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博議今譯(全套)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南宋呂祖謙以《左傳》為體進行議論與申辯,成為學子科舉考試必備用書,迄今仍為大學授課、各級考試重要教材
●原著168篇章白話新譯,並因循原著採用之古字體,力求經典完整重現。
●結合兩岸文學與法學專家合力著作。
●原文與譯文並列排版方便查詢比較,免去讀者前後翻索的困擾。
●上冊564頁,下冊528頁
《東萊博議》一書是南宋大儒呂祖謙所著,呂祖謙祖籍河南開封,曾祖父呂好問曾受恩封為東萊郡侯(今山東境內),後因而尊稱呂祖謙為東萊先生。東萊先生於浙江武義明招山守母喪時,為其學生上課及參加科舉考試所需而寫成此書。
《東萊博議》為議論文典範,其評論內容採本於《左傳》,是當時學子上課、科舉考試的必備用書,經宋、元、明、清歷代流傳不息,迄今仍為大學授課、各級考試及公務員考試的重要教材。其文章旁徵博引,能啟發思路,利於議論與翻案文章之撰擬。論理分明,處處是驚人之筆,說理頭頭是道,筆鋒犀利,辯駁有力。成書時東萊先生正當三十八歲年富力強之時,故其文章氣盛辭嚴,理富思精。全書二十五卷,凡一六八篇。自從南宋面世以來,人們稱譽不絕,故能留傳至今。原著為文言文體,為使現代學子易於研讀,特以現代白話文重新翻譯著成本書《東萊博議今譯》。
名人推薦
沈友椿古文專家
古時稱「律師」為「訟師」,又稱「刀筆」,七十年前在故鄉書坊內,曾看見一本名為「刀筆大全」的書,因年幼,看其目錄約知其是「訟師」所用的。其實「東萊博議」勝過「刀筆大全」,今人學法學又想為律師者,都可研讀「東萊博議」,如能熟悉內容,寫作議論文時,會使構思縝密,運用「推拓援證」的方法,迂迴曲折、有條不紊;尤其對申辯之術,書中很多實例,使讀者敬佩祖謙先生的雄健辯才,當你感到「江郎才盡」無法續言時,會找到指導迷津之途徑,而步入柳暗花明的境地。
八百多年後的今天,運用本書的議論方法及倣效其申辯的技巧,凡參與國文考試,無論任何層次、學校、高普考、律師、司法官,皆足為範本,得心應手。
劉素梅主編
《東萊博議》以《左傳》所記所評春秋時代的史事為題材,品人論事,借事議理,在治亂得失之中從不同的角度予以評論發揮。呂祖謙在書前序言中說:「凡春秋經旨,概不敢僭論,而枝辭贅喻則舉子所以資課試者也。」可見書中之評論不在闡釋經學,也不是研究史學,而在開拓諸生讀史傳的視野,助益文思,以「佐其筆端」。其於謀篇立意、章法布局、引喻論證的行文技巧,均有獨到之處,可作為寫作的參考,所引用的史事和借喻,更為讀者提供豐富的寫作資料。其內容豐富,凡舉政治、風俗、兵法、待人、處事之議題,皆所論及,最善於從隱蔽處洞察人心,在細微處分析事理。這些哲言雋語,見諸今日,仍是不朽的名言。
本書流傳久遠,坊間版本甚多,間有闕略,新編《東萊博議今譯》以二十五卷,一百六十八篇,完整呈現。
呂勝倉
《東萊博議》成書於乾道5年(即公元1169年),東萊先生正當38歲,年富力強之時,故其「文章氣盛、辭嚴、理富、思精」。全25卷,凡168篇。以其「稽古之博、畜理之鄉」,觸機而發出,持之必有故,而發之必有為精言澳論,往往震發於中,足以箴切物情,而裨助意智(瞿、跋文),故面世以來,人們稱譽不絕,若從文章學、申辯學術論文,一是議論文之最佳模範,二是申辯術之最優途徑。
