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110km!
第二天預定的騎乘距離為一百一十公里,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挑戰單日超過一百公里以上的路程。不論怎樣,都要繃緊神經全力備戰。雖然心裡忐忑不安,但是前一天順利騎完九十公里,也多了幾分信心。
前半段的行程幾乎都是沿著竹南鎮內,面向台灣海峽的海岸線,海風徐徐的吹拂下,心情十分愉快。附近一帶是台灣北部最大的濕地生態區──香山濕地,我們一邊欣賞風力發電的白色大風車,一邊疾駛而過。
每次覺得騎得很順的時候,一定會遇到坡道。本來立志今天要努力跟上領先集團,可是在上坡時又不斷被超越。
隊上經常保持穩定速度領先的是團長羅祥安和吳春蘭夫人(Mimi)。羅祥安身材高䠷,體型結實,頂著光頭,而且面色嚴肅,看起來有點難親近。但是實際交談後,會發現他是位風度翩翩的紳士,跟外型落差很大。他的聲音低沉有磁性,有著運動員般的爽朗笑容,散發出來的自信心是他和前董事長劉金標兩人同心協力,將巨大機械從小工廠推到世界知名企業,一路累積下來的吧。
這一趟是羅祥安第九次單車環島,我們原本以為他應該是得心應手吧,但其實不然,他笑著說:「因為每次的條件都不一樣,一旦開始騎,還是會覺得很辛苦啊。」
另外,受到丈夫的影響而開始騎自行車的Mimi,這已經是她第五次挑戰環島,個子小小的,性情開朗,很善於帶動氣氛。她全身上下洋溢著無比強大的熟女正能量,為團員們注入滿滿的活力。
她總是騎著自行車緊跟在羅祥安的身後,展現夫唱婦隨的典範。
「領航騎士團」裡面,有很多成員都是和捷安特或自行車業界有關的人,也有平常就在騎自行車鍛鍊的人,或是曾經參加過比賽的選手。不管什麼路況,都能維持平均速度二十五公里,騎起來遊刃有餘,是領先集團的固定班底。
我光是要保持在平均二十公里的時速就已經很吃力了。相較於望塵莫及的領先集團,後面的第二集團就是像我這樣的「插花自行車手」,也有因為任職於自行車相關產業,被上司派來把環島當成研修的人,或者是企業老闆等形形色色的參加者都有。
其中,母語不是中文的團員,有遠道而來的移民美國的越南人An Le,還有包括我在內的三位日本人,共有四位。其他兩位日本人分別是自由媒體人野島剛,以及在台中擔任日文老師的杏子(代稱)。Ch6單車環島體驗記:日本篇
體驗過台灣環島之後,我就這樣栽入環島的世界裡。
「日本也有可以『環島』的地方嗎?」我一邊眺望地圖,北海道、本州、九州……,再次發現日本實在是幅員遼闊,而且有很多地方我都還沒去過。
可是,如果爆胎,我自己不會維修,也不確定自己遇到意外狀況時有沒有辦法應對,現階段要一個人挑戰長途騎乘,功力還差太遠了。
如果是像台灣環島那樣,有夥伴一同騎乘,就能比較安心。於是我開始搜尋日本全國各地的自行車活動。
在網路上輸入關鍵字,就會跑出大量的搜尋結果,幾乎每個月在日本的某個地方都有相關的活動,似乎是近幾年掀起的風潮。作為振興地方觀光的一環,為了吸引海內外的廣大自行車愛好者參加,許多地方自治體本身也積極投入心力,甚至在東京或是附近的多摩川也都有自行車活動。
仔細回想,我平時在東京都內散步、開車或騎自行車時,幾乎沒有看過任何自行車活動的印象啊。也許就像是「不開車的人,對車子也很生疏」同樣道理,在這之前即使有自行車騎士從旁呼嘯而過,我也沒有放在心上吧。
既然都要去了,當然也想要好好享受旅遊,於是我以「沒去過的地方」、「可以環島」,還有「路線五十公里以上」為條件,挑戰在日本各地騎自行車環島。
奄美大島
