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一 未到謝幕的時候
突如其來的晴天霹靂,讓心中那盆蘭花失了原本的朝氣,直到先生向我喊出一聲「阿瓜……」,才讓我清醒了過來,找回失落的勇氣以及對生命的期待。
■ 職場驚雷,走向抗癌之路
兩位較年輕的醫生不時地看看我,由他們的對話,我明白自己罹患了癌症。
當涼颼颼的掃描器再度在胸前搜尋時,我望著天花板的一片白,試著提起遽然沈落的心⋯⋯
是個晴朗的近午,熱浪正籠罩著臺北的夏末。
我才將助理打好的押匯文件簽了字,想著這筆為數不小的貨款,終於可以向銀行押匯兌現了。
稍事鬆了口氣,整個人癱在椅背上,交代助理,若非必要的電話,我稍後再回。閉上眼,正想休歇片刻,助理走到我辦公間門口,神色有點不自然的說,是榮總打來的電話,有事情要跟妳本人說。來電者在確認是我本人後,要我儘快回醫院再做一次檢查。霎那間,一股寒意流過心頭,如酷暑中忽臨而至的一道寒流令人驚悸。
我依約到了榮總,前後在不同的三間超音波室一一接受檢查。
受檢中,掃描器在乳房四周不停地猶疑,而最後總在左乳的下方同一處停住。兩位較年輕的醫生不時地看看我,由他們的對話中,我明白自己罹患了癌症。
當涼颼颼的掃描器再度在胸前搜尋時,我望著天花板的一片白,試著提起遽然沈落的心。
當我終於開口表示我瞭解他們所講,並且加入討論時,醫生竟然驚訝的說:「妳很勇敢,也很鎮靜。」
就這樣,開始了我的抗癌生涯,而那句「妳很勇敢,也很鎮靜」,也成了我抗癌路上聽到的第一句鼓勵的話。
由超音波室出來,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打了電話告知外子。
外子在電話那頭驚異萬分的說:「上一次照的不是說是良性的嗎?怎麼可能?怎麼可能⋯⋯」
掛斷電話,在候診室椅上稍坐片刻,收拾起滿心的低落與茫然,我又起身打了電話回公司。幾樣事略作交代後,在職場上的那個明快俐落的我,霎那間,卻變得不知所措。
由中正大樓走出,金色的陽光灑滿了大地。也許是在醫院裡待太久了,忽然迎著陽光的眼睛覺得十分刺眼。我低著頭走在往停車場的洋灰道上,身旁來往的腳步及路旁豔放的花草,彷彿在一瞬間變得與我無關。我的心似乎沈向另一個陌生的世界。恍惚間,有輛白色汽車在我身邊停下。外子探出頭來,十分急速地說:「阿瓜!怎麼樣了?不要難過啊!」原來他飛快由辦公室趕了過來。
我們夫妻一前一後地各自開了車往回家的路上。一路上,外子叫著我小名的聲音充滿著腦際:「阿瓜⋯⋯阿瓜⋯⋯」。時光忽然一下子倒轉了似的,我想起他當初如何為我取了這可笑又可愛的小名,我忍不住自照後鏡中頻頻看著緊隨在後的他,想起近二十年的時日,我們是如何努力攜手奮鬥,又如何有計劃地迎接著兩個孩子的到來。
我望著照後鏡裡的他,竟然在不知不覺的歲月流轉間已髮頂微禿了。我感到一陣陣心酸,我怎麼忍心就此拋下他,獨自走完人生的道路?我的大兒子剛滿十五歲,尚未成年;小兒子才滿九歲,正是需要我的時候,我怎能倒下?想到這裡,似有股堅定的力量,我握緊了方向盤將車開回了家。
九月下旬,想必這時鳳凰木的盛開已紅透了整個南臺灣。
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了。這年的教師節,對我而言,是有特殊意義的。早先,我們幾個在臺北的小學同窗好友,已約好今年將一起南下回鄉,探望近三十年不見的小學老師。
返鄉的日子就定在教師節前夕。我呆望著手中的記事簿,計算著返鄉的日子沒剩幾天了,然而超音波大夫的緊迫叮嚀,卻在這時如巨浪般衝擊在心。我心頹然猶豫著。而今所生的「近鄉情更怯」,是否承受得起這突如而來的晴天霹靂?
