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民調導讀──搭建政治領袖與選民的公共橋樑╱《菱傳媒》主筆 王家俊
《菱傳媒》針對縣市首長、立法委員、府院內閣成員、三黨主席等黨政人士四類、共100名政治人物進行「未來政治領袖聲望調查」,依據人選的性別、年齡及職務為基礎進行劃分、分群票選。系統性評估每位政治人物在其代表群體中的影響力和受歡迎程度。
第一大部分,分成四組。第一組縣市首長組共24人,調查「印象最好」、「施政績效」、「務實穩定展現影響力」、「未來發展」四項指標,列出四項指標中排名第一到第十名的縣市首長,並針對性別、年齡、政黨支持傾向進行交叉分析。由此觀察縣市首長的印象分數、施政績效、務實影響力、未來發展獲得民眾認可的程度,以及哪些民眾在哪個指標較支持哪些首長。
第二組立委組共35人,調查「整體印象」、「有力監督行政機關」、「立法院政策影響力」、「未來發展」四項指標,分別列出四項指標的前十名立委,並針對性別、年齡、居住區域、政黨支持傾向進行交叉分析。
第三組內閣組共31人,調查「印象最好」、「表現最值得期待」、「未來發展」三項指標,分別列出三項指標的前十名,並針對性別、年齡、居住區域、政黨支持傾向進行交叉分析。
第四組其他職務組、即三黨主席等黨政人士共10人,調查「印象最好」、「領導力」、「未來發展」三項指標,分別列出前十名,並針對性別、年齡、居住區域、政黨支持傾向進行交叉分析。
第二大部分,《菱傳媒》調查50歲以下政治人物共19人、50-59歲政治人物共32人、60歲以上政治人物共49人,依照年齡層分別列出「印象最好」、「領導力」、「未來發展」三項指標的前十名,並針對性別、年齡、居住區域、政黨支持傾向進行交叉分析。同時,調查62名男性政治人物、38名女性政治人物,針對「印象最好」、「領導力」、「未來發展」三項指標分別列出前十名,並針對性別、年齡、居住區域、政黨支持傾向進行交叉分析。
第三大部分,開放文字做答題組部分,調查前十大民眾認為最重要的政治領袖特質或面向,以及哪些政治人物具備詐騙防制、治安與社會安全網、都市發展、食安、環境能源等社會議題的能力以及排序,了解政治人物獲民眾肯定與「過去有施政實績」、「長期關注相關議題」、「善良正直、為民服務」、「邏輯清楚、反應快速、具專業形象」、「有魄力」等面向的關連。
這些調查設計的基本假設,參考過去民調的題目,再加上政治領導人應該具備的條件,搭建政治人物與選民的公共橋樑。當然,也希望不只是媒體專業上的觀察假設,還把民眾的想法也納入,開放表達意見,再根據這些看法,整理出政治人物的圖像。
▍網路民調導讀──政壇三分天下 政治明星人氣重新洗牌╱《菱傳媒》新聞主任 張麗娜
2024年總統及立委選舉1月13日落幕,總統大選由民進黨「賴蕭配」以558萬6019票、得票率40.05%,打敗國民黨「侯趙配」的467萬1021票、得票率33.49%及民眾黨「柯盈配」的369萬0466票、得票率26.46%。立委選舉結果國民黨拿下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無黨籍2席,國會呈現三黨不過半情況,也確立政壇三分天下態勢。
隨著選舉結果出爐,政黨及政治人物行情也重新洗牌,為進一步了解民眾對檯面上政治人物的真實感受,《菱傳媒》於賴清德政府520上任後,展開前所未有的「未來政治領袖聲望大調查」,透過專業網路民調及分析,掌握最新民意對各政黨及政治人物的評價及觀察。
這項針對縣市首長、立法委員、府院內閣成員、三黨主席等黨政人士進行的「未來政治領袖聲望調查」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根據政治新聞及長期觀察之專業經驗,列整政壇100位政治人物,再依據性別、年齡及職務進行分群票選,掌握民意對這100位政治人物在其代表群體中的影響力和受歡迎程度。
第二階段再從這100位政治人物中,選出前20大政治人物,透過10項指標進行調查及分析,完整呈現民眾對這20位政壇明星的好惡及感受。
臺灣政黨政治運行多年,選民對政黨的好惡,也直接影響對其政黨所屬政治人物的觀感及評價。2024年5、6月這次民調針對選民政黨傾向及好感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政黨支持傾向部分,民進黨支持度以39.16%,大幅領先國民黨的17.25%及民眾黨的11.06%,另有選人不選黨╱中立選民占24.95%,其餘包括台灣基進、時代力量、親民黨、新黨等小黨則占4.2%,不願回答者占3.38%。在好感度部分,民進黨整體好感度達51.09%,遠遠超越國民黨的23.02%,呈現主流民意向民進黨靠攏的態勢。
