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九章 教育與宗教

Q:這是很深奧的主題,陛下。我們再回到比較輕鬆和具體的議題,大部分人可能會比較感興趣的事情上。我有興趣多討論讓人快樂或悲慘、富有或貧窮、生病或健康的各種事物。簡單的來說,我有興趣的是,在人類努力奮鬥之後,有助於他強迫人生支付滿意報酬的事物。

A:很好,我們保持明確。

Q:你聽懂我的意思了。陛下講話的時候總有偏離主題的傾向,去談論抽象的細節。我想大部分人既不明白這些事,也不會用來解決實際問題。這個現象搞不好是你的明確計畫,想用不明確的答案來回答我的問題?如果這是你的計畫,這種奸詐的伎倆是不管用的。現在繼續告訴我,人類從種下不明確種子後,直接收穫的悲慘和失敗。

A:要不這樣吧!乾脆讓我來告訴你,那些懂得利用明確法則的人,會獲得什麼樣的樂趣和成功,好嗎?

Q:我發現,有時候人們雖然抱持著明確計畫和目標,但從人生得到他們想要的之後,才發現不是自己真正想得到的。那怎麼辦?

A:一般說來,同一條法則既能用來得到想要的事物,也能用來去除不想要的。一個充滿全然安心感、滿足感和幸福感的人生,一定能剔除不想要的事物。被不想要的事物所煩惱,甚至屈服的人,也就是不明確;他是隨波逐流者。

***

「一個充滿全然安心感、滿足感和幸福感的人生,一定能剔除不想要的事物。」

我們之中有多少人是真正的滿足?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試著「不落人後」,我們是否在這裡學到寶貴的教訓?在你的人生當中,是否有一些應該剔除的事情?下定決心,下次當你煩惱時,要及時阻止自己……記得魔鬼的話,「被不想要的事物所煩惱,甚至屈服的人,也就是不明確;他是隨波逐流者。」

***

Q:那麼已經不再需要彼此的已婚者呢?他們應該分開,還是婚姻是天註定,既然雙方簽下契約就要永遠被綁死,就算這份婚姻已經證明對雙方都有壞處。
A:首先,讓我更正這句古老的諺語──姻緣天註定。我倒是知道,有些姻緣是在我這邊撮合的。無法和諧共存的意念,本來就不應該被強迫到一椿婚姻裡,或是其他任何人際關係中。兩個意念中的摩擦或任何形式的爭吵,免不了導致隨波逐流的習慣,當然也導致不明確性。

Q:有的時候,人們因為責任而存留在某種關係中,這樣的情況下是否不利他們從人生中得到想要的事物?

A:責任是世上最常被濫用和誤解的名詞之一。每個人最首要的責任是對自己,每個人都有義務需找到充實而快樂的人生。人在滿足了自己的慾望之後,如果還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承擔幫助別人的責任。

***

「每個人最首要的責任是對自己,每個人都有義務需找到充實而快樂的人生。」

當然,雖然魔鬼必須要正確回答問題,但他還是從魔鬼的觀點來回答。在這個議題上,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或甘地 (Gandhi)可能會有非常不同的見解,他們一生都在服務他人中度過。你的感覺呢?你是否把尋找充實和快樂人生當作生命中的第一要務?有人主張,如果你要真心服務別人,必須先把自己照顧好。你同意這種觀點嗎?那麼有沒有可能,德蕾莎修女和甘地──透過服務他人──已經找到他們充實和快樂的人生? 

***

Q:這不是一種自私的態度嗎?自私不也是導致無法找到快樂的原因之一嗎?

A:我堅持這句話──人除了自己以外,沒有更高的責任。

Q:父母給了孩子生命,又在孩子們年幼時供給他們一切所需,那麼孩子是否對父母有責任呢?

