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導讀】
如何定義台灣的克蘇魯?
羽澄(本書作者)
這是一本我在接觸寫作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會出現的作品類型,因為我開始寫作的年紀還沒有聽過「克蘇魯」這個詞彙,而當我開始接觸克蘇魯神話的時候,從表面上的設定到嘗試理解洛氏恐怖有哪些內涵,這中間花了更多的時間。
真正把「克蘇魯」等神話邪神的名諱加入寫作裡頭是在高中寫著網路長篇連載輕小說,一連用了好幾個邪神的名字當作是故事中的反派,但也只是出現了形象和看似酷炫的稱號,真正催生了克蘇魯神話的恐怖、奇幻作品的時期是在更後來的時間。
那時我讀完了洛氏的《暗夜崇魔》,那是我第一次閱讀洛氏作品,然後一連串如《克蘇魯的呼喚》、《牆中之鼠》等經典的恐怖作品都讀完後,像是有什麼開關被打開了,這樣的題材和文體似乎可以嘗試,但那時我還沒有開始進行克蘇魯恐怖的寫作。
我選擇從找資料開始,卻發現連很基本的介紹克蘇魯神話的書籍都幾乎沒有在台灣出版,我所能找到的只有當時從書展中銘顯文化攤位入手的《最萌的克蘇魯神話》,繁體中文版所能找到的克蘇魯資源在五年前想找資料的自己來說,已經不只是稀少可以形容了。更不用說台灣沒有創作出相關的文字作品。
「那我就自己寫寫看吧。」
與這群無以名狀的異界古神締結的不解之緣就是這樣展開的,我也不曉得是什麼力量在推動著這一切,從一、兩個月出產一篇短篇小說,到我逐漸開始能夠思考要以一本書的模式進行克蘇魯題材撰寫。
台灣第一本克蘇魯神話創作集,不論對我個人或是喜愛克蘇魯同好,甚至是文學圈來說,都應該算是一個里程碑。從開始撰寫到成為一本書籍,期間受到了許多幫助,而我在思考該以什麼主軸來當作這一本克蘇魯神話小說集的時候,決定以無以名狀、恐懼和貓當作主軸,也就是現在你手上的這本《無以名狀、恐懼與貓的消失》。
創作的過程當中,有遇到不少人與我討論,文學圈的朋友聽到我要寫台灣的克蘇魯神話,他們便問:「如何定義台灣的克蘇魯?」於是我思考著該如何界定我所能去書寫或討論的台灣克蘇魯作品,是單純寫台灣的景物或時事嗎?我想我認為不只是如此。
談到台灣的創作,不管什麼樣的議題都包含了「認同」的議題。在文學裡,台灣人在環境中的自我認同成了一個大的課題,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這些很經典得台灣文學作品中,除了反應時代思潮,也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現代主義中,其中一個重要的脈絡就是工業革命後,人力被機器取代,引發人的存在本質被異化的思辨。這個觀點放在台灣的文學脈絡中則延伸成立了從成為人的價值觀中,如何更進一步成為台灣人,成為一個受到認同、被人看見的族群或個體。
克蘇魯文學其實在宇宙主義恐怖中,討論到了人類存在本質的問題,這也是洛氏受到現代主義影響的跡象。人類面對無比巨大的宇宙無能為力、面對時代的變遷無能為力、面對個體必須被資本社會異化也無能為力。
在無數的無能為力當中,人們又要從不確定自己是什麼(未知)中去尋找認同,並且害怕沒有受到認同的狀態,或許這可以轉變符合克蘇魯在恐怖文學中「未知恐懼」的命題。宇宙、時代、社會帶來的無力感、未知、尋求認同和主體,交織成了複雜的克蘇魯神話宇宙世界觀。
回到台灣的克蘇魯,繞一大圈,我所謂台灣的克蘇魯應是同時沿襲洛氏現代主義的人本精神,去描寫宇宙偉大對比人類渺小的同時,也回去討論同樣在台灣人文脈絡裡發展中的討論,如人的異化、認同的異化,簡單就是「我是誰?或我屬於哪裡?」這個命題,談及神靈或超凡力量影響之下,人對自我還有歸屬的認同,是屬於台灣的克蘇魯神話可以再定義上樹立某種基準,肉體的變異、極端強大的神祇造成的不可抗力,渺小的台灣人還能做些什麼?這些都成了台灣題材融入克蘇魯神話能夠探討的。
