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博覽會的政治學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 342
    38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社會學文化人類學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吉見俊哉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蘇碩斌
  • 出版社: 群學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0/05/15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1851年,在倫敦舉辦的萬國博覽會,展示了現代工業生產出來的大量商品,也引發了大眾的狂熱。

博覽會既是消費文化的廣告機制,也是大眾娛樂的遊興對象,同時還是帝國主義的宣傳設備。

這種場域進到新興國家日本,成為了曖昧模糊的存在物。

本書以博覽會為鏡,試著剖析:現代所編織的「視線」如何逼近、「力量」如何運作。

本書特色

請敞開胸懷、縱情想像,不要局限於書名的「博覽會」。

在台灣、在歡欣鼓舞的慶典氣氛中,國家的財政收入也隨著煙火燦爛消逝。跨年、燈會、○○祭、○○文化節、○○運動會……各種政府舉辦的慶典活動,早已成為首長、官員們炫耀政績的必要做為,而且一屆要比一屆更花錢,即使財政短絀,也要拼場面、鬥熱鬧。另一方面,民間公司拿了優惠條例的好處,尾牙當然要盛大、藝人要獻唱、獎金要上億,不只要讓股東以為我賺錢,更怕台灣沒人知道我賺大錢。其他廠商也動不動就來個車展、書展、資訊展、旅遊展、婚紗展、家舉展……,原本具有展示成果、展望創新的所謂「展覽」,早已被削價競爭、傾銷庫存的商業邏輯淹沒。

在這種集體動員的儀式與慶典中,國家、資本家與大眾有各自的盤算與期待,但從來沒人深究誰將受到傷害,而這本書正是要拆解這之間的權力運作與拉扯。所以看完本書,下次看到○○祭的宣傳時,除了活動內容,不妨細看主辦單位、贊助廠商,說不定活動背後的意涵與角力,比台上表演還精彩咧!

作者

吉見俊哉Shunya Yoshimi

東京大學大學院情報學環教授、東京大學新聞社理事長;曾任東京大學社會情報研究所教授(學科已重組)、情報學環學環長。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社會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單位取得退學。學術專長為社會學、文化研究。研究領域包括視聽眾研究、全球化、技術的社會建構、大眾文化等。主要著作『都市的□□□□□□□□』(1987/2008)、『□的資本主義』(1995)、『□博幻想:戰後政治的□縛』(2005)、『親米□反米——戰後日本的政治的無意識』(2007)、『□□□□日本近現代史(9──□□□戰後社會)(2009)等,另有合編著書刊數十冊。

譯者

蘇碩斌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教世新大學社心系。學術專長為文化、都市、休閒、媒介等領域,著有《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譯有《基礎社會學》(合譯)、《媒介文化論》。

李衣雲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學術專長為大眾文化、歷史與記憶等。著有《私�漫畫�同居物語》,譯有《後現代性》(合譯)。

林文凱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學術專長為臺灣經濟史、臺灣法律史、歷史社會學等,著有《對西方社會學思想的反思》(合著),期刊論文〈地方治理與土地訴訟〉,譯有《後現代性》(合譯)等。

陳韻如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助理研究員,臺灣大學藝術史博士,日本東京大學美術史學研究室研修。學術專長中國書畫史、宮廷收藏等領域,著有《造型與美感──繪畫的發展:看得見的過去》。

目錄

致臺灣版讀者 吉見俊哉 
推薦序 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 呂紹理 
臺灣譯者說明 蘇碩斌

序 章  名為博覽會的現代 
1 被「發現」的世界 
2 博物學視線的壯大 
3 關於博覽會的政治學

1章  水晶宮的誕生 
1 從革命祭典到博覽會 
2 名為水晶宮的巨大溫室 
3 被觀覽的商品世界 
4 以奇觀為消費對象的大眾 
5 轉變中的見世物都市

2章  博覽會都市的形成 
1 第二帝國與萬國博覽會
2 艾菲爾鐵塔與世界觀光
3 工業的宮殿、消費的宮殿 
4 作為博覽會都市的巴黎 
5 蔓延的博覽會都市

3章  文明開化與博覽會 
1 日本人看萬國博覽會 
2 明治日本與博覽會的思想 
3 視線中的現代性再編 
4 民眾之間的內國勸業博覽會 
5 博覽會、勸工場、百貨公司

4章  演出的消費文化 
1 作為見世物的博覽會 
2 被展示的家庭生活 
3 百貨店中的博覽會 
4 電鐵.報社與博覽會 
5 博覽會攬開屋的出現

5章  帝國主義的祭典 
1 博覽會場中的殖民地 
2 白城與中途街樂園 
3 作為「帝國」的美國 
4 持續增殖的「帝國」視線 
5 日本主義與帝國主義

6章  轉變的博覽會空間 
1 名為大阪萬博的「祭典」 
2 大眾傳播媒體的民眾動員 
3 企業展覽館與未來都市
4 商業主義中的「未來」 
5 從萬國博覽會到主題樂園

