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別人有別人的規則,我有我的規則」
沒責任感的上司、傲慢的同事、囉嗦的爸媽、自以為是的朋友等人,「他們說的我心裡懂,但就不能坦率的接受」,這種事也常有。
只要在腦裡輸入一次「這個人很奇怪!」、「我會受傷」,之後那個人說出再怎麼正確的言論,也許都會忍不住反抗或懷疑。
會煩悶或焦躁,是不是因為潛意識裡把「應該這麼做」的自己的規則強押到對方身上了呢?
大腦的系統不會區分「自己」、「對方」、「那個人」的人稱區別,會以自己的世界的規則判斷。
但是,別人有別人的做法,也是照著那做法而生活著。我們信奉為「正確」的事物,也許在他們的世界會被認為是「錯誤」的。
人們各自的規則,是因為個人與生俱來的特質、生長環境、一路以來的經驗等等而成立的。不能簡單地判斷「好/壞」,也不會因為別人而簡單地改變吧。
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想法、言語和行動而已。
只和擁有類似價值觀的人們在一起的話,摩擦少,也舒服;但不同價值觀的人,才是能為我們打開視野的存在。
這麼說好了,重要的是,面對相同的問題時,能不能有不同的回答。能有所覺察、能有所得,或是能互補、切磋琢磨。承認多種不同回答的存在,能成為生存的強項,變得更有韌性,也更加知性。
價值觀不同的人並不會直接傷害到自己,要把這份不同放在自己的心裡,多樣性可說是生活在現代的「個性時代」時,最重要的心靈技術。
人人都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強求別人思考方式一致,是很沒必要的。
【魔法小語】
對別人感到暴躁、煩悶的時候,
「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每個人想法不同」!
------------------------------------------------------------------------
別在日常生活中隨意地決定勝敗
我曾聽過年輕女孩看著社群上的照片,羨慕無比地說著:「那個人也太好了吧。真有錢」、「美女就是那麼賺」、「我也想跟她一樣當全職主婦」、「我也好想要那個名牌包」。
但我問:「那你想跟那個人交換人生嗎?」
結果她一聲不響。因為是只看到對方的一面,心生羨慕罷了。
不管是多麼棒的人,應該也不會有人光在旁邊看著就「想跟那個人交換」吧。
自己的生活裡也有很多重要的事物,也有自己的歷史和感到幸福的時刻。
就算是讓人羨慕的對象,也有辛苦的事、扼腕的事和可惜的事。
明明是這樣,卻把「自己沒有的東西」和「別人擁有的東西」互相比較,因而時時歡喜、時時憂愁,也實在太無聊了。
隨易地將自己和他人比較,很容易在內心重覆著「優/劣」、「勝/負」的戰事。即使短暫擁有了優越感,人上有人,在這樣的比較戰爭下,心永遠無法休息。
那只是是評價的「一部分」,人生本並無競爭。「職場階級」、「媽媽階級」等上下關係,只是在小小世界裡「一部分的」等級而已。
和他人比較,就容易會被自卑感、優越感、嫉妒心等無用的情緒操弄,變得不坦率。也會越來越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知道什麼是不需要的東西。
面對他人優秀的部分,我們就坦率地稱讚「真好啊」、「很棒」、「了不起」吧。把對方當成美好的對手,「那個人那麼努力,我也來努力吧」,或是當成目標,「我想當那樣的人」,若能轉換成為改造自己的力量,這樣的比較才有意義。
和「過去的自己」相比較,也是有意義的。就算隨著年齡增長而體力衰弱,但只要覺得自己「好像有點成長了」、「我也能駕馭這種事了」,真正成長了,也能激勵自己。請千萬不要被無意義的比較影響心情。
【魔法小語】
和他人比較,覺得自己丟臉的時候,
「你沒有輸,也沒有贏。你有的就是『自己』」。
沒責任感的上司、傲慢的同事、囉嗦的爸媽、自以為是的朋友等人,「他們說的我心裡懂,但就不能坦率的接受」,這種事也常有。
只要在腦裡輸入一次「這個人很奇怪!」、「我會受傷」,之後那個人說出再怎麼正確的言論,也許都會忍不住反抗或懷疑。
會煩悶或焦躁,是不是因為潛意識裡把「應該這麼做」的自己的規則強押到對方身上了呢?
大腦的系統不會區分「自己」、「對方」、「那個人」的人稱區別,會以自己的世界的規則判斷。
但是,別人有別人的做法,也是照著那做法而生活著。我們信奉為「正確」的事物,也許在他們的世界會被認為是「錯誤」的。
人們各自的規則,是因為個人與生俱來的特質、生長環境、一路以來的經驗等等而成立的。不能簡單地判斷「好/壞」,也不會因為別人而簡單地改變吧。
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想法、言語和行動而已。
只和擁有類似價值觀的人們在一起的話,摩擦少,也舒服;但不同價值觀的人,才是能為我們打開視野的存在。
這麼說好了,重要的是,面對相同的問題時,能不能有不同的回答。能有所覺察、能有所得,或是能互補、切磋琢磨。承認多種不同回答的存在,能成為生存的強項,變得更有韌性,也更加知性。
價值觀不同的人並不會直接傷害到自己,要把這份不同放在自己的心裡,多樣性可說是生活在現代的「個性時代」時,最重要的心靈技術。
人人都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強求別人思考方式一致,是很沒必要的。
【魔法小語】
對別人感到暴躁、煩悶的時候,
「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每個人想法不同」!
------------------------------------------------------------------------
別在日常生活中隨意地決定勝敗
我曾聽過年輕女孩看著社群上的照片,羨慕無比地說著:「那個人也太好了吧。真有錢」、「美女就是那麼賺」、「我也想跟她一樣當全職主婦」、「我也好想要那個名牌包」。
但我問:「那你想跟那個人交換人生嗎?」
結果她一聲不響。因為是只看到對方的一面,心生羨慕罷了。
不管是多麼棒的人,應該也不會有人光在旁邊看著就「想跟那個人交換」吧。
自己的生活裡也有很多重要的事物,也有自己的歷史和感到幸福的時刻。
就算是讓人羨慕的對象,也有辛苦的事、扼腕的事和可惜的事。
明明是這樣,卻把「自己沒有的東西」和「別人擁有的東西」互相比較,因而時時歡喜、時時憂愁,也實在太無聊了。
隨易地將自己和他人比較,很容易在內心重覆著「優/劣」、「勝/負」的戰事。即使短暫擁有了優越感,人上有人,在這樣的比較戰爭下,心永遠無法休息。
那只是是評價的「一部分」,人生本並無競爭。「職場階級」、「媽媽階級」等上下關係,只是在小小世界裡「一部分的」等級而已。
和他人比較,就容易會被自卑感、優越感、嫉妒心等無用的情緒操弄,變得不坦率。也會越來越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知道什麼是不需要的東西。
面對他人優秀的部分,我們就坦率地稱讚「真好啊」、「很棒」、「了不起」吧。把對方當成美好的對手,「那個人那麼努力,我也來努力吧」,或是當成目標,「我想當那樣的人」,若能轉換成為改造自己的力量,這樣的比較才有意義。
和「過去的自己」相比較,也是有意義的。就算隨著年齡增長而體力衰弱,但只要覺得自己「好像有點成長了」、「我也能駕馭這種事了」,真正成長了,也能激勵自己。請千萬不要被無意義的比較影響心情。
【魔法小語】
和他人比較,覺得自己丟臉的時候,
「你沒有輸,也沒有贏。你有的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