能夠討論人類在渺小的基準上,以及身處台灣這個母體,所能夠感受到認同的自我和歸屬。我們可以知道無法定義自己是誰、無法知道自己屬於哪是一件可怕的事,因為那都是未知,從這個角度切入談台灣德克蘇魯神話,我認為是有發展空間的。
當然,上述這些所提及的探討,不論是理論或是議題深度,都還有更多討論及闡明空間,我僅能以力所能及的思路去告訴大家我有這樣的脈絡和創作概念。或許日後能有更多關於探討台灣克蘇魯創作定義的討論也不一定。總之,必須謝謝在這段時間每個願意付出的人。
感謝麥克筆先生,阿麥繪製的封面和明信片都用超乎我想像的品質完成,很高興能和一個如此有才華的創作者合作;感謝Nick哥一直都相當支持我的創作,甚至主動詢問我能提供什麼協助,能與海穹文化結緣出書都多虧了Nick哥的引薦;感謝尼爾森式症老師,願意接下為我畫插圖的工作,在短時間內交出品質超出我預想優秀的作品;感謝伍薰哥在規劃期間給予我大量的協助跟建議,並且總是以希望我能在這過程中開心為前提,我很幸運在首次出版就能遇到這樣好的編輯。
還有很多很多在我背後支持著的親朋好友,這邊就不一一贅述了,當我寫作卡在瓶頸時,會想起一位很好的讀者兼朋友曾告訴我:「我覺得你真的很有才華,當你沒有自信時可以來找我,我會不斷告訴你你有多好。」感覺這是很久的事情,可是這樣一句鼓勵始終支持著我走到今天,也走向未來。
最後,謝謝每一個拿著這本書,也願意閱讀我文章的你/妳,有你們才有這本克蘇魯神話創作集。宇宙可能無情、盲目又充滿未知的恐懼,可是只要還能繼續寫下去的一天,我的文字就能繼續在宇宙當中蔓延,並且交付到每一個你/妳的手上。
我們下一本書再見。Cthulhu fhtagn!
如何定義台灣的克蘇魯?
羽澄(本書作者)
這是一本我在接觸寫作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會出現的作品類型,因為我開始寫作的年紀還沒有聽過「克蘇魯」這個詞彙,而當我開始接觸克蘇魯神話的時候,從表面上的設定到嘗試理解洛氏恐怖有哪些內涵,這中間花了更多的時間。
真正把「克蘇魯」等神話邪神的名諱加入寫作裡頭是在高中寫著網路長篇連載輕小說,一連用了好幾個邪神的名字當作是故事中的反派,但也只是出現了形象和看似酷炫的稱號,真正催生了克蘇魯神話的恐怖、奇幻作品的時期是在更後來的時間。
那時我讀完了洛氏的《暗夜崇魔》,那是我第一次閱讀洛氏作品,然後一連串如《克蘇魯的呼喚》、《牆中之鼠》等經典的恐怖作品都讀完後,像是有什麼開關被打開了,這樣的題材和文體似乎可以嘗試,但那時我還沒有開始進行克蘇魯恐怖的寫作。
我選擇從找資料開始,卻發現連很基本的介紹克蘇魯神話的書籍都幾乎沒有在台灣出版,我所能找到的只有當時從書展中銘顯文化攤位入手的《最萌的克蘇魯神話》,繁體中文版所能找到的克蘇魯資源在五年前想找資料的自己來說,已經不只是稀少可以形容了。更不用說台灣沒有創作出相關的文字作品。
「那我就自己寫寫看吧。」
與這群無以名狀的異界古神締結的不解之緣就是這樣展開的,我也不曉得是什麼力量在推動著這一切,從一、兩個月出產一篇短篇小說,到我逐漸開始能夠思考要以一本書的模式進行克蘇魯題材撰寫。
台灣第一本克蘇魯神話創作集,不論對我個人或是喜愛克蘇魯同好,甚至是文學圈來說,都應該算是一個里程碑。從開始撰寫到成為一本書籍,期間受到了許多幫助,而我在思考該以什麼主軸來當作這一本克蘇魯神話小說集的時候,決定以無以名狀、恐懼和貓當作主軸,也就是現在你手上的這本《無以名狀、恐懼與貓的消失》。
