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桐葉中學畢業了。
四年肄業期間,正巧遇上從北京發生的五四運動。這一運動,立刻傳到上海,傳到全中國,使多少青年學生放下課本,離開課堂,參加了反對北洋軍閥政府的活動。洪桐葉就是其中的一個。
政治活動不免直接影響課業,畢業典禮中校長講話的時候,就曾不客氣地批評洪桐葉這一年級是歷年畢業學生中功課成績最差的一班。他感慨的說:
「我是一個辦教育的人。站在純教育的立場,我要求政治活動退出學校,學生不要參加政治活動。」
校長講話後,緊接着一個國文教員自動登臺致詞,他委婉地說明他個人的意見。
「五四運動的價值,在於思想上的啟蒙。接受科學與民主,讓科學與民主的精神貫澈到政治、經濟、社會和人民的生活,那才是中華民族的生機。我們不能固守兩千年以前的思想,而永久不變!」
國文教員的觀點顯然與校長有異。典禮之後,他們兩個私人之間就起了很大的爭執,國文教員又不肯讓步,據理而辯,把個校長氣得渾身發抖。當然這種爭辯是沒有結論的,但國文教員在這一暑假中卻沒有接到續任的聘書,最後他不得不捲鋪蓋離開。
洪桐葉的功課不好,他自己也坦白承認。在他這一班級中,他是以剛剛及格的分數拿到畢業文憑的。照校長的看法,他應當算是壞中之壞了。
雖如此,守寡多年的母親,還是希望他能進入大學。因為一個中學畢業的十多歲的孩子,不文不武,實在沒有較好的出路。尤其當她想到他的父親的時候,她更覺得有必要給他一個深造的機會。要不,對於生者死者都將留下無窮的遺憾,會使她永遠懷着不安。她豈能忘記洪家的門第?他常常想着不要玷辱了這個高貴的門第,更好是能從洪桐葉手裏把這個門第發揚而光大之,她才覺得對得起已死的丈夫。
原來洪桐葉的父親,曾經做過南京臨時政府的軍部次長,他在任內因病下世。遺下他的夫人和一子一女,這一子一女便是洪桐葉和他的妹妹金鈴。這位洪次長,倒稱得起是一個為革命犧牲的人物,身後竟不曾留下什麼財產。因而未亡人的生活,就發生了極大的困難。
洪桐葉有個親叔叔,是留法學藝術的。但他學成回國以後,卻一直在交通界服務,歷任南北各線的鐵路局局長,也算是一個兜得轉的人物。但沒有人知道那真正原因,他把骨肉之親的洪桐葉的一家三口,視作路人,一點也不照應他們。洪桐葉一家,以後流寓在上海閘北。母親和妹妹在商務印書館工廠作臨時裝訂工人,母女兩個把一點血汗錢省喫減用,卻教洪桐葉入學讀書。
讀大學,是母親的主張,洪桐葉自己也願意。但算來算去,沒有這個經濟力量。母親為難了很多天。最後,她抱着一種「姑一試之」的心情,親自帶着洪桐葉,破例來到局長叔叔家求叔叔了。叔叔結婚多年,自己並無兒女,洪桐葉算是他們洪家惟一的後代。照理,他應當負責任培植他成人,因為這在一個有錢的人,實在所費寥寥。但叔叔對於這個請求,並沒有一點興趣,斷然予以拒絕。
母親便無可奈何地退而求其次,試着說:
「聽說在鐵路上工作,倒是滿有出息的。你能不能介紹他?」
「桐葉要不是我的姪子,我還可以考慮介紹他。是我的姪子,倒不行了,因為我不能引用私人!」
局長叔叔歪着脖子想了一下,接着說:
「這樣吧。我有一個法國朋友,在霞飛路上開一家洋行,做獵槍生意。前些時,他託我找一個學徒。我看,就教桐葉去吧。學點法文,好好做事,將來做買辦,比我當局長還好呢。」
事情就這樣決定了。
洪桐葉每天到洋行去上班,擦玻璃,擦地板,洗汽車,洗馬桶間,還帶給法國老板和老板娘擦皮鞋,洗內袴。洗內袴這個工作是非常奇怪的,每天早上總有這麼一條偶或兩條內袴交下來洗,有時是男人的,有時是女人的,有時男女兼有,而且祗要老板不出門,就風雨不阻,寒暑無間,準有。洪桐葉偶然問及當廚子的白手老王,這麼單獨洗內袴,到底是怎麼回事。老王裂着嘴笑了。
