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運
與人相遇能改變運勢
與人相遇,往往能讓運勢產生重大變化。
曾經有一位經營運動俱樂部的客戶來找我進行法律諮詢。這位客戶竟然是因為出車禍住院,才開啟他的運動休閒事業。
與他同住一間病房的病友,恰巧是一位運動俱樂部的營運顧問,趁機建議他自行創業。
可惜的是,這位客戶雖然很努力經營運動俱樂部,業績卻毫無起色,最終負債過多而宣告破產。
這位客戶哀嘆:「如果當初不要跟那位顧問住在同一間病房,就不會落得破產的下場了!」
這個例子顯示與他人相遇而使運勢衰敗,但也不乏相反的案例。也有人與偶然認識的人一起經營共同事業而大獲成功。
與人相遇,有可能讓運勢朝著上升或下坡的方向發展。
正因為「與人相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誰都不想讓運勢因此走下坡,每個人都希望藉由他人之力讓運勢節節高升。
該怎麼做,才能讓運勢藉由與人相遇而好轉呢?
「擁有良善的品性」正是使運勢好轉的捷徑。自己擁有良善的品性,便能吸引同樣具有良善品性的人聚集而來。擁有強大的人際影響力之後,往來相交的良善好人將逐漸增加,運勢自然水漲船高。
擁有良善的品行,能增加與良善好人相遇的機會,運勢將隨之好轉。
這就是運勢的真理。
不可思議的同類相吸
使運勢好轉的秘訣之一,就是「與良善好人交往」。
身為律師,接觸過許多人之後,我發現一項不可思議的事實──「好人的身邊總是圍繞著好人」,「壞人的身邊總是圍繞著壞人。」
無論是我的客戶、或是訴訟的對象皆為如此。經常捲入紛爭事件的人們之中,往往可見藉由傷害並陷他人於不義而使自己獲利的「壞人」。進一步探查其周遭的人際關係,果然充斥同樣類型的「壞人」,這些人遲早會浮出檯面顯現原形。
另一種相反的人,則是時時關切周遭、樂意助人的「好人」。這些好人向律師進行與事業相關的法律諮詢,圍繞在他們身邊都是同樣的「好人」。這種客戶其實還蠻多的。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從我擔任律師以來,便深刻體驗到這句話的真實性。與良善好人交往,身邊自然聚集同樣的良善好人。一群好人聚在一起,紛爭當然隨之減少。即使遇到困難,身邊的人都樂意伸出援手。如此一來,不僅生活順遂愉快,工作也得心應手。懷著愉悅的心情、充滿幹勁地工作,在關鍵時刻獲得必要的援助,成功自然手到擒來。
與良善好人交往,人生就能幸福快樂。
相反地,與壞人交往,聚集身邊的當然都是壞人。因此不斷捲入各種紛爭,受到欺騙和傷害更是家常便飯。精神隨時處於警戒及不安的狀態,面臨崩潰邊緣。長期懷著負面情緒,過大的壓力造成許多病痛,事業當然處處碰壁。
靠著欺騙及傷害他人的手段,即使短時間內獲得龐大利益,總有一天也會反過來被其他人欺騙及傷害,最後得不償失。
與壞人交往,終將落得不幸人生的下場。
若想扭轉運勢,請多多與良善好人來往。
這是我身為律師所觀察到的經驗法則。
不知不覺就跟竊盜集團混在一起
為什麼同類型的人會聚集在一起呢?