創作的過程當中,有遇到不少人與我討論,文學圈的朋友聽到我要寫台灣的克蘇魯神話,他們便問:「如何定義台灣的克蘇魯?」於是我思考著該如何界定我所能去書寫或討論的台灣克蘇魯作品,是單純寫台灣的景物或時事嗎?我想我認為不只是如此。
談到台灣的創作,不管什麼樣的議題都包含了「認同」的議題。在文學裡,台灣人在環境中的自我認同成了一個大的課題,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這些很經典得台灣文學作品中,除了反應時代思潮,也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現代主義中,其中一個重要的脈絡就是工業革命後,人力被機器取代,引發人的存在本質被異化的思辨。這個觀點放在台灣的文學脈絡中則延伸成立了從成為人的價值觀中,如何更進一步成為台灣人,成為一個受到認同、被人看見的族群或個體。
克蘇魯文學其實在宇宙主義恐怖中,討論到了人類存在本質的問題,這也是洛氏受到現代主義影響的跡象。人類面對無比巨大的宇宙無能為力、面對時代的變遷無能為力、面對個體必須被資本社會異化也無能為力。
在無數的無能為力當中,人們又要從不確定自己是什麼(未知)中去尋找認同,並且害怕沒有受到認同的狀態,或許這可以轉變符合克蘇魯在恐怖文學中「未知恐懼」的命題。宇宙、時代、社會帶來的無力感、未知、尋求認同和主體,交織成了複雜的克蘇魯神話宇宙世界觀。
回到台灣的克蘇魯,繞一大圈,我所謂台灣的克蘇魯應是同時沿襲洛氏現代主義的人本精神,去描寫宇宙偉大對比人類渺小的同時,也回去討論同樣在台灣人文脈絡裡發展中的討論,如人的異化、認同的異化,簡單就是「我是誰?或我屬於哪裡?」這個命題,談及神靈或超凡力量影響之下,人對自我還有歸屬的認同,是屬於台灣的克蘇魯神話可以再定義上樹立某種基準,肉體的變異、極端強大的神祇造成的不可抗力,渺小的台灣人還能做些什麼?這些都成了台灣題材融入克蘇魯神話能夠探討的。
能夠討論人類在渺小的基準上,以及身處台灣這個母體,所能夠感受到認同的自我和歸屬。我們可以知道無法定義自己是誰、無法知道自己屬於哪是一件可怕的事,因為那都是未知,從這個角度切入談台灣德克蘇魯神話,我認為是有發展空間的。
當然,上述這些所提及的探討,不論是理論或是議題深度,都還有更多討論及闡明空間,我僅能以力所能及的思路去告訴大家我有這樣的脈絡和創作概念。或許日後能有更多關於探討台灣克蘇魯創作定義的討論也不一定。總之,必須謝謝在這段時間每個願意付出的人。
感謝麥克筆先生,阿麥繪製的封面和明信片都用超乎我想像的品質完成,很高興能和一個如此有才華的創作者合作;感謝Nick哥一直都相當支持我的創作,甚至主動詢問我能提供什麼協助,能與海穹文化結緣出書都多虧了Nick哥的引薦;感謝尼爾森式症老師,願意接下為我畫插圖的工作,在短時間內交出品質超出我預想優秀的作品;感謝伍薰哥在規劃期間給予我大量的協助跟建議,並且總是以希望我能在這過程中開心為前提,我很幸運在首次出版就能遇到這樣好的編輯。
還有很多很多在我背後支持著的親朋好友,這邊就不一一贅述了,當我寫作卡在瓶頸時,會想起一位很好的讀者兼朋友曾告訴我:「我覺得你真的很有才華,當你沒有自信時可以來找我,我會不斷告訴你你有多好。」感覺這是很久的事情,可是這樣一句鼓勵始終支持著我走到今天,也走向未來。
最後,謝謝每一個拿著這本書,也願意閱讀我文章的你/妳,有你們才有這本克蘇魯神話創作集。宇宙可能無情、盲目又充滿未知的恐懼,可是只要還能繼續寫下去的一天,我的文字就能繼續在宇宙當中蔓延,並且交付到每一個你/妳的手上。
我們下一本書再見。Cthulhu fhta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