接下來在第二波的「20大未來政治領袖聲望調查」中,民進黨籍有11人入列,包含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高雄市長陳其邁、臺南市長黃偉哲、立委柯建銘、蘇巧慧、黃捷、王世堅及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國民黨籍有7人進榜,分別為立法院長韓國瑜、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黨主席朱立倫、臺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張善政、臺中市長盧秀燕;民眾黨籍則有黨主席柯文哲與立委黃國昌2人上榜。
民調也針對這20位未來政治領袖進行10項指標調查,包含「整體印象最好」、「看好未來表現」、「不信任或不喜歡」、「操守與品德」、「決斷力與溝通協調力」、「親和力和領導風範」、「從政績效與執行效率」、「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務實穩定展現影響力」、「具有遠見與國際觀」,藉此了解他們在選民心中的態樣。
除了10項指標調查外,民調也針對受訪者性別、年齡、居住地、教育程度、政黨傾向、政治光譜、社經地位進行交叉分析,透過科學數據,可以清楚掌握各政治人物在各類選民心中的支持或厭惡程度,也可觀察政治人物在所屬政黨中的排名順位。
各政黨在2024年選後都沒閒著,已展開2026縣市長選舉提名布局,潛在提名人選也陸續浮出檯面,緊接著還有2028總統及立委大選也將陸續登場。由於這些未來政治領袖對後續臺灣政治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透過民調分析了解政治人物在選民心中的態樣有其必要。
《菱傳媒》針對縣市首長、立法委員、府院內閣成員、三黨主席等黨政人士四類、共100名政治人物進行「未來政治領袖聲望調查」,依據人選的性別、年齡及職務為基礎進行劃分、分群票選。系統性評估每位政治人物在其代表群體中的影響力和受歡迎程度。
第一大部分,分成四組。第一組縣市首長組共24人,調查「印象最好」、「施政績效」、「務實穩定展現影響力」、「未來發展」四項指標,列出四項指標中排名第一到第十名的縣市首長,並針對性別、年齡、政黨支持傾向進行交叉分析。由此觀察縣市首長的印象分數、施政績效、務實影響力、未來發展獲得民眾認可的程度,以及哪些民眾在哪個指標較支持哪些首長。
第二組立委組共35人,調查「整體印象」、「有力監督行政機關」、「立法院政策影響力」、「未來發展」四項指標,分別列出四項指標的前十名立委,並針對性別、年齡、居住區域、政黨支持傾向進行交叉分析。
第三組內閣組共31人,調查「印象最好」、「表現最值得期待」、「未來發展」三項指標,分別列出三項指標的前十名,並針對性別、年齡、居住區域、政黨支持傾向進行交叉分析。
第四組其他職務組、即三黨主席等黨政人士共10人,調查「印象最好」、「領導力」、「未來發展」三項指標,分別列出前十名,並針對性別、年齡、居住區域、政黨支持傾向進行交叉分析。
第二大部分,《菱傳媒》調查50歲以下政治人物共19人、50-59歲政治人物共32人、60歲以上政治人物共49人,依照年齡層分別列出「印象最好」、「領導力」、「未來發展」三項指標的前十名,並針對性別、年齡、居住區域、政黨支持傾向進行交叉分析。同時,調查62名男性政治人物、38名女性政治人物,針對「印象最好」、「領導力」、「未來發展」三項指標分別列出前十名,並針對性別、年齡、居住區域、政黨支持傾向進行交叉分析。
第三大部分,開放文字做答題組部分,調查前十大民眾認為最重要的政治領袖特質或面向,以及哪些政治人物具備詐騙防制、治安與社會安全網、都市發展、食安、環境能源等社會議題的能力以及排序,了解政治人物獲民眾肯定與「過去有施政實績」、「長期關注相關議題」、「善良正直、為民服務」、「邏輯清楚、反應快速、具專業形象」、「有魄力」等面向的關連。
