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隋文帝楊堅
太建十三年春,…… 周改元大定。…… 甲子,命兼太傅杞公椿奉冊,大宗伯趙煚奉皇帝璽紱,禪位於隋。隋主冠遠遊冠,受冊璽,改服紗帽黃袍,入禦臨光殿,服袞冕,如元會之儀。大赦,改元開皇。…… 隋主嫌長安城制度狹小,又宮內多妖異。納言蘇威勸帝遷都,帝以初受命難之。夜與威及高熲共議。明旦,通直散騎庾季才奏曰:“臣仰觀乾象,俯察圖記,必有遷都之事。且漢營此城,將八百歲,水皆鹹鹵,不甚宜人。願陛下協天人之心,為遷徙之計。” 帝愕然,謂熲、威曰:“是何神也!”太師李穆亦上表請遷都。帝省表曰:“天道聰明,已有征應,太師人望,複抗此請,無不可矣。” 丙申,詔高熲等創造新都于龍首山。以太子左庶子宇文愷有巧思,領營新都副監。…… 十二月丙子,隋命新都曰大興城。…… 初,高祖夢洪水沒都城,意惡之,故遷都大興。
(資治通鑒)
【參考白話文】
太建十三年春,北周改年號為“大定”。甲子日,命令兼任太傅的杞公楊椿帶著冊文,大宗伯趙煚帶著皇帝的印璽,正式將皇位禪讓給隋朝。隋主(楊堅)戴上遠遊冠,接受冊封與印璽,換上紗帽和黃袍,進入臨光殿,穿著禮服,按照元會(即正月初一的大朝會)的儀式進行即位儀式。大赦天下,改年號為“開皇”。隋主覺得長安城的規模過小,而且宮內常有不祥的異象。納言蘇威建議他遷都,隋主認為剛即位不宜隨意遷都,心裡有些猶豫。夜裡他與蘇威以及高熲一起商議此事。第二天早上,通直散騎侍郎庾季才上奏說:“我觀察天象,查看圖書典籍,發現有遷都的徵兆。況且漢朝修建這座城已有八百年之久,水質鹹澀,不適合居住。希望陛下順應天意與民心,考慮遷都的事宜。” 隋主驚訝地說:“此人怎會如此神奇!”太師李穆也上表請求遷都。隋主看了奏表後說:“天道明察,已經顯現徵兆,太師身負重望,又提出此請求,那就沒有不可的了。” 丙申日,隋主下詔令高熲等人在龍首山創建新都,並任命具有巧思的太子左庶子宇文愷為
太建十三年春,…… 周改元大定。…… 甲子,命兼太傅杞公椿奉冊,大宗伯趙煚奉皇帝璽紱,禪位於隋。隋主冠遠遊冠,受冊璽,改服紗帽黃袍,入禦臨光殿,服袞冕,如元會之儀。大赦,改元開皇。…… 隋主嫌長安城制度狹小,又宮內多妖異。納言蘇威勸帝遷都,帝以初受命難之。夜與威及高熲共議。明旦,通直散騎庾季才奏曰:“臣仰觀乾象,俯察圖記,必有遷都之事。且漢營此城,將八百歲,水皆鹹鹵,不甚宜人。願陛下協天人之心,為遷徙之計。” 帝愕然,謂熲、威曰:“是何神也!”太師李穆亦上表請遷都。帝省表曰:“天道聰明,已有征應,太師人望,複抗此請,無不可矣。” 丙申,詔高熲等創造新都于龍首山。以太子左庶子宇文愷有巧思,領營新都副監。…… 十二月丙子,隋命新都曰大興城。…… 初,高祖夢洪水沒都城,意惡之,故遷都大興。
(資治通鑒)
【參考白話文】
太建十三年春,北周改年號為“大定”。甲子日,命令兼任太傅的杞公楊椿帶著冊文,大宗伯趙煚帶著皇帝的印璽,正式將皇位禪讓給隋朝。隋主(楊堅)戴上遠遊冠,接受冊封與印璽,換上紗帽和黃袍,進入臨光殿,穿著禮服,按照元會(即正月初一的大朝會)的儀式進行即位儀式。大赦天下,改年號為“開皇”。隋主覺得長安城的規模過小,而且宮內常有不祥的異象。納言蘇威建議他遷都,隋主認為剛即位不宜隨意遷都,心裡有些猶豫。夜裡他與蘇威以及高熲一起商議此事。第二天早上,通直散騎侍郎庾季才上奏說:“我觀察天象,查看圖書典籍,發現有遷都的徵兆。況且漢朝修建這座城已有八百年之久,水質鹹澀,不適合居住。希望陛下順應天意與民心,考慮遷都的事宜。” 隋主驚訝地說:“此人怎會如此神奇!”太師李穆也上表請求遷都。隋主看了奏表後說:“天道明察,已經顯現徵兆,太師身負重望,又提出此請求,那就沒有不可的了。” 丙申日,隋主下詔令高熲等人在龍首山創建新都,並任命具有巧思的太子左庶子宇文愷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