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采節錄
愛彌爾.庫埃的診所──帶來改變的起點
愛彌爾.庫埃的診所位在南錫聖女貞德路安靜的那一端,就在他怡人的自家花園裡。一九二一年夏天,我到這裡來拜訪他,並有幸首次目睹他會診的情形。快九點時,我們從他的屋子進入花園,花園一角有一棟兩層樓磚房,敞開著窗迎接空氣與陽光──這裡可是診所呢!幾步之外,一棟較小的平房則是候診室。
在結實纍纍的李樹與櫻桃樹下,病人三五成群坐在花園椅子上和善地聊天,享受早晨的陽光,其他人則三三兩兩逛入花叢與草莓圃。
診療專用室已經擠滿了人,但躍躍欲試的新訪客還是不停從門口湧進來。他們圍住一樓所有的窗臺,門口也密密麻麻站著一群人。診療室裡,病人們先是占據牆邊的座位,接著人潮湧向地板,坐在折凳和折疊椅上。庫埃好不容易找了一個位子給我,然後診療就開始了。
第一位和他談話的病人是一個虛弱的中年男子,女兒陪著從巴黎來這裡看診。那名男子有嚴重的緊張毛病,走路有困難,頭、手臂和腿都抖個不停。他解釋說,如果他走在路上碰見陌生人,想到對方可能會提到他身體虛弱,他就嚇得兩腿發軟,必須扶著手邊的東西才不會摔倒。
庫埃請他站起來走幾步路,他拄著拐杖,走得很慢,膝蓋也伸不直,重重地拖著腳走路。庫埃鼓勵他說狀況一定會改善。「你在自己的無意識裡播下了壞種子,現在開始你要播下好種子。你製造這些壞效果的力量,未來也會帶來相對的好效果。」
下一位病人是做手工的女性,容易興奮而且過勞。庫埃問她毛病出在哪兒,她迸出一大串抱怨,滔滔不絕地詳述每個症狀。「女士,」他打斷她,「你對自己的病痛太多心了,越想問題就越多。」
隨後是一個患頭痛的女孩、雙眼紅腫的年輕人,還有因為靜脈曲張做不了事的農場工人。庫埃告訴每個患者,自我暗示能完全紓解他們的病痛。隨後來了一個生意人,他抱怨自己緊張、缺乏自信,老是提心吊膽。
「只要用對方法,」庫埃說,「你就不會讓自己存著這些念頭了。」
「我為了擺脫問題,什麼辦法都試過。」病人回答。
「你把自己累壞了。你越是努力,那些念頭就越是揮之不去。你能很簡單、輕易地改變這一切,最重要的是,一點也不費工夫。」
「我想要改變!」男子插嘴說。
「這麼說就錯了,」庫埃告訴他,「如果你說『我想要這麼做』,你的想像力會回答你:『噢,可是你做不到。』你必須說:『我就是要這麼做』,如果事情落在可能的那一邊,你就會成功了。」
不要說:「我想要這麼做。」
你必須說:「我就是要這麼做!」
兩三個病人後,來了一個神經衰弱的女孩。這是她第三次來到診所,在家裡練習暗示療法已經有十天。她臉上掛著快樂的微笑,宣稱自己已經大有進展。她的精力改善了,開始能享受生活,能夠吃得盡興,睡得也很好。她的真誠與天真的欣喜加強了其他患者的信念。他們看到這個療法的真人實證,下一個就輪到他們了。
庫埃繼續看診。不管是因為風濕還是某些麻痺症而手腳不靈活的人,都被喚進診間來極力伸展手腳,當成未來進展的對照基準。
除了那名巴黎訪客,現場還有一男一女也無法自力行走,另一名魁梧的男子過去是鐵匠,但現在務農,原因是近十年來他都沒辦法把右手舉到肩膀以上。庫埃對每個人都做出完全康復的預測。
|運用想像力自我暗示
在治療的最初階段,他所說的話還不算帶有暗示性,而是依據多年經驗所審慎表達的意見。他沒有一次否定治癒的可能性,不過對幾個器官疾病較嚴重的病患,他會承認無法治癒。然而,他還是會向這些人保證能終結疼痛、提振他們的精神,至少能阻止病情惡化,「自我暗示力量的盡頭在哪裡,我們還不知道;但最終的康復依然可能。」對於所有功能性與神經性的失調,還有較不嚴重的器官問題,他表示密切進行自我暗示有辦法完全驅除病灶。
庫埃大約花四十分鐘完成會診。其他病患都親身見證了這個療法所帶給他們的益處。
一位女子胸部腫痛,她先前的醫師診斷有癌症的可能(庫埃認為是誤診),但來這裡接受治療還不到三週,她的症狀就完全解除了。另一位女性的貧血症狀也獲得改善,體重也增加超過九磅。一名男子的靜脈曲張痊癒了,另一個人才來看一次診,就擺脫了一輩子的結巴習慣。
只有一位來過的病患沒有進展。「先生,」庫埃告訴他說,「你付出了努力。你必須信任你的想像力,不是意志力。只要想像自己變好了,你就會變好。」
接著,庫埃勾勒出以下篇幅的理論,這裡只要陳述他的主要結論就夠了:
◎一個念頭占據全部心思時,會化為實際的身心狀態。
◎運用意志力來克服念頭,只會刺激它變得更強大。
為了展現這些真相,他請一位似乎弱不禁風的年輕女病人做個小實驗。他請她把手臂向前伸,兩手緊握,手指交纏,接著增加力道直到有點顫抖為止。「看著妳的手,」庫埃說,「並想像自己想打開手卻做不到。現在,試著把手打開,加把勁。妳會發現妳越是嘗試,手指就纏得越緊。」
