有愛戀的對象嗎?」

我想,不管到幾歲,我都十分珍重愛人與被愛的心情,所以,我當然到現在都還會有幾位我深愛的人。

或許與年輕人所說的「愛」有些相異,但是,我的確非常珍惜與某一個人一起歡笑、一同感動、相對落淚的時光。可以說,我長年以來總習慣於將「愛」的情緒置於心中。

當然,也有「不需借助任何人的肩膀,我一個人過日子反而輕鬆」的人,具有這樣性格的朋友,不論遭遇什麼,都認為獨自面對才屬理所當然。確實,我也知道每個人都必須有這樣的獨立心,但是,僅僅如此真的能感覺到幸福嗎?心中不曾感到空洞嗎?

我向來相信喜悅或歡樂只要有人分享,快樂的程度就會更加擴大。更喜樂的生命,必須包含更多的愛。

但是,也有一些年輕人總為「戀愛的感覺無法天長地久」或「很難真正去喜歡一個人」而感到苦惱。這樣的年輕人無論男女,我想請您試著去認識更多的人,並試著去發現這些人的長處。當您意欲察覺他人的優點時,心中自然會產生欽慕愛戀的心情了。先與他人建立更溫暖的關係,不久之後,發展為愛戀關係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而且,為了使我們的人生過得心理健康、精神愉悅,就該揚棄「憎恨心」。

當然,我身邊也難免有口出惡言、行為魯莽的人。

然而,我對這樣的人並不抱持憎惡的心情。他們總有一天會了解自己在做什麼吧?我選擇以無限的寬容與耐心等待他們回頭。

您也曾經痛恨過某個人、不惜惡言相向,心中充塞滿滿恨意的經驗吧。結果,您自己應該最清楚,恨意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與其虛擲時光無謂地去憎恨,人生其實還有更多事值得您去關心。請您一定要相信啊,這些是年過九十、尚常感時間不足的我的肺腑之言。

抱持「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習慣2」

世間絕對沒有完美無缺的人。凡人都有各式各樣的欠缺與煩惱,尤其在遭遇似乎無法克服的問題時,很多人也只能耽溺於無盡煩惱的深淵了。

其實,我也曾經有過無法自拔的苦惱。中學時代,我一直受「臉紅焦慮症」所困擾。上課中只要一被老師點名發言,我的臉馬上就會莫名漲紅,所以,同學們開始叫我「金時」。金時也就是日本童話中住在足柄山,紅臉肥胖、擅長相撲的金太郎(*譯注)。

我原本就比較好強,不管是功課或運動,只要沒拿第一名就非常在意。說不定也是因為好勝心太強所致,我只要覺得有人看著我,就會因為力求表現或太過緊張而面紅耳赤。

對大人來說,這也許只是芝麻綠豆大、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對於十三~十四歲的少年而言,卻是嚴重的問題。若是一再努力也克服不了,對小孩來說就足以產嚴重的焦慮了。

於是,我加入了辯論社。我以為參加辯論社稍加訓練之後,逐漸就會習慣在人前說話,我的臉紅焦慮症也可以隨之不藥而癒。而且,我還參考了政治家永井柳太郎的著作,他曾經在議會中留下許多名聞遐邇的演說,讀了他的雄辯文章,我也嘗試著學習如何大方地在人前表達自己的意見。

這個策略奏效了。剛加入社團的時候,我依然維持「金時」的模樣,但再怎麼臉紅到腳指頭,我還是會硬著頭皮站在講台上,奮力完成我的演說。不知不覺中,即使在眾人前演說,我也不再感到痛苦了。

而且,我還進一步研究如何更精確地傳達自己的想法,舉凡說話的方式或肢體語言,我都能一一顧慮。跟之前在教室中,只要一被唱名就會面紅耳赤的往日比起來,確實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我接受了不少演講邀約、因為參加合唱團而在音樂會中演唱、也會上電視節目暢談想法,這些事都讓現在的我覺得趣味盎然。

若不是當年那個煩惱到鑽進牛角尖裡,排除萬難地想要克服臉紅焦慮症的少年,就沒有今天的我了。

於是,拜這個經驗之賜,「只要抱持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的決心,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的信心,就此深植少年心中。而我也發覺問題解決之後,萬般苦惱時的沉重心情也跟著煙消雲散,人生就可以過得更輕快適意。

行筆至此,我想到孔子的『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 ----「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剛出生時大家的資質並無太大的不同,但由於習慣或教育等的相異,長大後每個人的樣貌就天差地別了。所以,我認為那些願意克服自己的缺點或弱點,並習慣存著「一切都會更美好」的正面想法的人,在人生中的任何時刻,都能夠展現樂於堅持的強大毅力吧。

人生由自己選擇

人生該以什麼方式度過呢?

