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法國宮廷文化的創意美學

9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瑪麗皇后:天真的拜金女

在奧地利備受嬌寵的瑪麗?安端奈特公主(Marie Antoinette, 1755-1793)嫁給法王路易十六,分明就是場政治聯姻秀,但天真活潑的她不喜歡拘謹繁瑣的宮廷禮儀,最關心的事就是和裁縫或髮型設計師討論她的服飾及髮型;錦衣玉食,有錢有閒便是她視為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再加上當時法國民間的反奧情緒,就有人把這位奧地利女子(Autrichienne),稱作lautre chienne(意為「別人的母狗」)。還有,她給老百姓的印象經常是玩樂、奢豪,因此還被封為「赤字夫人」(Madame D?ficit)。

瑪麗皇后多變的肖像畫

瑪麗?安端奈特天生麗質難自棄,絲毫不會忽略自己的美貌,也懂得借助藝術家來展示自己迷人的形象與魅力,以滿足自戀的虛榮心,而藝術家或工匠們也樂於以她做為表現女性纖巧、柔媚以及甜美的典範。其中勒布倫(Elisabeth-Louise Vig?e Le Brun)最能獲得皇后的讚賞,原因是兩人同齡,且愛好歌唱、自由,並欣賞盧梭的思想,所以她成了皇后的知己,這位女畫家也在皇后身上找到其畫風理想的表達方式。

不論瑪麗皇后是出於表現個人的虛榮,抑或是對藝術真正的愛好,但她畢竟是個非常重要的贊助者,當代時尚與品味的最佳代言人,她身為一國之后,動見瞻觀,不可能絲毫沒有政治影響力,但絕對與路易十四完全不同。後者有意識地利用自己的喜好和品味,發揮政治功能與影響力;而瑪麗?安端奈特只是天真地追求個人的愉悅及偏好,她的風格以親切、和諧為特徵,有別於路易十四、路易十五時代意在炫耀王室的博大及奢華。

皇后的小裁縫

瑪麗皇后的服飾繁複多樣,依場合、季節各有不同,要滿足她的欲求,就得有位超級裁縫師,而羅絲?貝兒坦(Rose Bertin)對皇后而言,重要性無可取代。她雖出身底層,但在裁縫界卻是佼佼者,她的出現打破了市民不得出入王后閨房的宮廷禁忌。貝兒坦小姐為瑪麗皇后設計不少華服,包括誇張的裙撐,繁複的蕾絲裙擺;不過,最特別的還是髮型師雷歐納(Lonard)和貝兒坦共同創造了怪誕的帆船造型,結果竟引起仿效。也因為貝兒坦深得瑪麗皇后青睞,被當時宮廷人士戲稱為時尚部部長。現在大家總算明白為什麼當時法國的門楣比較高一些了吧,這樣才能任這群花蝴蝶自在地穿梭其間呀!

貝兒坦的影響力不僅限於法國,值得一提的是一七七三年她在聖奧諾雷街(Rue St. Honor?)設立了一個服裝製作組織「大摩歌」(Grand Mogo),每月一次將一個全新時尚打扮好的洋娃娃-迷你模特兒,送到外國宮廷或巨富豪宅去,遍及英國、俄國、西班牙、葡萄牙、德國、義大利、斯堪地那維亞、君士坦丁堡和美國。這可說是第一個具國際聲譽的服裝製作組織,也是法國時尚再次展現其影響力的方式。法蘭西帝國不但販賣商品,也銷售品味,並蔚為風靡一時的瑪麗熱,法國巴黎的宮廷時尚地位因此更加牢不可破。如今這些洋娃娃早成了古董,是收藏家爭相搜購的目標。

況且,羅絲?貝兒坦還是個有生意頭腦的服裝設計師,不論哪個貴婦如何請託,她絕不肯馬上設計與瑪麗皇后類似款式的服飾,必定讓皇后先引領時尚風騷才行,不能讓其他人與皇后撞衫。由於經過熱切的等待,更覺得難能可貴,因此願意乖乖掏出大筆銀兩添購華服。這可說是「飢餓哲學」的最佳例證。要命的髮型

十八世紀法國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瑪麗皇后有一陣子突發奇想,對鳥羽毛製品大感興趣,她要求大臣們從世界各地進口珍奇羽毛,做為髮飾或服飾配件,於是歐洲上流仕女們掀起一股羽毛製品熱。有一回她的髮型設計師為了要讓皇后在宴會上壓倒群芳,居然將一只裝了金絲雀的籠子梳進她挑高的頭髮中,讓她無論走到哪兒都能聽見悅耳的鳥語(不過鳥兒要怎麼方便呀?);從此,不管是瑪麗皇后的髮型或插滿羽毛的髮飾,都在上流圈流行起來。也有貴婦把頭髮盤得高高的(將近一公尺),坐馬車時為了怕頭髮碰到車頂,而得將頭伸出窗外,或者只好跪在地上以保護髮型。此外,有的人會模仿庭園景致,將頭髮塑造成包括小橋、流水、山丘、風車等造型;也曾有夫人為了不讓裝飾髮型的鮮花枯萎,將盛了水的瓶子裝飾在頭上!也有人受殖民主義影響,設計了大帆船造型的髮式。好一個「髮不驚人死不休」。

二十世紀中葉,興起一陣尋古風,高聳髮髻,雍容華貴的造型,深受時尚攝影界鍾愛,更令不少攝影師為之瘋狂。此外,瑪麗皇后也將奧地利的風尚帶入法國,利用花卉製造成髮粉,在當時亦掀起一陣旋風。雖然她儼然成為了當時歐洲時尚的代言人,但也因為這些豪奢招搖行徑,種下她最後上了斷頭台的悲慘命運。

都是香水惹的禍

據說瑪麗?安端奈特沉溺於她最愛的香水:「皇后香蹤」(Le Sillage de la Reine),結果成了逃亡時啟人疑竇而遭致被逮捕的致命過失。有一派的說法是,當時有個警覺性高的女僕,觀察到皇后胸前塞滿香水,似乎有逃亡意圖,因此鳴了警笛;另一派則認為,瑪麗皇后逃命時,身上散發濃郁香氣,和隨行旅客的臭味形成強烈對比,因而洩漏了身分。原來凱薩琳皇后時代香水與毒藥僅一線之隔,如今落到瑪麗皇后身上,也成了致她於死的「劇毒」。另一位招搖的貴婦是路易十五的情婦杜巴麗夫人,她淘氣討喜,但卻缺乏文化素養,最後的命運也是上了斷頭台,不過可不像瑪麗皇后如此「優雅」歸天,最後一刻,完全花容失色,哭著求饒……

而一向哈法的日本人,其化妝品大廠資生堂,也曾推出「瑪麗皇后香水」。法國大革命期間,瑪麗皇后慘遭處決,但如今已是二十一世紀,她仍在流行文化與歷史上佔重要席位,法國也開始為她平反,甚至以她之名推出限量的「瑪麗香水」,以表示其尊貴;另外,黛堡皇家級巧克力也出了一款瑪麗皇后巧克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