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你敢拿出錢包中的千元鈔票並且把它撕掉嗎?
聽到這個問題,如果你能毫不猶豫地回答「可以!」那麼繼續閱讀本書對你而言只是浪費時間而已,無需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你的反應是「咦?」地猶豫一下,或者思考「這種要求太無理了吧……」那麼本書或許會對你產生莫大幫助。
針對那些回答:「可以!」的人,如果我更進一步請求你:「現在,請當著我的面把錢撕破。」大部份的人都會因為緊張而出現雙手發抖、臉色漲紅等非比尋常的反應。
至少到目前為止,我還沒遇過能夠平心靜氣,沒有絲毫反常表現,非常乾脆地把千元紙鈔撕掉的人。
站在物理角度冷靜推論,這點其實非常詭異。
要讓一般成人撕破一張千元大小的紙片,物理上應該不具任何困難。實際上,如果把同樣尺寸的影印紙遞給對方,大概任誰都能毫不猶豫,爽快地撕破它吧?
然而,如果擺在面前的是一張印有福澤諭吉肖像,印刷精美的紙片,受測者會突然像被鐵絲捆綁一樣,無法撕破這張紙。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究竟被這張小紙片施加了什麼樣的魔法呢?
本書的目的在於解開這個謎團,解開謎底的瞬間,一直以來困擾你的「金錢煩惱」就會立刻「歸〇」。
如何,稍微感興趣了嗎?
本書是以我的自身經歷為出發點,整理出一門「14天內讓金錢煩惱『歸〇』的實踐性教學課程,送給抱持「想去除金錢方面的不安與擔憂」、「想跟錢和睦相處」、「想嚐嚐富足的感受」等煩惱的你。
為何現實生活中會發生書中所述的魔法現象?
你難道不想知道理由嗎?
比起探討理由,你難道不想實際體驗一次這種魔法般的狀況?被稱之為奇蹟的現象?
說實話,不管你熟知多厲害的賺錢手法,即使最終也確實獲得大量資產,但僅僅如此,你仍無法完全將煩惱「歸〇」。
如果無法切身體悟此課程教導的「金錢法則」,那必然無法消解金錢帶來的煩惱,這點我絕對可以斷言!
沒關係!
只要依循這個課程,實踐魔法「法則」與「咒語」,你對金錢的煩惱自然能夠「歸〇」,品嚐前所未有的奇蹟體驗,這點我也非常確信。
接下來,就讓我們期待14天後從金錢煩惱中解放出來,重獲新生的你。讓我們開始展開這個課程吧!課程篇法則1
「金錢就是我們的意識能量」
日安,講述完前面要點後,讓我重新打個招呼。希望大家都健康安好,我是葉月虹映。
雖然這樣有點冒失,但我還是得提出一個問題。
對於「金錢」,你有好好學習過嗎?
這不是要探討商業或理財話題,也不是指會計業務的管理問題,更不是指投資或資產運用的方式,而是更為根本、更加基礎的問題。對於「金錢」這項物質,你可曾認真思考過它的本質?
老實說,在大學求學階段,我有學到一些關於「金錢」本質的東西,當時我曾修過一堂名為「金錢意義論」的專題課程。
那是經濟學的專題課程,主題為「思考金錢的意義」,讓學生在課堂中從根本思考並討論「金錢究竟是什麼」,正因為修過這堂課,我學會「金錢單純只是一種符號,一種象徵」。
當初我只抱持模糊朦朧的感想:「真的是這樣嗎?」不過這個「金錢單純只是一種符號,一種象徵」的想法,日後卻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數十年來,我一直探究著「肉眼無法看見的世界」,當初的這個想法與我所探索到的精神智慧,某天突然「喀啦」一聲地連結了起來。
「原來如此,所謂金錢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啊!」我瞬間領悟了這件事。
順帶一提,這種領悟的感覺被稱作「開悟」。
「悟道」並非什麼特別的東西,也不是某種奇蹟般的現象,這不過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微小發現」。
就是突然有「原來如此∼就是這樣∼我懂了!我同意這個說法!」的感覺。
「微小發現」=「開悟」。
這種體會,你應該也曾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過吧?
