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前言

超完美情緒操控術:掌握情緒,就能掌握快樂。
  
《黃帝內經》說:「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恐傷腎。」就是說,人們的情緒不能過多波動,因為強烈的情緒會導致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等一系列生理反應,對人體健康不利。尤其是當你的情緒引發憤怒,對旁人發火時,會在別人的心裡留下印記,別人也會對你懷恨在心,並採取報復行動。所以,壞脾氣是一把雙刃劍,刺傷別人的同時,也會傷了自己。
  
境由心生,是說你所面對的人和事,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都是由你的心所吸引而造成的。你吸引什麼,就會遇見什麼。所以,要想改變所處的環境,首先要改變的是你的內心世界。情緒是我們自己的,沒有放在別人身上,因此,要調節情緒,也只有靠我們自己。不過一般來說,理解別人的情緒容易,調節自己的情緒就困難了。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情緒操縱術告訴我們:要想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應該遠離怒火,停止抱怨。
  
朋友,在日常生活、工作或學習中,你是否也曾經遇到過失去控制、失去理智的時候?你發火之後,情況有所改觀嗎?好了,答案出來了,憤怒不僅沒有解決你的問題,反而令你更不受人喜愛,事實就是這樣,你抱怨,等於是往自己的鞋子裡倒水,使行路更難。情緒操縱術告訴你:面對不平之事時,請深吸幾口氣,保持冷靜,控制自己發火的欲望。因為如果我們被怒火所控制的話,可能就會帶來惡果:喪失信用、人際關係惡化、壓力增加,而這些,都是扼殺你職業生涯的潛在大敵。所以,智者就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遠離怒火,停止抱怨!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古人的這句話,既是對山河雄偉的讚美,也寓意著做人的道理,就是說做人要豁達大度、胸懷寬闊,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人生在世,難免有高低起伏。這時候,刻意和生活衝撞,只會讓人更加生氣,傷心,甚至更加失敗。這時候,我們要做到能容天下不容之事,這才是智者的選擇。
  
放寬自己的心,不要總是為了那些傷心的事去費腦筋。要知道,一切都會過去的;放寬自己的心,讓那些本來煩惱的事隨時間的流逝自行消失吧;放寬自己的心,讓我們的每一天都過得快樂、充實一些;放寬自己的心,讓一切的煩惱都遠離我們。記住,放寬心是一種智慧,是低調的張揚與進取。心寬一寸,我們的情緒將受益三分。第一章 退後一步,海闊天空

有人說,人生有兩個方向的世界:一個是前進的世界,一個是回頭的世界。如果你能夠同時把握這兩個世界,人生便更能臻於完美。「前進」與「後退」不是絕對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心靈沒有提升,則前進正是後退。反之,若在失敗、挫折中,心性有所覺醒,則後退正是前進。
  
退後一步,海闊天空。這裡的「退步」其實就是「前進」,一種遇到阻力時以退為進的策略,一種內斂通透的人生處世哲學,也是一種生存和處世的智慧。低頭的人生,轉身的人生,回頭的人生,退讓的人生,都蘊涵著無限微妙的道理。如果事事能忍讓三分,在前進時採取後退的姿勢,以謙讓恭謹的方式向前,就會更加完美了。退一步,雖說是最不易邁出的舉步維艱的一步,但也是智與愚、勇與怯、沒落與崛起、成功與失敗的千鈞一髮的一步。讓我們擦亮眼睛,抖擻精神,在關鍵時刻毫不猶豫地退後一步,贏取屬於我們的海闊天空。
  
一、停止爭論,越佔上風越孤單

班傑明.富蘭克林說過:「如果你總是爭辯、反駁、也許偶爾能獲勝,但那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爭論的結果一般來說只會是兩敗俱傷。很多時候,人們爭論無非就是要讓別人相信自己的觀點,可是別人相信了你的觀點,你佔了上風,又能怎麼樣呢?事實就是事實,即便是對方錯了,也沒必要要求對方立刻改正,或許某天、某句話、某件事,會讓對方猛然認識到:原來是我錯了。爭論後,讓對方認同自己的觀點,對方即使口服,但心裡也不會服氣。爭論只會增加對方對我們的反感,使彼此的關係疏遠,因此要停止爭論,因為越佔上風越孤單。
  
