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01.因為約會很好玩?
謊言:約會的目的就是為了享樂。
真理:當你帶著正確的目標去約會時,真正的樂趣才會更多!


我很喜歡逛街,這或許跟許多人對我的刻板印象不太一樣,但沒辦法,我就是喜歡。所以,某個週末,當朋友傳訊息問我:「想一起去逛Outlet嗎?」我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想!」
朋友來接我後,我這才問他:「欸,你為什麼突然想去逛街啊?」
他說自己最近在找一件防水夾克。最近幾週一直下雨,他的舊夾克破了個洞,所以需要買件新的。他覺得從The North Face 這個牌子開始逛應該不錯。
我說:「太棒了!那就逛Outlet囉!」
一到現場,我朋友的目標感簡直強到讓人佩服。他一踏進店裡,眼神就開始掃描四周,鎖定展示夾克的區域。找到目標位置後,他就直奔過去,完全無視沿途其他商品。
來到夾克區,他唯一在意的就是:這件夾克防水嗎?尺寸合適嗎?品質夠好嗎?有沒有連帽設計?只要有任何一項不符合,他就直接跳過,不浪費一秒鐘時間。他甚至特別在找某種特殊的「束帶連帽設計」,搜尋的範圍又進一步縮小了。
第一家店逛完,他沒找到理想的夾克,便當機立斷離開,乾脆俐落:「好吧,這裡還有 Columbia 的分店,我們去看看。」
他清楚知道自己要找什麼,而我則是毫無特定目標—也就是說,我什麼都逛,純粹看心情。當朋友鎖定目標、快速決定下一步時,我卻像個閒逛的觀光客,隨心所欲地走進其他商店,看看什麼能吸引我的注意力。
「哇,這塊滑板好酷!」
「這件背心也不錯耶!」
「欸,那邊還有雪鞋?」
我停下腳步自問:「我需要雪鞋嗎?」好像完全忘了這裡已經十年沒下過雪了,但擁有一雙雪鞋感覺還挺帥的啊!
嚴格來說,我和朋友都在「逛街」,但我們的體驗卻截然不同。他有任務、有目標、有方向。而我呢?純粹是為了好玩,消磨時間,順便看看能不能撿到什麼有趣的東西。
最後,我朋友買到了一件他真正需要的防水夾克。而我呢?給自己添購了第十七副墨鏡,還有一架隔天早上就壞掉的玩具直升機。
約會就是為了享樂
約會最大的問題在於,太多人約會時的心態,跟我那天逛街時一模一樣—漫無目的地四處逛逛,什麼都看,對自己可能帶什麼回家(或和誰回家)毫無頭緒。
我們說自己在「尋找」,但實際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對象)。我們只是在商店、酒吧,或各種社交場合裡,隨意地掃視四周,希望能遇到某個吸引我們目光的人或事。但問題是,我們很少停下來想想:對方是不是優質的?適不適合我們?還是只是看起來新鮮,實際上卻跟過去那些讓我們失望透頂的人或經歷沒兩樣?
我們約會,很多時候只是為了追求「享樂」。我們想找的,不過是能讓自己開心的事物,或者更直接地說,我們在尋找那個能讓自己快樂的人。有時候,我們追求的是性、關注,或者純粹的自我滿足—因為和一個看起來「很優秀」的人在一起,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更有價值。但你需要明白,這樣的心態,其實是在物化我們的約會對象。
當我們帶著這種心態去約會時,其實就是在把別人當成一種「可以利用的東西」。這種利用往往是雙向的,對方也可能同時在利用我們。但即便雙方都這麼做,這種模式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也不會降低約會失敗的可能性。
如果你的目標只是尋求樂趣,那麼你得到的也只會是短暫的樂趣,直到它被消磨殆盡。當那個原本嶄新、耀眼的人或事物,漸漸失去新鮮感,它的光環自然也會開始褪去。就像任何新玩具一樣,剛開始玩時或許充滿興奮,但時間一長,新鮮感就會慢慢消退,玩起來不再那麼有趣。