屋久島、佐渡島、能登半島……,在日本參加過幾次「環島」活動之後,讓我多了一點自信。一整年幾乎都在與自行車為伍的日子中度過,最後就以十二月的「AMAMINOSHIMA CHALLENGE CYCLING 240K 」(奄美大島自行車挑戰
賽240K ),為二○一七年畫下完美的句點。
奄美大島的面積不小,繞一圈的距離也差不多有兩百四十公里。直到二○一二年青森縣的「下北半島長途騎乘310km 」活動出現之前,奄美大島的這場盛事是 以「日本最長的單日騎乘距離」而聞名。
我單日騎乘的最長距離是能登半島的一百六十公里,以環島一周的標準賽程兩百四十公里來說,大會的限制時間是十三個小時,即使是一路騎到終點,中途不休息,平均時速也要保持十八公里以上才來得及。若我參加標準賽程,根本是自不量力,於是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半程賽程的一百六十公里。雖說是半程,距離也遠比一般的自行車賽還要長。然而,之後才知道這趟一百六十公里的距離,不是普通的一百六十公里。
這是我人生首次踏上奄美大島的土地。從東京的羽田機場出發,有日本航空的直飛航班,廉航也有香草航空每天從成田機場出發的航班。我在羽田機場搭機,大約兩個半小時後抵達奄美大島,飛機降落前望向窗外,地形蜿蜒崎嶇的島嶼映入眼簾。
我想起了出發前,聽到曾經造訪過奄美大島的友人夫妻說:「要騎自行車繞奄美大島一圈?別開玩笑了。」他們夫妻倆喜歡旅行,在奄美大島有騎機車環島的經驗。「一路上都是隧道和坡道,幾乎沒什麼平地。就算是騎機車,也很吃力。」他們補充說道。當我說要參加奄美大島的自行車賽時,他們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更加激發了我的鬥志。
第二天預定的騎乘距離為一百一十公里,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挑戰單日超過一百公里以上的路程。不論怎樣,都要繃緊神經全力備戰。雖然心裡忐忑不安,但是前一天順利騎完九十公里,也多了幾分信心。
前半段的行程幾乎都是沿著竹南鎮內,面向台灣海峽的海岸線,海風徐徐的吹拂下,心情十分愉快。附近一帶是台灣北部最大的濕地生態區──香山濕地,我們一邊欣賞風力發電的白色大風車,一邊疾駛而過。
每次覺得騎得很順的時候,一定會遇到坡道。本來立志今天要努力跟上領先集團,可是在上坡時又不斷被超越。
隊上經常保持穩定速度領先的是團長羅祥安和吳春蘭夫人(Mimi)。羅祥安身材高䠷,體型結實,頂著光頭,而且面色嚴肅,看起來有點難親近。但是實際交談後,會發現他是位風度翩翩的紳士,跟外型落差很大。他的聲音低沉有磁性,有著運動員般的爽朗笑容,散發出來的自信心是他和前董事長劉金標兩人同心協力,將巨大機械從小工廠推到世界知名企業,一路累積下來的吧。
這一趟是羅祥安第九次單車環島,我們原本以為他應該是得心應手吧,但其實不然,他笑著說:「因為每次的條件都不一樣,一旦開始騎,還是會覺得很辛苦啊。」
另外,受到丈夫的影響而開始騎自行車的Mimi,這已經是她第五次挑戰環島,個子小小的,性情開朗,很善於帶動氣氛。她全身上下洋溢著無比強大的熟女正能量,為團員們注入滿滿的活力。
她總是騎著自行車緊跟在羅祥安的身後,展現夫唱婦隨的典範。
「領航騎士團」裡面,有很多成員都是和捷安特或自行車業界有關的人,也有平常就在騎自行車鍛鍊的人,或是曾經參加過比賽的選手。不管什麼路況,都能維持平均速度二十五公里,騎起來遊刃有餘,是領先集團的固定班底。