接下來分享的故事實在太玄妙,讀者們看了或許會懷疑「這是真的嗎?」這是我的親身體驗,連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四十多年前,我只是個菜鳥律師,接到的委託案件少得可憐,老實說經濟狀況實在非常拮据。當時因緣際會之下認識一位房屋仲介,他熱心為我介紹的工作竟然是──
幫竊盜集團辯護。
身為律師,無論委託人是犯罪加害者、或是可憐的被害者,都必須同等盡責代表客戶為其辯護。
司法制度一定會替犯罪者提供辯護律師,除了維持判決的公正性以外,最終目的是為了降低社會中的整體犯罪率。對於每一位律師而言,這樣的制度理念屬於職業常識,我對此也十分認同。
因此,我完全不排斥接受竊盜集團的委託。何況當時手邊的工作量不多,我非常樂見增加新客戶。向客戶收取案件委託訂金,為其辯護,成功爭取判處緩刑,再收取案件尾款,頓時解除我的經濟危機。
這個案例之後,那位房屋仲介替我介紹另一位客戶,居然又是竊盜集團份子。隨後陸續介紹給我的工作,每一件都是竊盜相關的委託。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我也不禁感到奇怪。深入調查後,發現那位自稱房屋仲介的人,其實是竊盜集團的老大。
正如上述所言,客戶就是客戶,即便竊盜集團也需要辯護律師。身為律師,就算經手的案件全都與竊盜有關,也毫無不妥之處。在此之前,我完全不認識任何參與過竊盜犯罪的人,卻在不知不覺中跟竊盜集團混在一起。周遭的人際關係產生如此重大變化,讓我驚訝不已。
我被竊盜集團圍繞的起因,竟然只是因為認識了一個人罷了。
照這個情況看來,似乎有越來越多竊盜份子聚集到我身邊。
當時我已經接受十件以上的竊盜辯護案,不知從何時開始,我被冠上「竊盜專用辯護律師」稱號。衝著這個稱號,那位自稱房屋仲介、其實是竊盜集團老大的男子,又從其他地區為我介紹更多竊盜辯護案件。
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結交竊盜老大,進而迅速認識更多竊盜份子,人數還不斷地擴大增加。
即使認識那麼多竊盜份子,我從來不曾想要加入他們,也不認同竊盜集團這樣的職業犯罪。我只限於在律師的工作範圍之內與他們接觸。
假使順勢成為「竊盜專用辯護律師」,我也不認為自己會陷入不幸的人生裡。
不過呢,當時的我還很年輕,不想就這樣成為專門接受竊盜之類的特定案件辯護律師。我希望透過處理各種不同案件,來增加自己的實力,便果斷拒絕陸續上門的竊盜辯護委託。
從那時起,我再也沒有接受過任何與竊盜相關的案件。假設當時的我沒有拒絕,現在說不定已成為日本最權威的竊盜辯護律師哩!這是十分有可能成真的情況,而一切的源頭,全是因為我偶然認識一個人。思及至此,不禁感嘆人際交往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同類相聚。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請各位讀者多與能夠帶領自己邁向幸福的人們交往。
與人相遇能改變運勢
與人相遇,往往能讓運勢產生重大變化。
曾經有一位經營運動俱樂部的客戶來找我進行法律諮詢。這位客戶竟然是因為出車禍住院,才開啟他的運動休閒事業。
與他同住一間病房的病友,恰巧是一位運動俱樂部的營運顧問,趁機建議他自行創業。
可惜的是,這位客戶雖然很努力經營運動俱樂部,業績卻毫無起色,最終負債過多而宣告破產。
這位客戶哀嘆:「如果當初不要跟那位顧問住在同一間病房,就不會落得破產的下場了!」
這個例子顯示與他人相遇而使運勢衰敗,但也不乏相反的案例。也有人與偶然認識的人一起經營共同事業而大獲成功。
與人相遇,有可能讓運勢朝著上升或下坡的方向發展。
正因為「與人相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誰都不想讓運勢因此走下坡,每個人都希望藉由他人之力讓運勢節節高升。
該怎麼做,才能讓運勢藉由與人相遇而好轉呢?
