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懷念臺灣人權與民主英雄——我的臺大法學院學長曾群芳〉/邱榮舉
曾群芳的一生,跨過兩個時代,他是大時代轉變的見證者。曾群芳的家族,是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時期新竹州的望族,早期祖先來自廣東。曾老是新竹州立新竹中學校畢業的傑出校友,後來到臺北唸書與發展。他在臺灣省立法商學院(原臺灣總督府立臺北高等商業學校、臺北經濟專門學校)併入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的轉型時期,對於政府、執政黨的粗暴對待,為了保障原教職員工生的基本權益,曾群芳和當時著名的學生領袖所發動的抗爭,使得臺大法學院不得不對臺灣校園人權與民主多加重視。再者,當時的臺灣大學,是各方菁英匯集之地,臺大法學院更是臺灣學生運動的最重要基地,各級學校的學生代表曾來此群聚開大會,且有政治行動,曾群芳是當時主要的學生健將,他與一群臺灣青年,風起雲湧,歷經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統治的洗禮與淬煉,共同關懷臺灣政治發展,有遠大的抱負與政治理想、狂熱的革命行動及若干英雄事蹟。這些先知先覺者憂國憂民,共同奮起救亡圖存,熱血澎湃的臺灣青年,勇猛精進,衝決網羅,他們在大時代轉變中所寫下的臺灣政治史,實在是令人驚訝而刮目相看。
節錄自〈大時代下,那段小日子 我的同學曾群芳〉/廖運潘
我們是臺北高商同學
日本時代在臺灣總督府立臺北經濟專門學校(原臺北高等商業學校)讀書時,日本學生占多數,所以臺灣人常常被欺負,打也打不過他們。那時臺灣人口有600萬人,日本人不到40萬,原住民不到20萬人,剩下約550萬左右是臺灣漢人。但考試時,日本人和臺灣人的錄取比例是3:1。三班中,兩班是日本人,只有一班臺灣人。報考的人當中,日本人約100人,臺灣人至少是日本人的五到十倍,所以臺灣人的錄取率非常低。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也很難考,尋常科只有一班,每年只有一或二個名額給臺灣人。日本人多,自然會欺負臺灣人。
現在的人可能很難想像,臺灣人講的日語聽來很滑稽,因為臺灣腔很重。很多人是從公學校畢業的,都是鄉下口音。曾群芳很厲害,他的日語幾乎沒腔調。我那時曾想報考臺北帝國大學預科,同樣是高等學校,我的成績和操行都不錯,也有日本名字武田榮次,但他們根本不收臺灣學生,我報考資料寄出去就被退回來。所以在當時這樣情況下,曾群芳和我都能考上經專,真的很難得。
二二八和地下黨
騷亂是2月27日開始的,二二八那天我們都還在上課。教我們《經濟學概論》而正在講經濟思想史的老師伊太知良太郎說:「法國革命時巴黎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é)沒停課,所以我們也照常上課。」那天,學校六堂課都上完了。外面市面上的大鼓聲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在行政院現址)的槍聲我們都聽得到,只是沒人注意到是槍聲,以為是鞭炮作響。下課時,學校派工友高天送通知我們外面發生的事情,要我們趕快回家。我還跑去新高堂書店/東方出版社買書,看到新臺百貨公司(前菊元百貨店)上面有東西丟下來,下面在燒。我避開那裡,走去延平北路太平町親戚九叔林能安家,才被詳細告知,第二或第三天晚上就戒嚴了。我跑到巷口去,看到路上都是荷槍實彈的軍人,大概麻煩了,就騎腳踏車去北投找我弟弟運淮,到3月2或3日火車有通才回家。所以關於二二八詳細的事我不太知道。我們出來時,碰到一些學生,都有去中山堂聽演講。聽說中國兵會從新竹開上來,所以學生準備組織義勇軍到新莊龜山去攔截。學生當時沒武器,打算徒手應對,我則擔心被捲進去。
