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1-1、花花綠綠的郵票
1.甚麼是郵票?郵票是具有預付郵資效力的貼紙,通常由各國或地區郵政局發行,所以郵票上會印發行國家、地區的名稱或代表圖案(如英國印君主肖像)。
2.甚麼是面值?郵票上面所表示郵資的價值。

芳美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有一天放學回家,看到客廳的茶几上有一封信,上面寫著英文,尤其是信封上有一張漂亮的小貼紙,感到十分好奇,就問媽媽:「這封信是哪裡來的?」媽媽說:「這封信是阿姨從美國寄來的,裡面是聖誕卡。」芳美又問:「信封上怎麼會貼著一張小貼紙呢?」媽媽指著小貼紙說:「這張小貼紙叫做郵票,從美國寄信到台灣當然要付費用,信封上貼郵票就表示預付寄郵件所需的費用。」芳美再問:「郵票的左上角印『34』和『USA』是甚麼意思?」媽媽說:「『34』是美元的34分,表示可以當做34分的郵資,也就是阿姨在美國的郵局買這一張郵票必須付34分。『USA』是美國國名的簡寫,表示這一張郵票是美國發行的。」芳美聽了以後,覺得很有意思,就對媽媽說:「原來一張小小的郵票竟然還印著它的賣價和國家的名稱。」這時候媽媽從信封裏倒出一些郵票,對芳美說:「這是阿姨送給你的。」芳美看了花花綠綠的郵票,很高興地說:「謝謝阿姨!我要好好地收藏起來。」讓我們來欣賞阿姨送給芳美的美國郵票吧!

1-2、現代郵票的發明
1.提出現代郵票的構想者是英國的「羅蘭‧希爾」。
2.第一個發行現代郵票的國家是英國。
3.第一款現代郵票在1840年5月1日正式發行。
4.第一款現代郵票的面值是1便士。

在現代郵票發明以前,英國的郵政是採取郵差向收件人收取郵費的方式。據說有一位長得很漂亮的小姐經常收到男士向她請求約會的情書,起初覺得很好玩,就付了郵費將信收下來,後來她感到十分厭煩,於是拒絕收信,郵差只好將信帶回來交給寄信人,接連發生很多次,局長就向郵務總長報告這種收不到郵資又浪費郵差往返時間的嚴重情況。郵務總長決定改為由寄信人先付郵資的方式,並且公開徵求解決的辦法。最後採納由「羅蘭‧希爾」老師提出的改革方案,凡是寄到英國本土所有地區的郵件採單一費率,每0.5英兩重量的信收1便士,由寄件人先購買郵票貼在信封上,最初款式的郵票面值是1便士,由「羅蘭‧希爾」設計,圖案選用當時英國的女王──維多利亞肖像,因為用黑色印刷,所以稱為「黑便士」(Penny Black),在1840年5月1日正式發行。

註:當時1便士的購買力價值,如果以現今台灣寄普通信件(即俗稱的平信)的基本郵資是新台幣5圓做對應比較,因為當時英國的貨幣單位是240便士等於1英鎊,以5圓乘240,所以當時1英鎊的購買力價值相當於現今的新台幣1200圓。

由於當初的郵票只用於英國國內,所以並沒有印英國的國名,接著英國的海外屬地也發行郵票,為了區別起見,於是在郵票上印屬地的名稱。後來其他國家陸續發行郵票,都印上國名。直到現今,英國發行的郵票都未印國名,只印發行當時在位君王的頭像。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