「金錢」的「微小發現」=「開悟」,這番醒悟具有重大意義。從此之後,對於讓我奔波勞苦的「金錢」,我有了新的看法,面對金錢的思考方式,伴隨著轟然聲響,瞬間產生巨大的變化。
託此發現之福,之後只要關於「金錢」,我幾乎都能全身而退,從「煩惱」、「擔心」、「不安」、「恐懼」等負面情緒中解放出來。
當然,生而為人,只要我們還活著,金錢煩惱可能就不會有完全「歸〇」的一天。
不過,我大概都已經從中解脫了。不會提到錢就煩惱這煩惱那,無法平心靜氣或是對未來感到不安而未雨綢繆賣命存錢,也不再因為太過執著而為了錢搞砸人際關係。
以我自己為例,我也有經營公司,現實生活中必然需要實際操作資金,滿腦子繞著錢打轉,這樣的情況根本不足為奇。
然而,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隨著「金錢的擔憂」消失,我的資金也因此周轉得更為順暢。每當公司有急需時,總會有救急資金自然流進來。
當時是我第一次實際體會什麼叫「資金周轉順暢」的狀態。
如何?你是否也想像我一樣,從金錢煩惱中解脫,過著更自由、專屬於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書中的教學計畫必定會對你產生幫助,我是如此確信著。
與此同時,我也必須先強調,這一系列的教學計畫絕不是教你如何賺大錢,或是針對投資技巧進行講習的課程。
假使你以為完成這套課程就能中樂透、增加目前的收入、存款與財產,簡簡單單躍身成為有錢人,這是不可能的。
但是,只要你接受這個課程,認真實踐課程中提及的習題,發出聲音,平穩和順地唸誦「魔法咒語」,那麼你對「金錢」的看法與想法,肯定會因此而改變。
對於金錢的擔憂、不安與恐懼都將消失,你會突然察覺,「不常考慮錢的事情」,或是「不知不覺間,金錢煩惱都消失了」。
本課程的目的就是要讓你達到這樣的狀態。
關於本書的目標,請在此階段就先確實掌握。
讓我們回到原來的主題。
話說回來,「金錢」究竟是什麼東西?
「金錢」這種替代品被稱作「人類史上最重大的發明」。
確實,沒有「金錢」,文明應該不可能發展到現在這種程度。
仰賴以物易物的方式,非但無法促使經濟蓬勃發展,大概也無法讓世界變得如此富饒,我們之所以能過著便利舒適的生活,都是託「金錢」這項「發明物」的福,這點可以說是正確無誤的。
不過也正因「金錢」這項發明的誕生,擴大了貧富差距,讓戰火蔓延至世界各地,加速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破壞,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如此一來,「金錢」對我們而言,究竟是「天使」的寶物,亦或是「惡魔」的工具,它究竟屬於何者呢?
你會怎麼看待這件事?
這之中其實隱藏著一個讓我們無法變富裕的原因。
就像我大學時期學過的,「金錢單純只是一種符號,一種象徵」,僅僅如此。
「可以右轉」的標示是好的,「禁止進入」的標示是壞的,世界上並不存在這種判斷。
「金錢」,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惡魔」。
世上沒有「好錢」與「壞錢」的差別。
從物質角度來剖析,「金錢」單純就是一張紙片而已。
這張紙片被視為「金錢」,流通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其理由究竟為何?
答案說穿了就是……我們賦予了「金錢」能量。本來不具任何作用,不過是張「紙片」的物品,在我們認知它就是「金錢」的瞬間,人類的意識能量便會灌注進去,潛伏其中。這也就是金錢的宿命。
正因如此,我們才會無法撕毀物質上不過是張紙的千元紙鈔,由此可證,我們確實賦予了「金錢」一股能量,這麼說應該不為過吧?
我們的意識雖然無法用肉眼看到,它卻帶有一股能量。
好比電力也是種能量,肉眼同樣無法看到,但卻能發揮一定效用;同理可證,儘管我們無法看見「意識」能量,它卻在每天的生活中引起各種現象。
舉例來說,若是你不啟動意識想著:「起身上班吧!」手腳就不可能自己動起來往公司邁進;倘若不啟動意識想著:「來去吃拉麵!」拉麵絕對不會自動端來你面前。
生存在這個世界,只要我們不「意識」到某種東西,就無法啟動或落實這些想法,讓它們更具體化。換言之,世上如果有某件事物被具體化,肯定是託意識能量的福,才得以成就這些事情,一切都是拜意識所賜。
「金錢」正是意識能量的具體型態表現。
「只要有錢,什麼都辦得到」,我們會如此深信,正是因為這股意識能量的關係。可以實際產出物品的並不是「金錢」,而是潛藏於金錢內的我們的「意識能量」。
「金錢」這項物質之所以會誕生並流通於現今社會中,是因為我們希望保有這種狀態,我們認可它的存在,並且賦予它「意識能量」。
只不過,我們對於「金錢」的觀念,幾乎都停留在它是出自娘胎就存在的物質,肉眼就能看見它的樣貌,因此我們幾乎沒有察覺其本質即為意識能量,這是不爭的事實。
換句話說,面對金錢,我們通常是處於「只有在無意識的層級才會意識到」,或是「無意識中意識到」的狀態。這正是我們無法與金錢建立健全關係的理由,其中更隱藏著致使我們無法致富的原因。
如前述,我們從未好好學習與金錢相關的事物,也沒有任何人告知我們它的本質為何。
事情怎麼會這樣?那是因為一旦我們瞭解「金錢」的本質為何,將造成某些人的困擾。
因此學校不會確實教導我們,傳播媒體也絕不觸及這個話題,進入社會後,更不會有人告訴我們。與其說不透露,不如說無從教起,或是不該教會我們外界存在著這類「看不見的壓力」。我們之所以會如此「無知」,都是因為「被教育」成不瞭解金錢本質也沒關係的結果。
在這樣的體制下,我們會不理解金錢的本質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面對金錢,我們一直生活在不清楚其真實樣貌的情況下。
生活在現代社會,金錢的重要性僅次於生命,碰上某些情況,錢甚至比命更為重要,如果我們持續保持無知的狀態,這樣下去真的好嗎?
