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SARS期間的告別
在SARS期間,整個火葬場的工作節奏被完全打亂。政府為了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規定。這些規定要求確診者死亡後,遺體必須立刻封棺並送往火化場進行火化,任何儀式都要在火化後進行。作為火葬場的職工,我們則必須全天候二十四小時待命,隨時準備處理新進的遺體,說真的看著不斷被推進來的往生者,縱使我工作多年還是必須說,SARS爆發那段時間的工作壓力和心理負擔真是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段日子裡,我的工作流程上時常會遇到要與接體員相互配合。接體員他們的任務是將確診者的遺體從醫院或太平間運送到火葬場,接體員中有位老張,他的經驗豐富,總是以極高的專業素養來面對每一次運送任務。老張告訴我,SARS期間他們經常一天要運送多次遺體,這使得他們在雙北的醫院之間不停地奔波,尤其是還要穿防護衣工作,在台灣的夏季,那真是很辛苦人。
記得有一次,老張接到任務,要運送一名五十多歲的男性確診者遺體。這名確診者前一天剛被診斷出感染SARS,但病情迅速惡化,很快便去世了。遺體需要立即送往火化場處理,家屬也無法前來幫忙。確診者的妻子因與他同住,照規定就被匡列為居家隔離者,自然無法親自來送丈夫最後一程。最後她通過電話委託老張,希望能在遺體被包裹屍袋之前拍一張照片,讓她能夠看看丈夫的最後一眼。
老張在處理遺體的過程中,始終以家屬的角度去考慮。他雙手合十,向亡者表示歉意,告知因為疫情的關係,家屬無法隨侍在側,希望亡者能夠體諒。接著,老張詳細地詢問家屬,了解亡者生前的飲食習慣,幫忙準備拜飯,這讓遠在隔離中的妻子感到一絲慰藉。最後,在妻子的要求下,老張將亡者最喜愛的衣服和一些紙錢元寶放進了棺木裡,讓亡者能夠安心地走。
那天,老張回來後感嘆地說:「像這樣沒辦法送親人最後一程的狀況,真是讓人看得很無奈。」他的話語深深觸動了我。作為火葬場的職工,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這樣的遺憾和無奈。確診者的遺體進場後,我們必須馬上開始火化程序,一切都必須快速而高效地進行。這意味著往生者的家屬無法親自參與告別儀式,只能透過我們來完成這一切。
疫情期間的工作流程與以往完全不同,往常的殯葬程序是家屬先辦理死亡證明、助念、引魂、安靈,然後舉行告別式,最後才火化。然而,SARS期間,所有這些程序都被壓縮和簡化,先火化再走儀式成了唯一的選擇,這種改變給家屬帶來了極大的遺憾,他們無法親自送親人最後一程,甚至無法見到親人最後一面。
有一次,我在深夜值班時,一具遺體被送進來。這是一位年輕的母親,她的家人因為被隔離無法來到現場,只能通過電話委託業者代為處理。家屬在電話那頭哽咽著,希望老蕭能夠在火化前為她的母親準備一頓拜飯,並將一些她生前最喜愛的物品放進棺木。這樣的請求在那段特殊的時期並不少見,我們都盡力滿足家屬的要求,讓他們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能夠感受到一絲安慰。
在這些工作的背後,是我無數次面對生死離別的經歷。我成了那些來不及告別的死者們最後一程的伴隨者。每次送走一具遺體,我都會默默地祈禱,希望逝者安息,也希望這場疫情能夠早日結束,讓家屬們不再承受這樣的痛苦。
這段特殊的工作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和家屬的無奈。我不僅僅是在執行任務,更是在用心去幫助每一個家庭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光。疫情期間的殯葬工作,雖然充滿挑戰,但我始終堅守在第一線,用專業和敬業精神,為每一位往生者和他們的家屬提供最好的服務。這份責任感和使命感,將永遠激勵著我前行。
3-11夜半探屍
在化妝室工作的這些年裡,我遇過不少特殊的狀況,但有一個深夜的經歷,至今讓我印象深刻。那是某個凌晨一兩點,我和同事正在值班,準備處理一些例行的事務。這時,突然聽到殯儀館大門外傳來一陣騷動聲。我和同事一開始以為是有人路過,並沒有太在意,直到聲音越來越近,我們才意識到情況不太對勁。
沒多久,一個醉醺醺的男子踉踉蹌蹌地闖進了殯儀館。他滿身酒氣,步伐不穩,嘴裡不斷念叨著要探視一具遺體。我們看著他那副模樣,知道這肯定不是正常的探視請求。按照規定,探視遺體的時間是有嚴格限制的,特別是凌晨這個時間段,根本不可能允許任何人進行探視。我們試圖用和緩的語氣向他解釋,但這名男子顯然已經醉得失去理智,根本聽不進去我們的話。
