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升修養,做個品德高尚的人
具有良好修養的人,嚴肅而不孤僻,活潑而不放浪,穩重而不呆板,熱情而不輕狂,沉著而不寡言,和氣而不盲從。修養可使人成為完善的人。
傳統的修養觀還認為:「修身首先要正心。」修身的意思絕不僅限於外表的修飾,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即所謂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當代人更應該了解進行道德修養的必要,良好的道德品格不可能與生俱來,只有透過長期的修養才能形成。青年應該按照時代的要求,培養形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如克己奉公、忠誠老實、謙虛恭謹、堅定勇敢、積極進取、刻苦耐勞、助人為樂、正直善良、知書達禮、遵守法紀等等。
修養是實現道德規範的關鍵要素,必然具有歷史的內容與多層次的結構。在奴隸社會,強調修養,是為了維護擁有者的權威,形成奴隸對擁有者的屈從和人身依賴,以及對擁有者的絕對忠誠。在封建社會,除了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外,還有圍繞忠、孝、節、義、禮、智、信等一系列道德規範的信條,但其中亦包含了不少合理的因素。
孔子15歲開始,立志研究學問,修養道德,終於成為聖人。從孔子的例子看來,偉大的人格,是從不斷地修養得來的。
封建社會的道德觀不免帶有歷史的局限,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人們的道德觀昇華到新的境界,但「浩然之氣」的修養卻始終是人身修養的關鍵內容。
誰想成為一個有道德的、高尚的人,誰就必須自覺地進行道德修養,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素有「禮義之邦」之稱的中國,歷來就講究道德修養,講究高尚的情感和堅貞的節操。
在歷史上,有多少高風亮節的英雄豪傑!「精忠報國」,展現了岳飛的高尚情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展現了文天祥的浩然正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格言佳句,更是被人反覆傳誦。
有一段讚美花的格言,其實正是對高尚情操之美的形象讚譽:「人們喜愛花,因為它無私地為美化人間而盛開;人們讚美花,是因為它無畏地為人間豐收而自落。」
政治家注重學習修養,文學家也注重學習修養,鑽研自然科學的人同樣注重學習修養。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突飛猛進,若不加強修身養性,就會使人閉目塞聽,夜郎自大,惰於思索,忘乎所以。不願意鑽研和深入學習,滿足於微不足道的「知識」,都是智力貧乏的原因。這種貧乏通常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愚蠢」。要醫治「愚蠢」,變驕傲成謙虛,化自卑為進取,自覺主動地向知識的金字塔挺進,在智慧的海洋上泛舟,塑造完美的人格,別無妙藥祕方,只有加強學習修養。
具有良好修養的人,嚴肅而不孤僻,活潑而不放浪,穩重而不呆板,熱情而不輕狂,沉著而不寡言,和氣而不盲從。修養可使人成為完善的人。
傳統的修養觀還認為:「修身首先要正心。」修身的意思絕不僅限於外表的修飾,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即所謂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當代人更應該了解進行道德修養的必要,良好的道德品格不可能與生俱來,只有透過長期的修養才能形成。青年應該按照時代的要求,培養形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如克己奉公、忠誠老實、謙虛恭謹、堅定勇敢、積極進取、刻苦耐勞、助人為樂、正直善良、知書達禮、遵守法紀等等。
修養是實現道德規範的關鍵要素,必然具有歷史的內容與多層次的結構。在奴隸社會,強調修養,是為了維護擁有者的權威,形成奴隸對擁有者的屈從和人身依賴,以及對擁有者的絕對忠誠。在封建社會,除了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外,還有圍繞忠、孝、節、義、禮、智、信等一系列道德規範的信條,但其中亦包含了不少合理的因素。
孔子15歲開始,立志研究學問,修養道德,終於成為聖人。從孔子的例子看來,偉大的人格,是從不斷地修養得來的。
封建社會的道德觀不免帶有歷史的局限,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人們的道德觀昇華到新的境界,但「浩然之氣」的修養卻始終是人身修養的關鍵內容。
誰想成為一個有道德的、高尚的人,誰就必須自覺地進行道德修養,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素有「禮義之邦」之稱的中國,歷來就講究道德修養,講究高尚的情感和堅貞的節操。
在歷史上,有多少高風亮節的英雄豪傑!「精忠報國」,展現了岳飛的高尚情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展現了文天祥的浩然正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格言佳句,更是被人反覆傳誦。
有一段讚美花的格言,其實正是對高尚情操之美的形象讚譽:「人們喜愛花,因為它無私地為美化人間而盛開;人們讚美花,是因為它無畏地為人間豐收而自落。」
政治家注重學習修養,文學家也注重學習修養,鑽研自然科學的人同樣注重學習修養。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突飛猛進,若不加強修身養性,就會使人閉目塞聽,夜郎自大,惰於思索,忘乎所以。不願意鑽研和深入學習,滿足於微不足道的「知識」,都是智力貧乏的原因。這種貧乏通常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愚蠢」。要醫治「愚蠢」,變驕傲成謙虛,化自卑為進取,自覺主動地向知識的金字塔挺進,在智慧的海洋上泛舟,塑造完美的人格,別無妙藥祕方,只有加強學習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