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推薦序

章克勤/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

人生於自然,那自然的環境也溫養了過去的世代,但在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上,人們汲汲營營於經濟成長,建造了不再自然的城市,忘記了起初的追求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當朝九晚五的現代人在不自然的城市裡尋求一個安居樂業的家,往往把自己的家當作一個堡壘,保護自己遠離城市的污染,同時為裡面添加諸多賞心悅目的擺飾與裝潢,卻也忘記這並沒有將自己帶回自然,也不見得有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不見得是人應該追求的一切。

我們說,「家」永遠最好,因為那不能請代理人經營的事業就叫做「家」。

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時間應該花在他自己的家上,因為在那裡才有他成長、建立家庭、養育兒女的回憶。房子往往是那回憶的背景,如此重要的場景,當然更需要用心的維護,讓其成為一個為自己健康及心情加分的地方,但這到底要如何做到?讀到繼哲老師的好房子,我真心覺得這就是一個為想要用心經營自己家的人所準備的工具書。

好房子是改出來的!若居住的人沒有住好房子的意識,再好的房子,也會被住得問題叢生。若居住的人有住好房子的想法,也願意學習諸般繼哲老師分享的知識,再爛的房子,也可以為自己的生活加分。我真心推薦繼哲老師的《綠適居[1]:打造綠色、舒適、健康的好宅不是夢》,為你提升住的品質。

自序

邱繼哲

住得舒適健康是基本人權

我一直認為,家是幸福的泉源;創造一個舒適、健康的居家環境,在屬於自己的城堡裡幸福、快樂地生活,人生再沒有比這件事更重要且「基本」的了。

台大研究所專攻生物環境系統研究,有一段時間都在研究如何讓豬舍室溫恆常維持在16~21℃之間,室內的風場風速不高於每秒0.18公尺以免揚塵,以保持豬隻最大的增肉率。說得更全面點,我的研究包含了透過控制畜舍的空氣溫度、溼度、粉塵量、換氣率、日照量等等,創造一個最舒適的環境,給大豬小豬最健康的成長空間,好讓它們回報給我們最高的產肉量。

那時很多朋友笑稱我的工作宗旨,是讓動物住得比人還舒服。然而其實人類絕對有能力也應該有權利住得這麼好,可惜的是,大家或因平時忙於工作、或因習慣使然、或是法規不周全而遷就較低的居住標準,而平白放棄了追求「正常」生活品質的機會。

人要怎麼才能住得舒適健康呢?我衷心的建議是,對自身居住環境多一點關心,多用一點力去動手做,那麼一切都不會那麼困難。相信我,這本書,會協助大家把這件事變得簡單。

住得好還要住得巧

我早就從為動物服務轉到為人服務。這幾年環保綠建築的風潮方興未艾,大家對於居住品質的要求除了健康,舒適之外,還要求人造的建築不要對自然造成過多的負擔,因此對建築、裝潢講究利用天然無毒可再生的建材,多使用被動式手法進行自然採光、通風、隔熱,進而有效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想像有這麼一個擋風遮雨的小窩,採光好,視野佳,不論外頭屬於哪個季節,在裡頭兜兜轉轉,四處的溫度都妥適地維持夏天在28℃以下,冬天在19℃以上,溼度維持在40%~70%之間,空氣則永遠如雨後早晨的森林般乾淨、清新,PM2.5是最低的濃度。人住在裡面不僅不會生病,而且常保身心舒暢,能源費用負擔還比其他尋常人家輕鬆起碼百分之三十。這是那一年海韻答應嫁給我時,我給她的承諾。

平民綠建築=菜市仔綠建築=LOCAL綠建築

好宅不必是豪宅。我的理想就是發展平民化的綠建築手法,幫助所有的朋友,不管來自社會哪一個階層,不管住的是獨棟、雙拼、大廈式集合住宅、小公寓或是透天厝,每一個人都可以用合理的預算,享受安全、健康及舒適的基本住宅環境,包括乾淨、衛生、安全的水,新鮮、無臭味、無污染的空氣,溫度、濕度適中的室內環境等等。甚至未來,我還夢想能夠看到家家戶戶都可以簡單安裝使用可再生能源,甚至可以零能耗及零排碳。

住得好是基本人權,綠建築也不是豪宅的代名詞,誠心希望每個人都能勇於實踐打造自己的幸福家園,用綠色的手法讓居住環境品質大升級,不再感覺綠建築距離我們很遙遠。

推廣「綠適居」精神,非做不可!

在2004~2007年那段時間誤打誤撞擔任環保聯盟的義工,提著「一卡皮箱」節能教具到處演講「節能減碳DIY」及「省電節能唯一招」,希望大家都能省電,省了電之後便可以關掉危險致命的核能電廠,達到非核家園的理想。

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思索一種既能夠滿足人們對舒適健康的需求但又不需要使用能源的人居環境。在2007年創立「台灣綠適居協會」、2008年成立「綠適居社會企業」、2009年出版《好房子》、2011年出版《好房子[2]》之後,有很多讀者千里迢迢來我家上課,也有邀請我參觀他們因這本書的啟發而打造的幸福家,或者請我幫他們的房子健檢,給予建議,還有許多人在部落格及粉絲專頁上留下問題,希望我們解答。

這些出書後所發生的事讓我非常感動,也感觸深刻,感動的是,我分享自家改造的故事竟然可以幫助那麼多人;感觸的是,竟然有那麼多人的居住環境存在著許多基本的環境不良問題。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繼續發揚「綠適居」的精神,與大家分享如何健檢環境及對症改善,打造幸福生活的「綠適居」。

藉著這些年來我們夫妻倆(2012年之後多一個小娃兒)住過的環境進行的自宅改造、社區改造等種種經驗做為《綠適居[1]》的主軸,希望本於居家環境是全家人幸福的泉源;打造一個舒適、健康的居家環境,是我責無旁貸的義務,在屬於全家人的城堡裡幸福、快樂地生活,人生再沒有比這件事更重要的了。

譚海韻

每次跟人介紹自己的工作時,總是一言難盡。

如果簡單說:我們在做綠建築相關的工作。對方通常會反應:綠建築很貴吧?那你們很懂植物囉?要裝很多光電板嗎?

如果解釋清楚一點,對方就會問:那你們的主要收入是什麼?這樣活得下去嗎?

2006年從台北搬到台中,我當初只是盡力配合繼哲實踐他的想法,沒想到這會轉變成我們賴以維生的工作。10年來一路跌跌撞撞,雖然現在還是沒有所謂的主要收入項目,但好像過得也不糟。只要我們能做的都會盡力去做,現勘、顧問、演講、開課、出書、銷售、自己當綠師傅……,生活非常充實。

2009年和2011年出版的《好房子》及《好房子[2]》,都獲得滿不錯的反應,看到有人認同我們的想法、改善了自己的居住環境、獲得舒適節能的結果,即使我們沒有因此賺很多錢,但有些收獲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這本書是《好房子》的改版,雖然基本的觀念沒有變,但經過這些年來有些想法與作法的調整,加上新產品新材料的出現,讓我們覺得有需要將書的內容作整理,相信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無論是設計師或一般民眾、既有環境的改善或是新的設計規劃,都能將我們分享的經驗運用於其中,而且保證成功。

2015年我們帶著孩子搬回台北,繼續實踐當初的理想:協助有需要的人打造綠適居。無論用何種型態實踐,相信只要方向正確,無論大花還是小花,最終都會開出美麗的綠適居之花。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