不清楚金錢的本質,不理解它的根本,真的能夠獲得富饒的生活,進而活得幸福嗎?
學習賺錢的技巧或技術並非壞事,不過不管你的技巧有多高超、多會賺錢,倘若你對金錢的認知仍停留於原狀,就無法與金錢建立起更為健全良好的關係。
無法突破過去的認知,即便你熟稔增加財富的方法、習得越來越多理財技巧、經手處理的金額越來越大,都只是像在容量固定的電路斷路器上不斷增加延長線,插上許多耗電的電器用品並且在同一時間使用而已。
這樣下去的結果,不是斷路器跳電,就是開始漏電。如果繼續強迫使用整個迴路,斷路器將無法承受電壓容量,最終只會冒出火花,甚至引發火災。
現代所有關於金錢的問題,幾乎都是因為我們的意識能量斷路器容量不足,或是配電錯誤而引起的。
只要我們不賦予「金錢」生命,不給予它意識能量,那麼金錢不過就是紙片或金屬片罷了。
如果無法體悟這點,你就無法與金錢建立對等關係,無法適度的與金錢打交道;假使你能理解前述理論,不但可以成為幸福的富人,過著身心同等富裕的生活,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並獲得成功,這點我絕對可以斷言!
因為「金錢就是我們的意識能量」,若是想改變這股能量的流動,首先最需要改變的便是我們的認知。
簡言之,不先改變對金錢的認知,就絕對不可能改變現實世界中的金錢流動。
只要是與「金錢」相關的事物,皆須秉持「意識先行,現象隨後」的觀念。
「金錢」是我們意識能量的聚合體,是意識具體成形的表徵。
「金錢」的本質便是我們的意識能量。
這是我,葉月虹映所領悟的境界,所謂「金錢本質」的「真實樣貌」。
在我們學習如何看待「金錢」的過程中,這堂課的內容堪稱是最重要的環節,最重要的課題。
請務必牢記在心。
那麼,今天的課程就到此為止。
明天開始,我們會以今日的課程為基礎,具體實踐練習,敬請期待。實踐篇
「認清自己當下的財務狀況」
讓我們回顧一下昨天的課程。藉由第一天的課程,我們學習到「金錢的本質即為我們的意識能量」,為了改變金錢的流動,必須「意識先行,現象隨後」。
這是建立與金錢之間健全關係的「基本關鍵」,亦為「一切的基礎」,請各位務必記在筆記本上。
為提高課程成效,請各位盡可能準備一本課程專用的筆記本。
不用特別費心準備「高級筆記本」,極其普通的本子就夠用了。準備好本子以後,請在封面寫上你的全名以及「為獲得無限富饒的筆記本』這個標題。
準備筆記本並在封面寫上標題與姓名的舉動,將為你的意識帶來出乎意料的巨大影響。
因此,現在先別考慮太多,準備好筆記本,依照我所說的寫下自己的姓名與標題。
此外,在進行本課程的14天內,每天至少要使用兩頁篇幅,記錄課程中學到的重點、新發現與自己喜歡的詞彙。
這段期間內,生活中發生任何與金錢相關的事情也請一併記錄下來。切記,筆記本中「不可以書寫負面言語」,請務必事先設立這項原則。
僅記錄生活中發生的愉快的事、豐富的事、幸運的事,專注於正面能量的事物,各位一定要意識到此一要點。
準備好筆記本了嗎?為了更深入探討昨天的課程內容,今天將透過具體實踐來學習更多。
現在開始,讓我們趕緊展開第一項練習。
「如果能有更多『錢』那該有多好」,你應該曾有過這樣的想法吧?
順帶一問,那要有多少錢才足夠呢?
一百萬?一千萬?一億?三億?還是要更多?如果有個一百億是否就能讓你滿足?
假設,純粹只是假設喔!
今天你中了樂透一億元,你會拿這一億元來做什麼?你會如何使用這筆意外之財呢?
你只有一分鐘的考慮時間。
一分鐘之內,你如果不能決定如何花用這筆錢,那麼獎金將全數被沒收,聽完這個附加條件,你的感覺如何?是否有點著急了?肯定會心急的吧!
如果你對這個小測驗有點感興趣,不妨就來思考看看。
不要只是思考,請實際將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
剛剛請你準備的筆記本此時就能派上用場了,「寫在紙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這麼做可以大幅提昇練習的成效,所以請各位不要覺得麻煩,抱持玩遊戲的心態也好,請務必挑戰看看。
那麼就讓我們重來一次,試著挑戰這個練習,「一分鐘內想好一億元的使用方法」。預備,開始!