女孩的手腕稍微扭了幾下,認真使出最大的力氣要打開手,但她越用力,手就握得越緊,指關節都因為用力而發白了!她的手似乎因為一股無法掌控的力量而絞在一起。「現在,請換成去想──」庫埃說,「我可以打開手了。」
她的手慢慢放鬆下來,接著一拉,交纏的手指就分開了。庫埃指出,這個小實驗同時顯現出其理論的兩大要點:當病人的心思被「我做不到」的念頭占滿時,她怎樣也無法把手打開。再來,她為了打開手而以意志使力,只會讓手指纏得更緊。
接著,病人們被輪流請入診間,進行同樣的實驗。其中,一位年長的女士因為太過專注於「我做不到」的念頭,而沒有留意到請她改成去想「我做得到」的要求,她坐著盯住自己交纏的手指,臉皺成一團,彷彿在思考攸關命運的大事。「你瞧,」庫埃說,「如果這位夫人堅持這樣下去,她這輩子就再也無法打開手了。」
然而,有幾位男性卻無法馬上做到。當他請過去是鐵匠、現在卻舉不起手臂的男子去想像「我想打開手卻辦不到」時,他不費吹灰之力就打開了。
「你看,」庫埃微笑說,「事情不是要看我怎麼說,而是看你怎麼想。你當時是怎麼想的?」
他支吾道:「我想,到頭來我可能還是要打開。」
「沒錯,所以你就打開了。現在手再交握一次,握緊一些。」
達到正確的壓力點時,庫埃請他反覆說:「我做不到,我做不到……」
他邊重複,雙手也纏得更緊,再怎麼用力也分不開。
「你瞧,」庫埃說,「現在聽好了。過去十年來你都以為自己無法把手臂舉到肩膀以上,所以才一直做不到,因為只要我們這麼想,事情就會依樣成真。現在請你去想:『我舉得起來。』」病人狐疑地望著他。
「快一點!」庫埃用發號施令的語氣說,「去想『我做得到,我做得到!』」
「我做得到。」男子說。他漫不經心地舉起手臂,並抱怨肩膀發痛。
「很好,」庫埃說,「別放下手臂。請閉上眼睛,並盡快重複我說的話:『過去了,都過去了。』」
接下來半分鐘,他們一同反覆說這句話,速度快到生出像機器高速旋轉般的嗡嗡聲,同時庫埃也快速地撫摸男子的肩膀。半分鐘後,病人承認痛苦消失了。
「現在請好好去想,你能夠舉起手臂了。」庫埃說。
痛苦的遠離給予了病人信心。本來他一臉困惑,半信半疑,但想到那股力量,他的臉色發亮,「我做得到。」他用不由分說的語氣說著,接著便毫不費力地靜靜舉起手臂,直到完全高過頭頂。他勝利地舉著手一會兒,所有旁人都鼓起掌來。
庫埃伸手握住他的那一隻手。「我的朋友,你痊癒了。」
「太好了,」男子回道,「我相信你說對了。」
「證明看看,」庫埃說,「請你打我的肩膀。」
病人笑了,並輕輕拍了他的肩膀一下。
「重一點,」庫埃鼓勵他,「打重一點,越重越好。」
他開始規律地舉起手臂拍打又放下,一下比一下重,最後庫埃不得已才請他停手。
「好了,我的朋友,你可以重拾鐵砧了。」
男子回到座位上,還愣愣地弄不清是怎麼一回事。彷彿為了讓自己安心,偶爾他會舉起手臂,用充滿敬畏的語氣低聲對自己說:「我做得到,我做得到。」
不久,一名女子坐到庫埃面前,抱怨自己神經痛得厲害。在反覆念「過去了」這句話的影響下,不到三十秒疼痛就被驅散了。隨後是那位巴黎來的客人。眼前的一切令他充滿信心;他坐直身子,臉頰帶有一抹紅暈,抖得也不那麼厲害了。
他一下子就成功完成了實驗。
「現在,」庫埃說,「你已成為耕地,我可以用手撒下種子了。」
他要那個受苦的人先打直背脊和膝蓋站挺,然後請他一面不斷想「我做得到」,一面把全身的重量輪流放在兩隻腳上,慢慢進行名為「原地踏步」的練習。
隨後,他們移開椅子,請男子拿開拐杖,在清空的地方來回地走。他的步伐變得凌亂時,庫埃就請他停住,指出他的錯誤,並請他一面更正,一面重新去想「我做得到」。
逐步的改善激起了男子的想像力。他對自己有把握起來,舉止變得越來越有自信,步伐也越來越輕快。
他的小女兒滿臉微笑,忘我地高興起來,站在他身邊表達她的欣喜、欽佩與鼓勵。所有人都笑顏逐開地鼓掌。
「坐了這麼久,」庫埃說,「你應該到我的花園裡跑一跑了。」
庫埃於是繼續他的看診工作。
每一位病人的病痛都獲得部分緩解,甚至全部消失;手腳失靈的人也或多或少回復了一些功能。
庫埃的姿態始終是不怒而威,不拘禮節,也不擺優越架子;不論貧富,他對每個人都和顏悅色地表示關心。不過,在這些前提之下,他也會依病人的性情變換語氣,有時堅定,有時帶著幾分揶揄,只要有打趣的機會,他絕對不放過──幾乎可以說他是很有技巧地逗弄某些病人,讓他們認為自己的毛病來得荒謬,有點不值得,生這些小病實在是離奇而該自責的過失,應該盡快擺脫。
否認疾病的威嚴性,確實是這間診所的一個特點。沒有人把疾病當成暴君般必恭必敬,而是略加嘲弄,疾病的可怖顯得有些乏善可陳,到頭來連受害者也嘲笑它。