接著,很多人會選擇丟掉玩具,或是去尋找新的玩具,然後這個循環一次次重複,卻沒有帶來任何實質的成長或進展。這樣的約會模式,可能會帶來一時的快樂,但我們很少意識到,這種短暫的樂趣,其實背後是有代價的。
把約會當成「享樂」是我們文化中流傳已久的一個迷思。約會常被視為一種消遣,甚至只是成年人之間的遊戲。也許你不覺得自己是這樣看待約會的,但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測試:如果你約會的目的不是為了進入婚姻,那麼你的目標就是純粹的享樂。
如果你的約會是為了尋找結婚對象,那麼你的目標其實很明確,就是停止四處約會,因為婚姻就是約會的終點。結了婚之後,你就永遠不會再經歷「第一次約會」了(當然,希望如此!)。
但如果你約會的原因是因為你享受這個過程,只是順便把婚姻當成一個「可能的結果」,那麼,你真正追求的就是樂趣。於是,你會一次次玩著相同的遊戲,追逐相同的感覺,最終落入相同的困境。直到有一天,你才驚覺:「天啊,我已經這樣過了這麼久,結果我的人生還是毫無進展。」
這種「約會就是為了享樂」的心態真的隨處可見。不然,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高中、國中,甚至更小的孩子開始約會是件稀鬆平常的事呢?你十四歲會結婚嗎?如果不會,那麼這段關係接下來幾個月或幾年該如何發展呢?a
再看看那些約會了五年(或更久),卻遲遲沒有結婚的成年人吧。等等,五年了,你還不確定對方是不是值得結婚的對象嗎?如果你從一開始就把「結婚」當作目標,那麼恐怕你已經失敗了。b但如果你的目標只是為了享受過程、不婚的狀態也讓你樂在其中,那一切就說得通了。
「約會是為了享樂」的觀念早已滲透到我們的語言中。想想看,當我們稱某人是「高手」時,這個詞不只用在形容人擅長某項運動,也可以指某人「精通約會之道」。但這背後的意思是什麼?是指某人能輕易讓異性答應進入一段短期、非婚姻的戀愛關係,並享受其中的一切互動。
更諷刺的是,如果有人只和一個人約會,最終彼此許諾終身,沒人會稱讚他是「高手」,甚至可能覺得他「太普通」了!因為只有把約會當成一場遊戲時,別人才會稱讚你「玩得厲害」;只有把他人當作玩具時,你才會被冠上「玩家」這個稱號。
這樣的行為真的很幼稚,只有那些雖然成年,卻從未真正成熟的「大孩子」才會這麼做。我見過太多三十歲的「男孩」和「女孩」,互相玩弄彼此的心,只為了進一步玩弄對方的身體。
別再這樣玩了。不要像孩子一樣,把約會當成遊戲;不要玩弄別人,也別讓自己被玩弄。正如羅馬書12章9節所說:「愛人不可虛假。」
約會其實不好玩
「約會就是為了享樂」這種想法,其實挺可悲的,因為老實說,四處約會並沒有那麼好玩。
我已經結婚了,但很顯然我並非始終都是已婚的狀態。我也經歷過人生不同的關係階段:單身、約會中,以及婚姻(也經歷過在單身時任意與人發生關係、為了享樂而約會的時期)。另外,我也輔導過很多年輕人,幫助他們面對各種關係中的挑戰。我看過有人因為處理不當,讓生活一團亂;也見過有人走對了路,最後擁有一段充滿生命力的婚姻。
因此,基於我的經驗和觀察,我可以很誠實地說:約會真的沒那麼有趣。在單身、約會、婚姻這三種狀態中,約會其實是最無趣的。如果你覺得四處約會超有趣,那大概是你對「有趣」有點誤解了。
有些單身的人可能會立刻反駁:「單身也不好玩啊!」但這多半是因為你太專注在想擺脫單身了。其實,如果你願意花心思經營,單身生活也可以過得超精彩。(這個我們稍後再聊!)至於婚姻,對我來說,真的是人生中一份極美好的禮物。沒錯,婚姻需要努力去經營,但老實說,這一切都比過去那些約會的日子精彩太多了!