(我會忠實地等待各位一分鐘。)好了,一分鐘時間已經過了,請攤開你的「答案」!
上頭寫些什麼呢?
「首先,致贈把我養大成人的雙親各五百萬,自己留個一千萬盡情購物與享用美食,好好品味一下旅行的滋味,隨心所欲的享樂。接著再用五千五百萬找一塊自然環境優美的土地,蓋一座大小適中的商店兼住家,悠閒自在地經營咖啡館,過著愉快的『晴耕雨讀』生活,剩下的三千萬就先當作存款。」
哇∼這真是非常務實又優秀的使用方法!
你的答案又是如何呢?你會怎麼使用這一億元呢?
請你再看一次你的「答案」。
如果這一億元不是樂透獎金,而是你從某處借來的資金,這會改變你使用這一億元的方法嗎?
什麼?如果是借款,那我不會這樣規劃……
話說回來,我根本不會為了做這些事而借這麼多錢……
如果這是你的回答,那很遺憾,你的人生終究不會出現一億元,至少在這個當下不會。
舉例來說,當你回答「獲得一億元要存三千萬作為存款」時,那三千萬並沒有被「使用掉」,這個規劃並非「使用」,它只是「移動」而已。
這筆「被移動的金錢」,不管是否在你手中其實都沒有差別。
深信自己有「三千萬存款」,並不會為你的現實生活帶來任何變化。
一億元中至少要存三千萬的這個「存款」額度,等同於「現在的我不急著需要的錢」。
更進一步來說,「如果是借來的錢,那我不會這樣規劃」、「如果是憑空獲得的錢我才會這樣用」,有這種想法就表示「這些事其實都不是當下就想做的事」。
這類金錢對現在的你來說,很明顯都不是「必要的錢」。大量持有自己不需要的能量,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藉由昨天的課程,我們學到「金錢即為意識能量」,如果各位對此有深刻體悟,關於一億元該如何花用的「答案」肯定會更加清楚明確。
假設目前生活中所需的電力使用量為每月三十萬瓦,突然通知你:「電力提供量可以增加至三億瓦。」可能會有很多人這樣回答:「目前的供應量已經足夠,我不需要更多的電力,請分給其他更需要的人吧!」
「能帶回家就帶回家」、「既然是多給的,那我就無限享用」等想法,似乎不適用於電力的情況!
電力是一種能源,以它為例我們就懂得如此思考,反觀具有相同本質的「金錢」,為何我們就是無法採取同樣的思考方式呢?接下來讓我們展開第二項練習。
你記得現在你的錢包裡有多少錢嗎?
當然,不可以打開錢包確認。在不打開錢包的情況下,請你回想一下目前錢包裡還有多少現金,並將自己預估的金額寫下來。
不能只寫出鈔票的數字,可以的話,請連有多少零錢也寫下來。
將預估的金額寫在筆記本上,實際取出自己的錢包,把裡面的鈔票與零錢攤開擺放於桌上。
實際確認有多少錢,與自己預估的金額比較看看。
預測金額與實際金額相差150元以內的你,堪稱是「超級務實派」。
250元以內的則為「慎重派」。
800元以內的是「差不多派」。
1500元以內則屬於「視而不見派」。
如果誤差值超過2500元,我只能把你分配到大而化之的「超級海派」裡了。
你的診斷結果為何?
錢包是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東西,每天都得拿出錢來或放錢進去,可是能夠確實掌握「現在錢包裡有多少錢」的人,卻出乎意料的少之又少。
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可歸咎於我們潛意識表現出「對金錢退避三舍」、「遠離金錢,視若無睹」的結果。
此外,無法確實掌握錢包中的金額,隱藏在其後的是「看著錢逐漸減少會感到恐懼」、「對於花錢感到有罪惡感」等,更深層的心理因素。
看不清、掌握不了自己的金錢狀況,讓「差不多就好」的含糊狀態造就你對金錢與未來的不安,進而促使你萌生「不存錢不行」的想法,幾乎所有案例都是如此。
即便手邊存款相當充裕,仍會有「能多拿就多拿」的想法,這種情況同樣是出自上述的深層心理狀態。
「沒錢的話,未來會感到不安」、「沒錢就會死」、「看著錢越變越少讓我很害怕」、「金錢是能讓人為之瘋狂的可怕物質」,如果你不改變這類加諸於金錢的負面意識,就無法與之建立起健全關係,更不可能成為幸福又富饒的有錢人。
那麼,你的狀況為何?
你能確實掌握錢包裡的金額嗎?存摺上的餘額又是多少呢?目前擁有多少資產(包含負債)?以上問題你都很清楚嗎?