|要相信未來一天好過一天
庫埃接著談到如何形成特定暗示。他請病患們閉上眼睛,用低沉單調的聲音召喚他們想像自己所尋求的那種身心健康的狀態。他們聽他說話時,防備心也逐漸放低,進入昏昏欲睡的狀態,心裡只看見他所喚起的生動圖像。樹葉窸窣、蟲鳴鳥叫、花園裡候診的人聲,都融合為一片怡人的背景音,襯托著庫埃的話語力道:
「請告訴自己,接下來我要說的話會固著、銘印並刻劃在你的心裡;它們會一直固著、銘印並刻劃在那裡,不受你的意志控制,你不知曉它們的存在,也無法以任何方式覺察發生什麼事,你自己和你的全身系統都會順從它們。我要先告訴你,每一天,你會在早上、中午和晚上的三次用餐時間變得飢餓,也就是說,你會產生一股愉悅的感受,令你想到並說:『我真想吃點東西!』然後你會大快朵頤,享受美食,但絕對不會吃過量。你會適量地吃,不多也不少,飽的時候你會本能地知道。你會充分咀嚼,將食物嚼成糊狀才吞下。在這些情況下,你會好好消化,感覺不到任何腸胃不適。你會完整吸收養分,身體會發揮食物最大的效用來製造血液、肌肉、力氣、能量,簡單地說就是──活力。
「既然你適切消化了食物,排泄功能也會正常運作。每天早上一起床你就會排泄,不需要借助任何種類的通便劑或人工協助。
「每天晚上你會在自己期望的時間沉入夢鄉,直到隔天早上你所期望的時間才起床。你的睡眠會安穩、平和而深沉,不受惡夢或令人不適的身體狀況干擾。你可能會做夢,但你的夢是美夢,醒來時你會感覺美好、愉快、機靈,對當天的工作躍躍欲試。
「如果過去你很容易陷入沮喪、消沉與憂鬱,往後你將不再受這些問題困擾。你不會再悶悶不樂、焦慮和沮喪,而是感覺歡愉而快樂。就算沒有特殊理由,你也會感覺快樂,就像過去沒有充分理由,你也感覺不快樂那樣。我告訴你,儘管有重大因素導致擔憂或沮喪,你也不會因此心情低落。
「如果你常常不耐煩或脾氣壞,你將不再有這種感覺,反而會始終耐著性子,脾氣控制得宜。面對以往老是激怒你的事,你將心平氣和,不為所動。
「如果有時心頭縈繞著邪惡與不健康的念頭、害怕或恐懼症,這些念頭會逐漸遠離你的腦海,像雲朵般消散。如同夢在醒來時消失,這些虛幻的形象也會消失。
「我還要補充的是,你所有的器官都會完美運作。你的心臟會正常跳動,血液循環會依其應該運作的方式運轉,肺臟也會良好運作。胃、腸、肝、膽管、腎與膀胱,全會正確發揮功能。如果上面提到的任何一個器官目前有失調狀況,問題會一天比一天少,不用多久就會完全消失,器官會回復正常功能。
「再來,如果任何器官有結構性損傷,從今天起損傷也會逐漸修復,短時間內就會完全恢復正常。就算你對問題的存在渾然不覺,事情也會如此進行。
「我還必須說──這一點極為重要──如果過去你對自己缺乏信心,這種自我懷疑會逐漸消失。你會產生自信;我再說一次,你會產生自信。你的自信基礎是,你明白自己體內有一股強大的力量,讓你能達成理智所認可的任務。有了這股自信,只要合乎常理,你做得到一切你期望做到的事,還有一切分內的事。
「有任何工作要進行時,你永遠會想像事情很簡單。『困難』、『不可能』、『我做不到』等字眼會從你的字典裡消失,被『這很簡單,我做得到』所取代。
「因此,就算這個工作對別人來說很困難,但你想成很簡單,於是對你來說就真的變簡單了。你會勝任自如,毫不費力地完成任務,沒有半點疲倦。」
|每個人體內就有讓自己健康、幸福的工具
除了這些通用暗示,接著庫埃會加上針對他的病人身上的特殊病痛所給予的特定暗示。病人輪流看診時,他會把手輕輕放在他們頭上,同時在他們腦海裡勾勒不久他們就能獲得的健康與活力。
因此,對一名腿部潰爛的女性,他說:「從今而後,妳的身體會盡一切必要的力量,令妳的腿完全恢復健康。傷口會很快癒合,肌肉組織會恢復彈性,皮膚會變得柔軟健康。要不了多久,妳的腿就會變得強健有力,未來也會永遠如此。」
於是,每一個特殊病例都會以幾句適切的語句來治療。結束時,他會呼喚病人,請他們打開眼睛時,一陣輕微的嘆息會傳遍屋內,彷彿他們不願從美夢中醒來。
此時,庫埃會向病人們解釋自己並無治癒能力,這輩子也從未治癒過任何人。人們體內就帶有讓自己幸福的工具。人們所看見的結果,是來自其自身想法的實現。
庫埃表示自己只是代表病人們,將健康的念頭帶進他們腦海裡。從今以後,他們就能夠也必須擔任自身命運的嚮導。接著,庫埃請他們在其定義的條件下,重複以下句子並連上自己的名字:「每一天,每一天,我在各方面都會更好、更棒、更進步。」
看診到此告一段落。病人們起身圍在庫埃身旁發問,表示感謝,並和他握手。有些人聲稱自己痊癒了,有些人說他們感覺好多了,其他人則有信心未來能康復。那些原本心情跌至谷底、一蹶不振的人走出診所時,臉上散發著希望與樂觀的光彩。
如何對付疼痛?
