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牠們的一小步……
人類並不是唯一冒險上太空的物種,甚至連第一個都不是。第一次有紀錄的太空飛行是在一九四七年進行。當時的先驅宇航員是果蠅,而且牠們還活著回來了。到了一九四九年,頭一批太空猴也尾隨升空,不過直到一九五九年,艾伯兒(Able)和蓓克(Baker)才成為第一批從太空飛行生還的猴子。第一批熬過真正太空飛行情境的哺乳動物是一九五一年升空的小鼠。緊接其後是狗,牠們在一九五一年成功上了太空,接著在一九五七年完成第一趟繞軌飛行。一九六一年三月,一群小鼠(加上青蛙、天竺鼠和昆蟲)領先人類數週,成為第一批成功繞行地球軌道的動物。
一九六八年九月,阿波羅8號升空前三個月,探測器5號頭一次搭載地球生靈繞月飛行並平安返回地球。船員包括一隻陸龜、一些酪蠅與黃粉蟲。
◎太空求生術
電視和電影中若有人突然曝露於太空真空情境,往往就會爆炸或瞬間凍死。這些情節都不會發生,而且人也不會瞬間死亡。根據動物(包括人類)試驗,還有在地面壓力艙和太空飛行時發生的事故,我們對於可能發生什麼現象已經有些許認識。
*你不會凍死/你不會馬上凍結。太空是相當好的絕緣體,完全沒有傳導/對流。在陽光下循軌道繞行地球時,你的能量放射有可能比在室溫下稍快。你會慢慢冷卻。
*血液不會沸騰/除非你陷入深度昏迷,否則血壓仍會夠高,所以不會沸騰。
*曬傷/倘若你沒有防護裝具,陽光紫外輻射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曬傷。
*局部曝露/倘若只有部分身體曝露,你的活命機會就多一些。一九六○年,小約瑟夫.基廷格(Joe Kittinger Jr)在高空氣球飛行時右手曝露於低壓狀況,右手腫脹至兩倍大,不過幾個小時之後就恢復正常。
*聲音/空氣一開始流失,你就聽不到任何聲音。
*腹部窘迫/腹內氣體膨脹有可能引發疼痛。建議有多餘空氣就排放出來。
*太空船穿孔/假定你的太空船容積為十立方米,船身出現一平方公分的破口,氣壓有可能在約六分鐘內就降到半個大氣壓,這時就會引發嚴重缺氧狀況。
從爆炸性失壓瞬間開始,你必須在約六十至九十秒內回到加壓大氣環境才能活命。時間緊迫……◎太陽系的比例尺模型
我們很難設想從地球到各行星的距離,很大的原因就是,和行星的大小相比,這種距離實在非常遼闊。倘若太陽挪到巴黎、縮小到約艾菲爾鐵塔的高度,那麼水星就大約位於巴黎市郊外緣,而地球則位於將近四十公里之外,大小約如非洲象;木星大致都會待在法國範圍以內,不過土星的軌道就會穿越布魯塞爾和倫敦,至於天王星就會經過慕尼黑和利物浦;最外側的行星海王星可以在哥本哈根附近找到,而古柏帶物體就相當於在摩洛哥或亞速群島度假。
◎恆星的類型
在十九世紀晚期和二十世紀早期,天文學家根據恆星的光譜所含黑線來為它們分門別類。現代類別是安妮.坎農(Annie Jump Cannon)在一九○一年發明的,這套做法為恆星分別冠上O、B、A、F、G、K和M等字母稱號。類型排序取決於不同線條的相對強度,而這個強度則是由恆星大氣中各元素豐度來決定。天文學家使用底下句子來幫忙記誦:「Oh, Be A Fine Girl/Guy, Kiss Me」。
◎星系動物園
依照星系模樣來分門別類很費時間,而且對電腦來講,這更是艱困之極的工作。二○○七年,史隆數位巡天計畫(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發現了好幾十萬座星系,天文學家必須尋覓新的做法來處理資料。他們建立了一個稱為星系動物園(galaxyzoo.org)的網站,徵請民眾幫忙分類星系。那個網站經營得非常成功,到了二○一○年,將近8萬4千位民眾,針對超過30萬座星系,提出了1千6百萬項細目分類。這些人共同編纂出迄今規模最大、也最可靠的星系形狀資料庫。
