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字裏禪機解奧秘
1漢字裏究竟藏著怎樣的禪機?
漢字裏究竟藏著怎樣的秘密?說白了,就是漢字裏面隱藏著禪機。漢字的禪機是漢字最精華的奧妙所在。為了淺顯地說明漢字的禪機問題,我就先講一個和漢字禪機相關的故事吧。
◎「蟬」只要念經祈禱就成「禪」!
有一天,金山寺監院智信法師前來拜訪。作為佛教人士,他當然讀了很多經書,話裏話外總是充滿了禪機。而我是研究人體工程學的,禪是我研究的一部分,彼此有很多相通之處,所以每次總談得投機。我一時興起,就和他開了個玩笑。我說,一隻蟬兒成天「知了!知了!」地叫,怎麼也引不起人們的注意,甚至招來了一些人的反感。它很困惑,就問從樹下經過的法師:「大師,我想成為一名禪師,能給我指條路嗎?」法師耳語說:「真是一個傻蟲兒,你天天念經祈禱不就行了?」蟬兒大悟,於是蟲子旁的「蟬」就成了示字旁的「禪」(示是祈禱、拜祭的意思)。智信在笑過之後說:「李教授,我明白了,它是受了大師的點化才成為禪師的啊!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被點化的機會的。蟬兒固然是幸運的,但大師的點化才是關鍵。」
智信法師是我所見的高僧中悟性很高、造詣較深的一個,從我們交流中他向我諮詢的一些問題也可以看出。
我接著說:「智信師傅不愧是高僧。但『禪』這個字的意義實在不一般,今天我很想聽聽你的見解。」智信法師知道我又在考他,微笑著說:「那我也給你講一個故事吧:大和尚背一個女人過河,小和尚就到住持那裏去告狀。住持不僅沒有責怪大和尚,反而把小和尚斥責了一頓。小和尚辯駁說:「我不近女色,為什麼反而斥責我?」住持道:「你師兄早就把女人放下了,可你一直到現在還背著。」
智信法師接著又說了類似的一個故事:一個進山的和尚想:是我走近了山呢,還是山走近了我呢?
智信法師所講的其實和成語「莊周夢蝶」、「栩栩如生」是一回事。莊周在夢中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栩栩如生。夢醒後他就想:是莊周在夢中變成了蝴蝶了呢?還是蝴蝶在夢中變成了莊周了呢?可見智信法師已經對什麼是禪悟得很透了。但我覺得,這還僅僅是宗教的範疇,而禪決不局限於宗教。
小辭典 莊周夢蝶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此為莊子所提出的一種哲學觀點,闡釋人無法清楚的區分醒著所見、所感的真實以及夢境裏的虛幻,對莊子來說,這都只是一種階段,一種型態,進而提出了物化的觀點。
莊子(西元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戰國時代宋國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繼承老子思想,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代表作為《莊子》。
◎「禪」的玄妙 非三言兩語可參透
可是,究竟什麼是「禪」?正如同「禪」本身一樣玄妙,沒有人可以用語言說透。任何語言在「禪」面前都顯得渺小。如果「禪」能用語言說透,恐怕就沒有「禪」了。所有對「禪」的解釋,宗教也罷、哲學也罷,都是片面的、零散的。但「禪」卻是存在的,就在天地之間,就在我們這個真實的生活裏。
從人體工程學的角度來說,「禪」和「執著」是對應關係。一個人無論是對好的事情執著,還是對壞的事情執著,都會產生迷失。而迷失就是迷失了人生的大智慧,也就失去了「禪」。
那麼人到底怎麼才能參悟到「禪」呢?首先,要解放自己,鼓勵自己,增強自己的信心,去親身體會事情的經過,用自己身體的各個器官去感知事情的每一個細節。將一切事情都要上下、前後、左右去研究,這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可以產生大智慧。當一個人親身體驗到了大智慧,他就應該知道什麼是「禪」了。
同時,我還看到了一些漢字資訊對應的例子:看到「人」字,我們就會產生同類的親近感、歸屬感;看到「鬼」字,則給人以恐怖感、驚悸感;看到「狗」字的感覺與看到「狼」字的感覺也肯定是截然不同的。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些漢字經過累代的使用,已灌注、凝集、濃縮著人們豐富的心理資訊。
再如看到一個「火」字,首先感到的是發光、發熱、發紅的火苗竄動的形象,然後又會想到「灶火」、「香火」、「野火」、「篝火」、「烽火」、「炮火」,由此又會想到和平、歡樂、溫暖與幸福,想到戰爭、苦難與悲哀。由此,又會引發熱愛和平、痛惡戰爭的情感來。為何這樣呢?因為「火」字在其運用過程中,被人們灌注、凝集了這麼多的資訊在裏面。
因此,如果我們認為漢字就是一個簡單的語言符號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漢字是物、義、語合體,音、形、義、資訊、能量的統一。這是漢字禪機的基本特點,這些特點恰好就使漢字具有生命資訊、具有一定的能量、隱藏著常人無法領會的玄妙與天機。
◎每個漢字皆充滿豐富的資訊、能量與易象
我注意到了文化史研究專家余秋雨先生近年的研究成果。余秋雨在系統研究中華文化之後,得出的結論是:漢字的存在是中華文明生長的重
1漢字裏究竟藏著怎樣的禪機?