疼痛,不論是心理或生理的疼痛,會帶來令我們猝不及防的新成分。它會獨占我們全部的注意力,令意識完全提高警覺,因而無法達到無意識能夠出現的程度,導致難以成功啟動自我暗示。因此,如果這時我們將「無痛」的念頭引進意識,意識會被相反的念頭「疼痛」所占滿。如果因而產生任何效果的話,那就是病人的狀況惡化了。
|實現「不痛」思維的關鍵詞
為了克服這個難題,我們需要一個新方法。
如果我們要說出一個思維,在脫口而出的瞬間,那個思維一定占據著我們的心思,若心裡沒有想著那個思維,就無法說出口。當病人嘴裡反覆念著「我不痛了」,他的心裡也會反覆想著這個念頭。不幸的是,每一次重複,疼痛的思維也會暗中滲入,因此心思會在「我不痛了」和「我有一點痛」或「我痛得厲害」之間搖擺。
但如果我們「迅速」反覆念這個句子,相反的聯想就來不及插入,我們就能迫使心智停留在這上頭。因此,透過這個新途徑,我們能達到和誘導性無意識露出時同樣的目標,讓念頭持續占據心智,而不喚起相反的聯想。我們發現這是讓無意識接納念頭最主要的條件,事實上,藉由這種方法,我們能迫使無意識實現「不痛」的思維,因而終結疼痛。
但是,「我不痛了(I have no pain.)」這個句子用英文唸起來並不容易快速重複。這在生理面的問題太過強大,唇舌會在音節上打結,必須停下來重新順過。而且就算我們口齒伶俐,足以成功地清晰發音,還是會遇見另一個問題。因為這個句子裡最有力的字是「痛」,我們會發現自己不自覺地特意強調這個字,因而在心裡加強了我們試圖移除的這個念頭。
如果盡量貼近庫埃的步驟,效果應該會最好。他所用的法文原句是「ça passe(過去了)」,當中沒有提到疼痛。這個句子念起來極簡單,音節連貫不中斷,就像機器的嗚嗚聲或靠近聽昆蟲撲翅的嗡嗡聲,也讓心智來不及反向思考。波都因所建議的句子「It is passing off.(正在過去)」就沒有這種效果,事實上還因為無法迅速重複,所以牴觸了我們所有意圖。整體來說,最適切的英文版本似乎是「It's going.(過去了)」,只有「going」應該反覆念,治療的最後應該以「gone!(結束了!)」劃下有力的句點。急促反覆念「going(過去了)」會產生一種鑽孔機難以抵擋地鑽進某個堅硬物體的印象。我們可以想成,它正讓我們所想的思維鑽入心智。
如果你正遭受強烈的疼痛,例如牙痛或頭痛,請坐著閉上眼睛,靜靜向自己保證,你會擺脫疼痛。現在,請輕輕撫摸患部,同時盡快反覆念這些字,產生一種連續不斷的聲音:「It's going, going, going ... gone!(都過去了,過去了,過去了……結束了!)」就這樣念一分鐘,直到需要換氣時才停下深呼吸,在整段過程的最後才說「gone(結束了)」。到這個時候,疼痛如果不是已經完全消失,就是起碼可以感覺到舒緩。
無論是哪一種,此時請運用前一章所建議的特定暗示。如果疼痛已經消失,就暗示自己它不會復發;如果疼痛只是減少了,那就暗示自己,不久後它就會完全消失。這時,請回到疼痛開始前你所正在做的工作上,讓其他事占據你的注意力。如果經過一段合理的時間,例如半小時後,你還是受疼痛所擾,請再次找地方獨處,再暗示一遍你能掌控它,並重複這套程序。
這套程序能征服所有疼痛,這樣的說法並不誇張。在極端的例子中,你或許必須出擊好幾次。通常會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你不明智地為疼痛提供了起因──爛牙、受涼等──因而向理智提出了疼痛的辯詞,令疼痛獲得智力的認可。或者疼痛雖然會中止,但又會復發。不過別氣餒,堅定地出擊,你一定能成功。同樣一套程序,拿來應付心煩、憂慮、恐懼、消沉等心境也有效。在這類例子中,手的撫摸動作應該用在額頭上。
即使是這段操練,也只要謹守必要的本分就好,其他不應多做。只要迅速反覆地念「過去了」,告訴自己問題正在消失,搭配手的撫摸動作,讓注意力放在特定部位就好,那就是你唯一所要做的全部事情。經過練習,事情會變得簡單,你會「不知不覺就位」,也就是說,無意識會做出必要的調整來加強效率。過一段時間後,你就應該能在二十到二十五秒內獲得紓解。但效果還會更深遠,你會重獲自由,不再恐懼疼痛。請將自己看成是疼痛的主宰,只要一對疼痛做出予以治療的威脅,就能避免疼痛萌生。
愛彌爾.庫埃的診所──帶來改變的起點
愛彌爾.庫埃的診所位在南錫聖女貞德路安靜的那一端,就在他怡人的自家花園裡。一九二一年夏天,我到這裡來拜訪他,並有幸首次目睹他會診的情形。快九點時,我們從他的屋子進入花園,花園一角有一棟兩層樓磚房,敞開著窗迎接空氣與陽光──這裡可是診所呢!幾步之外,一棟較小的平房則是候診室。