終 章  博覽會與文化的政治學 
1 帝國主義、消費社會、大眾娛樂 
2 作為權力機制的博覽會 
3 朝向「奇觀」的社會理論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序/導讀

推薦序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呂紹理

《博覽會的政治學》這本書,是我在撰寫《展示臺灣》時深受啟發的作品。本書不但提供了我觀察日本博覽會歷史的基本線索,更引領我注意博覽會與消費社會、大眾文化之間的相互關係。受益受惠於這本書甚多,是以蘇碩斌教授將此書譯成中文初稿時,我非常興奮,也很榮幸在此向讀者們鄭重推薦。

本書作者吉見俊哉是東京大學大學院情報學環教授,為日本著名的社會學與文化研究學者,他的另一本《媒介文化論》也已由群學出版,臺灣的讀者也許對他並不陌生。早在1992年吉見教授即出版了《博覽會政治學》一書。這本書裡所提到的博覽會,對長久以來具有豐富籌展各種規模不等博覽會的日本而言,不是什麼新鮮事,例如,1970年即有戰後第一次,也是日本史上第一次的萬國博覽會於大阪舉行,或如1985年的筑波博覽會。除了一般經驗所及的博覽會,學界探究此種展示活動的作品也不絕如縷。例如早在1930年代,即有永山定富寫過有關博覽會的書,或如1970年山本光雄也出版了有關如何籌備萬國博覽會的專書。這兩本書大體上屬實務操作之大成。1981年,也就是本書日文原版出版的前九年,日本另一位著名的歷史學者吉田光邦在日本文部省科研經費贊助下,推動了為期三年有關萬國博覽會的研究,以較學術的眼光探討博覽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美學等層面,並且陸續在1985-1986年間,出版了該計畫的初步研究成果,包括《圖說萬國博覽會史》和《萬國博覽會研究》(兩書皆為京都思文閣出版)等專書和論文集。

然而,儘管日本實務界及學者探討博覽會者不在少數,卻少有人能像本書作者吉見俊哉教授,透過傅柯式的「凝視」(gaze,或者本書所用的□□□□),開展出異於往昔日本學者的角度,從一個嶄新的視野,不但回顧過往百餘年的世界博覽會,還將眼光投射到更為深遠的歷史框架:五百年來「發現」思維與視線所引動的「奇觀」視野,以及由此衍生出無數的各種政治、社會乃至經濟文化體制上的巨烈變動。他指出了博覽會和帝國建構、消費社會、大眾文化之間具有極為緊密的關係。循著這個視線,吉見教授邀請讀者理解日本在過往歷史中所創造的各種博覽展示活動,必須放到此一發現視野及其所捲入的種種權力運作脈絡下來考量,如同他在〈後記〉中所言,他想要藉著如鏡中夢幻般的博覽會諸相,「在日常世界結構空間層次上,去揭露貫穿所謂『現代』的一種力量」。

作為一個社會學者,吉見教授固然希望透過博覽會試圖建立「奇觀的社會理論」,不過這本書中仍有許多饒富興味的歷史場景重建與追索,使讀者不僅能具有理論意涵的透視,也能穿梭於時光隧道,一窺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博覽會場景,增加讀者的臨場感;更能使吾人理解戰前的日本,如何在亦步亦趨學習歐美萬國博覽會的過程中,投射出其渴望成為帝國的心願、醉心成為現代化國家的夢想、追求奇觀現代都市生活空間與生活方式的歷史。這樣的視野及反省值得任何一位觀眾在觀看21世紀各種博覽展示活動時仔細思考。所以,當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幕時,讀者們可以帶著這本書進入會場,透過吉見教授所提供的視野,仔細玩味在上海的這場博覽會。

譯者序
臺灣譯者說明
蘇碩斌

近現代譯名的琢磨

一本譯著,串連著兩個語言的思想世界。而這本跨越諸多人文社會學科的《博覽會的政治學——□□□□□近代》,其譯著串連的卻不僅是兩個世界。日本與臺灣同樣受到歐美的思想哺育,也共同交錯著東亞的歷史命運,因此,將這本穿梭在歐美與東方、理論與歷史的學術著作譯為另一種語言,實則擠壓了深層的思想板塊,也攪動了多重的學科疆界。

換個方式來談。翻譯日文之愉悅,是很多概念有漢字表述,輕易可用為中文;然而,翻譯日文之苦惱,也在於這些漢字表述的概念,脈絡看似相同卻不然,以致譯名的選用極度為難。原書副標題的「近代」,就是典型的苦惱譯名。

「近代」的譯名如何苦惱?臺灣社會學有極重的歐美傳統,專注於觀察「現代」的社會型態,鮮少使用「近代」之名。社會學者認識的「現代」,就如紀登斯(Anthony Giddens)在《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轉引艾克頓爵士(Lord Acton)之言:「有一條明確而可見的線,將歐洲的現代(modern age)與以前的時代區分開來。」紀登斯強調,「現代」的標記,就是18世紀末西歐的「兩個大革命」,亦即法國大革命與工業革命。