「小洪,我問你,你今年幾歲了?」
「十八歲。」
「十八歲了。還不懂這點事?傻瓜!」
說着又笑,倒把洪桐葉笑得臉紅了。
洋行裏用人極少,除了這個白手老王之外,祇有一個坐寫字檯的先生,有時聽見人叫他「買辦」。好像法國老板對這位買辦,也並不怎樣拿他當一回事,一直用一個字叫他「張」。上上下下,裏裏外外,所有的事情都堆在他一個人頭上。老板常使他到外邊去辦事,而又責備他耽誤了家裏的工作。
此外,原還有一個打雜跑腿的小王,洪桐葉進來之後,他的生意被歇了。洪桐葉對於局長叔叔豫許給他的那一個作買辦的光明前途,等真正看到那位買辦「張」之後,倒也並不再有特別的興趣。但職業有時不是由人挑選的,碰到了這一行,同時又沒有別的機會,就祗好先幹着。
他每天下班之後,隨便買點什麼可喫的東西塞塞肚子,就趕到一家夜校裏去學法文。有時候身上沒有錢,就略去這頓晚飯,緊緊袴帶算了。法國老板每月給他四塊銀洋飯錢,另加兩塊錢零用,一總是六元。而他單單學法文,每個月就要八塊錢的學費。因此,他仍須依靠母親和妹妹的工資度日。
一年過去,洪桐葉也學會幾句法國話了,對於洋行裏的情形也大略摸清一點了。原來他們賣獵槍,祗是個幌子,一年當中也不知道有沒有一筆兩筆交易。老板,他名叫烈佛溫,實在是做軍火生意的。他常常旅行各省,和當地的軍閥們聯絡,替他們從歐洲輸入軍火,而他也有辦法把各省的雅*片煙土推銷到外國去。
有個時候,為了搶一筆較大的生意,烈佛溫曾經和一個日本軍火掮客發生了衝突。深夜間,他從外面返回洋行,剛鑽出汽車門,就被人躲在暗處連擊三槍。算他運氣,三槍都擊中,而都未中要害。醫院裏躺了幾個星期出來,依然活躍在他的老生意場合中。但那一回他也留下了一個紀念,走起路來有點瘸腿了。
想到母親漸入老境,妹妹大了,都不很相宜再在外面作工,洪桐葉就更加努力工作,小心服侍老板、老板娘和他們的一兒一女,也更加勤讀法文。他的希望是極簡單的,早些學徒期滿,坐上寫字檯,多多少少有幾個薪水拿,就行了。他看得明明白白,這不是有給人飛黃騰達的機會的地方,在這裏,較高的願望無異是一種妄念。
老板娘每星期六下午要從澡堂裏叫一個修腳匠來家為她修腳。老板娘一雙手腳,保養得又白又嫩,得力於一個簡單不過的方法。香皂洗淨,拭乾;再用香皂和甘油,交搓,起大量泡沫,然後不用水洗,卻用柔軟的新毛巾把那些泡沫拭淨完事。有一回,在大冷的冬天,洪桐葉把手皴了,裂了幾條口,痛不可忍。他試着用老板娘的方法,偷着洗了幾回,不但裂傷好了,手竟變得嫩了起來。他因此心裏大大讚美老板娘的聰明。
經常為老板娘修腳的一個人,是浴德池的小黃九,每到星期六下午三點鐘,他一定準時報到。那時,老板娘剛從浴缸裏起來,軟椅上一靠,腳便伸到小黃九的膝頭上,那腳上有時還帶着沒有拭淨的水珠。小黃九為老板娘專用一套刀具和磨刀的細石,用完了由老板娘自己保存起來。
修腳的時間,老板娘照例看畫報,同時也吸煙。她喜歡享受小黃九的那種「技巧」,甚或是「藝術」,他實在修得好,但她卻不欣賞小黃九這張黃面孔。把一本大型的畫報,兩手攤開,隔開這張黃臉,一雙腳則暫時交給他,老板娘就有一種十全十美的快感。
小黃九方面,也有一種不應有而竟有的不寧靜的享受。老板娘的浴衣有時會從腿上滑下去。每當這種時候,小黃九總是停下他的刀子來,替她把浴衣拉上去。老板娘似乎看畫報看得出了神,對於這些事竟不察覺。小黃九捏住她一隻腳,準確地揮動着小刀,儼然像一個雕刻家在創作一件藝術品。
這回是偶然的。三點鐘過了,老板娘已經在浴缸裏泡彀*了,而小黃九還沒有來。洪桐葉打電話去問,那邊回說,人早就出來了。
老板娘坐在軟椅上等得不耐煩。眼看四點鐘過了,人還不見來。老板娘就對洪桐葉說:
「你實在應當學修腳。你學會了,你替我修,就不會發生像今天這樣的事了。我給老板講,你學修腳!」
這一個突如其來的命令,使得洪桐葉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為難了一下,他說:
「修腳和開洋行賣獵槍,不是一行生意。」
「怎麼不是?我是洋行老板娘,你給我修腳,正好是洋行生意呀。」
直等到四點半,小黃九才算來了。原來他搭電車,在電車上和人打架,巡捕房去了一轉,這才趕了來。老板娘告訴小黃九,要他收洪桐葉做徒弟。
「學費,隨便你要,多少由我出。」
洪桐葉便翻譯給他聽。小黃九一聽就明白,對洪桐葉說:
「你學會了,她就不要我來了。」
洪桐葉怕他不高興,扯個謊說:
「那倒不是。她是準備萬一要回國,你不能去,她要帶我去。」
「上法國,我也願意哪。」
「說實在的,我並不要學,這是她的意思。我現在告訴她,就說你不肯教我,回絕了她,好不好?」
「那也不必,看她能出多少學費吧。」
從第二天開始,洪桐葉晚上上過法文,便再趕到浴德池去學修腳。十二點鐘以後,才回洋行睡覺,天不亮又要起來,越發忙碌了。那小黃九自從出師以來,這還是第一次收徒弟,倒鄭重其事。他知道洪桐葉沒有錢,跑出跑進,連電車都坐不起,便自己訂了一桌酒席,當着許多同行的面,給祖師爺上香,教洪桐葉給師傅和師爺師叔們磕頭。
一天的早上,洪桐葉正俯着身為地板打蠟,老板的女兒執着一柄玩具獵槍,跑過來騎在他背上,把他當馬,教他學馬跑。這個女孩,雖僅十一歲,卻是個胖子,怕不重有七八十磅,把個洪桐葉壓得透不過氣來。洪桐葉知道她是老板夫婦的寶貝,為敷衍她,便向前爬了兩步。
「好,已經學過馬跑了,下來吧。」
她不肯,要他再爬,而九歲的男孩也上來了。姐姐坐着背,弟弟坐着屁股,用玩具獵槍敲着他的頭,要他快爬。那個敲,並不是輕輕敲着玩的,而是用力真敲,不幾下,洪桐葉就眼裏迸金星。他不由不怒,猛可地直立起來,兩個孩子就跌了個仰面朝天。弟弟爬起來放聲大哭,姐姐拿那玩具獵槍,沒頭沒臉地把洪桐葉狠打,打得頭上臉上好幾處在流血。
老板娘聽見了,跑出來,把女兒拉開,問明緣由,就怪洪桐葉不好。
「他們是你的小主人,你原是他們的馬,他們教你跑,你就應當跑。你不該把他們摔下背來!」
安撫了女兒和兒子,老板娘裏邊拿出厚厚的一本書來,對洪桐葉說:
「我早就有幾句話想同你說。像你這樣一個人,沒有一個宗教信仰,是極危險的。你看我一家人,每星期上教堂,早晚做禱告。神和我一家人同在。忠心服侍你的主人和小主人,就等於服侍神,神會喜歡你。神喜歡你,你才有辦法。你的主人打你,罵你,把你當馬,當狗,你都要忍受,不可有反抗不滿的情緒。因為神說,有人打你的左臉,你把右臉也給他。儘他打你,永不還手,至死無怨,那是神的意思。人不可違背神的意思。神將會在你死後,請你到天堂上去享福。你的叔叔幫忙我丈夫做生意,他們是朋友,我這才成全你,告訴你這個便宜。吶,這是聖經,你拿去看,每天至少讀一章,不要間斷。這是法文的,不知道你讀不讀得懂?」
這個時候的老板娘,滿臉的親熱之狀,說話的聲調溫柔,又甜又蜜,比較平時竟像變了另一個人一樣。洪桐葉見洋老板娘看得起他,一時受寵若驚,不禁身輕如燕。用手抹一抹臉上的血跡,赧然接過那本聖經來,真是說不出的感激。老板娘回到裏邊,見女兒還在生氣,便親親她的臉說:
「你們根本不應該接近那黃人。神自然會罰他,降給他災禍,像他降給埃及法老皇的一樣。」
於是姐弟兩個立時跪到床門前,喃喃禱告:
「神啊,神啊,降災禍給那黃人!降給他蛆蟲,降給他疾病,降給他血!……」
神和他們同在,他們馬上又快活起來了。從此,他們再也不理那洪桐葉,正眼也不看他,卻有時大聲叫他「黃狗」!