住家位於天母一處半山腰上,座落的位置適好可看見部分臺北的夜景:不遠處,月光下依稀可見的淡水河邊,想必就是關渡平原了。
深夜,淡水河的蜿蜒在無聲地訴說人生的曲折,而平原上忽明忽滅、猶疑的燈火正道盡人生的無常。大臺北的夜,長久以來孕育著我在異鄉成長的悲與歡。
連續好幾個夜,我起身到每一間房,迷惘地看著熟睡的家人,由房間走到客廳,又由客廳走到臥室。就這樣,在每一個房間來回的踱來踱去。
看到小兒子房裡牆上掛滿的獎狀,以及那張他堅持放在書桌旁、為我預備的椅子時,我清清楚楚地醒悟到:心底的痛絕不是計較自己的生與死。那分痛,是來自不能捨棄親人的心碎,是源於「若要別離」的斷腸。一聲響笛自遠處傳來。我的心像忽然覺醒似的,因應著那幽深的笛聲。
我感佩於按摩盲師獨自在茫茫黑暗中倚仗摸索,挑戰人生的可敬勇氣。此刻的我如同矇著眼走於險崖邊,在這突臨的病魔面前,是沒有第二條路可行的。
我告訴自己,必須依著心靈的拐杖,摸索出一條新生的道路來。
一九九二年教師節前一天,我準時到了約定地與同學會合,一輛小巴終於搭載我們踏上返鄉之旅。
南臺灣,未變的藍天,一樣的炎夏。當我拿著照相機對大家說:「不要動,說CHEERS」時,鏡頭裡捕捉到的笑容,無疑是難得相聚的歡愉了。這人生的歡愉激勵在心,我在心裡吶喊著:「我不要離開你們⋯⋯。」
在往小時候最愛去的「尖山埤」途中,幾乎已很難辨認出那些經歷二、三十年的路道了。腦際抹不去的是踩著單車在石子路上的從前,因而有些惆悵。所幸,急水溪畔隱約還可聞到的泥香,為我拾回些許的失落。
當我們來到一片濃密的樹林,碩壯的樹幹頂著茂密的細尖樹葉,正合時宜地落下乾黃的果實,掉落地面的果夾赫然蹦落出鮮紅的小豆粒。
我欣喜地大叫:「找到〈相思豆〉了。」一時,「給我!給我!」、「我看!我看!」的聲音此起彼落。大夥幾乎都為之一振,幾乎同時地,都彎下了腰,在地面尋找那小小的、豔紅的「相思豆」,猶如在尋回自己曾經失落的夢那樣。
如果說人生像一場夢,那麼,我決心將自己尚未完成的夢延續下去。而在即將踏上的崎曲路上,我將有所堅持。堅持的前路,將面臨的是一種新生的熬練,以及熬練後的成長。我告訴自己,要活在更踏實的夢想中。
終於,我讓淚水盡情地奔流。淚水淌過面頰,爬至頸項,鑽進衣衫,有如春意綿綿的細雨,溫柔的輕拂我心。我的心好似徹底死亡之後,再度甦醒般的寧靜。
夾道的七里香,在炎夏中盛開著,我欣喜地吸吮著與兒時記憶中一樣的清香的氣味,我相信,我期待得到它的再度花開,在明年,還有明年的明年⋯⋯。
詩作
賞蘭
1
在雨霧的清明
坐鎮四月的想念
2
斜垂珠簾的窗欞邊
一路驅趕
滑落自肩頭的蒼茫
3
唇萼相守
訴說生命無數
突如其來的晴天霹靂,讓心中那盆蘭花失了原本的朝氣,直到先生向我喊出一聲「阿瓜……」,才讓我清醒了過來,找回失落的勇氣以及對生命的期待。
■ 職場驚雷,走向抗癌之路
兩位較年輕的醫生不時地看看我,由他們的對話,我明白自己罹患了癌症。
當涼颼颼的掃描器再度在胸前搜尋時,我望著天花板的一片白,試著提起遽然沈落的心⋯⋯
是個晴朗的近午,熱浪正籠罩著臺北的夏末。