在結實纍纍的李樹與櫻桃樹下,病人三五成群坐在花園椅子上和善地聊天,享受早晨的陽光,其他人則三三兩兩逛入花叢與草莓圃。
診療專用室已經擠滿了人,但躍躍欲試的新訪客還是不停從門口湧進來。他們圍住一樓所有的窗臺,門口也密密麻麻站著一群人。診療室裡,病人們先是占據牆邊的座位,接著人潮湧向地板,坐在折凳和折疊椅上。庫埃好不容易找了一個位子給我,然後診療就開始了。
第一位和他談話的病人是一個虛弱的中年男子,女兒陪著從巴黎來這裡看診。那名男子有嚴重的緊張毛病,走路有困難,頭、手臂和腿都抖個不停。他解釋說,如果他走在路上碰見陌生人,想到對方可能會提到他身體虛弱,他就嚇得兩腿發軟,必須扶著手邊的東西才不會摔倒。
庫埃請他站起來走幾步路,他拄著拐杖,走得很慢,膝蓋也伸不直,重重地拖著腳走路。庫埃鼓勵他說狀況一定會改善。「你在自己的無意識裡播下了壞種子,現在開始你要播下好種子。你製造這些壞效果的力量,未來也會帶來相對的好效果。」
下一位病人是做手工的女性,容易興奮而且過勞。庫埃問她毛病出在哪兒,她迸出一大串抱怨,滔滔不絕地詳述每個症狀。「女士,」他打斷她,「你對自己的病痛太多心了,越想問題就越多。」
隨後是一個患頭痛的女孩、雙眼紅腫的年輕人,還有因為靜脈曲張做不了事的農場工人。庫埃告訴每個患者,自我暗示能完全紓解他們的病痛。隨後來了一個生意人,他抱怨自己緊張、缺乏自信,老是提心吊膽。
「只要用對方法,」庫埃說,「你就不會讓自己存著這些念頭了。」
「我為了擺脫問題,什麼辦法都試過。」病人回答。
「你把自己累壞了。你越是努力,那些念頭就越是揮之不去。你能很簡單、輕易地改變這一切,最重要的是,一點也不費工夫。」
「我想要改變!」男子插嘴說。
「這麼說就錯了,」庫埃告訴他,「如果你說『我想要這麼做』,你的想像力會回答你:『噢,可是你做不到。』你必須說:『我就是要這麼做』,如果事情落在可能的那一邊,你就會成功了。」
不要說:「我想要這麼做。」
你必須說:「我就是要這麼做!」
兩三個病人後,來了一個神經衰弱的女孩。這是她第三次來到診所,在家裡練習暗示療法已經有十天。她臉上掛著快樂的微笑,宣稱自己已經大有進展。她的精力改善了,開始能享受生活,能夠吃得盡興,睡得也很好。她的真誠與天真的欣喜加強了其他患者的信念。他們看到這個療法的真人實證,下一個就輪到他們了。
庫埃繼續看診。不管是因為風濕還是某些麻痺症而手腳不靈活的人,都被喚進診間來極力伸展手腳,當成未來進展的對照基準。
除了那名巴黎訪客,現場還有一男一女也無法自力行走,另一名魁梧的男子過去是鐵匠,但現在務農,原因是近十年來他都沒辦法把右手舉到肩膀以上。庫埃對每個人都做出完全康復的預測。
|運用想像力自我暗示
在治療的最初階段,他所說的話還不算帶有暗示性,而是依據多年經驗所審慎表達的意見。他沒有一次否定治癒的可能性,不過對幾個器官疾病較嚴重的病患,他會承認無法治癒。然而,他還是會向這些人保證能終結疼痛、提振他們的精神,至少能阻止病情惡化,「自我暗示力量的盡頭在哪裡,我們還不知道;但最終的康復依然可能。」對於所有功能性與神經性的失調,還有較不嚴重的器官問題,他表示密切進行自我暗示有辦法完全驅除病灶。
庫埃大約花四十分鐘完成會診。其他病患都親身見證了這個療法所帶給他們的益處。
一位女子胸部腫痛,她先前的醫師診斷有癌症的可能(庫埃認為是誤診),但來這裡接受治療還不到三週,她的症狀就完全解除了。另一位女性的貧血症狀也獲得改善,體重也增加超過九磅。一名男子的靜脈曲張痊癒了,另一個人才來看一次診,就擺脫了一輩子的結巴習慣。
只有一位來過的病患沒有進展。「先生,」庫埃告訴他說,「你付出了努力。你必須信任你的想像力,不是意志力。只要想像自己變好了,你就會變好。」
接著,庫埃勾勒出以下篇幅的理論,這裡只要陳述他的主要結論就夠了:
◎一個念頭占據全部心思時,會化為實際的身心狀態。
◎運用意志力來克服念頭,只會刺激它變得更強大。
為了展現這些真相,他請一位似乎弱不禁風的年輕女病人做個小實驗。他請她把手臂向前伸,兩手緊握,手指交纏,接著增加力道直到有點顫抖為止。「看著妳的手,」庫埃說,「並想像自己想打開手卻做不到。現在,試著把手打開,加把勁。妳會發現妳越是嘗試,手指就纏得越緊。」
女孩的手腕稍微扭了幾下,認真使出最大的力氣要打開手,但她越用力,手就握得越緊,指關節都因為用力而發白了!她的手似乎因為一股無法掌控的力量而絞在一起。「現在,請換成去想──」庫埃說,「我可以打開手了。」