A:完全不是,完全相反。父母對孩子有絕對的責任,要教導他們知識。如果超過這個界線,父母時常寵壞孩子,而不是幫助他們。一種錯誤的責任感會誘使他們溺愛孩子,完全不要求孩子主動去尋求和獲得第一手知識。

Q: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的理論是幫青少年太多忙時,反而會鼓勵他去隨波逐流,在所有的事上都不明確。你相信「必要性」(necessity)是一個偉大又睿智的老師,挫折帶來同等的優勢,不勞而獲的禮物可能會成為詛咒而不是祝福,不論禮物的本質為何。正確嗎?
***

希爾說:「不勞而獲的禮物可能會成為詛咒而不是祝福」。當父母努力奮鬥把一切給孩子時,我們是不是在詛咒他們?對於為人父母者,這是一個非常發人深省的想法,也是一個偉大的忠告。

***

A:你把我的哲理說得好極了。我的信念並非純理論,而是事實。

Q:那麼你並不主張禱告是一種獲得渴望結果的手段,是嗎?

A:完全相反,我完全贊同祈禱,但並不是那種空洞、哀求和無意義的話。我最沒有抗拒力的祈禱,是那種有明確目標的祈禱。

Q:我從來沒有想過,明確目標可算是種祈禱。怎麼可能呢?

A:以效果來說,明確目標是人類可以依賴的唯一祈禱方式。它把人類送到催眠節奏的管道上,幫助他達成明確目標……只要付諸行動,從無窮智慧的偉大宇宙寶庫中運用即可。如果你想知道怎麼做,只要立下明確的目標,持續不斷的追求,就會成真。

Q:為什麼大多數的祈禱會失敗?

A:他們沒有失敗,所有的祈禱都會帶來結果。

Q:但是你說唯一能依賴的祈禱是有明確目標的禱告,現在你又說所有的祈禱都帶來結果,這是什麼意思呢?

A:這絕無前後矛盾。大多數人總是在所有其他方法都失敗了之後才去祈禱,很自然的他們的意念中已經有了恐懼,擔心祈禱得不到答案。結果,他們的恐懼就成真了。

當一個人抱持著明確的目標,和達成這份目標的信心去祈禱時,自然法則就開始運作,把他的主要意念轉化為同等實體。這就是禱告的機制。

有一種形式的禱告是負面的,所以只會帶來負面的結果;有一種是正面的,帶來明確正面的結果。有比這簡單明瞭的事嗎?

人如果在禱告時抱怨,乞求神為他們所有的麻煩負責任,又要求得到人生中所有必需品和奢侈品,那麼他根本是懶得運用自己的意念,懶得把想要的事物轉化為實體。
當你聽到一個人光是倚靠祈禱,而不想努力獲得成果,你就能肯定這是個隨波逐流之人的祈禱。無窮智慧只關照那些明白並適應法則的人,並不以人的品格或人格特質而有差別待遇。這些特質雖然有助於人類在一生中與他人和諧相處,但是回應祈禱的力量,卻不會因為這種外在因素而被感動。大自然的法則是:「知道你想要什麼,來適應我的法則,然後你就會得到。」

***

前一段問答的內容,是希爾對宗教組織和個人精神及責任的極致表現。

***

Q:這種說法和基督的教義一致嗎?

A:完全一致。也和所有真正偉大哲學家的教義一致。

Q:你的明確性理論,和科學家的理念一致嗎?

A:明確性是科學家和隨波逐流者之間最大的差別。透過明確的目標和計畫法則,科學家迫使大自然吐露出它最深層的奧祕。透過這條法則,愛迪生發現了留聲機的祕密、白熱燈泡和其他改善人類生活的許多其他發明。

Q:我理解到明確性是地球上所有事物成功的必要條件,是嗎?

A:沒錯!教導人類檢視事實,並用正確的思考導出明確計畫,就是損害我的勢力。如果世界上這種對明確性和知識的渴望繼續延續下去,再過幾個世紀,我的勢力就會分崩瓦解。無知、迷信、偏執和恐懼能助我一臂之力,如果自我思考者有著明確知識,再加上組織良好的明確計畫,那我可招架不住。

Q:你為什麼取代全能者 (Omnipotence),用你自己的方式來主宰一切?

