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辦刊物是文化人的戰鬥方式,而創刊詞是刊物的靈魂,是最能看出初心的鐵證!
◎收錄1872至現代,兩岸、香港、海外重要刊物發刊詞,一探時代的良知之聲。
◎對1949年前的中國,以及1949年後的臺灣刊物,尤其有深度的探究。
◎當時的文筆質樸真實、言之有物,有理想,堅持追求更好的生活,少有娛樂大眾、取悅大眾、無病呻吟、矯揉造作的傾向。
作為人,獲取知識是與生俱來的權力
中國期刊——創刊詞數據庫 , 由王修求於 2019年初在Blogger創立。
收集漢語世界期刊的創刊詞,創刊詞下附錄有期刊的:
約稿、編輯劄記、雜誌章程、宗旨條約、資料照片、期刊簡介等資訊,
創造了一個高品質、有價值,可供人人查閱、參考、究研的學術平臺。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那些被歷史塵封的刊物,它們的創刊詞,大都是為了夢想在奮鬥。
是對現實的關切、是對未來的展望、是對真理的探尋……
並不僅僅是為了豐富人的生活,而是試圖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為美好,
他們是勇於擔當的知識分子,是一個社會的良知,是一個民族的脊樑。
現在與展望
大陸,曾經敢言的刊物,在新的政權之下,
光芒與銳利盡失,自由被依附所取代,工具式的刊物隨處可見。
港澳,已經火箭般速度大陸化,中國不僅在版圖上追求大一統,
思想上也在力求大一統,這都是毛澤東思想的延續。
台灣,自1949年,胡適把自由的種子撒播在臺灣大地那刻起,
在最為黑暗的白色恐怖歲月,人民也沒有放棄對自由的追求。
——知識不應該成為某些人謀利的工具,
澆灌種子與希望,就是刊物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能看出初心的鐵證!
目錄
自序:為什麼要做這樣一個工作?
第一章:1949 年前•期刊•創刊詞錄
《申報》發刊詞:本館告白
《大公報》發刊辭:大公報序
《青年雜誌》創刊詞:敬告青年
《每週評論》發刊詞
《北京大學月刊》發刊詞
《新潮》發刊旨趣書
《湘江評論》創刊宣言
《努力週報》發刊辭:努力歌
《讀書雜志》發刊詞:發起<讀書雜志>的緣起
《國學季刊》發刊宣言
《語絲》發刊辭
《現代評論》本刊啟事
《新月》的態度
《吳淞月刊》發刊詞
《獨立評論》引言
《文學季刊》發刊詞
《呐喊》創刊獻詞:站上各自的崗位
《客觀》發刊詞:我們的立場
《客觀月刊》創刊詞
《自由談》(代發刊詞):卷首語
《客觀》(代發刊詞):我們的立場
《南風月刊》創刊詞:寫在前面
第二章:1949 年前後•期刊•創刊詞錄
《譯文》創刊詞:前記
《時與潮》發刊詞
《觀察》創刊詞: 我們的志趣和態度
第三章:1949 年後•大陸•期刊•創刊詞錄
《廣場》發刊詞
《收穫》發刊詞
《紅旗》發刊詞
《星火》發刊詞: 放棄幻想,準備戰鬥!
《北京紅衛兵》創刊詞
《東方紅》發刊辭
《這一代》創刊詞:寫在創刊號的前面
《求是》創刊詞:致讀者
《炎黃春秋》(代創刊詞):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為己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應運而生
第四章:1949 年後•臺灣•期刊•創刊詞錄
《自由中國》發刊詞.