兩個大革命,就一直是社會學的思考起點。資本主義、國民國家、有機聯帶、科層體制,這些馬克思、涂爾幹、韋伯以及之後社會學者思考的主題,都是在斷裂後的「現代」才開展的社會型態;即使思想根源可以上溯啟蒙時期或文藝復興。

然而,社會學熟習的這條歐美社會學的「現代」之線,若拿到漢字國度的其他學科來對話,卻有著難以溝通的曲折。

以日文的用語定義來看。根據辭書《□□苑》的解釋,「現代」是指日本史的太平洋戰爭敗戰後的時代;而「近代」則指日本史的明治維新之後、太平洋戰爭之前的時代。

亦即,日本史認知的近現代,雖是西方啟蒙現代性的產物,但卻因應歷史過渡的時間差而切割為「近代」及「現代」兩個階段。而臺灣史的近現代,或許由於研究對象的歷史過程與日本密切連結,因此斷代認知也近似日本史,亦即以殖民時期為近代,而以戰後時期為現代。

然而中國史對近現代的認知,就複雜更多。1910年代日本就有中國史學家內藤湖南提出「唐宋變革論」,大膽指出宋代因貴族制度崩壞造成官吏任用體系出現、庶民地位流動、大眾文化成形,致使中國歷史終結「中世」(medieval)而進入「近世」(modern),並以宋元為近世前期,明清為近世後期。這種說法經其弟子宮崎市定的接續補充,使唐宋變革參照到「世界史」層次,將中國宋代、西歐文藝復興列為「近世」,將日本明治維新、英國工業革命稱為「最近世」。這個「近世」亦即後來習稱的「近代」、最近世即為「現代」。

畢竟中國並未出現18世紀末西歐兩個大革命那樣明確的鉅變,因此中國史的斷代爭論一直不斷。戰後兩岸史學家編纂的中國近現代史,與內藤湖南推遠中國近代到西方之前的脈絡已大不相同,因而也切割出各種「近代」,例如以明末耶穌會教士來華或清代鴉片戰爭為上限;以五四運動的1911年、或二戰勝利、或中共建立政權為下限。但不論「近代」的端點為何,中日學界論辯不休而懸稱的「內藤假說」,確實為中國史的史實研究留下深刻的史觀刀痕。簡單幾個表述斷代的漢字,勢必牽扯背後的史觀,對應歐美字彙,問題恐怕更加混淆。因此,既有將近代及現代對應為modern及contemporary的用法,亦有仿照德文Neuzeit的概念,將近代及現代對應為early modern及modern,也有如社會學慣以premodern和modern來描述兩個時代的斷裂。

這些跨學科、跨國別的複雜脈絡,使本書日文原著的關鍵字「近代」在翻譯為中文時,充滿了漢字對應的苦惱。作者吉見俊哉使用的「近代」二字,當然不可能是臺灣學界普同理解的「近代」。譯者衡諸原著文脈,決定將原著「近代」一詞,還原為社會學傳統的modern來理解,因而多數「近代」在本譯著中譯為「現代」,只有文意明確指涉日本史者,保留譯名為「近代」。另外,原著的重要概念「見世物」是日本庶民的一個歷史現象,但作者在本書中將這個現象提升為解釋大眾意識的理論概念,因此即使本詞彙是華文及臺灣社會所不熟悉,但在譯書仍保留原詞。這些考慮特別在此說明,至盼讀者諒解與指教。

編輯體例安排

日本學界在文化史、思想史的論述或譯著,都擁有令人羨慕的質量基礎,日本對人事物的譯名也高度統一,所以本書的日文原著提及的歷史事件、人物、地點、建築,都只以片假名拼音,絕大多數未附西文原文。日本譯讀外文資料的豐厚背景,當然是臺灣遠遠不及。如何讓臺灣讀者像日本讀者一樣,得以親近作者提供的歷史事件、專有名詞、參考書目、思想背景,理應是譯介者不能旁貨之責。為此,臺灣譯本對部分原文提供「譯注」及專有名詞還原西文的作法,期使讀者既可取道日本,又能接軌西方。本書的體例安排說明如下:

(1)日文專有名詞:原著出現的日本人名或專有名詞,若漢字為本地可理解者,譯者均依習用名詞直譯,不再加註日文,必要時增加譯者注釋;原文若為特殊外來語,則加註兩種語言以利讀者理解。例如:日本主義(□□□□□□�〔Japanism或Japonism〕)。

(2)西文專有名詞:原著以片假名表示的西方專有名詞或特定概念,已由譯者還原為西文(英文或其他歐文)附加於譯名之後,並以英語世界流通的用法為主,不再列註日文譯音。例如:水晶宮(Crystal Palace)、傅柯(Michel Foucault)、奇觀(spectacle)等。

(3)隨頁譯注:原著提及但未加詳述的西方人物、事件,以及日本讀者熟悉而不須解釋的人物、事件,本書均增加譯註說明(標示為、□□),以期本地讀者更易進入作者的思考脈絡。譯者注釋內容根據工具書(如《大英百科全書》及《□□苑》等)酌予改寫,不再逐條詳列出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52526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10/02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