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給世界的藝術課:細品一生必看的21件文明珍寶,在一個博物館思考整個世界
認識15位文物傳承者,帶你揭開文物神祕面紗金石堂好好聽
曲目
聽全部-
1 書店員導讀
作者/書店員導讀/名人導讀
程珺,法國里昂中央大學博士。過去的十幾年中一直在法國工作和學習,看見不少遊客只在熱門展品前匆匆打卡就走了,覺得太過可惜,因此決定寫下《大英博物館給世界的藝術課》,分享那些年在「大英博物館」 裡的震撼和感悟。
希望在疫情不便旅遊的當下,能帶你探尋古老文明的璀璨,感受不同文明之間的強盛與融合,瞭解那些稀世之寶背後的傳奇故事。
作者說自己的專業是半導體研究——所以你可以相信,一個被人文藝術浸潤過的理工腦,一定能幫你找到最高效的方式,去讀懂大英博物館的價值所在。
內容簡介
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
大英博物館尋寶記
讀懂偉大博物館的背後傳奇
▌用21件珍寶,濃縮800萬件藏品精華 ▌
3大主題,從大英博物館思考全世界
7件作品看懂鎮館之寶˙9件作品見證文明奇蹟˙5件作品看見文化融合
是掠奪?是守護?是反省?
認識15位文物傳承者,帶你揭開文物神祕面紗
還原歷史真相,他們就是頂級館藏傳奇的一部分
嚴選21件珍品,講透人類文明的價值所在
更說透畫裡畫外的動人故事
一個藝術浸泡過的理科大腦
最能幫你有效率地讀懂世界頂級博物館
▌學習這一課,從此不再盲目打卡,走馬看花,腦袋空空 ▌
▌懂世界:
˙為什麼大英博物館最多人參觀的地方,永遠在羅塞塔石碑?法老過世2000年後,兩個男人去征討他的國家,研究他們的文字,這相隔2000年的交流,如何寫下文明的里程碑?
˙馬雅文明和復活島,曾經輝煌卻又消失,傳奇文明如何覆滅?世外桃源的真正下場是什麼?文物如何洩露玄機?
˙如何從古埃及壁畫,理解埃及人的理想生活?埃及法老的雕像,為什麼都那麼像?
˙一件美索不達米亞至寶,說出人類最早的城市是如何運轉的?而一件史前人類的雕刻,讓我們看見一萬多年前的人類,與我們無所差別的精神世界?
˙兩河流域的一塊泥板,如何震驚世人?諾亞方舟的故事只存在於《聖經》裡嗎?
˙世界最早的亞述帝國,人口占了世界1/3,為何國王愛獵獅?而一個戰車模型,竟能看懂統治者是如何管理國家?
▌講傳奇:
˙破解古埃及文的商博良,有多天才,破譯既表音又表意的古埃及文字?他為了文物,42歲英年早逝,巴黎協和廣場的方尖碑原來是為了紀念他?
˙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英法爭搶入手,卻難以搬回。靠著義大利考古學家設計的液壓裝置才撬動,動用百位工人好不容易才運抵倫敦?
˙十四層樓的摩索拉斯陵墓,名列世界古代七大奇蹟,當代建築爭相仿效,是如何消失的?
˙英國大衛爵士如何眼光獨具,收藏了碩果僅存罕見的元青花瓷,改寫了中國陶瓷的歷史?
˙八國聯軍入侵下的受難國寶《女史箴圖》,堂堂大英博物館竟硬生生切割它,犯下世界級的錯誤?
▌看名作:
˙為什麼古希臘雕塑特別珍稀、好看?如何正確欣賞?
˙《女史箴圖》是一幅文學插畫?畫中十二重要場景訴說著怎麼樣的歷史故事?
˙犍陀羅佛像為何跟我們熟悉的佛像不一樣?高挺的鼻子,長得一張西方臉?
˙12世紀的西洋棋,是大英博物館的人氣文創商品,托腮王后成了最佳表情包?