而這條黃狗,為加了一課「讀經」,休息和睡眠的時間更少了。他的法文程度還差,而這又是一本「天書」,雖然字典不離手,讀起來還是十分喫力。而這是老板娘親自交代下來的,可能他把這視為他工作的一部分,不讀恐怕是不行的。
有時,他想不如去弄一本中文本的來讀,倒方便些。祗是主人沒有如此吩咐,那一定不合主人的意思,他不敢。
轉眼三年。
這三年間,洪桐葉也有他的收穫。他學會了說法語,學會了閱讀普通的法文書報,包括那一部天書一樣的聖經。更教人想不到的是,他學會了修腳。還有,他磨練成一個極大的耐性,能彀壓得下烈火般的憤怒。雖然當有人稱讚他的好性格的時候,他常常覺得有點心酸。
令他焦灼的是,爬上寫字檯的願望,還不見有確實的消息。這六塊錢的學徒,不知道還要幹到多久!抽個空兒回家給母親商量一番,母親就去找局長叔叔,意思想請他給法國老板講講情面。局長叔叔說:
「一點用不到。我知道烈佛溫夫婦兩個都是第一等的好人,待人厚道,決不會錯。等到時候,他自然會對桐葉有個辦法。我一提,倒不好了。豈不使他覺得:難道你還信任不過我?」
於是洪桐葉祗好再忍耐下去。
祇是母親的身體,越來越壞了。整個下半夜都咳嗽得不能入睡,用過各種成藥,也看過醫生,都不見好。人已經瘦得賸*下一把骨頭,還得掙扎着每天去上工。不去上工,問題就更大,一家三口怎麼喫飯呢?
一天下午,她在工廠裏又忽然肚子痛起來,痛得厲害。女兒金鈴扶她到廠醫室裏去看看,醫生斷定那是盲腸炎,非立送醫院不可。金鈴忙求教那醫生:
「送醫院,大約要用多少錢?」醫生代她計算一下,連開刀,帶病房,少說也得六十塊錢。金鈴便去給桐葉哥哥打電話,告訴了病情,問他能不能給法國老板借一點錢。洪桐葉自己也沒有準兒,放下電話,就去找老板。湊巧,夫婦兩個正在喝茶,洪桐葉就上去把話說了。老板端着杯子,問道:
「你說借多少錢?」
「六十塊。」
「六十塊?那是你十個月的工資啊,你不是說笑話嗎?」老板說了,對着太太聳聳肩膀,撇一下嘴。
「希望你幫忙,救救我母親!」
「你出去吧,不要急!」老板娘笑笑說,「等我給你禱告,求神,神會替你安排。要是神要你母親到天堂去,人也留不下她!」
洪桐葉大失所望,退下來,急得滿頭汗,忙看去給白手老王借腳踏車。老王知道了緣故,便說:
「小洪,你沒有經驗,一下子誰會借給你六十塊錢?這等大數目,得零碎湊起來!你剛才應當給他借六塊錢。你有了六塊錢,再想辦法湊五十四塊,就又容易一些。」
說着,一邊從腰上摸出五塊錢來塞給洪桐葉。
「人,誰能無病無災呀。吶,這幾個錢算我幫你的,你用不着還我了。」
把個洪桐葉感激得說不出話來,就要再去找老板。老王說:
「剛才釘子已經碰過,你這回再去,六塊錢他也不肯了。再別耽擱,騎着車子,另想辦法去吧。記住我的話,再也沒有人會一下子借給你六十塊錢,要積少成多呀!」
洪桐葉騎上腳踏車,恨不得把它登得比汽車還快。第一站先到局長叔叔家裏。局長叔叔不在家,嬸嬸說:
「你叔叔做局長,比什麼都清苦,哪裏拿得出錢來!」說着,打開手提包翻翻,「這是我的零用錢,你拿去吧。」
那隻遞錢過來的手腕上,戴着一個一寸多寬的白金鑽鐲。
洪桐葉接過來,看是三塊錢,心裏起了一種極大的反感,有意不接受她的。但想起白手老王的話來,他又耐住,照樣說聲謝謝,出來。
趕到閘北的工廠裏,看看母親,一陣陣痛得臉像一張白紙。金鈴聽說法國老板和局長叔叔兩處借不到錢,急得哭了。有些看熱鬧的女工,就一陣嚷起來:
「救人要緊哪,不能讓洪大媽病死!我們來湊湊。」
於是好些人都掏腰包,零零碎碎,一時又有了十多元。
醫生看看洪大媽額上直冒汗珠子,便道:
「不能再耽擱了,趕快送醫院!我打電話,錢以後補繳。」當天晚上,洪大媽在醫院裏開了刀,情形大致良好。祇為她下半夜裏那個不停的咳嗽,惟恐剛剛縫合的刀傷震裂,倒給守班醫生添了很大的麻煩。最後他給她注射了適量的嗎啡,才止了咳,安靜睡去。