我才將助理打好的押匯文件簽了字,想著這筆為數不小的貨款,終於可以向銀行押匯兌現了。
稍事鬆了口氣,整個人癱在椅背上,交代助理,若非必要的電話,我稍後再回。閉上眼,正想休歇片刻,助理走到我辦公間門口,神色有點不自然的說,是榮總打來的電話,有事情要跟妳本人說。來電者在確認是我本人後,要我儘快回醫院再做一次檢查。霎那間,一股寒意流過心頭,如酷暑中忽臨而至的一道寒流令人驚悸。
我依約到了榮總,前後在不同的三間超音波室一一接受檢查。
受檢中,掃描器在乳房四周不停地猶疑,而最後總在左乳的下方同一處停住。兩位較年輕的醫生不時地看看我,由他們的對話中,我明白自己罹患了癌症。
當涼颼颼的掃描器再度在胸前搜尋時,我望著天花板的一片白,試著提起遽然沈落的心。
當我終於開口表示我瞭解他們所講,並且加入討論時,醫生竟然驚訝的說:「妳很勇敢,也很鎮靜。」
就這樣,開始了我的抗癌生涯,而那句「妳很勇敢,也很鎮靜」,也成了我抗癌路上聽到的第一句鼓勵的話。
由超音波室出來,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打了電話告知外子。
外子在電話那頭驚異萬分的說:「上一次照的不是說是良性的嗎?怎麼可能?怎麼可能⋯⋯」
掛斷電話,在候診室椅上稍坐片刻,收拾起滿心的低落與茫然,我又起身打了電話回公司。幾樣事略作交代後,在職場上的那個明快俐落的我,霎那間,卻變得不知所措。
由中正大樓走出,金色的陽光灑滿了大地。也許是在醫院裡待太久了,忽然迎著陽光的眼睛覺得十分刺眼。我低著頭走在往停車場的洋灰道上,身旁來往的腳步及路旁豔放的花草,彷彿在一瞬間變得與我無關。我的心似乎沈向另一個陌生的世界。恍惚間,有輛白色汽車在我身邊停下。外子探出頭來,十分急速地說:「阿瓜!怎麼樣了?不要難過啊!」原來他飛快由辦公室趕了過來。
我們夫妻一前一後地各自開了車往回家的路上。一路上,外子叫著我小名的聲音充滿著腦際:「阿瓜⋯⋯阿瓜⋯⋯」。時光忽然一下子倒轉了似的,我想起他當初如何為我取了這可笑又可愛的小名,我忍不住自照後鏡中頻頻看著緊隨在後的他,想起近二十年的時日,我們是如何努力攜手奮鬥,又如何有計劃地迎接著兩個孩子的到來。
我望著照後鏡裡的他,竟然在不知不覺的歲月流轉間已髮頂微禿了。我感到一陣陣心酸,我怎麼忍心就此拋下他,獨自走完人生的道路?我的大兒子剛滿十五歲,尚未成年;小兒子才滿九歲,正是需要我的時候,我怎能倒下?想到這裡,似有股堅定的力量,我握緊了方向盤將車開回了家。
九月下旬,想必這時鳳凰木的盛開已紅透了整個南臺灣。
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了。這年的教師節,對我而言,是有特殊意義的。早先,我們幾個在臺北的小學同窗好友,已約好今年將一起南下回鄉,探望近三十年不見的小學老師。
返鄉的日子就定在教師節前夕。我呆望著手中的記事簿,計算著返鄉的日子沒剩幾天了,然而超音波大夫的緊迫叮嚀,卻在這時如巨浪般衝擊在心。我心頹然猶豫著。而今所生的「近鄉情更怯」,是否承受得起這突如而來的晴天霹靂?