這些調查設計的基本假設,參考過去民調的題目,再加上政治領導人應該具備的條件,搭建政治人物與選民的公共橋樑。當然,也希望不只是媒體專業上的觀察假設,還把民眾的想法也納入,開放表達意見,再根據這些看法,整理出政治人物的圖像。
▍網路民調導讀──政壇三分天下 政治明星人氣重新洗牌╱《菱傳媒》新聞主任 張麗娜
2024年總統及立委選舉1月13日落幕,總統大選由民進黨「賴蕭配」以558萬6019票、得票率40.05%,打敗國民黨「侯趙配」的467萬1021票、得票率33.49%及民眾黨「柯盈配」的369萬0466票、得票率26.46%。立委選舉結果國民黨拿下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無黨籍2席,國會呈現三黨不過半情況,也確立政壇三分天下態勢。
隨著選舉結果出爐,政黨及政治人物行情也重新洗牌,為進一步了解民眾對檯面上政治人物的真實感受,《菱傳媒》於賴清德政府520上任後,展開前所未有的「未來政治領袖聲望大調查」,透過專業網路民調及分析,掌握最新民意對各政黨及政治人物的評價及觀察。
這項針對縣市首長、立法委員、府院內閣成員、三黨主席等黨政人士進行的「未來政治領袖聲望調查」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根據政治新聞及長期觀察之專業經驗,列整政壇100位政治人物,再依據性別、年齡及職務進行分群票選,掌握民意對這100位政治人物在其代表群體中的影響力和受歡迎程度。
第二階段再從這100位政治人物中,選出前20大政治人物,透過10項指標進行調查及分析,完整呈現民眾對這20位政壇明星的好惡及感受。
臺灣政黨政治運行多年,選民對政黨的好惡,也直接影響對其政黨所屬政治人物的觀感及評價。2024年5、6月這次民調針對選民政黨傾向及好感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政黨支持傾向部分,民進黨支持度以39.16%,大幅領先國民黨的17.25%及民眾黨的11.06%,另有選人不選黨╱中立選民占24.95%,其餘包括台灣基進、時代力量、親民黨、新黨等小黨則占4.2%,不願回答者占3.38%。在好感度部分,民進黨整體好感度達51.09%,遠遠超越國民黨的23.02%,呈現主流民意向民進黨靠攏的態勢。
接下來在第二波的「20大未來政治領袖聲望調查」中,民進黨籍有11人入列,包含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高雄市長陳其邁、臺南市長黃偉哲、立委柯建銘、蘇巧慧、黃捷、王世堅及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國民黨籍有7人進榜,分別為立法院長韓國瑜、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黨主席朱立倫、臺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張善政、臺中市長盧秀燕;民眾黨籍則有黨主席柯文哲與立委黃國昌2人上榜。
民調也針對這20位未來政治領袖進行10項指標調查,包含「整體印象最好」、「看好未來表現」、「不信任或不喜歡」、「操守與品德」、「決斷力與溝通協調力」、「親和力和領導風範」、「從政績效與執行效率」、「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務實穩定展現影響力」、「具有遠見與國際觀」,藉此了解他們在選民心中的態樣。
除了10項指標調查外,民調也針對受訪者性別、年齡、居住地、教育程度、政黨傾向、政治光譜、社經地位進行交叉分析,透過科學數據,可以清楚掌握各政治人物在各類選民心中的支持或厭惡程度,也可觀察政治人物在所屬政黨中的排名順位。
各政黨在2024年選後都沒閒著,已展開2026縣市長選舉提名布局,潛在提名人選也陸續浮出檯面,緊接著還有2028總統及立委大選也將陸續登場。由於這些未來政治領袖對後續臺灣政治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透過民調分析了解政治人物在選民心中的態樣有其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