《文藝月報》創刊獻辭
《文學雜誌》創刊詞:致讀者
《復興文藝》創刊詞
《文星》(代發刊詞):不按牌理出牌
《大學雜誌》創刊詞:我們的態度和見解
《人文世界》創刊詞
《臺灣政論》創刊詞:我們想做的
《這一代》發刊詞:我們的話
《八十年代》發刊詞:共同塑造我們的八十年代
《美麗島》發刊詞:共同來推動新生代政治運動
《鼓聲》發刊的話:植根鄉土•心懷中國•放眼世界
《春風》發刊辭:春風的訊息
《亞洲人》發刊辭:八十年代的亞洲人
《暖流》發刊詞:政治秩序
《進步雜誌》創刊詞:寫在<進步雜誌>創刊之前
《代議士》創刊辭:<代議士>要幹什麼?——說公道話,做公道事,當仁不讓
《鐘鼓鑼》創刊詞:讓鐘聲•鼓聲•鑼聲同時響起
《萬歲評論》創刊詞:<萬歲評論>緣起
《自由時代》(代創刊詞):言論自由第一優先
《蓬萊島》創刊詞
《聯合文學》發刊詞:建設文學的社會
《人間》創刊詞: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 .
《烏鴉評論》發刊詞:烏鴉的心願
《實踐筆記》發刊詞:為什麼要辦<實踐筆記>?
《李敖求是評論》發刊詞
《人間思想》發刊辭
《觀察》發刊詞:敢為天下先
第五章:1949 年後•兩岸•傳記、館刊•期刊•創刊詞錄
《傳記文學》發刊詞:我們的想法與作法
《傳記文學》(代發刊詞):關於傳記文學
《名人傳記》(代發刊詞):開拓現代傳記文學的新路
《人物》(代發刊詞):編者的話
《國史館學術集刊》創刊辭
《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創刊詞
第六章:香港•期刊•創刊詞錄
《明報月刊》發刊詞
《壹週刊》創刊詞
第七章:海外•期刊•創刊詞錄
《新語絲》發刊詞
《黃花崗雜誌》發刊詞:民主、統一、和平為中華
第八章:星火時代•期刊•創刊詞錄
《星火》發刊詞:一城一旅從頭起
《公共知識分子》發刊詞:呼喚當代的公共知識分子
《新新青年》發刊詞:這便是中國的青年
《天窗》創刊辭:擁抱窗外的陽光
《文星》創刊詞:開篇寄語
後記
序/導讀
作者序
為什麼要做這樣一個工作?
自從去年底收錄創刊詞始,陸陸續續收錄六十多篇了,算是這一年來在知識領域裡的一點成就。由於生活社會底層,生存變成了相對重要的問題,今後是否有更多的時間來做這樣一個事情,變得有些不確定了。因而把我目前收錄的部分,整理出來,供感興趣的人閱賞,算是這個工作的一個小結。
就我個人的看法,縱觀中國的刊物,比較關注的是1949年前的部分,還有1949年後臺灣的部分,因為只有在這兩個部分裡,才能看到思想的種子;而1949年後的大陸,政治意識形態統治了一切,就是男女入洞房,都需要從毛主席語錄裡面尋找靈感,真正人類的思想、自由的思想,幾乎被毛澤東思想趕盡殺絕了。
品讀臺灣的自由史,卻會發現,哪怕是在臺灣最為黑暗的那段白色恐怖歲月,臺灣人民並沒有放棄對自由的追求。1949年,自胡適把《自由中國》‘自由’的種子撒播在臺灣大地那刻起,臺灣言論出版‘自由史’上,爭取‘自由’的呼聲,此起彼伏、未曾間斷:《自由中國》、《時與潮》、《大學雜誌》、《文星》、《臺灣政論》、《美麗島》……
回過頭來再看大陸,曾經敢言的《觀察》,在新的政權之下,光芒與銳利盡失,自由被依附所取代。所有的刊物,都被關進了鐵籠子,即使擁有翅膀,飛翔早已成為不可能的事。《紅旗》、《求是》、《北京紅衛兵》、《東方紅》等工具式的刊物隨處可見,《廣場》、《星火》、《這一代》的光芒雖零星閃爍,但一閃之後,卻陷入一片死一般地沉寂。即使進入21世紀,《炎黃春秋》之後,《冰點》之後,膽敢直面問題根源的刊物,可以說是空谷足音;而像《臺灣政論》、《美麗島》這樣的聲音,除去3.6萬平方公里的臺灣,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大陸土地上,娛樂至死才是主旋律;像鄭南榕一樣以身殉道的自由主義者,硬是還沒有生出來。