她的手慢慢放鬆下來,接著一拉,交纏的手指就分開了。庫埃指出,這個小實驗同時顯現出其理論的兩大要點:當病人的心思被「我做不到」的念頭占滿時,她怎樣也無法把手打開。再來,她為了打開手而以意志使力,只會讓手指纏得更緊。
接著,病人們被輪流請入診間,進行同樣的實驗。其中,一位年長的女士因為太過專注於「我做不到」的念頭,而沒有留意到請她改成去想「我做得到」的要求,她坐著盯住自己交纏的手指,臉皺成一團,彷彿在思考攸關命運的大事。「你瞧,」庫埃說,「如果這位夫人堅持這樣下去,她這輩子就再也無法打開手了。」
然而,有幾位男性卻無法馬上做到。當他請過去是鐵匠、現在卻舉不起手臂的男子去想像「我想打開手卻辦不到」時,他不費吹灰之力就打開了。
「你看,」庫埃微笑說,「事情不是要看我怎麼說,而是看你怎麼想。你當時是怎麼想的?」
他支吾道:「我想,到頭來我可能還是要打開。」
「沒錯,所以你就打開了。現在手再交握一次,握緊一些。」
達到正確的壓力點時,庫埃請他反覆說:「我做不到,我做不到……」
他邊重複,雙手也纏得更緊,再怎麼用力也分不開。
「你瞧,」庫埃說,「現在聽好了。過去十年來你都以為自己無法把手臂舉到肩膀以上,所以才一直做不到,因為只要我們這麼想,事情就會依樣成真。現在請你去想:『我舉得起來。』」病人狐疑地望著他。
「快一點!」庫埃用發號施令的語氣說,「去想『我做得到,我做得到!』」
「我做得到。」男子說。他漫不經心地舉起手臂,並抱怨肩膀發痛。
「很好,」庫埃說,「別放下手臂。請閉上眼睛,並盡快重複我說的話:『過去了,都過去了。』」
接下來半分鐘,他們一同反覆說這句話,速度快到生出像機器高速旋轉般的嗡嗡聲,同時庫埃也快速地撫摸男子的肩膀。半分鐘後,病人承認痛苦消失了。
「現在請好好去想,你能夠舉起手臂了。」庫埃說。
痛苦的遠離給予了病人信心。本來他一臉困惑,半信半疑,但想到那股力量,他的臉色發亮,「我做得到。」他用不由分說的語氣說著,接著便毫不費力地靜靜舉起手臂,直到完全高過頭頂。他勝利地舉著手一會兒,所有旁人都鼓起掌來。
庫埃伸手握住他的那一隻手。「我的朋友,你痊癒了。」
「太好了,」男子回道,「我相信你說對了。」
「證明看看,」庫埃說,「請你打我的肩膀。」
病人笑了,並輕輕拍了他的肩膀一下。
「重一點,」庫埃鼓勵他,「打重一點,越重越好。」
他開始規律地舉起手臂拍打又放下,一下比一下重,最後庫埃不得已才請他停手。
「好了,我的朋友,你可以重拾鐵砧了。」
男子回到座位上,還愣愣地弄不清是怎麼一回事。彷彿為了讓自己安心,偶爾他會舉起手臂,用充滿敬畏的語氣低聲對自己說:「我做得到,我做得到。」
不久,一名女子坐到庫埃面前,抱怨自己神經痛得厲害。在反覆念「過去了」這句話的影響下,不到三十秒疼痛就被驅散了。隨後是那位巴黎來的客人。眼前的一切令他充滿信心;他坐直身子,臉頰帶有一抹紅暈,抖得也不那麼厲害了。
他一下子就成功完成了實驗。
「現在,」庫埃說,「你已成為耕地,我可以用手撒下種子了。」
他要那個受苦的人先打直背脊和膝蓋站挺,然後請他一面不斷想「我做得到」,一面把全身的重量輪流放在兩隻腳上,慢慢進行名為「原地踏步」的練習。
隨後,他們移開椅子,請男子拿開拐杖,在清空的地方來回地走。他的步伐變得凌亂時,庫埃就請他停住,指出他的錯誤,並請他一面更正,一面重新去想「我做得到」。
逐步的改善激起了男子的想像力。他對自己有把握起來,舉止變得越來越有自信,步伐也越來越輕快。
他的小女兒滿臉微笑,忘我地高興起來,站在他身邊表達她的欣喜、欽佩與鼓勵。所有人都笑顏逐開地鼓掌。
「坐了這麼久,」庫埃說,「你應該到我的花園裡跑一跑了。」
庫埃於是繼續他的看診工作。
每一位病人的病痛都獲得部分緩解,甚至全部消失;手腳失靈的人也或多或少回復了一些功能。
庫埃的姿態始終是不怒而威,不拘禮節,也不擺優越架子;不論貧富,他對每個人都和顏悅色地表示關心。不過,在這些前提之下,他也會依病人的性情變換語氣,有時堅定,有時帶著幾分揶揄,只要有打趣的機會,他絕對不放過──幾乎可以說他是很有技巧地逗弄某些病人,讓他們認為自己的毛病來得荒謬,有點不值得,生這些小病實在是離奇而該自責的過失,應該盡快擺脫。
否認疾病的威嚴性,確實是這間診所的一個特點。沒有人把疾病當成暴君般必恭必敬,而是略加嘲弄,疾病的可怖顯得有些乏善可陳,到頭來連受害者也嘲笑它。
|要相信未來一天好過一天