A:你乾脆就問:電子中的負極為什麼不接收正極,然後主宰整個電子。答案是,電子能量中的正極和負極都有存在的必要性。雙方彼此制衡,以達到平衡,呈現勢均力敵的狀態。

你口中的全能者和我也是一樣。我們分別代表了整個宇宙體制中正面和負面的力量,我們完全達到平衡,制衡彼此。

如果這種平衡的力量有了一點轉變,整個宇宙體制就會迅速改變,剩下一大團死寂物質。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我不能占據全世界,只憑我的意思運作。

Q:如果你說的是真的,那你的力量和全能者不分上下,是不是?
A:是的,我的敵人──你口中的全能者──祂表現的方式是透過大自然中好的、正面的力量。我表達自己的方法是大自然中壞的、負面的力量。好的和壞的必須共存,兩者同樣重要。

Q:這麼說來,宿命論(predestination)是健全的。人類從出生到成功或失敗、悲慘或幸福、好或是壞,他們和這些事情毫無關聯,也無法修正自己的天性。這是你的主張嗎?

A:絕對不是!每個人在自己的思考和行為中,都有很大範圍的選擇。每個人能運用自己的大腦來接受和表達正面的思考,或者他也可以用來表達負面的思考。在這件重要的事情上,他的選擇塑造了他的一生。

Q:從你所說的話中我得到以下結論──人類的表達自由其實多於你和你的敵人,是不是?

A:是的,全能者和我受限於永恆的自然法則,我們表達自己的方式絕不能違反這些不變的法則。

Q:也就是說,人類享有的權利和特權,甚至是超出全能者和魔鬼。這是真的嗎?

A:是的,這是真的,但你還必須補充一句話──人類還沒有完全覺醒,尚未發現這項潛在力量。人類還以為自己是渺小如土中的蟲子,但事實上他的力量勝過所有其他生物的總和。

Q:明確的目標似乎是解除人類所有惡行的萬靈丹。

A:不是這樣,但是你可以確定的是,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沒有人能培養自決力。

Q:為什麼公立學校沒有教孩子們確立明確的目標呢?

A:因為學校在編輯課程時,背後也缺乏明確的計畫和目標!孩子被送到學校去修學分,學習如何死背,而沒有學到他從人生想要得到什麼。

***

魔鬼說:「孩子被送到學校去修學分,學習如何死背,而沒有學到他從人生想要得到什麼。」

我又感到一陣涼意。早在1938年時希爾就提出這樣的警告,但是今天手稿出版時,我們的學校還是在「應付考試」的層次。我有一個提倡「財務教育」的使命,教導年輕人金錢的意義,因為這是一輩子受用不盡的技能。但目前仍有許多學校拒絕我們,因為不符合「測試需求」,因為那才是學校體制考核和接受補助經費的標準。難道現在我們不該再次發出警告嗎?

***
Q:如果人不能把在學校學的東西轉化來滿足人生中物質和靈性上的需求,那麼學分又有什麼用處呢?

A:我只是魔鬼,不是猜謎人!

Q:從你說的話中,我歸納出學校和教會都沒有幫助世上的年輕人,準備在意念中建立一套實用的知識。對人類來說,世界上有比「了解影響自己意念的力量和環境」更重要的事物嗎?

A:對人類來說,唯一有長久價值的事情,就是對自己意念的有效知識。教會不允許人們探討自己意念的潛力,而學校根本不承認有意念這種東西存在。

***

為什麼拿破崙‧希爾這麼反對當時的教會和盛行的宗教組織呢?我相信他的批評來自於對以下兩種事物不變的熱愛:(1)信仰的真實精神和意義 ;(2)宗教傳統背後的正當性──雖然人類會做出削弱或腐化它們的行為。「釋放你的意念和心靈(靈魂)」,以及「生活在一個時常被邪惡污染的世界中」──如同希爾書中的魔鬼所具體呈現的,人們該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呢?

***

Q:你對於學校和教會是不是太嚴厲了?

A:他們的領袖可能會這樣想,但我只對事實感興趣。實際上,如果想知道的話:教會是我最有利的盟友,學校緊跟在後,排名第二。

Q:你這種說法有什麼確實或普遍的根據?

A:根據就是教會和學校兩者都幫助我,把人類轉化為隨波逐流的產物。

Q:你知不知道這項指控,基本上是全面性的控訴兩個非常重要的機構,人類的文明就是由他們(以目前的體制)所促成的?

A:我知不知道?笑死人了,這可是我的得意之作。如果學校和教會教人類如何自我思考,那我現在會淪落到哪裡去?

Q:你這份自白會讓某些人的理想破滅──以為救贖的唯一希望就在教會手中。這樣做不是對他們很殘忍嗎?大部分人不是寧願在無知中歡樂,也不願知道關於你的真相?