我光是要保持在平均二十公里的時速就已經很吃力了。相較於望塵莫及的領先集團,後面的第二集團就是像我這樣的「插花自行車手」,也有因為任職於自行車相關產業,被上司派來把環島當成研修的人,或者是企業老闆等形形色色的參加者都有。
其中,母語不是中文的團員,有遠道而來的移民美國的越南人An Le,還有包括我在內的三位日本人,共有四位。其他兩位日本人分別是自由媒體人野島剛,以及在台中擔任日文老師的杏子(代稱)。Ch6單車環島體驗記:日本篇
體驗過台灣環島之後,我就這樣栽入環島的世界裡。
「日本也有可以『環島』的地方嗎?」我一邊眺望地圖,北海道、本州、九州……,再次發現日本實在是幅員遼闊,而且有很多地方我都還沒去過。
可是,如果爆胎,我自己不會維修,也不確定自己遇到意外狀況時有沒有辦法應對,現階段要一個人挑戰長途騎乘,功力還差太遠了。
如果是像台灣環島那樣,有夥伴一同騎乘,就能比較安心。於是我開始搜尋日本全國各地的自行車活動。
在網路上輸入關鍵字,就會跑出大量的搜尋結果,幾乎每個月在日本的某個地方都有相關的活動,似乎是近幾年掀起的風潮。作為振興地方觀光的一環,為了吸引海內外的廣大自行車愛好者參加,許多地方自治體本身也積極投入心力,甚至在東京或是附近的多摩川也都有自行車活動。
仔細回想,我平時在東京都內散步、開車或騎自行車時,幾乎沒有看過任何自行車活動的印象啊。也許就像是「不開車的人,對車子也很生疏」同樣道理,在這之前即使有自行車騎士從旁呼嘯而過,我也沒有放在心上吧。
既然都要去了,當然也想要好好享受旅遊,於是我以「沒去過的地方」、「可以環島」,還有「路線五十公里以上」為條件,挑戰在日本各地騎自行車環島。
奄美大島
屋久島、佐渡島、能登半島……,在日本參加過幾次「環島」活動之後,讓我多了一點自信。一整年幾乎都在與自行車為伍的日子中度過,最後就以十二月的「AMAMINOSHIMA CHALLENGE CYCLING 240K 」(奄美大島自行車挑戰
賽240K ),為二○一七年畫下完美的句點。
奄美大島的面積不小,繞一圈的距離也差不多有兩百四十公里。直到二○一二年青森縣的「下北半島長途騎乘310km 」活動出現之前,奄美大島的這場盛事是 以「日本最長的單日騎乘距離」而聞名。
我單日騎乘的最長距離是能登半島的一百六十公里,以環島一周的標準賽程兩百四十公里來說,大會的限制時間是十三個小時,即使是一路騎到終點,中途不休息,平均時速也要保持十八公里以上才來得及。若我參加標準賽程,根本是自不量力,於是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半程賽程的一百六十公里。雖說是半程,距離也遠比一般的自行車賽還要長。然而,之後才知道這趟一百六十公里的距離,不是普通的一百六十公里。
這是我人生首次踏上奄美大島的土地。從東京的羽田機場出發,有日本航空的直飛航班,廉航也有香草航空每天從成田機場出發的航班。我在羽田機場搭機,大約兩個半小時後抵達奄美大島,飛機降落前望向窗外,地形蜿蜒崎嶇的島嶼映入眼簾。
我想起了出發前,聽到曾經造訪過奄美大島的友人夫妻說:「要騎自行車繞奄美大島一圈?別開玩笑了。」他們夫妻倆喜歡旅行,在奄美大島有騎機車環島的經驗。「一路上都是隧道和坡道,幾乎沒什麼平地。就算是騎機車,也很吃力。」他們補充說道。當我說要參加奄美大島的自行車賽時,他們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更加激發了我的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