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掀起風的力量,可以很微小
阿宇,不再逃避,重拾自信


一通來課輔老師焦急的電話……

阿宇,又沒來上課了!

即便父親帶著走進校門,他也總是有辦法從學校輕巧開溜,

逃學、逃家,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

期盼阿宇正常出席,是一種奢求。

那一次和阿宇交手,是一通課輔老師焦急孩子沒來上課的電話。

個案紀錄裡,這個頻繁逃學、逃家的孩子,有一個五年級的姐姐,一個二年級的妹妹,父母離異,由待業中的父親監護。阿宇換過幾次導師,逃課已持續一年之久,即便父親帶著他走進校門,但只要有離開的機會,他總能避開教師的視線,輕巧開溜,讓正常出席成為一種奢求。

面對混亂,只能衝撞與躲避

阿宇一家四口住在學區外,郊區小路旁的一間簡單三合院裡,他的父親身型瘦小、皮膚黝黑,外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蒼老許多。母親是外籍配偶,離婚後在洗薑工廠工作,雖然會經常的探視孩子,但也許是語言的隔閡,不太開口說話。

阿宇的爸爸對社工與老師的態度和善親切,但伴著他身上輕輕飄出的酒味,不難嗅到那種對生活濃濃的無力感。他對孩子逃課的行為習以為常,自認無法管教,也從沒來過電話關心孩子的去向。

阿宇個子不高,但動作敏捷,那天我沿著課輔教室向外搜尋他的蹤影,最後在通往頂樓的樓梯間發現他。他只是安靜的坐在那裡,不打擾誰,也不希望被誰打擾,他環繞自己挖出一條深不見底的護城河,拒絕一切探問與關心。從那一雙靈動的眼睛裡,我讀到的困惑、怒氣與或大或小的傷痕,都被阿宇隱蔽不想被發現。

「等待」成為當下,我唯一能做好的事。必須阿宇願意開始,我們的對話才會出現意義,我坐在距離他三格的階梯上,吸引他用好奇敲破這樣的沉默。

和孩子建立一個「特別」的關係

阿宇是個不願學但資質不錯的孩子,他的天份完全足夠感受我的善意。

「你來幹嘛?」阿宇說。

「我來等你。」

「幹嘛等我?我不想上永齡。」

「那你想做什麼?」我問。

「我不知道。」

「不然陪我走走吧,去看看其他人在做什麼。」

「你想騙我進教室!」「不,我今天的工作是巡完這四個班,不僅看你們,還得看看課輔老師,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跟著我到其它班去看一看,這可是只有社工老師和督導才有的權利喔!怎麼樣?」我對他使了個這個機會真的超難得的眼色。大概是「專屬」、「特別」這種閃閃發光的字眼,動搖了他的護城山河。

我和阿宇走完四個課輔班,將近放學時間,回到教室收拾鬆垮垮、沒裝什麼東西的書包,然後一起到大門接送區,等著其他孩子離開,等著父親不疾不徐地出現。

我們這樣陪伴孩子

之後,持續追蹤了阿宇的出席,與導師密切的保持聯繫,也透過學校窗口得知,去年度社會處已介入服務,並針對主要照顧者失業,獨自扶養三個孩子的狀況,發給低收證明。但這家庭可用的資金還是稀薄得很,爸爸已借光所有的鄰居及親戚,花費無度的開銷,失去了親友的信任,也連帶影響孩子生活。

我們整理了阿宇的服務紀錄,邀請社資委員一同進行個案研討,想想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我們還能多做些什麼?怎樣的陪伴姿態,可以讓孩子走過重重的關卡,梳理那些太複雜的情緒,讓改變醞釀、發芽、移轉,帶一點點真正的自信與希望進來。

創造屬於孩子的舞台

為了吸引阿宇的目光,我們不急著補救課業,但想辦法讓孩子重新回到課堂中學習,讓持續而穩定的陪伴,成為動力的潤滑油,讓他有機會享受掌聲,享受成長,享受發現生命裡或大或小的種種美好。然而,大人得耐住性子,專心在陪伴上然後「等」,等待有機會引導他看看那些不一樣的結果。

社工專員密集巡校,為了阿宇開闢「特別的」談話時間,釋放「我在乎你、願意聽你、等你、尊重你」的訊息,這樣幾次的談話中,我們意外得知阿宇對加入田徑隊非常有興趣,便藉此與他進行約定,若出席穩定,便向恰巧熟識的田徑隊教練推薦他。融入多元且生活化的教學

與課輔老師討論調整上課的模式,在數學及英語的補救教學裡,加入了許多生活化的例子與動手做的課程,降低銜接難度並吸引阿宇加入。比如利用廣告DM,練習三個數的加減與混合計算;借用多彩的扣條教具,讓孩子分組競賽,組合多種三角形,從遊戲裡發現數學規則;英語教師除了基本課堂使用的字卡之外,還讓孩子做了名片大小的單字背誦卡,轉換撲克牌遊戲,變成簡單又不失刺激的教學活動。拿掉大部分的紙本解題,改由活動檢核或將解題媒材替換成小白板、A4紙張,又或是神聖的黑板空間。

除了各自上課的時間,兩位老師緊密地相互聯繫,使得再微小的消息,都能即時的被增強或削弱。也運用月檢測後選幹部的榮譽辦法,技巧性地讓阿宇選上副班長,成為班級優秀的焦點,這招也成功對應喜歡「特別專屬權利」的阿宇胃口。

給予穩定的陪伴與理解

好不容易,我們都感覺到他捧著課本的雙手有了善意,面對像阿宇這樣的孩子,我們要做的其實很簡單,但也很困難,那就是:陪伴、理解、找到亮點並創造屬於他的舞台,只要孩子找到自信,成長會被自然地帶進來;花不了什麼錢,但需要花掉大量的時間。

阿宇是真的踩著節奏前進了,既使他的腳步極輕,位移的痕跡也極短,但我們為每個細微的進步喝采,成為懂他的觀眾。我們始終相信,只要阿宇願意堅持這樣0.01的微小的振翅,在紛擾的混沌中,也能掀起德克薩斯州一場漂亮的龍捲風。

在教育這條路上,我們發現孩子們要的不多,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福祿貝爾(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öbel)所說的:「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永齡關注孩子在學習裡脫隊的理由,以穩定而溫暖的輔導系統,陪伴孩子走過瓶頸、整理矛盾、削減衝突,創造得以發光的舞台,並為任何零星的努力專注鼓掌。

我們相信只要孩子經歷過成功,這種美好的感覺就會被身體記住,儲備改變時無比燦爛的能量。我們明白學習不會一蹴可幾,所以踩穩基礎後,便不斷修正鷹架的高度;我們不求一躍而上的漂亮成績,但上樓的階梯必定會在那裡發光,吸引孩子爬上去感受風拂過臉的溫度。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