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人生是一次關於自己的旅程,你希望它呈現出什麼樣子呢?
也許大多數人心中的完美人生是這樣的:18歲成人,22歲大學畢業,25歲工作安穩,30歲之前結婚、買房、生子,然後人生漸漸穩定,直到退休養老。似乎在很多人的眼裡,人生可以被簡單、粗暴地劃分為無數個刻度,他們只要按照時間節點做,就能夠過好這一生。
這樣的信念裹挾著我們,讓我們不敢晚走一步,也不敢走錯一步,生怕一步錯步步錯,錯失所謂的「完美」人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複刻」這樣的「完美」人生,這樣的「完美」人生並不適合所有人,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三觀、性格和經歷,所以生活呈現給我們的也必然不是單一的標準,而是多樣的精采。
有的人22歲就大學畢業了,但等了5年才找到好工作。有的人25歲就當上了CEO,卻在50歲去世。有的人一直單身,同時也有的人結了婚又離婚。這個世界運轉得飛快,我們習慣了融入人流之中,習慣了與他人競爭,所以我們可能焦慮,迷茫,內耗嚴重,陷入了自設的牢籠裡無法自拔。
25歲後才獲得文憑,依然值得驕傲;35歲還沒結婚,但過得快樂也是一種成功;40歲沒房沒車也沒有什麼丟臉的。每個人都應該有一份只屬於自己的時刻表,別讓其他人打亂了人生節奏。
現在還沒找到工作,沒關係,繼續靜下心來提升自己,把每一次面試的機會都當成提升自己的契機。現在對未來感到迷茫恐慌,沒關係,你要做的不是擔憂未來,而是活在當下,把當下該做好的每件事情都做好。
並不是每一件計畫出來的事,都有意義;也不是每一件有意義的事,都能夠被計畫出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時區。你身邊的有些人看似走在你的前面,也有些人看似走在你的後面,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裡都有自己的步程。所以,你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區裡,包括你自己!放輕鬆,你沒有落後,也沒有領先,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最終你會發現,面對這個變化的世界,你最需要構建的是一種「自洽力」,也就是面對任何變化都可以自我調整、自我安置和自我接納的能力。
當擁有了這樣一種自洽力時,你就能夠在面對人生無常的時候調整自己的狀態,隨時做好應對變化的準備,也可以在失意低落的時候,安撫自己的情緒,給自己一個獨處的空間,更能夠在生活裡接納自己最真實的樣子,從內心深處汲取力量去對抗人生的熵增(意指混亂無序),活出理想中的樣子。
你要想在人生裡構建這種自洽力,就需要從自我認知、思維和行動這三個維度去提升自己,最終形成一個人生穩態的正三角。它是你面對任何人生變化所能呈現出來的一種內心穩定的狀態,它的內核就是自洽力。
相應地,本書將分別從自我認知、思維和行動這三個層面去闡釋你該如何透過構建個人的自洽力來創造人生穩態。
自我認知篇介紹的是對人生中重要問題的理解、什麼是真實的自己,以及你該如何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繪製只屬於自己的人生藍圖。這一篇是自洽力構建過程中很重要的部分,是你構建自洽力的前提,因為如果你對自己不瞭解,那麼如何自洽呢?
思維篇介紹的是想要內心自洽,你應該在思維上有什麼樣的認知變化,比如如何與你的大腦合作,如何看待世界、看待時間等。這些思維方式的認知提升,是你與外界和解的重要籌碼。
行動篇介紹的是如何知行合一,讓你不僅知道,還能做到。很多人的問題不是知道得太少,而是行動得太少。一個內心極度自洽的人,有動力、有能力做那些對自己而言重要的事情。
演算法篇從人生演算法的角度,將前面的知識點落實到生活實踐中,給你提供一種基於自洽力的人生策略。無論你是焦慮迷茫,還是內耗嚴重,無論你面對的是生活的動盪,還是職場的困境,都可以從這些人生策略中找到一股來源於內心自洽的力量,勇敢地面對生活的無常。
最後,我給你提供一個自洽人生指南。在這個指南中,我列舉了你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很多狀況,以及可以參考書中的哪個部分來找到應對的方法,從而幫助你回歸內心的平靜。
你可以透過認識自己、提升認知和採取行動來達到內心自洽,而這種由內而生的自洽力,最終會讓你擺脫內耗,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節奏。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