《東萊博議》與當時空間(地理環境)與時間歷史背景要配合瞭解,如身歷其境,更能發現此書的價值,熟讀此書會讓日用而不知的好處,現代人靠白話文翻譯看懂文言文的意義,及其遣辭,用字、析理之技巧,如果能就文言語法進一步瞭解、漸漸可以不看白話文翻譯,或背誦多篇之後,自然熟習東萊先生的語法、文章結構、議論之技巧,尤其青年學子記性好,每日背一篇或每週兩篇,五十篇後必能增進文史哲的興趣、做人處事的道理及文筆之功力,不可小覷,盼讀者,尤其青年學子,發奮研讀日後必有大用。
目錄
上冊:
序 呂理胡
前言 陳年福
●東萊博議卷一
鄭莊公共叔段
潁考叔還武姜
周鄭交惡
宋穆公立殤公
衛州吁
臧僖伯諫觀魚
鄭敗燕
●東萊博議卷二
隱公問羽數於眾仲
隱公辭宋使
鄭伯侵陳大獲
鄭伯朝桓王
陳五父如鄭涖盟歃如忘
隱公問族於眾仲
●東萊博議卷三
滕薛爭長
潁考叔爭車
齊魯鄭入許
息侯伐鄭
羽父弒隱公
臧哀伯諫納郜鼎
晉穆侯命二子名及晉封曲沃
●東萊博議卷四
楚侵隨
魯為班後鄭
鄭太子忽辭昏
桓公問名於申繻
王師伐虢
虞叔伐虞公
楚屈瑕敗蒲騷
●東萊博議卷五
祭仲立厲公
盜殺伋壽
魯及齊師戰於奚
桓公與文姜如齊
辛伯諫周公黑肩
楚武王心蕩
鄧三甥請殺楚文王
魯莊公圍郕
●東萊博議卷六
齊侯見豕
齊公孫無知弒襄公
齊威公入齊
齊魯戰長勺
禹湯罪己桀紂罪人
●東萊博議卷七
宋萬弒閔公
息媯過蔡
鄭厲公殺傅瑕原繁
王賜虢公晉侯玉馬
原莊公逆王后於陳
鬻拳兵諫
陳敬仲辭卿飲桓公酒
●東萊博議卷八
懿氏卜妻敬仲
曹劌諫觀社
晉桓莊之族偪
莊公丹桓宮楹刻其桷使宗婦覿用幣
管敬仲言於齊侯曰宴安酖毒不可懷也
齊仲孫湫觀政
●東萊博議卷九
舟之僑奔晉
衛懿公好鶴
里克諫晉侯使太子伐東山皐落氏
齊侯戍曹遷邢封衛
衛文公大布之衣
晉荀息請假道於虞以伐虢
齊寺人貂漏師
●東萊博議卷十
會陽榖謀伐楚
楚伐鄭
楚滅弦
楚文王寵申侯
齊桓公辭鄭太子華
晉里克帥師敗狄
宋太子茲父請立子魚
●東萊博議卷十一
會于葵邱尋盟
晉獻公使荀息傅奚齊
沙麓崩
楚子賜鄭伯金
邢人狄人伐衛
秦取梁新里
●東萊博議卷十二
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
衛旱伐邢
子魚諫宋公圍曹
隨叛楚
宋襄公欲合諸侯
魯饑而不害
成風請封須句
秦晉遷陸渾之戎
子圉逃歸
下冊:
●東萊博議卷十三
邾敗魯於升陘
鄭文夫人勞楚子入享于鄭
楚子文使成得臣為令尹
晉懷公殺狐突
晉重耳奔狄止降服而囚
晉文公秦穆公賦詩
●東萊博議卷十四
介之推不言祿
鄭伯使盜殺子臧
衛禮至殺邢國子
晉文請隧 啓南陽 圍陽樊 圍原 問原守
展喜犒齊師
楚滅夔
●東萊博議卷十五
宋叛楚即晉
晉文夢與楚子搏
晉侯作三行
周公閱聘魯
臧文仲如晉分曹田
晉作五軍以禦狄
●東萊博議卷十六
先軫死狄師
臼季舉郤缺
晉陽處父侵蔡楚子上救之與晉師夾泜水而軍
周叔服相公孫敖二子
閏三月非禮
楚太子商臣弒成王
晉襄公朝王先且居胥臣伐衛
●東萊博議卷十七
禘太廟躋僖公
出姜貴聘而賤逆
楚滅六蓼
秦穆公以子車氏之三子為殉
季文子如晉求遭喪之禮行
趙孟立公子雍
●東萊博議卷十八
陽處父改蒐賈季殺陽處父
宋昭公將去羣公子
士會不見先蔑
穆伯取己氏
酆舒問趙衰趙盾於賈季
晉郤缺言於趙宣子歸衛地
●東萊博議卷十九
宋襄夫人殺昭公之黨
箕鄭父殺先克
範山說楚子圖北方
楚範巫矞似謂成王子玉子西皆強死
楚文無畏戮宋公僕
叔孫得臣獲長狄僑如
●東萊博議卷二十
秦伯使西乞術來聘
隨會料晉帥
晉使魏壽餘以魏叛以誘士會
序/導讀
作者序
呂理胡
呂祖謙先生,字伯恭,其祖籍為河南開封人,後遷至浙江金華,官至直秘閣著作郎、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與朱熹、張栻齊名,人稱為「東南三賢」。其學說主張治經史以致用,不規規於性命之說,遂開學派之先聲,因其曾祖父呂好問獲恩封為「東萊郡侯」(東萊是漢置的郡名,約在今山東半島),故世人尊稱「東萊先生」。