漢字裏究竟藏著怎樣的秘密?說白了,就是漢字裏面隱藏著禪機。漢字的禪機是漢字最精華的奧妙所在。為了淺顯地說明漢字的禪機問題,我就先講一個和漢字禪機相關的故事吧。
◎「蟬」只要念經祈禱就成「禪」!
有一天,金山寺監院智信法師前來拜訪。作為佛教人士,他當然讀了很多經書,話裏話外總是充滿了禪機。而我是研究人體工程學的,禪是我研究的一部分,彼此有很多相通之處,所以每次總談得投機。我一時興起,就和他開了個玩笑。我說,一隻蟬兒成天「知了!知了!」地叫,怎麼也引不起人們的注意,甚至招來了一些人的反感。它很困惑,就問從樹下經過的法師:「大師,我想成為一名禪師,能給我指條路嗎?」法師耳語說:「真是一個傻蟲兒,你天天念經祈禱不就行了?」蟬兒大悟,於是蟲子旁的「蟬」就成了示字旁的「禪」(示是祈禱、拜祭的意思)。智信在笑過之後說:「李教授,我明白了,它是受了大師的點化才成為禪師的啊!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被點化的機會的。蟬兒固然是幸運的,但大師的點化才是關鍵。」
智信法師是我所見的高僧中悟性很高、造詣較深的一個,從我們交流中他向我諮詢的一些問題也可以看出。
我接著說:「智信師傅不愧是高僧。但『禪』這個字的意義實在不一般,今天我很想聽聽你的見解。」智信法師知道我又在考他,微笑著說:「那我也給你講一個故事吧:大和尚背一個女人過河,小和尚就到住持那裏去告狀。住持不僅沒有責怪大和尚,反而把小和尚斥責了一頓。小和尚辯駁說:「我不近女色,為什麼反而斥責我?」住持道:「你師兄早就把女人放下了,可你一直到現在還背著。」
智信法師接著又說了類似的一個故事:一個進山的和尚想:是我走近了山呢,還是山走近了我呢?
智信法師所講的其實和成語「莊周夢蝶」、「栩栩如生」是一回事。莊周在夢中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栩栩如生。夢醒後他就想:是莊周在夢中變成了蝴蝶了呢?還是蝴蝶在夢中變成了莊周了呢?可見智信法師已經對什麼是禪悟得很透了。但我覺得,這還僅僅是宗教的範疇,而禪決不局限於宗教。
小辭典 莊周夢蝶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此為莊子所提出的一種哲學觀點,闡釋人無法清楚的區分醒著所見、所感的真實以及夢境裏的虛幻,對莊子來說,這都只是一種階段,一種型態,進而提出了物化的觀點。
莊子(西元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戰國時代宋國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繼承老子思想,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代表作為《莊子》。
◎「禪」的玄妙 非三言兩語可參透
可是,究竟什麼是「禪」?正如同「禪」本身一樣玄妙,沒有人可以用語言說透。任何語言在「禪」面前都顯得渺小。如果「禪」能用語言說透,恐怕就沒有「禪」了。所有對「禪」的解釋,宗教也罷、哲學也罷,都是片面的、零散的。但「禪」卻是存在的,就在天地之間,就在我們這個真實的生活裏。
從人體工程學的角度來說,「禪」和「執著」是對應關係。一個人無論是對好的事情執著,還是對壞的事情執著,都會產生迷失。而迷失就是迷失了人生的大智慧,也就失去了「禪」。
那麼人到底怎麼才能參悟到「禪」呢?首先,要解放自己,鼓勵自己,增強自己的信心,去親身體會事情的經過,用自己身體的各個器官去感知事情的每一個細節。將一切事情都要上下、前後、左右去研究,這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可以產生大智慧。當一個人親身體驗到了大智慧,他就應該知道什麼是「禪」了。
同時,我還看到了一些漢字資訊對應的例子:看到「人」字,我們就會產生同類的親近感、歸屬感;看到「鬼」字,則給人以恐怖感、驚悸感;看到「狗」字的感覺與看到「狼」字的感覺也肯定是截然不同的。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些漢字經過累代的使用,已灌注、凝集、濃縮著人們豐富的心理資訊。
再如看到一個「火」字,首先感到的是發光、發熱、發紅的火苗竄動的形象,然後又會想到「灶火」、「香火」、「野火」、「篝火」、「烽火」、「炮火」,由此又會想到和平、歡樂、溫暖與幸福,想到戰爭、苦難與悲哀。由此,又會引發熱愛和平、痛惡戰爭的情感來。為何這樣呢?因為「火」字在其運用過程中,被人們灌注、凝集了這麼多的資訊在裏面。
因此,如果我們認為漢字就是一個簡單的語言符號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漢字是物、義、語合體,音、形、義、資訊、能量的統一。這是漢字禪機的基本特點,這些特點恰好就使漢字具有生命資訊、具有一定的能量、隱藏著常人無法領會的玄妙與天機。
◎每個漢字皆充滿豐富的資訊、能量與易象
我注意到了文化史研究專家余秋雨先生近年的研究成果。余秋雨在系統研究中華文化之後,得出的結論是:漢字的存在是中華文明生長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