最重要的第一步,清楚確認自己目前的「金錢位置」。為了讓各位能夠「看清、承認自己身處何處」,介紹你一句「魔法咒語」。
這也是14堂課程中的第一句「魔法咒語」。
那就是:『沒關係,總會有辦法的!』
聽到這個問題,如果你能毫不猶豫地回答「可以!」那麼繼續閱讀本書對你而言只是浪費時間而已,無需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你的反應是「咦?」地猶豫一下,或者思考「這種要求太無理了吧……」那麼本書或許會對你產生莫大幫助。
針對那些回答:「可以!」的人,如果我更進一步請求你:「現在,請當著我的面把錢撕破。」大部份的人都會因為緊張而出現雙手發抖、臉色漲紅等非比尋常的反應。
至少到目前為止,我還沒遇過能夠平心靜氣,沒有絲毫反常表現,非常乾脆地把千元紙鈔撕掉的人。
站在物理角度冷靜推論,這點其實非常詭異。
要讓一般成人撕破一張千元大小的紙片,物理上應該不具任何困難。實際上,如果把同樣尺寸的影印紙遞給對方,大概任誰都能毫不猶豫,爽快地撕破它吧?
然而,如果擺在面前的是一張印有福澤諭吉肖像,印刷精美的紙片,受測者會突然像被鐵絲捆綁一樣,無法撕破這張紙。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究竟被這張小紙片施加了什麼樣的魔法呢?
本書的目的在於解開這個謎團,解開謎底的瞬間,一直以來困擾你的「金錢煩惱」就會立刻「歸〇」。
如何,稍微感興趣了嗎?
本書是以我的自身經歷為出發點,整理出一門「14天內讓金錢煩惱『歸〇』的實踐性教學課程,送給抱持「想去除金錢方面的不安與擔憂」、「想跟錢和睦相處」、「想嚐嚐富足的感受」等煩惱的你。
為何現實生活中會發生書中所述的魔法現象?
你難道不想知道理由嗎?
比起探討理由,你難道不想實際體驗一次這種魔法般的狀況?被稱之為奇蹟的現象?
說實話,不管你熟知多厲害的賺錢手法,即使最終也確實獲得大量資產,但僅僅如此,你仍無法完全將煩惱「歸〇」。
如果無法切身體悟此課程教導的「金錢法則」,那必然無法消解金錢帶來的煩惱,這點我絕對可以斷言!
沒關係!
只要依循這個課程,實踐魔法「法則」與「咒語」,你對金錢的煩惱自然能夠「歸〇」,品嚐前所未有的奇蹟體驗,這點我也非常確信。
接下來,就讓我們期待14天後從金錢煩惱中解放出來,重獲新生的你。讓我們開始展開這個課程吧!課程篇法則1
「金錢就是我們的意識能量」
日安,講述完前面要點後,讓我重新打個招呼。希望大家都健康安好,我是葉月虹映。
雖然這樣有點冒失,但我還是得提出一個問題。
對於「金錢」,你有好好學習過嗎?
這不是要探討商業或理財話題,也不是指會計業務的管理問題,更不是指投資或資產運用的方式,而是更為根本、更加基礎的問題。對於「金錢」這項物質,你可曾認真思考過它的本質?
老實說,在大學求學階段,我有學到一些關於「金錢」本質的東西,當時我曾修過一堂名為「金錢意義論」的專題課程。
那是經濟學的專題課程,主題為「思考金錢的意義」,讓學生在課堂中從根本思考並討論「金錢究竟是什麼」,正因為修過這堂課,我學會「金錢單純只是一種符號,一種象徵」。
當初我只抱持模糊朦朧的感想:「真的是這樣嗎?」不過這個「金錢單純只是一種符號,一種象徵」的想法,日後卻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數十年來,我一直探究著「肉眼無法看見的世界」,當初的這個想法與我所探索到的精神智慧,某天突然「喀啦」一聲地連結了起來。
「原來如此,所謂金錢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啊!」我瞬間領悟了這件事。
順帶一提,這種領悟的感覺被稱作「開悟」。
「悟道」並非什麼特別的東西,也不是某種奇蹟般的現象,這不過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微小發現」。
就是突然有「原來如此∼就是這樣∼我懂了!我同意這個說法!」的感覺。
「微小發現」=「開悟」。
這種體會,你應該也曾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過吧?