人類並不是唯一冒險上太空的物種,甚至連第一個都不是。第一次有紀錄的太空飛行是在一九四七年進行。當時的先驅宇航員是果蠅,而且牠們還活著回來了。到了一九四九年,頭一批太空猴也尾隨升空,不過直到一九五九年,艾伯兒(Able)和蓓克(Baker)才成為第一批從太空飛行生還的猴子。第一批熬過真正太空飛行情境的哺乳動物是一九五一年升空的小鼠。緊接其後是狗,牠們在一九五一年成功上了太空,接著在一九五七年完成第一趟繞軌飛行。一九六一年三月,一群小鼠(加上青蛙、天竺鼠和昆蟲)領先人類數週,成為第一批成功繞行地球軌道的動物。
一九六八年九月,阿波羅8號升空前三個月,探測器5號頭一次搭載地球生靈繞月飛行並平安返回地球。船員包括一隻陸龜、一些酪蠅與黃粉蟲。
◎太空求生術
電視和電影中若有人突然曝露於太空真空情境,往往就會爆炸或瞬間凍死。這些情節都不會發生,而且人也不會瞬間死亡。根據動物(包括人類)試驗,還有在地面壓力艙和太空飛行時發生的事故,我們對於可能發生什麼現象已經有些許認識。
*你不會凍死/你不會馬上凍結。太空是相當好的絕緣體,完全沒有傳導/對流。在陽光下循軌道繞行地球時,你的能量放射有可能比在室溫下稍快。你會慢慢冷卻。
*血液不會沸騰/除非你陷入深度昏迷,否則血壓仍會夠高,所以不會沸騰。
*曬傷/倘若你沒有防護裝具,陽光紫外輻射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曬傷。
*局部曝露/倘若只有部分身體曝露,你的活命機會就多一些。一九六○年,小約瑟夫.基廷格(Joe Kittinger Jr)在高空氣球飛行時右手曝露於低壓狀況,右手腫脹至兩倍大,不過幾個小時之後就恢復正常。
*聲音/空氣一開始流失,你就聽不到任何聲音。
*腹部窘迫/腹內氣體膨脹有可能引發疼痛。建議有多餘空氣就排放出來。
*太空船穿孔/假定你的太空船容積為十立方米,船身出現一平方公分的破口,氣壓有可能在約六分鐘內就降到半個大氣壓,這時就會引發嚴重缺氧狀況。
從爆炸性失壓瞬間開始,你必須在約六十至九十秒內回到加壓大氣環境才能活命。時間緊迫……◎太陽系的比例尺模型
我們很難設想從地球到各行星的距離,很大的原因就是,和行星的大小相比,這種距離實在非常遼闊。倘若太陽挪到巴黎、縮小到約艾菲爾鐵塔的高度,那麼水星就大約位於巴黎市郊外緣,而地球則位於將近四十公里之外,大小約如非洲象;木星大致都會待在法國範圍以內,不過土星的軌道就會穿越布魯塞爾和倫敦,至於天王星就會經過慕尼黑和利物浦;最外側的行星海王星可以在哥本哈根附近找到,而古柏帶物體就相當於在摩洛哥或亞速群島度假。
◎恆星的類型
在十九世紀晚期和二十世紀早期,天文學家根據恆星的光譜所含黑線來為它們分門別類。現代類別是安妮.坎農(Annie Jump Cannon)在一九○一年發明的,這套做法為恆星分別冠上O、B、A、F、G、K和M等字母稱號。類型排序取決於不同線條的相對強度,而這個強度則是由恆星大氣中各元素豐度來決定。天文學家使用底下句子來幫忙記誦:「Oh, Be A Fine Girl/Guy, Kiss Me」。
◎星系動物園
依照星系模樣來分門別類很費時間,而且對電腦來講,這更是艱困之極的工作。二○○七年,史隆數位巡天計畫(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發現了好幾十萬座星系,天文學家必須尋覓新的做法來處理資料。他們建立了一個稱為星系動物園(galaxyzoo.org)的網站,徵請民眾幫忙分類星系。那個網站經營得非常成功,到了二○一○年,將近8萬4千位民眾,針對超過30萬座星系,提出了1千6百萬項細目分類。這些人共同編纂出迄今規模最大、也最可靠的星系形狀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