A:你所謂的「救贖」是什麼意思?人類從什麼當中被救出來呢?對人類來說,唯一長久形式的救贖,就是要認清自己意念的力量。人類唯一需要救贖的敵人,就是無知和恐懼。
Q:你似乎不認為有神聖之物?

A:你錯了。我認為有一件事是神聖的,我的主人──我唯一恐懼的事物。

Q:是什麼?

A:以明確目標支撐的獨立思考力量。

Q:那你恐懼的人類為數不多吧?

A:準確的來說,每一百個人中只有兩個,其他都由我控制。

Q:我們暫時不多談教會,回到公立學校上。你之前的招供中清楚的表示,你永續經營的方式,就是靠著高明的技巧,一代接著一代,在孩子們還沒有機會學到怎麼運用自己的意念之前,就先接收他們的意念。

我想要知道,公立學校體制出了什麼問題,居然淪為魔鬼的工具,幫你控制這麼多人。我也想要知道,我們能做什麼事,建立什麼樣的教育體制,確保所有孩子都有機會學習(1)他們有自己的意念;(2)如何運用自己的意念,帶來靈性和經濟自由。

我提出來的問題夠明確了,既然你一直在強調明確的目標之重要性,我現在就警告你,你回答我的問題時必須非常明確。

A:等一等,讓我喘口氣。你給我的這個命令還真不簡單!想起來真奇怪,你居然來問魔鬼,想學習怎麼生活。我覺得這種問題應該去問我的敵人,你為什麼不去問他呢?

Q:陛下,是你在受審,不是我。我只要真理,不在乎從什麼來源取得。學校體制有著徹頭徹尾的錯誤,從人生的帳面上看來是虧損累累。我們好像是在叢林中迷路的動物一樣,在黑暗中摸索著自決力的道路。

我想知道這個體制的兩件事情:第一,這套體制最主要的弱點為何?第二,怎麼改善這項弱點?現在輪到你發言!但請針對問題回答,不要誘拐我的注意力到那些高深抽象的主題上。這就是明確性,對吧?

A:你讓我毫無選擇,只能直接的回答。首先,公立學校體制管理教育的角度有錯。學校體制全力教孩子死背知識,不教他們怎麼運用自己的意念。

Q:體制只有這個錯誤嗎?

A:不,這只是開始。學校體制的另一個主要弱點是,他們不教孩子立下明確目標的重要性,也不教孩子在任何事情上要實事求是。
學校的主要目標是強迫學生在記憶中塞進知識,不教他們如何組織和活用知識。

這種填鴨式的體制,讓學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在累積「學分」,但是忽略了重要的問題──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活用知識。從這個體制中訓練出來的學生,大名雖然印在羊皮紙證書上,但意念中卻缺乏自決力。學校體制一開始就走錯路,學校原本是「高等教育」的機構,專門為少數富裕或顯赫人家提供教育。

因此整個學校體制發展的過程就是從頂端開始,然後往下直到社會階層底部。難怪這套體制不教學生立下明確目標的重要性,因為連體制本身都是在不明確的機制下運作。

Q:公立學校的這項弱點有什麼改正方法呢?除非我們有實用的改正方案,否則就不要抱怨體制的弱點。換句話說,我們必須要以身作則,非常明確。

A:你要不要少點名學校和教會,幫自己省掉一大堆的麻煩?你難道不知道,你在干涉這兩種控制世界的力量?假設你揭露了學校和教會,證明它們既軟弱又無法滿足人類需求,那又如何呢?你難道能替換掉這兩大機構嗎?

Q:不要規避這個問題,這種用問題來回答問題的招數是老套了!我並不主張要替換學校和教會。但是如果可以的話,我主張找出方法,讓這些組織化的力量能自我提昇,才能真正服務人群,而不是把他們留在無知當中。現在開始,給我一份詳細清單,公立學校體制中有哪些該力求改變和進步之處。

A:所以你想要整份清單,是吧?你想要以改革的重要性來排列順序嗎?

***

提問者在此又再次強迫魔鬼跨出自己的舒適圈(comfort zone)。看到這段問答真是既有趣又有啟發性。這一段說明了公立學校應有的改進之處。

***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