約會就像求職面試,真的沒什麼好玩的。誰會喜歡面試呢?你得穿上那些不舒服的面試服裝,也許是讓你覺得自己超有自信的西裝或領帶,然後走進一個尷尬的場合,感覺大家都在評頭論足(因為他們確實如此)。你努力展現自己,希望得到認可,但整個過程讓你覺得赤裸又脆弱。回到家換上舒服的衣服後,腦袋還在打轉:公司會回我電話嗎?這次面試有戲嗎?還是完全沒希望?如果沒成功,我是不是又得去別家公司,然後一而再、再而三地經歷那些超尷尬的流程?而且你會一直卡在那種脆弱又不舒服的狀態裡。這就是約會,一點都不好玩。
真正好玩的,是當你「得到工作」後才開始的。套用到約會上,就是你確認自己被接納了,彼此都做了承諾,進入了一段穩定的關係。但那就不是約會了,而是婚姻。我每天都感謝自己已經結婚,不用再重蹈那一團混亂的約會生活。
我的朋友傑弗森.貝思齊(Jeff Bethke)還用購物來形容約會。如果婚姻像是購物,那約會就像逛街。如果約會時根本沒打算結婚,那就像口袋空空卻跑去逛街一樣。結果會怎樣呢?要嘛空手而回,因為什麼都不適合;要嘛拿走不屬於你的東西,從對方那裡獲取情感上的滿足,卻不願意承擔任何責任,就像偷竊一樣。只有這兩種可能,而且都不太好。
約會是為了進入婚姻
與其為了自私又無益的「樂趣」而約會,不如把約會的唯一目標設定為邁向婚姻。
婚姻是上帝設立的c,是祂賜給我們的禮物d,而且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當然,單身也可以是上帝的祝福e。但我們需要知道,約會不是神所創造的,而是人類後來發明的概念,而且是相對近代才出現的概念。聖經裡甚至完全沒有提到「約會」。不過,上帝也可以翻轉約會的概念,讓它成為實踐屬神目標的過程。但前提是,我們得抱持著正確的目標去約會。
我們約會的唯一目的,應該是為了結婚。因為婚姻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而約會只是我們朝這個目標前進的過程。
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意義深遠:如果不打算結婚,就不要約會。如果你現在(或在不久的將來)還沒有準備好走入婚姻,那麼現在就不應該開始約會。
所有的約會關係最終只有兩種結局:結婚或分手。如果婚姻不在選項內,那分手就是必然,唯一的變數只是什麼時候分手。更糟的是,交往時間越長、看似越成功的關係,最後的分手只會更痛苦(再次強調,如果不打算結婚,分手遲早會來)。而且,這種情況還會帶來更多情感糾葛。如果對方已經準備好進入婚姻(這其實很常見),你不僅浪費了他們數個月甚至數年的時間,還給了他們錯誤的期望。
所以,老實說,如果你還沒準備好結婚,就真的別輕易開始約會。但如果你硬要約,至少從一開始就應該坦誠以對。直接告訴對方:「我打算在覺得不適合的時候分手。」沒錯,這應該是你的搭訕台詞,因為你其實就是在邀請對方進入這樣的關係。你不打算與對方結婚,而是計畫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分手。你只是想從這段關係中找點樂子,享受約會帶來的快感,然後在某個時候拍拍屁股走人。所以,乾脆坦白點吧。這樣你就不會變成一個愛操控、愛說謊、愛利用別人的人。
我聽過一些人辯稱,明知道不會結婚還是去約會,對了解自己的喜好其實是有幫助的,因為這樣可以更清楚知道自己喜歡或不喜歡哪種類型的對象(順便,幫助自己找到更適合的未來配偶)。
老實說,我覺得這種做法真的超自私。如果你非要這麼做,那從一開始就得坦誠告訴對方你在幹嘛,以及你是怎麼利用他們的。否則,你就是在故意玩弄別人,還可能深深傷害他們。並且,我覺得其實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幫助你搞清楚適合自己的伴侶類型,後面的章節我會聊到這點。
選擇合適的約會對象
另一個跟「除非有結婚的可能,否則不要約會」相關的原則是:如果在約會過程中發現這段關係絕對不可能走向婚姻,那就應該立刻分手。否則,你不僅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還是在浪費對方的時間,甚至會讓對方產生不必要的錯誤期待。這話或許聽起來有點狠,但其實這才是對對方最大的體貼。這樣做可以把長期關係可能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至於該怎麼好好結束一段戀愛關係,我會在第10章深入說明。)
這也意味著,你應該只和那些有可能成為結婚對象的人約會。先說清楚,我不是要你在開始約會前就確定一定會結婚。(如果你早就確定了,那乾脆直接結婚就好,還約什麼會?)我的意思是,這段關係至少得有走向婚姻的可能性。以你目前的觀察,對方看起來像是不錯的結婚對象,而隨著你們在約會中逐漸了解彼此,你要麼會確定這就是適合你共度一生的人(然後結婚),要麼發現對方不是理想的伴侶(那就分手)。
當你以婚姻而不是單純享樂為目的去約會時,評估潛在對象的標準自然會不同。你會開始尋找那些有潛力成為好配偶的特質,而這通常會大幅縮小你的選擇範圍。但其實,這是件好事。
就像那一天我和朋友去逛Outlet,我隨便逛逛,每家店的每件商品都可能帶回家,什麼都看一遍,什麼都想買。但老實說,大多數東西根本不適合我,最後只會浪費時間、金錢和空間,還得費力把它們清掉。相比之下,我朋友的購物目標非常明確,他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也知道應該去哪裡找。所以,他的選擇雖然少,但反而更容易做決定。最後,他對自己購買的東西感到滿意,整體的購物體驗也相當愉快,因為既省了時間,又滿足了需求。換句話說,這個過程對他而言還是「挺有趣」的。
釐清你有哪些包袱
我和妻子在婚禮後去了墨西哥的卡曼海灘(Playa del Carmen),在一家「全包式度假村」度蜜月。這是我們第一次去墨西哥,對「全包式度假村」也沒什麼概念,結果,七天的行程我們竟然帶了六個行李箱!