他開始大聲嚷嚷,情緒變得越來越激動,甚至威脅要「鬧事」,引來其他人的注意。我們當時感到十分為難,既要考慮到規範操作,又不希望事情鬧大影響殯儀館的正常秩序。眼看男子越發失控,我們商量後決定暫時妥協,滿足他的要求,以便平息這場風波。
男子說要看的是位於冰櫃第四層的一具女性遺體。因為女性體重較輕,往往會被放置在冰櫃的上層,以便日後移動。我們找來一架梯子,並將一張停屍床靠在冰櫃旁,讓男子可以爬上去看遺體。我們小心翼翼地將冰櫃門打開,把遺體稍微拉出一些,讓男子能夠看清楚。
沒想到,當男子爬上梯子後,他突然整個人鑽進了冰櫃裡。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我們都愣住了,我和同事在下面看得目瞪口呆,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反應。隨著意識到情況不妙,我們迅速爬上去,試圖將他從冰櫃裡拉出來。
然而,這名男子似乎被某種執念驅使,竟然爆發出驚人的力氣,我和同事兩人一時竟然還拉不過他。他在冰櫃裡死死抓住邊緣,怎麼也不肯出來,嘴裡還不停地喃喃自語。我們見狀,立刻明白僅憑我們兩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將他拉出來的。
迫於無奈,我們只好叫來殯儀館的警衛。在警衛到場後,我們三人合力,才終於將男子強行拉出了冰櫃。整個過程中,男子不斷掙扎,力氣之大讓我們感到驚訝。最終,在我們和警衛的共同努力下,這場荒唐的鬧劇才算結束。
我們將男子帶到一旁的休息室,給他倒了些水,並試圖讓他冷靜下來。男子坐在椅子上,神情恍惚,眼神迷離,看起來已經對剛才發生的事情沒有了任何記憶。這時候,我們才得知,原來這名男子是為了探視他一位剛剛去世的女友,因為不堪打擊,他才會在醉酒後做出如此瘋狂的舉動。
那一晚,雖然事情最終得到了解決,但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久久不能平靜。那名男子的行為雖然荒誕不羈,但其中隱含的深切情感,卻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了生死離別的痛楚。這件事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成為我工作生涯中一個難以忘懷的故事。
在SARS期間,整個火葬場的工作節奏被完全打亂。政府為了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規定。這些規定要求確診者死亡後,遺體必須立刻封棺並送往火化場進行火化,任何儀式都要在火化後進行。作為火葬場的職工,我們則必須全天候二十四小時待命,隨時準備處理新進的遺體,說真的看著不斷被推進來的往生者,縱使我工作多年還是必須說,SARS爆發那段時間的工作壓力和心理負擔真是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段日子裡,我的工作流程上時常會遇到要與接體員相互配合。接體員他們的任務是將確診者的遺體從醫院或太平間運送到火葬場,接體員中有位老張,他的經驗豐富,總是以極高的專業素養來面對每一次運送任務。老張告訴我,SARS期間他們經常一天要運送多次遺體,這使得他們在雙北的醫院之間不停地奔波,尤其是還要穿防護衣工作,在台灣的夏季,那真是很辛苦人。
記得有一次,老張接到任務,要運送一名五十多歲的男性確診者遺體。這名確診者前一天剛被診斷出感染SARS,但病情迅速惡化,很快便去世了。遺體需要立即送往火化場處理,家屬也無法前來幫忙。確診者的妻子因與他同住,照規定就被匡列為居家隔離者,自然無法親自來送丈夫最後一程。最後她通過電話委託老張,希望能在遺體被包裹屍袋之前拍一張照片,讓她能夠看看丈夫的最後一眼。
老張在處理遺體的過程中,始終以家屬的角度去考慮。他雙手合十,向亡者表示歉意,告知因為疫情的關係,家屬無法隨侍在側,希望亡者能夠體諒。接著,老張詳細地詢問家屬,了解亡者生前的飲食習慣,幫忙準備拜飯,這讓遠在隔離中的妻子感到一絲慰藉。最後,在妻子的要求下,老張將亡者最喜愛的衣服和一些紙錢元寶放進了棺木裡,讓亡者能夠安心地走。
那天,老張回來後感嘆地說:「像這樣沒辦法送親人最後一程的狀況,真是讓人看得很無奈。」他的話語深深觸動了我。作為火葬場的職工,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這樣的遺憾和無奈。確診者的遺體進場後,我們必須馬上開始火化程序,一切都必須快速而高效地進行。這意味著往生者的家屬無法親自參與告別儀式,只能透過我們來完成這一切。
