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屏東學概論

95特價5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章
導論
壹、屏東學是什麼?
一、臺灣地方學的發展背景
粗略來分,臺灣的地方學有兩種型態:
1. 傳統的區域研究(或地方學),以學院為主體,將地方視為客體,強調客觀研究。
2. 一九九○年代初期,隨著臺灣政治社會的轉變,地方學的核心精神也產生質變,雖然仍以地域為對象,卻隱含回饋鄉土的歷史文化覺醒運動的精神,具有草根性,強調地方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各地縣市政府和社區大學扮演重要角色。至今形成了兩種地方學並存的現象。
  如今,大學的社會責任日益被要求,學術風氣也越來越強調研究與實踐的結合,大學應當趁此趨勢,融合這兩種地方學,開展出地方學的新風貌。
二、屏東學的定義
(一) 靜態的屏東學,亦即「屏東學ed」指對於屏東縣過去各方面,不論是環境和生態、族群、經濟、交通、政治、社會、文化和教育等所累積的成果,追尋其發展的軌跡,從而進行認識和探究。
(二) 動態的屏東學,亦即「屏東學ing」指對於屏東縣目前和未來所面對的議題進行發想,想方設法提出改進的策略,期求形塑出更加美好的屏東。
三、屏東學有什麼用?
(一) 對學生而言
1. 增加學生對屏東的認知。
2. 培養學生親近土地和人民的習慣。
3. 形塑學生跨領域學習的態度和能力。
4. 強化學生參與地方、治理地方的能力。
5. 鼓勵學生將上述的習慣、態度和能力,帶到天涯海角。
(二) 對教師而言
1. 研究產出更具有在地實用性。
2. 教學更有切身性、活潑有趣。
3. 增加教師個人與地方的連結,豐富其身土不二的生活樂趣。
(三) 對地方政府、社區和產業而言
  透過與大學合作,可以發揮在地群聚的效應,互助互利、事半功倍。
(四) 對大學而言
1. 建立大學的在地特色。
2. 增加大學在地的功能。
貳、屏東學在屏東大學的發展
  屏東大學是屏東地區唯一的國立綜合大學,擁有人文社會學院、教育學院、管理學院、理學院、資訊學院、大武山學院、國際學院,共七個學院,適合也有責任貢獻於屏東地區的發展,從而樹立屏東大學的特色。以下依歷史發展的脈絡來介紹:
一、各系舉行系列相關研討會
  社會發展學系從2005年開始每年舉辦「南臺灣社會發展研討會」,迄2023年共舉行了18屆,其中有不少有關屏東的研究。中國語文學系從2011年開始舉辦「屏東文學研討會」,迄2023年為止已舉行8屆。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暨原住民專班於2016年創辦「排灣學研討會」,迄2023年已辦過6屆。
二、舉行「《屏東縣志》讀書會」和「屏東產業展」
  當第3次《屏東縣志》於2014年11月出版時,社會發展學系李錦旭副教授結合校內外自願者成立「《屏東縣志》讀書會」,利用該系場地,從2015年2月開始每兩週聚會一次,至10月讀畢。期間並應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的邀請,結合系內多位教師,主要根據《屏東縣志:產業篇》,從5月28日至8月2日,假屏東旅遊文學館策展「綠色經濟的故事—屏東百年產業變遷展覽」。
三、實施「教育部屏東大學特色大學試辦計畫」
  李錦旭與中國語文學系黃文車副教授一起主持「教育部屏東大學特色大學試辦計畫主軸2-1:走讀屏東,在地文史與屏東學的社區實踐」,從2015年11月開始執行到2016年12月結束,分成社會發展學系的「何謂『屏東學』?」以及中國語文學系的「屏東文學」兩部分。
四、舉行「屏東學在屏東大學」發表會
  古源光校長率領師生,於2017年5月1日上午假本校公民社會培力教室,為人文社會學院全院學生必修的「屏東學概論」新課程以及《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和《屏東文學青少年讀本》兩套新書舉行聯合發表會。
五、開課「屏東學概論」
  2017年9月開始,本校人文社會學院在「教育部106年教學創新試辦計畫之人社院屏東學計畫」的支持下,全院大一新生必修「屏東學概論」,配合全院系所組成,分成八個單元,由人社院各系教師聯合教學。除了成立專門網頁服務師生、免費發給每位修課學生一本講義以及課堂教學以外,師生們也到屏東各地進行參訪學習。2018年10月正式出版教科書《屏東學概論》,2024年2月出版第二版。另外,大武山學院從2019年9月開始,由全校五個學院聯合開通識課程—「屏東學」,供全校學生選修。
  2023年5月並制定〈國立屏東大學推動屏東學課程實施辦法〉規定:2023年9月以後入學的日間部大學生,需修畢屏東學課程始得畢業。所謂「屏東學」課程,是指本校學術單位開設課程名稱含「屏東」字樣的課程。
六、成立「屏東大學屏東學教師社群」
  為了推動屏東學,屏東大學結合有興趣的教師22位成立「屏東大學屏東學教師社群」,每個月至少舉行一次相關的活動,包括教師增能演講、座談、實地踏察、讀書會、社區演講,以及研討會等,以作為屏東學的行動智庫和活水源頭。
七、圖書館成立屏東學專區
  配合「屏東學課程」的開課,本校在民生校區圖書館成立「屏東學專區」,以便長期收藏有關屏東的資料,並與原有的「屏東作家專區」,聯合舉行屏東學相關的活動,以支援屏東學的教學和研究。
八、高教深耕計畫繼續耕耘屏東學
  本校向教育部申請「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一年榮獲6,700多萬元,其中有些計畫與屏東學有關,關係最密切的是人文社會學院負責的子計畫5:「走讀屏東」在地關懷、文創加值與多元語文計畫。其中不論是數位產業、公民培育、文創社群、原民音樂、文化推展或多元語文,都環繞著屏東學來設計。
九、舉行屏東學學術研討會並出版論文集
  本校人文社會學院於2020年3月創辦「屏東學學術研討會」並出版論文集—《地方理論與社會人文對話:2020年第一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21年11月出版)、《大學地方學的形塑與發展:從發展史到認識論—2021年第二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22年7月出版)、《主題「屏東縣地方學的多層次建構與協作」:2023年第三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24年2月出版)。
十、與國內外大學進行地方學交流
  本校以人文社會學院教師為主,從2019年6月開始組團到國內外大學/地方政府進行地方學的參訪見學:日本青森縣弘前大學(2019年6月)、金門大學(2020年12月)、澎湖縣政府(2022年8月)、暨南大學(2022年12月)、中央大學(2023年5月)、佛光大學(2023年6月)。同時,也接受各大學的地方學來本校交流。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