「擁有良善的品性」正是使運勢好轉的捷徑。自己擁有良善的品性,便能吸引同樣具有良善品性的人聚集而來。擁有強大的人際影響力之後,往來相交的良善好人將逐漸增加,運勢自然水漲船高。
擁有良善的品行,能增加與良善好人相遇的機會,運勢將隨之好轉。
這就是運勢的真理。
不可思議的同類相吸
使運勢好轉的秘訣之一,就是「與良善好人交往」。
身為律師,接觸過許多人之後,我發現一項不可思議的事實──「好人的身邊總是圍繞著好人」,「壞人的身邊總是圍繞著壞人。」
無論是我的客戶、或是訴訟的對象皆為如此。經常捲入紛爭事件的人們之中,往往可見藉由傷害並陷他人於不義而使自己獲利的「壞人」。進一步探查其周遭的人際關係,果然充斥同樣類型的「壞人」,這些人遲早會浮出檯面顯現原形。
另一種相反的人,則是時時關切周遭、樂意助人的「好人」。這些好人向律師進行與事業相關的法律諮詢,圍繞在他們身邊都是同樣的「好人」。這種客戶其實還蠻多的。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從我擔任律師以來,便深刻體驗到這句話的真實性。與良善好人交往,身邊自然聚集同樣的良善好人。一群好人聚在一起,紛爭當然隨之減少。即使遇到困難,身邊的人都樂意伸出援手。如此一來,不僅生活順遂愉快,工作也得心應手。懷著愉悅的心情、充滿幹勁地工作,在關鍵時刻獲得必要的援助,成功自然手到擒來。
與良善好人交往,人生就能幸福快樂。
相反地,與壞人交往,聚集身邊的當然都是壞人。因此不斷捲入各種紛爭,受到欺騙和傷害更是家常便飯。精神隨時處於警戒及不安的狀態,面臨崩潰邊緣。長期懷著負面情緒,過大的壓力造成許多病痛,事業當然處處碰壁。
靠著欺騙及傷害他人的手段,即使短時間內獲得龐大利益,總有一天也會反過來被其他人欺騙及傷害,最後得不償失。
與壞人交往,終將落得不幸人生的下場。
若想扭轉運勢,請多多與良善好人來往。
這是我身為律師所觀察到的經驗法則。
不知不覺就跟竊盜集團混在一起
為什麼同類型的人會聚集在一起呢?
接下來分享的故事實在太玄妙,讀者們看了或許會懷疑「這是真的嗎?」這是我的親身體驗,連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四十多年前,我只是個菜鳥律師,接到的委託案件少得可憐,老實說經濟狀況實在非常拮据。當時因緣際會之下認識一位房屋仲介,他熱心為我介紹的工作竟然是──
幫竊盜集團辯護。
身為律師,無論委託人是犯罪加害者、或是可憐的被害者,都必須同等盡責代表客戶為其辯護。
司法制度一定會替犯罪者提供辯護律師,除了維持判決的公正性以外,最終目的是為了降低社會中的整體犯罪率。對於每一位律師而言,這樣的制度理念屬於職業常識,我對此也十分認同。
因此,我完全不排斥接受竊盜集團的委託。何況當時手邊的工作量不多,我非常樂見增加新客戶。向客戶收取案件委託訂金,為其辯護,成功爭取判處緩刑,再收取案件尾款,頓時解除我的經濟危機。
這個案例之後,那位房屋仲介替我介紹另一位客戶,居然又是竊盜集團份子。隨後陸續介紹給我的工作,每一件都是竊盜相關的委託。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我也不禁感到奇怪。深入調查後,發現那位自稱房屋仲介的人,其實是竊盜集團的老大。
正如上述所言,客戶就是客戶,即便竊盜集團也需要辯護律師。身為律師,就算經手的案件全都與竊盜有關,也毫無不妥之處。在此之前,我完全不認識任何參與過竊盜犯罪的人,卻在不知不覺中跟竊盜集團混在一起。周遭的人際關係產生如此重大變化,讓我驚訝不已。
我被竊盜集團圍繞的起因,竟然只是因為認識了一個人罷了。
照這個情況看來,似乎有越來越多竊盜份子聚集到我身邊。
當時我已經接受十件以上的竊盜辯護案,不知從何時開始,我被冠上「竊盜專用辯護律師」稱號。衝著這個稱號,那位自稱房屋仲介、其實是竊盜集團老大的男子,又從其他地區為我介紹更多竊盜辯護案件。
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結交竊盜老大,進而迅速認識更多竊盜份子,人數還不斷地擴大增加。
即使認識那麼多竊盜份子,我從來不曾想要加入他們,也不認同竊盜集團這樣的職業犯罪。我只限於在律師的工作範圍之內與他們接觸。
假使順勢成為「竊盜專用辯護律師」,我也不認為自己會陷入不幸的人生裡。
不過呢,當時的我還很年輕,不想就這樣成為專門接受竊盜之類的特定案件辯護律師。我希望透過處理各種不同案件,來增加自己的實力,便果斷拒絕陸續上門的竊盜辯護委託。
從那時起,我再也沒有接受過任何與竊盜相關的案件。假設當時的我沒有拒絕,現在說不定已成為日本最權威的竊盜辯護律師哩!這是十分有可能成真的情況,而一切的源頭,全是因為我偶然認識一個人。思及至此,不禁感嘆人際交往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同類相聚。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請各位讀者多與能夠帶領自己邁向幸福的人們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