˙從近8000張到今天剩不到十張,《神奈川衝浪裏》如何從過去紅到今天,成為史上最暢銷的浮世繪?
▌非皇室貴族收藏,備受爭議的大英帝國殖民掠奪史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之一,也是大家公認的「一生一定要去的景點」。長期展品15萬件,館藏800多萬件,是全球涉及範圍最廣以及館藏數量最多的博物館之一。既有13000多年前的史前文物,也有19世紀的近現代作品,可說覆蓋了整個人類文明的藝術發展史。
大英博物館的建立非常特別,它是以民間人士收藏為基礎而成立的博物館,不像法國羅浮宮或俄羅斯冬宮,是以王室收藏為基礎而建立的。尤其是藏品來源,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因為很大一部分都是英國在18到19世紀對外殖民和擴張中得來的。就說古埃及的文物收藏好了,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數量竟然高達10萬多件,這是其他博物館永遠無法企及的。還有像是復活節島雕像、馬雅宮廷放血儀式浮雕、《女史箴圖》等,這些文物都是英國對外殖民過程中搶掠的最好證據。這也就是為什麼,直到現在依然有那麼多國家在向大英博物館申討,希望他們能歸還屬於自己國家的文物。
可能因為大英博物館裡的文物,都不是來自自己國家,讓英國人比較有「羞愧感」,所以他們在博物館「責任」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最先確定了博物館的公共地位,並且規定:「館裡的每一件藏品都將永久保存並供後世使用,而且保證所有學者和懷有好奇心的人們都能自由地進出。」這也就是為什麼大英博物館至今對所有人免費開放,放棄了「門票」這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
另外,大英博物館的理念也是很特別的,它一直傳承著「在一個博物館裡思考整個世界」的傳統,試圖在全世界的文物中尋求連接性和統一性,從而建立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
▌800萬件藏品,濃縮人類文明的藝術簡史
這是大英博物館和其他大型博物館(如羅浮宮或大都會博物館)最不一樣的地方,因為這個博物館的著眼點一直放在「全球文明」上。這本《大英博物館給世界的藝術課》也是從這個視角出發的,特意精選了大英博物館裡21件非常重要的藏品,它們幾乎覆蓋了全世界各個地區的文明,有像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古埃及文明,也有像復活節島這樣已經永遠消失的部落文明。它們中的每一件所反映的都是不同時期的人類,他們的智慧、觀念與創造力的結晶。
相信當你讀懂了這本書裡介紹的21件藏品之後,下次再去時,肯定不會蒙圈,並且可以真正地做到「在一個博物館裡思考整個世界」。作者以圖文結合的方式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200多張精美插圖,零距離感受珍寶的細節魅力——透過大量高清圖片和詳細的博物館索引,帶你高效逛完,從珍寶栩栩如生的細節感受震懾心靈的力量,領悟不同文明的精神核心。
▌轉型守護全人類的歷史文化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對英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轉捩點,它表面雖然贏了,但國力開始衰退,世界霸權國的地位也逐漸被美國所取代。那時候的大英博物館開始不那麼「野蠻」了,停下「搶奪」的步伐,慢慢地轉型成一座綜合博物館,致力於呈現全球人類的歷史、藝術和文化。直到現在,大英博物館依然在考古、收購藏品等各個相關領域非常活躍,但都是完全合法的,像這本書裡提到的舞王濕婆雕像和《神奈川衝浪裏》,就都是合法購買的。
所以對於大英博物館,還是要辯證地去看待它。它的確有過非常野蠻的一段歷史,但這並不代表著這個博物館裡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搶來的。另外,博物館裡的每一件文物,不管是來自哪個國家和地區,博物館也都盡其所能地給它最好的修復和保護。從某個角度去看,大英博物館也是在替全人類守護著那些珍寶,比如本書裡所提到的亞述獵獅浮雕,它如果依然留在伊拉克的話,恐怕早就被毀了。
▌怎麼逛,不迷路又深入
如果有一天你去參觀大英博物館,而時間只有一天,那我建議你還是先看一下我在書裡提到的這21件藏品,在這裡再提供給你一條遊覽路線作為參考:
底層:羅塞塔石碑(4 號房間)—拉美西斯二世雕像(4 號房間)—獵獅圖(10a 號房間)
目錄
序/導讀
序
在一個博物館裡思考整個世界
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之一,也是大家公認的「一生一定要去的景點」。
大英博物館的藏品有800多萬件,覆蓋了人類200多萬年的歷史,但由於博物館的空間限制,其實98%的藏品都沒能公開展出,長期展出的藏品只有15萬件,所以博物館經常會輪流展出藏品。
大英博物館的藏品來源,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因為很大一部分都是英國在18到19世紀對外殖民和擴張中得來的。就說古埃及的文物收藏好了,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數量竟然高達10萬多件,這是其他博物館永遠無法企及的。
所以我總會想,是不是由於大英博物館裡的文物,都不是來自自己的國家,讓英國人比較有「羞愧感」,所以他們在博物館「責任」這方面,就做得非常到位。因為大英博物館最先確定了博物館的公共地位,並且規定:「館裡的每一件藏品都將永久保存並供後世使用,並保證所有學者和懷有好奇心的人們都能自由地進出。」這也就是為什麼大英博物館至今對所有人免費開放,放棄了「門票」這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
另外,大英博物館的理念也很特別,它一直傳承著「在一個博物館裡思考整個世界」的傳統,試圖在全世界的文物中尋求連接性和統一性,從而建立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這也就是為什麼大英博物館會舉辦「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世界巡迴展覽,當時的館長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任期2002-2015)還特意配合,寫了一本叫《看得到的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的書。
這是大英博物館和其他大型博物館(如羅浮宮或大都會博物館)最不一樣的地方,因為這個博物館的著眼點一直都放在「全球文明」上。我寫的這本《大英博物館給世界的藝術課》也是從這個視角出發,為此我特意精選了大英博物館裡21件非常重要的藏品,它們幾乎覆蓋了全世界各個地區的文明,有像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古埃及文明,也有像復活節島這樣已經永遠消失的部落文明。它們中的每一件所反映的都是不同時期的人類,他們的智慧、觀念與創造力的結晶。
我相信,當你讀懂了這本書裡介紹的21件藏品之後,下次再去大英博物館時,肯定不會蒙圈,並且也可以真正地做到「在一個博物館裡思考整個世界」。
最後,我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叫程珺,是法國里昂中央大學的博士。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我一直在法國工作和學習,這給了我充分的時間,去逛各種博物館。
回想一下,光一個大英博物館,我也去了近三十次,我不敢說把裡面的藏品都看遍了,但對於這座頂級博物館,我還是非常熟悉的,閉上眼睛可以想像出展廳的面貌、展品的位置。
回中國後,我開始在各個媒體平台分享人文藝術知識,也受邀去各大美術館舉辦相關講座,還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書《羅浮宮給世界的藝術課》,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愛。但很少有人知道,我的專業其實是半導體研究——所以你可以相信,一個被人文藝術浸潤過的理工科大腦,一定能幫你找到最高效的方式,去讀懂大英博物館的價值所在。
以前每次去「大英」,常看見不少遊客只是在熱門展品前匆匆打個卡就走了,我都覺得太過可惜,因為他們錯過了和世界不同地區的文明深度對話的機會。因此我決定寫下這本《大英博物館給世界的藝術課》,分享那些年裡「大英」 帶給我的震撼和感悟。在疫情不便遠足的當下,希望這本書能帶你探尋古老文明的璀璨,感受不同文明之間的強盛與融合,瞭解那些稀世之寶背後的傳奇故事。
如果這本小小的書籍還能引發你的思考,讓你想要對世界探索得更多, 那對本人來說,真的是無上的榮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