不要覺得為小事爭論沒什麼,有時,如果雙方都不懂得適可而止,衝突就會越來越大,到了無法駕馭自己怒火的地步,便可能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在法國發生了這樣一件事:阿蘭.馬爾蒂是法國西南小城塔布的一名員警。一天晚上下班後,他身著便裝來到市中心的一間菸草店門前。他準備到店裡買包香菸,然後再回家。這時,店門外一個叫埃裡克的流浪漢向他討菸抽。馬爾蒂說他身上沒菸了,正要進商店買菸。埃里克看馬爾蒂還算是一個脾氣溫和的人,以為待會兒他買了菸後會給自己一支。當馬爾蒂買菸出來時,喝了不少酒的流浪漢就硬纏著他要菸。馬爾蒂認為他喝多了,就不給他,於是兩人發生了爭執。隨著互相謾駡和嘲諷的升級,兩人的情緒逐漸激動。馬爾蒂掏出了警官證和手銬,說:「如果你不放老實點,我就給你一些顏色看。」埃裡克反唇相譏:「你這個混蛋員警,看你能把我怎麼樣?不就是和你要一支菸嗎,小氣鬼!」後來,二人扭打成一團。
  
旁邊的人趕緊把他們分開,勸他們不要為一支香菸而發那麼大火。馬爾蒂不服氣地說:「我憑什麼給你菸,你個酒鬼。」流浪漢也不示弱:「你以為就你有嗎,現在你送我我都不要。」
  
流浪漢罵罵咧咧地向一條小路走去,他邊走邊喊:「臭員警,有本事你來抓我呀!」馬爾蒂心想:你還罵我,難道你罵的還不夠嗎?流浪漢的罵聲讓馬爾蒂失去了理智,他拔出槍,朝埃裡克連開四槍。埃裡克倒在了血泊中……法庭以「故意殺人罪」對馬爾蒂作出判決,他將服刑三十年。
  
一支香菸,引起一場不必要的爭論,最後兩敗俱傷。因此說,不要覺得小爭論不會傷害到誰。事無絕對,對方想佔個上風,自己就停止和他爭論。要知道,智者懂得以退為進,懂得爭吵只會讓結果越來越壞。停止爭論,才是智慧的休戰符。
  
很多人發生爭吵,可以說大都是類似一支香菸這樣的小事。歸根究柢,是人們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然而,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就是人有理智,那麼,為什麼不學學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呢?得理不讓人向來不受人喜愛,何況是無理狡三分?無論你有理還是沒理,爭吵永遠無法解決本質問題,而你越佔上風,別人越覺得你盛氣凌人,不願再接近你,你就越被孤立,越孤單。
  
在一次宴會上,卡爾學到了一個極有價值的教訓。卡爾去參加一個宴會,宴席中,坐在他右邊的一位先生為了活躍氣氛,講了一段幽默笑話,並引用了一句話。那位先生說這句話出自《聖經》。卡爾知道他錯了,他非常清楚正確的出處,沒有一點疑問。為了表現自己,卡爾就告訴那位先生,那句話不是出自《聖經》。那人立刻反唇相譏:「什麼?出自莎士比亞?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那句話就是出自《聖經》。」那位先生坐在右邊,卡爾的老朋友弗蘭克.格蒙在他左邊,他研究莎士比亞的著作已經好多年了。於是,他們倆都同意向格蒙請教。格蒙聽了,在桌下踢了卡爾一下,然後說:「卡爾,這位先生沒說錯,這句話是出自《聖經》。」
  
回去的路上,卡爾對格蒙說:「弗蘭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而不是《聖經》。」「是的,我當然知道。」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場。可是親愛的卡爾,我們是宴會上的客人,為什麼一定要證明他錯了呢?那樣會使他喜歡你嗎?為什麼不給他留點面子?他並沒問你的意見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見,為什麼要跟他爭論?我們應該永遠避免跟人家發生正面衝突。」
  
那個教訓對卡爾的影響非常深刻,因為卡爾性格率直。小時候和家人,在很多事情上都爭論不休。進入大學,卡爾又選修邏輯學和辯論術,也經常參加辯論賽。從那次之後,卡爾聽過、看過、參加過、也批評過多次的爭論。這所有的一切,使他得到一個結論:天底下只有一種能在爭論中獲勝的方式,那就是停止爭論。
  
透過爭論,你不可能完全勝利。因為如果爭論的結果是你輸了,當然你就輸了。問題是,即使你贏了對方,其實你依然是輸。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你的勝利是以打敗對方,讓對方自己承認錯誤結束。因此,就算爭論中你贏了,你可以得意揚揚,但你傷了對方的自尊,會讓他慚愧。他會怨恨你的勝利,因此也就不會和你成為朋友。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幾乎所有的爭論,都會使參加的雙方更加堅持自己的觀點,而不管在表面上是否佔了上風。而事實上,在爭論中沒有贏家。
  
在生活中,爭論不能夠完全避免,但要懂得適可而止,特別是那些毫無意義的爭論,這種爭論對雙方都有害無益。也許你能說會道,伶牙俐齒,交際口才出眾,但最好還是要避免繼續爭論下去,及時停止爭論。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