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序言

自從《圖解字型思考》第一版在二○○四年問世以來,這本書便廣受世界各地的設計課程採用。每回在演講或其他活動場合有年輕設計師拿著破爛不堪的《圖解字型思考》請我在書上簽名時,我從頭到腳─從襯線(serif)到豎線(stem)─都因為歡喜而感到無比溫暖。那些磨損的封面和缺角的書頁證明了字體編排設計正在下一個世代的手裡、心裡蓬勃發展著。

從二○○四年到現在我增加了一些體重,這本書也是。在新版當中,我決定要放鬆束縛,讓內容有更多呼吸的空間。假使你就像大多數的平面設計師一樣,喜歡對小細節斟酌再三、斤斤計較,那麼接下來你將會發現許多讓你愛不釋手、五體投地、焦慮不已的內容。在第一版當中已略有觸及的細瑣問題,例如字距微調(kerning)、小型大寫字(small capitals)、非齊線數字(nonliningnumerals)、標點符號、對齊、基線網格(baseline grids)等,在本書中都有更詳細的說明;另外書中也新增了一些之前略過未提的主題,例如首字放大下沉(a drop capital)要如何設計、關於視覺尺寸(optical sizes)你該知道的事、還有在接下來的「美國平面設計協會」(AIGA, American Institute of Graphic Arts)聯誼派對上什麼時候該說「字體」(typeface)而不是「字型」(font)。這本新書裡什麼都多了一點:更多字型、更多練習、更多範例、更壯觀的索引,而最棒的是,還列舉了更多字體編排上的不良設計─讓更多落漆的「囧設計」和得體的「設計準則」兩者相得益彰。

我從一九九七年起便在馬里蘭藝術學院(Maryland Institute College of Art, MICA)開設字體編排課程,我是在替這門課找尋教科書的時候,動了要撰寫這本書的念頭。與字體編排設計相關的書籍,有些聚焦在傳統經典的版面上,有些則大部龐雜、過於鉅細靡遺。有些大量援引作者本身創作的圖文為例,在多樣的實務操作上只能提供狹隘的一家觀點;還有的內容婆婆媽媽、把讀者當白癡,用字遣詞充滿優越屈尊的口吻。我想要找的是一本四平八穩、清晰易懂的書,設計與文字在書中相輔相成,有助於讀者對字體編排設計的了解;我想要找的是一本小而美、簡約但結構扎實的書─一本適合隨手翻閱的手冊;我想要找的是一本能夠反映字體編排設計的各種面向、過去與現今發展的書,讓我的學生們對於相關的歷史、理論、與創意能夠有所領會;最後,我想要找的是一本能夠從印刷紙張到發光螢幕、涵蓋各種視覺設計媒體的書。

我發現我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自己動手寫一本。

《圖解字型思考》由三個單元組成:字母(letter)、文本(text)、和網格(grid),從最基本的字母樣式開始,一直談到將文字融入條理一致的內容主體、以及可靈活變動的系統當中。每一單元的開頭都有一篇敘事性的短文,探討在各種媒體上影響字體編排設計的文化性與理論性議題。緊接在短文之後的範例,除了展示字體編排設計「如何」架構之外,同時也說明「為什麼」的理由,以證明設計的慣例有其功能與文化的基礎。在這本書裡,設計實務的範例─展現出字體編排系統的彈性,其中的規則(幾乎)全都是可以打破的。

第一個單元「字母」,揭示了早期鉛字如何透過模仿手寫字與版面主體建立關連性。十九世紀的商業廣告字體編排設計是由新古典主義當中所提取的要素孕育而生的奇妙產物。到了二十世紀,前衛藝術家與設計師將字母視為一套理論系統並加以探討。隨著數位設計工具的興起,字體編排設計也與版面主體重新建立起關連性。

第二個單元「文本」,對於集結文字成為較大的版面主體有深入討論。文本是一個區塊或結構,其中的紋理、色彩、密度、與輪廓都可以被無限制地調整。從金屬活字具體的物質性到數位媒材所賦予的彈性與限制,「技術」造就了版面空間的設計。文本從一個封閉、穩定的主體演變為一個流動、開放的環境。

第三個單元「網格」以空間的組織為研究對象。在二十世紀早期,達達主義與未來主義的藝術家意圖跳脫金屬活字的直線結構限制,揚棄了凸版印刷的機械式網格。一九四○與一九五○年代的瑞士設計師將網格系統化,發展出第一套全面性的設計方法論。他們的理論將提綱挈領的思考方式帶入這個一向以品味與慣例掛帥的領域裡,至今也仍然影響著多媒體設計的系統思考方法。這本書是一本關於運用字體編排設計進行思考的書─到最後,重點還是在「運用」上。字體編排設計是被運用以做事的一種工具:表現內容、賦予語言具象的主體、讓訊息產生社會性的流動。字體編排設計是一項持續發展中的傳統,它讓你與過去和未來的設計師得以連結在一起。不論你到哪裡─大街上、購物中心、網路、住家─字體總是如影隨行跟著你。視覺文字的生命看似有其秩序卻又難以預測,這本書的目的即在於和所有生活與之息息相關的讀者與寫作者、設計師與製造商、老師與學生們深入對話。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