洪桐葉給法國老板打電話請了三天假。有金鈴服侍着母親,他就一心籌款。凡有一面之識,半線希望的地方,他都誠惶誠恐地去試商一下。無奈跑了兩天,一無所獲。
第三天早上,洪桐葉把妹妹叫到病房走廊上來,輕輕打聽她,家裏還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變賣。妹妹想了半天,想不出來。一家全是破破爛爛,有什麼值錢的東西?……
母親的病讓洪桐葉和妹妹一籌莫展,在如此緊要關頭,他們能遇到好心人,助他們一臂之力嗎?洪桐葉沒有想到的是,母親的這場病,間接將他推入另一個萬劫不復的深淵之中……
四年肄業期間,正巧遇上從北京發生的五四運動。這一運動,立刻傳到上海,傳到全中國,使多少青年學生放下課本,離開課堂,參加了反對北洋軍閥政府的活動。洪桐葉就是其中的一個。
政治活動不免直接影響課業,畢業典禮中校長講話的時候,就曾不客氣地批評洪桐葉這一年級是歷年畢業學生中功課成績最差的一班。他感慨的說:
「我是一個辦教育的人。站在純教育的立場,我要求政治活動退出學校,學生不要參加政治活動。」
校長講話後,緊接着一個國文教員自動登臺致詞,他委婉地說明他個人的意見。
「五四運動的價值,在於思想上的啟蒙。接受科學與民主,讓科學與民主的精神貫澈到政治、經濟、社會和人民的生活,那才是中華民族的生機。我們不能固守兩千年以前的思想,而永久不變!」
國文教員的觀點顯然與校長有異。典禮之後,他們兩個私人之間就起了很大的爭執,國文教員又不肯讓步,據理而辯,把個校長氣得渾身發抖。當然這種爭辯是沒有結論的,但國文教員在這一暑假中卻沒有接到續任的聘書,最後他不得不捲鋪蓋離開。
洪桐葉的功課不好,他自己也坦白承認。在他這一班級中,他是以剛剛及格的分數拿到畢業文憑的。照校長的看法,他應當算是壞中之壞了。
雖如此,守寡多年的母親,還是希望他能進入大學。因為一個中學畢業的十多歲的孩子,不文不武,實在沒有較好的出路。尤其當她想到他的父親的時候,她更覺得有必要給他一個深造的機會。要不,對於生者死者都將留下無窮的遺憾,會使她永遠懷着不安。她豈能忘記洪家的門第?他常常想着不要玷辱了這個高貴的門第,更好是能從洪桐葉手裏把這個門第發揚而光大之,她才覺得對得起已死的丈夫。
原來洪桐葉的父親,曾經做過南京臨時政府的軍部次長,他在任內因病下世。遺下他的夫人和一子一女,這一子一女便是洪桐葉和他的妹妹金鈴。這位洪次長,倒稱得起是一個為革命犧牲的人物,身後竟不曾留下什麼財產。因而未亡人的生活,就發生了極大的困難。
洪桐葉有個親叔叔,是留法學藝術的。但他學成回國以後,卻一直在交通界服務,歷任南北各線的鐵路局局長,也算是一個兜得轉的人物。但沒有人知道那真正原因,他把骨肉之親的洪桐葉的一家三口,視作路人,一點也不照應他們。洪桐葉一家,以後流寓在上海閘北。母親和妹妹在商務印書館工廠作臨時裝訂工人,母女兩個把一點血汗錢省喫減用,卻教洪桐葉入學讀書。
讀大學,是母親的主張,洪桐葉自己也願意。但算來算去,沒有這個經濟力量。母親為難了很多天。最後,她抱着一種「姑一試之」的心情,親自帶着洪桐葉,破例來到局長叔叔家求叔叔了。叔叔結婚多年,自己並無兒女,洪桐葉算是他們洪家惟一的後代。照理,他應當負責任培植他成人,因為這在一個有錢的人,實在所費寥寥。但叔叔對於這個請求,並沒有一點興趣,斷然予以拒絕。
母親便無可奈何地退而求其次,試着說:
「聽說在鐵路上工作,倒是滿有出息的。你能不能介紹他?」
「桐葉要不是我的姪子,我還可以考慮介紹他。是我的姪子,倒不行了,因為我不能引用私人!」
局長叔叔歪着脖子想了一下,接着說:
「這樣吧。我有一個法國朋友,在霞飛路上開一家洋行,做獵槍生意。前些時,他託我找一個學徒。我看,就教桐葉去吧。學點法文,好好做事,將來做買辦,比我當局長還好呢。」
事情就這樣決定了。