「金錢」的「微小發現」=「開悟」,這番醒悟具有重大意義。從此之後,對於讓我奔波勞苦的「金錢」,我有了新的看法,面對金錢的思考方式,伴隨著轟然聲響,瞬間產生巨大的變化。
託此發現之福,之後只要關於「金錢」,我幾乎都能全身而退,從「煩惱」、「擔心」、「不安」、「恐懼」等負面情緒中解放出來。
當然,生而為人,只要我們還活著,金錢煩惱可能就不會有完全「歸〇」的一天。
不過,我大概都已經從中解脫了。不會提到錢就煩惱這煩惱那,無法平心靜氣或是對未來感到不安而未雨綢繆賣命存錢,也不再因為太過執著而為了錢搞砸人際關係。
以我自己為例,我也有經營公司,現實生活中必然需要實際操作資金,滿腦子繞著錢打轉,這樣的情況根本不足為奇。
然而,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隨著「金錢的擔憂」消失,我的資金也因此周轉得更為順暢。每當公司有急需時,總會有救急資金自然流進來。
當時是我第一次實際體會什麼叫「資金周轉順暢」的狀態。
如何?你是否也想像我一樣,從金錢煩惱中解脫,過著更自由、專屬於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書中的教學計畫必定會對你產生幫助,我是如此確信著。
與此同時,我也必須先強調,這一系列的教學計畫絕不是教你如何賺大錢,或是針對投資技巧進行講習的課程。
假使你以為完成這套課程就能中樂透、增加目前的收入、存款與財產,簡簡單單躍身成為有錢人,這是不可能的。
但是,只要你接受這個課程,認真實踐課程中提及的習題,發出聲音,平穩和順地唸誦「魔法咒語」,那麼你對「金錢」的看法與想法,肯定會因此而改變。
對於金錢的擔憂、不安與恐懼都將消失,你會突然察覺,「不常考慮錢的事情」,或是「不知不覺間,金錢煩惱都消失了」。
本課程的目的就是要讓你達到這樣的狀態。
關於本書的目標,請在此階段就先確實掌握。
讓我們回到原來的主題。
話說回來,「金錢」究竟是什麼東西?
「金錢」這種替代品被稱作「人類史上最重大的發明」。
確實,沒有「金錢」,文明應該不可能發展到現在這種程度。
仰賴以物易物的方式,非但無法促使經濟蓬勃發展,大概也無法讓世界變得如此富饒,我們之所以能過著便利舒適的生活,都是託「金錢」這項「發明物」的福,這點可以說是正確無誤的。
不過也正因「金錢」這項發明的誕生,擴大了貧富差距,讓戰火蔓延至世界各地,加速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破壞,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如此一來,「金錢」對我們而言,究竟是「天使」的寶物,亦或是「惡魔」的工具,它究竟屬於何者呢?
你會怎麼看待這件事?
這之中其實隱藏著一個讓我們無法變富裕的原因。
就像我大學時期學過的,「金錢單純只是一種符號,一種象徵」,僅僅如此。
「可以右轉」的標示是好的,「禁止進入」的標示是壞的,世界上並不存在這種判斷。
「金錢」,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惡魔」。
世上沒有「好錢」與「壞錢」的差別。
從物質角度來剖析,「金錢」單純就是一張紙片而已。
這張紙片被視為「金錢」,流通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其理由究竟為何?
答案說穿了就是……我們賦予了「金錢」能量。本來不具任何作用,不過是張「紙片」的物品,在我們認知它就是「金錢」的瞬間,人類的意識能量便會灌注進去,潛伏其中。這也就是金錢的宿命。
正因如此,我們才會無法撕毀物質上不過是張紙的千元紙鈔,由此可證,我們確實賦予了「金錢」一股能量,這麼說應該不為過吧?
我們的意識雖然無法用肉眼看到,它卻帶有一股能量。
好比電力也是種能量,肉眼同樣無法看到,但卻能發揮一定效用;同理可證,儘管我們無法看見「意識」能量,它卻在每天的生活中引起各種現象。
舉例來說,若是你不啟動意識想著:「起身上班吧!」手腳就不可能自己動起來往公司邁進;倘若不啟動意識想著:「來去吃拉麵!」拉麵絕對不會自動端來你面前。
生存在這個世界,只要我們不「意識」到某種東西,就無法啟動或落實這些想法,讓它們更具體化。換言之,世上如果有某件事物被具體化,肯定是託意識能量的福,才得以成就這些事情,一切都是拜意識所賜。
「金錢」正是意識能量的具體型態表現。
「只要有錢,什麼都辦得到」,我們會如此深信,正是因為這股意識能量的關係。可以實際產出物品的並不是「金錢」,而是潛藏於金錢內的我們的「意識能量」。
「金錢」這項物質之所以會誕生並流通於現今社會中,是因為我們希望保有這種狀態,我們認可它的存在,並且賦予它「意識能量」。
只不過,我們對於「金錢」的觀念,幾乎都停留在它是出自娘胎就存在的物質,肉眼就能看見它的樣貌,因此我們幾乎沒有察覺其本質即為意識能量,這是不爭的事實。
換句話說,面對金錢,我們通常是處於「只有在無意識的層級才會意識到」,或是「無意識中意識到」的狀態。這正是我們無法與金錢建立健全關係的理由,其中更隱藏著致使我們無法致富的原因。
如前述,我們從未好好學習與金錢相關的事物,也沒有任何人告知我們它的本質為何。
事情怎麼會這樣?那是因為一旦我們瞭解「金錢」的本質為何,將造成某些人的困擾。
因此學校不會確實教導我們,傳播媒體也絕不觸及這個話題,進入社會後,更不會有人告訴我們。與其說不透露,不如說無從教起,或是不該教會我們外界存在著這類「看不見的壓力」。我們之所以會如此「無知」,都是因為「被教育」成不瞭解金錢本質也沒關係的結果。
在這樣的體制下,我們會不理解金錢的本質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面對金錢,我們一直生活在不清楚其真實樣貌的情況下。
生活在現代社會,金錢的重要性僅次於生命,碰上某些情況,錢甚至比命更為重要,如果我們持續保持無知的狀態,這樣下去真的好嗎?