庫埃接著談到如何形成特定暗示。他請病患們閉上眼睛,用低沉單調的聲音召喚他們想像自己所尋求的那種身心健康的狀態。他們聽他說話時,防備心也逐漸放低,進入昏昏欲睡的狀態,心裡只看見他所喚起的生動圖像。樹葉窸窣、蟲鳴鳥叫、花園裡候診的人聲,都融合為一片怡人的背景音,襯托著庫埃的話語力道:
「請告訴自己,接下來我要說的話會固著、銘印並刻劃在你的心裡;它們會一直固著、銘印並刻劃在那裡,不受你的意志控制,你不知曉它們的存在,也無法以任何方式覺察發生什麼事,你自己和你的全身系統都會順從它們。我要先告訴你,每一天,你會在早上、中午和晚上的三次用餐時間變得飢餓,也就是說,你會產生一股愉悅的感受,令你想到並說:『我真想吃點東西!』然後你會大快朵頤,享受美食,但絕對不會吃過量。你會適量地吃,不多也不少,飽的時候你會本能地知道。你會充分咀嚼,將食物嚼成糊狀才吞下。在這些情況下,你會好好消化,感覺不到任何腸胃不適。你會完整吸收養分,身體會發揮食物最大的效用來製造血液、肌肉、力氣、能量,簡單地說就是──活力。
「既然你適切消化了食物,排泄功能也會正常運作。每天早上一起床你就會排泄,不需要借助任何種類的通便劑或人工協助。
「每天晚上你會在自己期望的時間沉入夢鄉,直到隔天早上你所期望的時間才起床。你的睡眠會安穩、平和而深沉,不受惡夢或令人不適的身體狀況干擾。你可能會做夢,但你的夢是美夢,醒來時你會感覺美好、愉快、機靈,對當天的工作躍躍欲試。
「如果過去你很容易陷入沮喪、消沉與憂鬱,往後你將不再受這些問題困擾。你不會再悶悶不樂、焦慮和沮喪,而是感覺歡愉而快樂。就算沒有特殊理由,你也會感覺快樂,就像過去沒有充分理由,你也感覺不快樂那樣。我告訴你,儘管有重大因素導致擔憂或沮喪,你也不會因此心情低落。
「如果你常常不耐煩或脾氣壞,你將不再有這種感覺,反而會始終耐著性子,脾氣控制得宜。面對以往老是激怒你的事,你將心平氣和,不為所動。
「如果有時心頭縈繞著邪惡與不健康的念頭、害怕或恐懼症,這些念頭會逐漸遠離你的腦海,像雲朵般消散。如同夢在醒來時消失,這些虛幻的形象也會消失。
「我還要補充的是,你所有的器官都會完美運作。你的心臟會正常跳動,血液循環會依其應該運作的方式運轉,肺臟也會良好運作。胃、腸、肝、膽管、腎與膀胱,全會正確發揮功能。如果上面提到的任何一個器官目前有失調狀況,問題會一天比一天少,不用多久就會完全消失,器官會回復正常功能。
「再來,如果任何器官有結構性損傷,從今天起損傷也會逐漸修復,短時間內就會完全恢復正常。就算你對問題的存在渾然不覺,事情也會如此進行。
「我還必須說──這一點極為重要──如果過去你對自己缺乏信心,這種自我懷疑會逐漸消失。你會產生自信;我再說一次,你會產生自信。你的自信基礎是,你明白自己體內有一股強大的力量,讓你能達成理智所認可的任務。有了這股自信,只要合乎常理,你做得到一切你期望做到的事,還有一切分內的事。
「有任何工作要進行時,你永遠會想像事情很簡單。『困難』、『不可能』、『我做不到』等字眼會從你的字典裡消失,被『這很簡單,我做得到』所取代。
「因此,就算這個工作對別人來說很困難,但你想成很簡單,於是對你來說就真的變簡單了。你會勝任自如,毫不費力地完成任務,沒有半點疲倦。」
|每個人體內就有讓自己健康、幸福的工具
除了這些通用暗示,接著庫埃會加上針對他的病人身上的特殊病痛所給予的特定暗示。病人輪流看診時,他會把手輕輕放在他們頭上,同時在他們腦海裡勾勒不久他們就能獲得的健康與活力。
因此,對一名腿部潰爛的女性,他說:「從今而後,妳的身體會盡一切必要的力量,令妳的腿完全恢復健康。傷口會很快癒合,肌肉組織會恢復彈性,皮膚會變得柔軟健康。要不了多久,妳的腿就會變得強健有力,未來也會永遠如此。」
於是,每一個特殊病例都會以幾句適切的語句來治療。結束時,他會呼喚病人,請他們打開眼睛時,一陣輕微的嘆息會傳遍屋內,彷彿他們不願從美夢中醒來。
此時,庫埃會向病人們解釋自己並無治癒能力,這輩子也從未治癒過任何人。人們體內就帶有讓自己幸福的工具。人們所看見的結果,是來自其自身想法的實現。
庫埃表示自己只是代表病人們,將健康的念頭帶進他們腦海裡。從今以後,他們就能夠也必須擔任自身命運的嚮導。接著,庫埃請他們在其定義的條件下,重複以下句子並連上自己的名字:「每一天,每一天,我在各方面都會更好、更棒、更進步。」
看診到此告一段落。病人們起身圍在庫埃身旁發問,表示感謝,並和他握手。有些人聲稱自己痊癒了,有些人說他們感覺好多了,其他人則有信心未來能康復。那些原本心情跌至谷底、一蹶不振的人走出診所時,臉上散發著希望與樂觀的光彩。
如何對付疼痛?