洪桐葉每天到洋行去上班,擦玻璃,擦地板,洗汽車,洗馬桶間,還帶給法國老板和老板娘擦皮鞋,洗內袴。洗內袴這個工作是非常奇怪的,每天早上總有這麼一條偶或兩條內袴交下來洗,有時是男人的,有時是女人的,有時男女兼有,而且祗要老板不出門,就風雨不阻,寒暑無間,準有。洪桐葉偶然問及當廚子的白手老王,這麼單獨洗內袴,到底是怎麼回事。老王裂着嘴笑了。
「小洪,我問你,你今年幾歲了?」
「十八歲。」
「十八歲了。還不懂這點事?傻瓜!」
說着又笑,倒把洪桐葉笑得臉紅了。
洋行裏用人極少,除了這個白手老王之外,祇有一個坐寫字檯的先生,有時聽見人叫他「買辦」。好像法國老板對這位買辦,也並不怎樣拿他當一回事,一直用一個字叫他「張」。上上下下,裏裏外外,所有的事情都堆在他一個人頭上。老板常使他到外邊去辦事,而又責備他耽誤了家裏的工作。
此外,原還有一個打雜跑腿的小王,洪桐葉進來之後,他的生意被歇了。洪桐葉對於局長叔叔豫許給他的那一個作買辦的光明前途,等真正看到那位買辦「張」之後,倒也並不再有特別的興趣。但職業有時不是由人挑選的,碰到了這一行,同時又沒有別的機會,就祗好先幹着。
他每天下班之後,隨便買點什麼可喫的東西塞塞肚子,就趕到一家夜校裏去學法文。有時候身上沒有錢,就略去這頓晚飯,緊緊袴帶算了。法國老板每月給他四塊銀洋飯錢,另加兩塊錢零用,一總是六元。而他單單學法文,每個月就要八塊錢的學費。因此,他仍須依靠母親和妹妹的工資度日。
一年過去,洪桐葉也學會幾句法國話了,對於洋行裏的情形也大略摸清一點了。原來他們賣獵槍,祗是個幌子,一年當中也不知道有沒有一筆兩筆交易。老板,他名叫烈佛溫,實在是做軍火生意的。他常常旅行各省,和當地的軍閥們聯絡,替他們從歐洲輸入軍火,而他也有辦法把各省的雅*片煙土推銷到外國去。
有個時候,為了搶一筆較大的生意,烈佛溫曾經和一個日本軍火掮客發生了衝突。深夜間,他從外面返回洋行,剛鑽出汽車門,就被人躲在暗處連擊三槍。算他運氣,三槍都擊中,而都未中要害。醫院裏躺了幾個星期出來,依然活躍在他的老生意場合中。但那一回他也留下了一個紀念,走起路來有點瘸腿了。
想到母親漸入老境,妹妹大了,都不很相宜再在外面作工,洪桐葉就更加努力工作,小心服侍老板、老板娘和他們的一兒一女,也更加勤讀法文。他的希望是極簡單的,早些學徒期滿,坐上寫字檯,多多少少有幾個薪水拿,就行了。他看得明明白白,這不是有給人飛黃騰達的機會的地方,在這裏,較高的願望無異是一種妄念。
老板娘每星期六下午要從澡堂裏叫一個修腳匠來家為她修腳。老板娘一雙手腳,保養得又白又嫩,得力於一個簡單不過的方法。香皂洗淨,拭乾;再用香皂和甘油,交搓,起大量泡沫,然後不用水洗,卻用柔軟的新毛巾把那些泡沫拭淨完事。有一回,在大冷的冬天,洪桐葉把手皴了,裂了幾條口,痛不可忍。他試着用老板娘的方法,偷着洗了幾回,不但裂傷好了,手竟變得嫩了起來。他因此心裏大大讚美老板娘的聰明。
經常為老板娘修腳的一個人,是浴德池的小黃九,每到星期六下午三點鐘,他一定準時報到。那時,老板娘剛從浴缸裏起來,軟椅上一靠,腳便伸到小黃九的膝頭上,那腳上有時還帶着沒有拭淨的水珠。小黃九為老板娘專用一套刀具和磨刀的細石,用完了由老板娘自己保存起來。
修腳的時間,老板娘照例看畫報,同時也吸煙。她喜歡享受小黃九的那種「技巧」,甚或是「藝術」,他實在修得好,但她卻不欣賞小黃九這張黃面孔。把一本大型的畫報,兩手攤開,隔開這張黃臉,一雙腳則暫時交給他,老板娘就有一種十全十美的快感。
小黃九方面,也有一種不應有而竟有的不寧靜的享受。老板娘的浴衣有時會從腿上滑下去。每當這種時候,小黃九總是停下他的刀子來,替她把浴衣拉上去。老板娘似乎看畫報看得出了神,對於這些事竟不察覺。小黃九捏住她一隻腳,準確地揮動着小刀,儼然像一個雕刻家在創作一件藝術品。