這個問題是非常深奧、富於哲學性的大哉問。但是,一旦追究起來,也不是真的那麼難懂。闢如說今天,您是用什麼樣的想法迎接今晨的?又是如何結束今夜的?只要每一天記得這樣問自己就足夠了。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來,現在這個瞬間,同時決定了下一步將踏向何方,每一個時刻都意味著選擇、選擇、選擇。

比如說現在的你遭逢意外事故,你的全部思想除了馬上到醫院就醫之外,似乎別無選擇。但是,即使在這個剎那,我們仍然有許許多多的選擇。為什麼呢?受傷的是身體啊,我們的心依然是自由的。

然而,這場災難該如何停止呢?是就此跌落失意的谷底?抑或在不幸之中,仍能發現希望的所在?選擇什麼樣的心情、決定下一步何去何從的,的確就是你的一顆心而已。

「這並非任何人的決定,而是自己抉擇後踏上的道路……」這是舞台劇『女人的一生』中由杉村春子演出的布引桂(*譯注)詮釋的一句台詞。就如這句台詞所說,由自己的一個、一個選擇積累而成,那就是我們的人生。

因為有了人生由自己選擇的覺悟,我總是下定決心選定自己想走的路。

這種覺悟有多重要呢?我們自己日復一日、不斷重複的選擇或行為,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累積,而後成為習慣性、反射性的生活模式。這些選擇或行動,一旦成為習慣後就如影隨形,不管是好習慣也好、壞習慣也罷,這樣的生活模式總在你用腦袋思考之前,就由你的身體搶先決定了所有的行為。

愈年輕的朋友愈應該早日養成這種反射性的生活模式。正因為習慣的力量如此強大,無論好的或壞的習慣,都為人生帶來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強烈建議年輕人應該對此建立更強的意識力才好。

然後,不管身處何時何地,都有必要認真地思考,如何選擇良好的習慣。

舉例來說,常常感嘆「總是在最關鍵之處失敗」、「在最後一刻,偏偏不得臨門一腳的好運氣」的人,一定是你選擇的方向錯誤所致。也許是抉擇時考慮得不夠周詳;也許是過於依賴別人的幫忙也說不定。任由每天這樣隨波逐流地過,良好的習慣永遠也無處著床。

如果您此後想要好好抓住好運,也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那麼,從現在開始,您就必須試著慎重思考,這一秒的決定會將下一秒鐘帶到哪一個方向。您將會發現,眼前的選項比意料中還要多上許多。

身體健康的幾個原因

我之所以年過九十,還能滿足地過著愉快生活,是因為我身心兩方面都非常健康。接受身體檢查時,除了膽固醇指數稍高之外,其他數值都無任何異常。

但是,我在本章開頭時曾提過,童年時代的我,體弱多病。我今天身體仍如此健康的原因何在?

其中一個原因,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我就養成了﹁粗茶淡飯﹂的習慣。我們成長於戰前糧食嚴重缺乏的時代,這是豐衣足食的今天所無法想像的。戰爭初始,不用說白米,砂糖只能拿到可憐兮兮的一點點配給,配到的鹽自然也少到極點。偶爾,糧食多一些的時候,也絕對不能一次吃到飽,而要錙銖必較、預留幾份給明天與後天。

大概是因為曾經艱困地走過那樣的年代吧。待糧食不足問題解決之後,我也不曾隨意吃到飽;當飲食奢華浪費的時代來臨之後,我也不曾暴飲暴食過。再如何美味的食物,我也淺嚐即止、絕不過量食用。我想,這些都是小時候的食糧荒所培養出來的。

不僅是我而已,由我所發起「新老人會」中,有許多七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我發現身體健康的他們,大多是拜粗糙的飲食習慣所賜。

年輕人會說:「粗茶淡飯,多麼無趣又無味!」可是,只要心存對大自然賜予的感恩之情細細品嚐,即使乍見之下樸實無奇,心中仍然可以充滿幸福。結果證實,這樣的飲食方式,對身體才是最佳策略。還有另一個證據,現在大家紛紛重新審視昔日飲食習慣的優點,並有許多暢銷營養書籍解說詳盡,儼然形成另一股飲食風潮。

任何事情都應該避免過猶不及。因為卡路里、鹽分或糖分的過量攝取,導致罹患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等生活習慣病的患者大量增加,這些當代人的現況,大家已經相當熟悉了,無須在此多作贅述。同樣的,我對於七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們,有一種人人皆勤奮工作的深刻印象。偶爾到鄉間去,常看見老人家在田裡活力十足地工作,其幹勁較之小伙子,不遑多讓。老人家的家人也許會認為「該是在家享享清福的年紀了……」,但這些工作都是從年輕時就每天做慣的,不好好揮灑汗水,反而覺得全身不舒服。而工作的習慣,正好是健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也就是說,健康的生活中,持續良好習慣是極為重要的。說到習慣,絕非困難之事,而是一種生活中的節奏。上班族在辛勤工作之餘,也一定要每天準時下班;再怎麼忙碌的人,每天也要有適度的睡眠與正常的飲食。

每日不斷反覆的生活方式就叫做習慣。健康的秘訣,正隱藏在這些天天重複的節奏中。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