疼痛,不論是心理或生理的疼痛,會帶來令我們猝不及防的新成分。它會獨占我們全部的注意力,令意識完全提高警覺,因而無法達到無意識能夠出現的程度,導致難以成功啟動自我暗示。因此,如果這時我們將「無痛」的念頭引進意識,意識會被相反的念頭「疼痛」所占滿。如果因而產生任何效果的話,那就是病人的狀況惡化了。
|實現「不痛」思維的關鍵詞
為了克服這個難題,我們需要一個新方法。
如果我們要說出一個思維,在脫口而出的瞬間,那個思維一定占據著我們的心思,若心裡沒有想著那個思維,就無法說出口。當病人嘴裡反覆念著「我不痛了」,他的心裡也會反覆想著這個念頭。不幸的是,每一次重複,疼痛的思維也會暗中滲入,因此心思會在「我不痛了」和「我有一點痛」或「我痛得厲害」之間搖擺。
但如果我們「迅速」反覆念這個句子,相反的聯想就來不及插入,我們就能迫使心智停留在這上頭。因此,透過這個新途徑,我們能達到和誘導性無意識露出時同樣的目標,讓念頭持續占據心智,而不喚起相反的聯想。我們發現這是讓無意識接納念頭最主要的條件,事實上,藉由這種方法,我們能迫使無意識實現「不痛」的思維,因而終結疼痛。
但是,「我不痛了(I have no pain.)」這個句子用英文唸起來並不容易快速重複。這在生理面的問題太過強大,唇舌會在音節上打結,必須停下來重新順過。而且就算我們口齒伶俐,足以成功地清晰發音,還是會遇見另一個問題。因為這個句子裡最有力的字是「痛」,我們會發現自己不自覺地特意強調這個字,因而在心裡加強了我們試圖移除的這個念頭。
如果盡量貼近庫埃的步驟,效果應該會最好。他所用的法文原句是「ça passe(過去了)」,當中沒有提到疼痛。這個句子念起來極簡單,音節連貫不中斷,就像機器的嗚嗚聲或靠近聽昆蟲撲翅的嗡嗡聲,也讓心智來不及反向思考。波都因所建議的句子「It is passing off.(正在過去)」就沒有這種效果,事實上還因為無法迅速重複,所以牴觸了我們所有意圖。整體來說,最適切的英文版本似乎是「It's going.(過去了)」,只有「going」應該反覆念,治療的最後應該以「gone!(結束了!)」劃下有力的句點。急促反覆念「going(過去了)」會產生一種鑽孔機難以抵擋地鑽進某個堅硬物體的印象。我們可以想成,它正讓我們所想的思維鑽入心智。
如果你正遭受強烈的疼痛,例如牙痛或頭痛,請坐著閉上眼睛,靜靜向自己保證,你會擺脫疼痛。現在,請輕輕撫摸患部,同時盡快反覆念這些字,產生一種連續不斷的聲音:「It's going, going, going ... gone!(都過去了,過去了,過去了……結束了!)」就這樣念一分鐘,直到需要換氣時才停下深呼吸,在整段過程的最後才說「gone(結束了)」。到這個時候,疼痛如果不是已經完全消失,就是起碼可以感覺到舒緩。
無論是哪一種,此時請運用前一章所建議的特定暗示。如果疼痛已經消失,就暗示自己它不會復發;如果疼痛只是減少了,那就暗示自己,不久後它就會完全消失。這時,請回到疼痛開始前你所正在做的工作上,讓其他事占據你的注意力。如果經過一段合理的時間,例如半小時後,你還是受疼痛所擾,請再次找地方獨處,再暗示一遍你能掌控它,並重複這套程序。
這套程序能征服所有疼痛,這樣的說法並不誇張。在極端的例子中,你或許必須出擊好幾次。通常會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你不明智地為疼痛提供了起因──爛牙、受涼等──因而向理智提出了疼痛的辯詞,令疼痛獲得智力的認可。或者疼痛雖然會中止,但又會復發。不過別氣餒,堅定地出擊,你一定能成功。同樣一套程序,拿來應付心煩、憂慮、恐懼、消沉等心境也有效。在這類例子中,手的撫摸動作應該用在額頭上。
即使是這段操練,也只要謹守必要的本分就好,其他不應多做。只要迅速反覆地念「過去了」,告訴自己問題正在消失,搭配手的撫摸動作,讓注意力放在特定部位就好,那就是你唯一所要做的全部事情。經過練習,事情會變得簡單,你會「不知不覺就位」,也就是說,無意識會做出必要的調整來加強效率。過一段時間後,你就應該能在二十到二十五秒內獲得紓解。但效果還會更深遠,你會重獲自由,不再恐懼疼痛。請將自己看成是疼痛的主宰,只要一對疼痛做出予以治療的威脅,就能避免疼痛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