疫情期間的工作流程與以往完全不同,往常的殯葬程序是家屬先辦理死亡證明、助念、引魂、安靈,然後舉行告別式,最後才火化。然而,SARS期間,所有這些程序都被壓縮和簡化,先火化再走儀式成了唯一的選擇,這種改變給家屬帶來了極大的遺憾,他們無法親自送親人最後一程,甚至無法見到親人最後一面。
有一次,我在深夜值班時,一具遺體被送進來。這是一位年輕的母親,她的家人因為被隔離無法來到現場,只能通過電話委託業者代為處理。家屬在電話那頭哽咽著,希望老蕭能夠在火化前為她的母親準備一頓拜飯,並將一些她生前最喜愛的物品放進棺木。這樣的請求在那段特殊的時期並不少見,我們都盡力滿足家屬的要求,讓他們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能夠感受到一絲安慰。
在這些工作的背後,是我無數次面對生死離別的經歷。我成了那些來不及告別的死者們最後一程的伴隨者。每次送走一具遺體,我都會默默地祈禱,希望逝者安息,也希望這場疫情能夠早日結束,讓家屬們不再承受這樣的痛苦。
這段特殊的工作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和家屬的無奈。我不僅僅是在執行任務,更是在用心去幫助每一個家庭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光。疫情期間的殯葬工作,雖然充滿挑戰,但我始終堅守在第一線,用專業和敬業精神,為每一位往生者和他們的家屬提供最好的服務。這份責任感和使命感,將永遠激勵著我前行。
3-11夜半探屍
在化妝室工作的這些年裡,我遇過不少特殊的狀況,但有一個深夜的經歷,至今讓我印象深刻。那是某個凌晨一兩點,我和同事正在值班,準備處理一些例行的事務。這時,突然聽到殯儀館大門外傳來一陣騷動聲。我和同事一開始以為是有人路過,並沒有太在意,直到聲音越來越近,我們才意識到情況不太對勁。
沒多久,一個醉醺醺的男子踉踉蹌蹌地闖進了殯儀館。他滿身酒氣,步伐不穩,嘴裡不斷念叨著要探視一具遺體。我們看著他那副模樣,知道這肯定不是正常的探視請求。按照規定,探視遺體的時間是有嚴格限制的,特別是凌晨這個時間段,根本不可能允許任何人進行探視。我們試圖用和緩的語氣向他解釋,但這名男子顯然已經醉得失去理智,根本聽不進去我們的話。
他開始大聲嚷嚷,情緒變得越來越激動,甚至威脅要「鬧事」,引來其他人的注意。我們當時感到十分為難,既要考慮到規範操作,又不希望事情鬧大影響殯儀館的正常秩序。眼看男子越發失控,我們商量後決定暫時妥協,滿足他的要求,以便平息這場風波。
男子說要看的是位於冰櫃第四層的一具女性遺體。因為女性體重較輕,往往會被放置在冰櫃的上層,以便日後移動。我們找來一架梯子,並將一張停屍床靠在冰櫃旁,讓男子可以爬上去看遺體。我們小心翼翼地將冰櫃門打開,把遺體稍微拉出一些,讓男子能夠看清楚。
沒想到,當男子爬上梯子後,他突然整個人鑽進了冰櫃裡。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我們都愣住了,我和同事在下面看得目瞪口呆,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反應。隨著意識到情況不妙,我們迅速爬上去,試圖將他從冰櫃裡拉出來。
然而,這名男子似乎被某種執念驅使,竟然爆發出驚人的力氣,我和同事兩人一時竟然還拉不過他。他在冰櫃裡死死抓住邊緣,怎麼也不肯出來,嘴裡還不停地喃喃自語。我們見狀,立刻明白僅憑我們兩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將他拉出來的。
迫於無奈,我們只好叫來殯儀館的警衛。在警衛到場後,我們三人合力,才終於將男子強行拉出了冰櫃。整個過程中,男子不斷掙扎,力氣之大讓我們感到驚訝。最終,在我們和警衛的共同努力下,這場荒唐的鬧劇才算結束。
我們將男子帶到一旁的休息室,給他倒了些水,並試圖讓他冷靜下來。男子坐在椅子上,神情恍惚,眼神迷離,看起來已經對剛才發生的事情沒有了任何記憶。這時候,我們才得知,原來這名男子是為了探視他一位剛剛去世的女友,因為不堪打擊,他才會在醉酒後做出如此瘋狂的舉動。
那一晚,雖然事情最終得到了解決,但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久久不能平靜。那名男子的行為雖然荒誕不羈,但其中隱含的深切情感,卻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了生死離別的痛楚。這件事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成為我工作生涯中一個難以忘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