所謂「博議」之名稱,在史上是始於呂祖謙先生所著之【左氏博議】,亦簡稱【博議】。「博」者,廣大也、通也,「議」者,講論也,言法制乎正,不頃側也,文體之一、論事之文,以言其可否者也,如駁議,奏議。
【東萊博議】原名【左氏博議】,是以【左傳】(左丘明著)的史事為體材,書成於宋乾道四年,共二十五卷,一百六十八篇章,今坊間常見之版本,內容僅剩不到一半(八十六篇章)是選其代表作出書也,本協會為其正統真傳,乃全文搜輯,以現全貌。祖謙先生在本書的自序中,開頭就說:【左氏博議】者為諸生課試之作也。由此得悉【東萊博議】是祖謙先生在「明招講堂」(此四字今仍存在),對學生為應當時科舉考試所作的範本教材,不是闡釋經學,也不是研究史學。斯時「明招講堂」學生人數逾三百人,運用本書作為教材,在祖謙先生的調教下,於南宋乾道以後,僅武義地區,就產生三十一位進士,(有一門五進士、父子三進士)。以外地區亦應有一倍以上,估計其教育成果,考上進士(最高學位)的比率,當在百分之二十。
祖謙先生在明招山講學六年,作育英才無數,其著作【東萊博議】是當時及其後歷代科舉考試的重要用書,而直到八百年後的今天,本書仍然有其珍貴的價值。凡國文科考試,無論各級學校招考、公務人員高等考試或者律師、司法官特考試的作文,皆足為範例,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且【東萊博議】教人對人的觀察:「凡人之情,為惡於人之所不見,為善於人之所見。」又說:「觀人之術,在隱不在顯,在晦不在明」。是要洞察隱藏的一面,晦暗的一面。另又指出:「天下同知畏有形之寇,而不知畏無形之寇」。這是要辨別其外表及內在之真相,強調知其人還要知其心,不要被其金玉的外表所誘而不察其內在之敗絮。
祖謙先生又講到人與人之相處:「共患易,共利難」。所謂患難現真情,因為彼此要互相依靠來突破難關,但是當利益來到就難免爭著要了。又說:「豐歉在人而不在天;強弱在人而不在地」。雖然他也知道天地陰陽的變化會影響時局,人不能掌控,但是他認為人若能善用自己的力量,也能夠突破困境的。這些都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千古名言。
祖謙先生對左丘明【左傳】的評論與史事,是用不同角度予以發揮,教人學到看事情要運用多元化的視角,去獲得客觀而全方位的結論。例如他說:「觀政在朝,觀俗在野」。「善政未必能移薄俗,美俗猶足以救惡政」。「敘事者載其實,論事者推其理」。以此謹慎的觀察、研判,才能認清歷史的真相。
在祖謙先生自序中言:「深痼隱疾,人所羞道而諱稱之者,揭之大塗」。所以本書不僅僅是「課試」學生應考寫文章「佐其筆端」而已,其取用【左傳】「理亂得失之跡,疏其說於下」。而是要治療國家的「深痼隱疾」。這才是本書的最高標的。
祖謙先生是宋代的哲學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具有經天緯地之大才。這部巨著,使人讀了咀嚼翫味無窮,對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以及處理人、事、物各方面,都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作者的一言一語都含義很深,很能警世感人,有益於世道人心,確是一部萬古不易教人化世的聖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