在國際航廈,我們需要搭上一條長得看不到盡頭的手扶梯。我的妻子拉著一個行李箱,而我為了展現新婚丈夫的英勇,豪氣地說:「剩下的五個我扛!」我覺得沒問題,這點重量小菜一碟。
上了手扶梯後,妻子站在我後面幾階。眼看就要到頂端時,意外發生了—其中一個行李箱卡在了手扶梯的邊緣。你知道的,手扶梯兩側是固定的,而我站在移動的台階上,行李箱一卡住,我整個人就被往後拉了一下。因為行李太多,我瞬間失去平衡摔倒了,還撞倒了妻子,兩人一起滾下手扶梯。這是真實故事!我們夫妻倆竟然在蜜月的第一天,從這條高聳的手扶梯頂端一路滾到了底。咚!咚!咚!更慘的是,因為這是一條向上移動的手扶梯,我們滾下去的同時,不斷有新的台階從下面撞上來!
我當時只想著保護妻子,整個翻滾過程用身體護著她,結果就是我自己挨了大部分的撞擊,根本沒手去緩衝。最後,當我摔到手扶梯底部時,已經遍體鱗傷,甚至還流血了!這就是我們婚姻生活的第一天開場!
當時我還不知道,但很快就發現,那次摔跤其實完美預示了我在婚姻中將發生的某些狀況。事實上,我帶著不少「包袱」進入婚姻,而這些包袱都是多年來約會經驗中累積下來的。
因為我過去用逛街的錯誤心態來看待約會,把享樂當成了唯一的目的。太早開始約會、選錯對象、用錯方式,甚至出於錯誤的動機,這些都讓我累積了不少「包袱」。雖然我妻子在婚後大概一年才開始面對這些難題,但這些「包袱」最終還是讓我跌了一跤。
那時,我們的婚姻就像我從手扶梯頂端滾到底部一樣,摔得鮮血淋漓、傷痕累累。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投入了大量的努力,加上滿滿的恩典,才一點一滴修復了這些傷害,最終擁有了現在這段健康又幸福的婚姻。
現在回頭看,我真心希望當初能用不一樣的方式約會。如果能重來,我一定會盡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包袱」。以結婚為目標的約會,真的會改變你什麼時候開始約會、選擇的對象,甚至是整個約會的方式。
因為最終的目標是婚姻,你會希望自己在約會中的每一步都能為未來的婚姻打下成功的基礎。無論最後是和現在的對象結婚,還是未來和別人走到一起,都一樣重要。這也意味著你需要在約會時設立健康的界限,避免在身體上或情感上越界。即使最後分手了,也應該好好善待對方,以免將來發生像婚禮上會有怒氣沖沖的前任來鬧場那種場面。
這也代表你可以好好利用單身的時間。如果現在還不打算談戀愛,或者因為某些原因無法約會,這並不意味著你只能無聊地等待。相反,你可以趁這段時間處理好自己的「包袱」,減少未來把這些問題帶進婚姻的可能。這樣不僅是在幫自己,也是在幫未來的另一半一個大忙。
正如我常說的,其實並沒有什麼「婚姻問題」,那些所謂的婚姻問題,不過是人們把單身時沒解決的問題一併帶進婚姻罷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