這回是偶然的。三點鐘過了,老板娘已經在浴缸裏泡彀*了,而小黃九還沒有來。洪桐葉打電話去問,那邊回說,人早就出來了。
老板娘坐在軟椅上等得不耐煩。眼看四點鐘過了,人還不見來。老板娘就對洪桐葉說:
「你實在應當學修腳。你學會了,你替我修,就不會發生像今天這樣的事了。我給老板講,你學修腳!」
這一個突如其來的命令,使得洪桐葉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為難了一下,他說:
「修腳和開洋行賣獵槍,不是一行生意。」
「怎麼不是?我是洋行老板娘,你給我修腳,正好是洋行生意呀。」
直等到四點半,小黃九才算來了。原來他搭電車,在電車上和人打架,巡捕房去了一轉,這才趕了來。老板娘告訴小黃九,要他收洪桐葉做徒弟。
「學費,隨便你要,多少由我出。」
洪桐葉便翻譯給他聽。小黃九一聽就明白,對洪桐葉說:
「你學會了,她就不要我來了。」
洪桐葉怕他不高興,扯個謊說:
「那倒不是。她是準備萬一要回國,你不能去,她要帶我去。」
「上法國,我也願意哪。」
「說實在的,我並不要學,這是她的意思。我現在告訴她,就說你不肯教我,回絕了她,好不好?」
「那也不必,看她能出多少學費吧。」
從第二天開始,洪桐葉晚上上過法文,便再趕到浴德池去學修腳。十二點鐘以後,才回洋行睡覺,天不亮又要起來,越發忙碌了。那小黃九自從出師以來,這還是第一次收徒弟,倒鄭重其事。他知道洪桐葉沒有錢,跑出跑進,連電車都坐不起,便自己訂了一桌酒席,當着許多同行的面,給祖師爺上香,教洪桐葉給師傅和師爺師叔們磕頭。
一天的早上,洪桐葉正俯着身為地板打蠟,老板的女兒執着一柄玩具獵槍,跑過來騎在他背上,把他當馬,教他學馬跑。這個女孩,雖僅十一歲,卻是個胖子,怕不重有七八十磅,把個洪桐葉壓得透不過氣來。洪桐葉知道她是老板夫婦的寶貝,為敷衍她,便向前爬了兩步。
「好,已經學過馬跑了,下來吧。」
她不肯,要他再爬,而九歲的男孩也上來了。姐姐坐着背,弟弟坐着屁股,用玩具獵槍敲着他的頭,要他快爬。那個敲,並不是輕輕敲着玩的,而是用力真敲,不幾下,洪桐葉就眼裏迸金星。他不由不怒,猛可地直立起來,兩個孩子就跌了個仰面朝天。弟弟爬起來放聲大哭,姐姐拿那玩具獵槍,沒頭沒臉地把洪桐葉狠打,打得頭上臉上好幾處在流血。
老板娘聽見了,跑出來,把女兒拉開,問明緣由,就怪洪桐葉不好。
「他們是你的小主人,你原是他們的馬,他們教你跑,你就應當跑。你不該把他們摔下背來!」
安撫了女兒和兒子,老板娘裏邊拿出厚厚的一本書來,對洪桐葉說:
「我早就有幾句話想同你說。像你這樣一個人,沒有一個宗教信仰,是極危險的。你看我一家人,每星期上教堂,早晚做禱告。神和我一家人同在。忠心服侍你的主人和小主人,就等於服侍神,神會喜歡你。神喜歡你,你才有辦法。你的主人打你,罵你,把你當馬,當狗,你都要忍受,不可有反抗不滿的情緒。因為神說,有人打你的左臉,你把右臉也給他。儘他打你,永不還手,至死無怨,那是神的意思。人不可違背神的意思。神將會在你死後,請你到天堂上去享福。你的叔叔幫忙我丈夫做生意,他們是朋友,我這才成全你,告訴你這個便宜。吶,這是聖經,你拿去看,每天至少讀一章,不要間斷。這是法文的,不知道你讀不讀得懂?」
這個時候的老板娘,滿臉的親熱之狀,說話的聲調溫柔,又甜又蜜,比較平時竟像變了另一個人一樣。洪桐葉見洋老板娘看得起他,一時受寵若驚,不禁身輕如燕。用手抹一抹臉上的血跡,赧然接過那本聖經來,真是說不出的感激。老板娘回到裏邊,見女兒還在生氣,便親親她的臉說:
「你們根本不應該接近那黃人。神自然會罰他,降給他災禍,像他降給埃及法老皇的一樣。」
於是姐弟兩個立時跪到床門前,喃喃禱告:
「神啊,神啊,降災禍給那黃人!降給他蛆蟲,降給他疾病,降給他血!……」
神和他們同在,他們馬上又快活起來了。從此,他們再也不理那洪桐葉,正眼也不看他,卻有時大聲叫他「黃狗」!