曾群芳的一生,跨過兩個時代,他是大時代轉變的見證者。曾群芳的家族,是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時期新竹州的望族,早期祖先來自廣東。曾老是新竹州立新竹中學校畢業的傑出校友,後來到臺北唸書與發展。他在臺灣省立法商學院(原臺灣總督府立臺北高等商業學校、臺北經濟專門學校)併入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的轉型時期,對於政府、執政黨的粗暴對待,為了保障原教職員工生的基本權益,曾群芳和當時著名的學生領袖所發動的抗爭,使得臺大法學院不得不對臺灣校園人權與民主多加重視。再者,當時的臺灣大學,是各方菁英匯集之地,臺大法學院更是臺灣學生運動的最重要基地,各級學校的學生代表曾來此群聚開大會,且有政治行動,曾群芳是當時主要的學生健將,他與一群臺灣青年,風起雲湧,歷經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統治的洗禮與淬煉,共同關懷臺灣政治發展,有遠大的抱負與政治理想、狂熱的革命行動及若干英雄事蹟。這些先知先覺者憂國憂民,共同奮起救亡圖存,熱血澎湃的臺灣青年,勇猛精進,衝決網羅,他們在大時代轉變中所寫下的臺灣政治史,實在是令人驚訝而刮目相看。
節錄自〈大時代下,那段小日子 我的同學曾群芳〉/廖運潘
我們是臺北高商同學
日本時代在臺灣總督府立臺北經濟專門學校(原臺北高等商業學校)讀書時,日本學生占多數,所以臺灣人常常被欺負,打也打不過他們。那時臺灣人口有600萬人,日本人不到40萬,原住民不到20萬人,剩下約550萬左右是臺灣漢人。但考試時,日本人和臺灣人的錄取比例是3:1。三班中,兩班是日本人,只有一班臺灣人。報考的人當中,日本人約100人,臺灣人至少是日本人的五到十倍,所以臺灣人的錄取率非常低。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也很難考,尋常科只有一班,每年只有一或二個名額給臺灣人。日本人多,自然會欺負臺灣人。
現在的人可能很難想像,臺灣人講的日語聽來很滑稽,因為臺灣腔很重。很多人是從公學校畢業的,都是鄉下口音。曾群芳很厲害,他的日語幾乎沒腔調。我那時曾想報考臺北帝國大學預科,同樣是高等學校,我的成績和操行都不錯,也有日本名字武田榮次,但他們根本不收臺灣學生,我報考資料寄出去就被退回來。所以在當時這樣情況下,曾群芳和我都能考上經專,真的很難得。
二二八和地下黨
騷亂是2月27日開始的,二二八那天我們都還在上課。教我們《經濟學概論》而正在講經濟思想史的老師伊太知良太郎說:「法國革命時巴黎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é)沒停課,所以我們也照常上課。」那天,學校六堂課都上完了。外面市面上的大鼓聲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在行政院現址)的槍聲我們都聽得到,只是沒人注意到是槍聲,以為是鞭炮作響。下課時,學校派工友高天送通知我們外面發生的事情,要我們趕快回家。我還跑去新高堂書店/東方出版社買書,看到新臺百貨公司(前菊元百貨店)上面有東西丟下來,下面在燒。我避開那裡,走去延平北路太平町親戚九叔林能安家,才被詳細告知,第二或第三天晚上就戒嚴了。我跑到巷口去,看到路上都是荷槍實彈的軍人,大概麻煩了,就騎腳踏車去北投找我弟弟運淮,到3月2或3日火車有通才回家。所以關於二二八詳細的事我不太知道。我們出來時,碰到一些學生,都有去中山堂聽演講。聽說中國兵會從新竹開上來,所以學生準備組織義勇軍到新莊龜山去攔截。學生當時沒武器,打算徒手應對,我則擔心被捲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