住家位於天母一處半山腰上,座落的位置適好可看見部分臺北的夜景:不遠處,月光下依稀可見的淡水河邊,想必就是關渡平原了。
深夜,淡水河的蜿蜒在無聲地訴說人生的曲折,而平原上忽明忽滅、猶疑的燈火正道盡人生的無常。大臺北的夜,長久以來孕育著我在異鄉成長的悲與歡。
連續好幾個夜,我起身到每一間房,迷惘地看著熟睡的家人,由房間走到客廳,又由客廳走到臥室。就這樣,在每一個房間來回的踱來踱去。
看到小兒子房裡牆上掛滿的獎狀,以及那張他堅持放在書桌旁、為我預備的椅子時,我清清楚楚地醒悟到:心底的痛絕不是計較自己的生與死。那分痛,是來自不能捨棄親人的心碎,是源於「若要別離」的斷腸。一聲響笛自遠處傳來。我的心像忽然覺醒似的,因應著那幽深的笛聲。
我感佩於按摩盲師獨自在茫茫黑暗中倚仗摸索,挑戰人生的可敬勇氣。此刻的我如同矇著眼走於險崖邊,在這突臨的病魔面前,是沒有第二條路可行的。
我告訴自己,必須依著心靈的拐杖,摸索出一條新生的道路來。
一九九二年教師節前一天,我準時到了約定地與同學會合,一輛小巴終於搭載我們踏上返鄉之旅。
南臺灣,未變的藍天,一樣的炎夏。當我拿著照相機對大家說:「不要動,說CHEERS」時,鏡頭裡捕捉到的笑容,無疑是難得相聚的歡愉了。這人生的歡愉激勵在心,我在心裡吶喊著:「我不要離開你們⋯⋯。」
在往小時候最愛去的「尖山埤」途中,幾乎已很難辨認出那些經歷二、三十年的路道了。腦際抹不去的是踩著單車在石子路上的從前,因而有些惆悵。所幸,急水溪畔隱約還可聞到的泥香,為我拾回些許的失落。
當我們來到一片濃密的樹林,碩壯的樹幹頂著茂密的細尖樹葉,正合時宜地落下乾黃的果實,掉落地面的果夾赫然蹦落出鮮紅的小豆粒。
我欣喜地大叫:「找到〈相思豆〉了。」一時,「給我!給我!」、「我看!我看!」的聲音此起彼落。大夥幾乎都為之一振,幾乎同時地,都彎下了腰,在地面尋找那小小的、豔紅的「相思豆」,猶如在尋回自己曾經失落的夢那樣。
如果說人生像一場夢,那麼,我決心將自己尚未完成的夢延續下去。而在即將踏上的崎曲路上,我將有所堅持。堅持的前路,將面臨的是一種新生的熬練,以及熬練後的成長。我告訴自己,要活在更踏實的夢想中。
終於,我讓淚水盡情地奔流。淚水淌過面頰,爬至頸項,鑽進衣衫,有如春意綿綿的細雨,溫柔的輕拂我心。我的心好似徹底死亡之後,再度甦醒般的寧靜。
夾道的七里香,在炎夏中盛開著,我欣喜地吸吮著與兒時記憶中一樣的清香的氣味,我相信,我期待得到它的再度花開,在明年,還有明年的明年⋯⋯。
詩作
賞蘭
1
在雨霧的清明
坐鎮四月的想念
2
斜垂珠簾的窗欞邊
一路驅趕
滑落自肩頭的蒼茫
3
唇萼相守
訴說生命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