不清楚金錢的本質,不理解它的根本,真的能夠獲得富饒的生活,進而活得幸福嗎?
學習賺錢的技巧或技術並非壞事,不過不管你的技巧有多高超、多會賺錢,倘若你對金錢的認知仍停留於原狀,就無法與金錢建立起更為健全良好的關係。
無法突破過去的認知,即便你熟稔增加財富的方法、習得越來越多理財技巧、經手處理的金額越來越大,都只是像在容量固定的電路斷路器上不斷增加延長線,插上許多耗電的電器用品並且在同一時間使用而已。
這樣下去的結果,不是斷路器跳電,就是開始漏電。如果繼續強迫使用整個迴路,斷路器將無法承受電壓容量,最終只會冒出火花,甚至引發火災。
現代所有關於金錢的問題,幾乎都是因為我們的意識能量斷路器容量不足,或是配電錯誤而引起的。
只要我們不賦予「金錢」生命,不給予它意識能量,那麼金錢不過就是紙片或金屬片罷了。
如果無法體悟這點,你就無法與金錢建立對等關係,無法適度的與金錢打交道;假使你能理解前述理論,不但可以成為幸福的富人,過著身心同等富裕的生活,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並獲得成功,這點我絕對可以斷言!
因為「金錢就是我們的意識能量」,若是想改變這股能量的流動,首先最需要改變的便是我們的認知。
簡言之,不先改變對金錢的認知,就絕對不可能改變現實世界中的金錢流動。
只要是與「金錢」相關的事物,皆須秉持「意識先行,現象隨後」的觀念。
「金錢」是我們意識能量的聚合體,是意識具體成形的表徵。
「金錢」的本質便是我們的意識能量。
這是我,葉月虹映所領悟的境界,所謂「金錢本質」的「真實樣貌」。
在我們學習如何看待「金錢」的過程中,這堂課的內容堪稱是最重要的環節,最重要的課題。
請務必牢記在心。
那麼,今天的課程就到此為止。
明天開始,我們會以今日的課程為基礎,具體實踐練習,敬請期待。實踐篇
「認清自己當下的財務狀況」
讓我們回顧一下昨天的課程。藉由第一天的課程,我們學習到「金錢的本質即為我們的意識能量」,為了改變金錢的流動,必須「意識先行,現象隨後」。
這是建立與金錢之間健全關係的「基本關鍵」,亦為「一切的基礎」,請各位務必記在筆記本上。
為提高課程成效,請各位盡可能準備一本課程專用的筆記本。
不用特別費心準備「高級筆記本」,極其普通的本子就夠用了。準備好本子以後,請在封面寫上你的全名以及「為獲得無限富饒的筆記本』這個標題。
準備筆記本並在封面寫上標題與姓名的舉動,將為你的意識帶來出乎意料的巨大影響。
因此,現在先別考慮太多,準備好筆記本,依照我所說的寫下自己的姓名與標題。
此外,在進行本課程的14天內,每天至少要使用兩頁篇幅,記錄課程中學到的重點、新發現與自己喜歡的詞彙。
這段期間內,生活中發生任何與金錢相關的事情也請一併記錄下來。切記,筆記本中「不可以書寫負面言語」,請務必事先設立這項原則。
僅記錄生活中發生的愉快的事、豐富的事、幸運的事,專注於正面能量的事物,各位一定要意識到此一要點。
準備好筆記本了嗎?為了更深入探討昨天的課程內容,今天將透過具體實踐來學習更多。
現在開始,讓我們趕緊展開第一項練習。
「如果能有更多『錢』那該有多好」,你應該曾有過這樣的想法吧?
順帶一問,那要有多少錢才足夠呢?
一百萬?一千萬?一億?三億?還是要更多?如果有個一百億是否就能讓你滿足?
假設,純粹只是假設喔!
今天你中了樂透一億元,你會拿這一億元來做什麼?你會如何使用這筆意外之財呢?
你只有一分鐘的考慮時間。
一分鐘之內,你如果不能決定如何花用這筆錢,那麼獎金將全數被沒收,聽完這個附加條件,你的感覺如何?是否有點著急了?肯定會心急的吧!
如果你對這個小測驗有點感興趣,不妨就來思考看看。
不要只是思考,請實際將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
剛剛請你準備的筆記本此時就能派上用場了,「寫在紙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這麼做可以大幅提昇練習的成效,所以請各位不要覺得麻煩,抱持玩遊戲的心態也好,請務必挑戰看看。
那麼就讓我們重來一次,試著挑戰這個練習,「一分鐘內想好一億元的使用方法」。預備,開始!