在某個時期,臺灣的白色與大陸的紅色,恐怖程度有其相似性,但自由的火花,在臺灣卻並沒有像大陸一樣完全熄滅,這是值得思考的地方。或許在臺灣,知識精英,尤其以胡適為代表的,他們與執政當局,存在著貌合神離,並沒有像大陸很多知識人一樣,經過共產黨的思想改造之後,在毛澤東思想的淫威之下,為了活著,選擇了主動或者被動地匍匐前行。而制度層面,同樣是鉗制言論自由,臺灣是先出版、後審查,大陸採取的卻是先審查、後出版;而對於當局所謂的問題刊物,臺灣採取的是停刊、查封、註銷、偶有文字獄,大陸採取的是直接辦人、文字獄,或許是諸此差異化,才使得兩岸出現了不一樣的局面。
辦刊物,大都是文化人的戰鬥方式;而作為文化人,有相當一部分人的思想裡頭,是充斥著濃厚的理想主義情懷的。本人有個比較單純的認知,文化人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最原始的想法或許有些稚嫩、帶有書生氣,但大都是美好的。當然,不排除,一開始就有藏著居心的人,打著美麗動聽的口號來做著欺世盜名的事情。然而,這畢竟只是少數,並且待到試玉三日滿之後,其本心卻會顯露出來。
當我翻閱那些被歷史塵封的刊物,他們的創刊詞,很多都是為了夢想在奮鬥,是對現實的關切、是對未來的展望、是對真理的探尋,很多並不僅僅是為了豐富人的生活,而是試圖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為美好;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他們文筆質樸真實、言之有物,少有娛樂大眾、取悅大眾、無病呻吟、矯揉造作的傾向,他們是一群有理想堅持追求更好生活的可愛的人。中國有句古話,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創刊詞就是文化人的初心,他們用心勞力去為一份刊物澆水施肥、添磚加瓦,有時為了那份初心,還得冒著各種風險,他們是勇於擔當的知識份子,是一個社會的良知,是一個民族的脊樑。我之所以做著收錄創刊詞的工作,是因為我特別珍重一個人的初心、特別在意一個人的言行,而一份刊物,從創刊到終刊,創刊詞是刊物的靈魂,是最能看出初心的鐵證。
在做這個工作的過程當中,由於中國大陸的互聯網是不開放的、是不自由的,更由於兩岸政緣關係的原故,在找臺灣刊物資料的時候,會遇到障礙層層。在此,得感謝陳秋玲女士、還有鄭南榕基金會的工作人員,由於她們慷慨的幫助,才使得我有機會整理出《大學雜誌》、《自由時代》的創刊詞及相關資訊。為了能夠找到相關刊物的創刊詞,我還花高價把原始雜誌買回來,使得我能夠一字不誤地把刊物創刊詞原汁原味地錄入:“中國期刊——創刊詞數據庫”,算是我的一次春蠶吐絲似的心作。
像《自由時代》、《炎黃春秋》等刊物,並沒有正式的創刊詞,但從其創刊的開篇或末尾等文章,讀者依然能夠嗅到創刊詞的味道;在此,編者大膽的把它納入“代創刊詞”的行列,以便讓受眾和關心這些刊物的學者與求知者們,對這些刊物有個初始的瞭解。
作為人,獲取知識應該是與生俱來的權力。這是我努力著編這本小冊子的又一動力,知識不應該成為某些人謀利的工具,它應該無私地、無所顧忌地向大眾敞開溫暖的懷抱,它應該溫暖一顆又一顆的人心,澆灌種子與希望,我相信這就是這些刊物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2019年9月1日
作於美貌山家中
王修求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