而這條黃狗,為加了一課「讀經」,休息和睡眠的時間更少了。他的法文程度還差,而這又是一本「天書」,雖然字典不離手,讀起來還是十分喫力。而這是老板娘親自交代下來的,可能他把這視為他工作的一部分,不讀恐怕是不行的。
有時,他想不如去弄一本中文本的來讀,倒方便些。祗是主人沒有如此吩咐,那一定不合主人的意思,他不敢。
轉眼三年。
這三年間,洪桐葉也有他的收穫。他學會了說法語,學會了閱讀普通的法文書報,包括那一部天書一樣的聖經。更教人想不到的是,他學會了修腳。還有,他磨練成一個極大的耐性,能彀壓得下烈火般的憤怒。雖然當有人稱讚他的好性格的時候,他常常覺得有點心酸。
令他焦灼的是,爬上寫字檯的願望,還不見有確實的消息。這六塊錢的學徒,不知道還要幹到多久!抽個空兒回家給母親商量一番,母親就去找局長叔叔,意思想請他給法國老板講講情面。局長叔叔說:
「一點用不到。我知道烈佛溫夫婦兩個都是第一等的好人,待人厚道,決不會錯。等到時候,他自然會對桐葉有個辦法。我一提,倒不好了。豈不使他覺得:難道你還信任不過我?」
於是洪桐葉祗好再忍耐下去。
祇是母親的身體,越來越壞了。整個下半夜都咳嗽得不能入睡,用過各種成藥,也看過醫生,都不見好。人已經瘦得賸*下一把骨頭,還得掙扎着每天去上工。不去上工,問題就更大,一家三口怎麼喫飯呢?
一天下午,她在工廠裏又忽然肚子痛起來,痛得厲害。女兒金鈴扶她到廠醫室裏去看看,醫生斷定那是盲腸炎,非立送醫院不可。金鈴忙求教那醫生:
「送醫院,大約要用多少錢?」醫生代她計算一下,連開刀,帶病房,少說也得六十塊錢。金鈴便去給桐葉哥哥打電話,告訴了病情,問他能不能給法國老板借一點錢。洪桐葉自己也沒有準兒,放下電話,就去找老板。湊巧,夫婦兩個正在喝茶,洪桐葉就上去把話說了。老板端着杯子,問道:
「你說借多少錢?」
「六十塊。」
「六十塊?那是你十個月的工資啊,你不是說笑話嗎?」老板說了,對着太太聳聳肩膀,撇一下嘴。
「希望你幫忙,救救我母親!」
「你出去吧,不要急!」老板娘笑笑說,「等我給你禱告,求神,神會替你安排。要是神要你母親到天堂去,人也留不下她!」
洪桐葉大失所望,退下來,急得滿頭汗,忙看去給白手老王借腳踏車。老王知道了緣故,便說:
「小洪,你沒有經驗,一下子誰會借給你六十塊錢?這等大數目,得零碎湊起來!你剛才應當給他借六塊錢。你有了六塊錢,再想辦法湊五十四塊,就又容易一些。」
說着,一邊從腰上摸出五塊錢來塞給洪桐葉。
「人,誰能無病無災呀。吶,這幾個錢算我幫你的,你用不着還我了。」
把個洪桐葉感激得說不出話來,就要再去找老板。老王說:
「剛才釘子已經碰過,你這回再去,六塊錢他也不肯了。再別耽擱,騎着車子,另想辦法去吧。記住我的話,再也沒有人會一下子借給你六十塊錢,要積少成多呀!」
洪桐葉騎上腳踏車,恨不得把它登得比汽車還快。第一站先到局長叔叔家裏。局長叔叔不在家,嬸嬸說:
「你叔叔做局長,比什麼都清苦,哪裏拿得出錢來!」說着,打開手提包翻翻,「這是我的零用錢,你拿去吧。」
那隻遞錢過來的手腕上,戴着一個一寸多寬的白金鑽鐲。
洪桐葉接過來,看是三塊錢,心裏起了一種極大的反感,有意不接受她的。但想起白手老王的話來,他又耐住,照樣說聲謝謝,出來。
趕到閘北的工廠裏,看看母親,一陣陣痛得臉像一張白紙。金鈴聽說法國老板和局長叔叔兩處借不到錢,急得哭了。有些看熱鬧的女工,就一陣嚷起來:
「救人要緊哪,不能讓洪大媽病死!我們來湊湊。」
於是好些人都掏腰包,零零碎碎,一時又有了十多元。
醫生看看洪大媽額上直冒汗珠子,便道:
「不能再耽擱了,趕快送醫院!我打電話,錢以後補繳。」當天晚上,洪大媽在醫院裏開了刀,情形大致良好。祇為她下半夜裏那個不停的咳嗽,惟恐剛剛縫合的刀傷震裂,倒給守班醫生添了很大的麻煩。最後他給她注射了適量的嗎啡,才止了咳,安靜睡去。
洪桐葉給法國老板打電話請了三天假。有金鈴服侍着母親,他就一心籌款。凡有一面之識,半線希望的地方,他都誠惶誠恐地去試商一下。無奈跑了兩天,一無所獲。
第三天早上,洪桐葉把妹妹叫到病房走廊上來,輕輕打聽她,家裏還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變賣。妹妹想了半天,想不出來。一家全是破破爛爛,有什麼值錢的東西?……
母親的病讓洪桐葉和妹妹一籌莫展,在如此緊要關頭,他們能遇到好心人,助他們一臂之力嗎?洪桐葉沒有想到的是,母親的這場病,間接將他推入另一個萬劫不復的深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