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拳王阿里不敗的祕密,都是為了上雜誌

阿里在生涯初期,曾經欺騙大眾他會在水下進行訓練,由此可看出他應對媒體時有多少鬼點子。
  1961年,《運動畫刊》指派攝影師舒爾克替阿里拍照。有一次阿里問舒爾克,他除了《運動畫刊》還有跟其他雜誌合作嗎?舒爾克說他拍的照片經常登上《生活》雜誌──當時美國發行量最高的雜誌。
  阿里聽完非常興奮,就問舒爾克能不能替自己拍照並登上《生活》,但舒爾克解釋道,他都是受人指派,而且他必須向編輯推銷這個構想,而編輯多半會拒絕──畢竟阿里當時才初出茅廬而已。
  但阿里不肯罷休,接著問起舒爾克的其他作品。舒爾克說自己擅長水下攝影,於是阿里告訴他一個「祕密」:「我從來沒告訴過別人,但我跟安吉洛(按: Angelo Dundee,美國二十世紀的傳奇拳擊教練)有個祕密。你知道為什麼我是世上動作最快的重量級拳手嗎?因為我是唯一會在水中訓練的重量級拳手。」
  阿里宣稱他在水中訓練的理由,就跟其他運動員訓練時穿重鞋一樣。「這個嘛,我讓水淹到我的脖子,然後在水中練習揮拳,而當我從水裡出來之後,動作快如閃電,因為沒有阻力。」
  舒爾克起初很懷疑,但阿里提議讓舒爾克來參觀自己的水下訓練過程,並且替《生活》拍攝幾張獨家照片。於是舒爾克向《生活》推銷阿里的提議,而《生活》也很樂意專題報導阿里的非正統水中例行訓練。
  當然,整個故事都是阿里亂編的,但這個吹牛故事讓他成功登上美國發行量最高的雜誌,證明這方法是有效的。
  經常報導阿里與其拳賽的體育攝影師尼爾.萊佛(Neil Leifer)說道:「阿里是攝影師的夢想……他知道該怎麼擺姿勢。我覺得你根本不必叫他注意鏡頭……攝影師是不可能把阿里拍壞的。他只要一現身,你就大功告成了。」
  當時美國最有名的體育編輯迪克.夏普(Dick Schaap)回憶道:「阿里接受採訪的次數比史上任何人都多。我想不到有任何政治人物或演藝人員的談話人數、次數與時間比他還多。」
  固定替《紐約時報》撰文的知名體育記者麥克.卡茲(Mike Katz)表示:「我不相信史上有哪個運動員跟阿里一樣,這麼喜歡在媒體曝光。他喜歡被人注意──他就是因此而壯大的。」
  卡茲還補充道:「但他也跟媒體合作無間,是我認識的人當中最了解媒體的人。」就算這家媒體非常小,他都願意撥出時間。「阿里願意接受地方高中報社十年級學生的採訪,而且花的時間不少於他接受《紐約時報》拳賽記者的採訪。」
  隸屬於美國最大通訊社之一──美聯社的艾德.舒勒(Ed Schuyler)說道:「從來沒有精英運動員像阿里這麼親近媒體的。他的訓練營總是對外開放。你可以一天24小時都在報導他。只要他看到麥克風,或兩、三個記者在抄筆記,他就會主動靠過來,就像有人去按開關,然後燈就亮了。」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銷售都是關鍵

1993年一份調查顯示,阿諾.史瓦辛格是美國人最想在長途班機上閒聊的男性。只有一個人贏過他──歐普拉.溫芙蕾女士,而遠遠落在他後頭的,是前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以及歌手瑪丹娜。
  「我不想跟別人一樣。我覺得自己很獨特,不是平凡的張三或李四。」阿諾在與電影同名的自傳《魔鬼總動員》(Total Recall)中寫道。記者馬克.胡傑(Marc Hujer)也在《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一書中評論道:「他總是想跟別人不一樣,從來就不想順應周遭環境,因此他反其道而行,創造一個能接納他的空間。」
  阿諾從小就很迷運動,但他不喜歡團隊合作,因為沒辦法像個人運動一樣凸顯自己。「我們同心協力贏了比賽,觀眾卻不認得我這個人,我很不喜歡這樣。」他繼續補充:「最糟糕的事情就是跟別人一樣。我討厭這樣。這也是我起初投入健美的原因。你要自己承擔風險,而不是整個團隊一起扛。」
  阿諾認為,無論他想達到什麼成就,都一定要借助公關力量才得以辦到。他在自傳中解釋道:「每次我拍完電影,都覺得自己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每部電影都必須靠市場培養。你可以做出全世界最棒的作品,但假如你沒有公諸於世、大家都不知道它,你就什麼都沒有。詩、繪畫、寫作、發明都一樣。」
  史上有許多偉大的藝術家都無法靠作品賺錢,因為他們不懂公關的重要性,也不擅長銷售。有一次,阿諾提到畢卡索這類藝術家,為了支付飯錢而被迫繪製餐盤的畫作。如今這些畫作都值好幾百萬美元。「我的電影就不會發生這種事。健美與政治也一樣──無論我這輩子做了什麼,我都知道要想辦法銷售它。」
  阿諾在所有他選擇的職業都達成了最高的成就。這個來自奧地利小鎮、出身寒微的男孩,決心要成為全世界最有名的健美先生──他辦到了。他七度贏得「奧林匹克先生」頭銜──健美界最高榮譽。
  接著他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片酬最高的動作片明星;後來他也克服所有阻擋目標的重大障礙,成為他那個時代最有名、片酬最高的好萊塢演員。
  他甚至當過兩任加州(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州長,本來還可能想選總統,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他不是在美國出生的。
  阿諾說他十歲時,就非常篤定自己很特別、注定要做大事:「我知道我會達成某種成就(雖然我不知道是什麼),而且這樣會讓我很出名。」他父親希望他過平凡的生活,但這是他心目中最糟糕的事情。根據阿諾表示:「我心理有種欲望與衝勁,我絕對不是一般人。一般人樂於過著規律的生活,但我不一樣。我覺得人生不應該只是埋頭苦幹、平淡無奇的活著。」
  奧地利對阿諾來說太小了,當時他的目標就已經放眼美國。有一天,他看到雷格.帕克(Reg Park)的照片,帕克既是健美先生也是演員。他決心仿效帕克,並將健美視為他進入電影圈的途徑:「全世界所有人都會透過電影認識我。電影能賺錢……還能幫我追到漂亮的女孩子,這一點可重要了。」
  與其他懷抱類似夢想的男孩不同,年輕的阿諾鐵了心要達成目標,而這些目標也讓他有了全力以赴的熱情。
  對阿諾來說,自我行銷不只是達成目標的手段;建立自己的品牌,就是獲得「自由」的首要條件。
  阿諾也在1977年的一次專訪中說道:「我想要擁有絕對自由的感覺。就算只有一次也好,我希望自己能夠做任何事情。這表示我必須創造一個名號與品牌,讓我想做什麼事都可以。因此我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名聲──所有人都認識的名號。」
  阿諾.史瓦辛格的人生座右銘始終都是「保持飢渴」──也只有這四個字最能代表他對成名的渴望:「渴望成功,渴望打響名號,渴望被人看見、被人聽見,並產生影響。」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