(我會忠實地等待各位一分鐘。)好了,一分鐘時間已經過了,請攤開你的「答案」!
上頭寫些什麼呢?
「首先,致贈把我養大成人的雙親各五百萬,自己留個一千萬盡情購物與享用美食,好好品味一下旅行的滋味,隨心所欲的享樂。接著再用五千五百萬找一塊自然環境優美的土地,蓋一座大小適中的商店兼住家,悠閒自在地經營咖啡館,過著愉快的『晴耕雨讀』生活,剩下的三千萬就先當作存款。」
哇∼這真是非常務實又優秀的使用方法!
你的答案又是如何呢?你會怎麼使用這一億元呢?
請你再看一次你的「答案」。
如果這一億元不是樂透獎金,而是你從某處借來的資金,這會改變你使用這一億元的方法嗎?
什麼?如果是借款,那我不會這樣規劃……
話說回來,我根本不會為了做這些事而借這麼多錢……
如果這是你的回答,那很遺憾,你的人生終究不會出現一億元,至少在這個當下不會。
舉例來說,當你回答「獲得一億元要存三千萬作為存款」時,那三千萬並沒有被「使用掉」,這個規劃並非「使用」,它只是「移動」而已。
這筆「被移動的金錢」,不管是否在你手中其實都沒有差別。
深信自己有「三千萬存款」,並不會為你的現實生活帶來任何變化。
一億元中至少要存三千萬的這個「存款」額度,等同於「現在的我不急著需要的錢」。
更進一步來說,「如果是借來的錢,那我不會這樣規劃」、「如果是憑空獲得的錢我才會這樣用」,有這種想法就表示「這些事其實都不是當下就想做的事」。
這類金錢對現在的你來說,很明顯都不是「必要的錢」。大量持有自己不需要的能量,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藉由昨天的課程,我們學到「金錢即為意識能量」,如果各位對此有深刻體悟,關於一億元該如何花用的「答案」肯定會更加清楚明確。
假設目前生活中所需的電力使用量為每月三十萬瓦,突然通知你:「電力提供量可以增加至三億瓦。」可能會有很多人這樣回答:「目前的供應量已經足夠,我不需要更多的電力,請分給其他更需要的人吧!」
「能帶回家就帶回家」、「既然是多給的,那我就無限享用」等想法,似乎不適用於電力的情況!
電力是一種能源,以它為例我們就懂得如此思考,反觀具有相同本質的「金錢」,為何我們就是無法採取同樣的思考方式呢?接下來讓我們展開第二項練習。
你記得現在你的錢包裡有多少錢嗎?
當然,不可以打開錢包確認。在不打開錢包的情況下,請你回想一下目前錢包裡還有多少現金,並將自己預估的金額寫下來。
不能只寫出鈔票的數字,可以的話,請連有多少零錢也寫下來。
將預估的金額寫在筆記本上,實際取出自己的錢包,把裡面的鈔票與零錢攤開擺放於桌上。
實際確認有多少錢,與自己預估的金額比較看看。
預測金額與實際金額相差150元以內的你,堪稱是「超級務實派」。
250元以內的則為「慎重派」。
800元以內的是「差不多派」。
1500元以內則屬於「視而不見派」。
如果誤差值超過2500元,我只能把你分配到大而化之的「超級海派」裡了。
你的診斷結果為何?
錢包是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東西,每天都得拿出錢來或放錢進去,可是能夠確實掌握「現在錢包裡有多少錢」的人,卻出乎意料的少之又少。
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可歸咎於我們潛意識表現出「對金錢退避三舍」、「遠離金錢,視若無睹」的結果。
此外,無法確實掌握錢包中的金額,隱藏在其後的是「看著錢逐漸減少會感到恐懼」、「對於花錢感到有罪惡感」等,更深層的心理因素。
看不清、掌握不了自己的金錢狀況,讓「差不多就好」的含糊狀態造就你對金錢與未來的不安,進而促使你萌生「不存錢不行」的想法,幾乎所有案例都是如此。
即便手邊存款相當充裕,仍會有「能多拿就多拿」的想法,這種情況同樣是出自上述的深層心理狀態。
「沒錢的話,未來會感到不安」、「沒錢就會死」、「看著錢越變越少讓我很害怕」、「金錢是能讓人為之瘋狂的可怕物質」,如果你不改變這類加諸於金錢的負面意識,就無法與之建立起健全關係,更不可能成為幸福又富饒的有錢人。
那麼,你的狀況為何?
你能確實掌握錢包裡的金額嗎?存摺上的餘額又是多少呢?目前擁有多少資產(包含負債)?以上問題你都很清楚嗎?
最重要的第一步,清楚確認自己目前的「金錢位置」。為了讓各位能夠「看清、承認自己身處何處」,介紹你一句「魔法咒語」。
這也是14堂課程中的第一句「魔法咒語」。
那就是:『沒關係,總會有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