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上冊)
內容簡介
南懷瑾先生常謂:立國之本是文化。
中華民族歷經千年萬載,文化淵遠流長,在新世紀到來之初,世界瞬息萬變,炎黃子孫又該何去何從?
本書為南師於廿一世紀初應各方敦請之講課記錄,內容涉及廣泛,但終不離文化之根本;除突顯眾所關心之話題,更望能喚起讀者對文化教育之重視。
中華民族歷經千年萬載,文化淵遠流長,在新世紀到來之初,世界瞬息萬變,炎黃子孫又該何去何從?
本書為南師於廿一世紀初應各方敦請之講課記錄,內容涉及廣泛,但終不離文化之根本;除突顯眾所關心之話題,更望能喚起讀者對文化教育之重視。
目錄
出版說明
一、中國文化教育的自訴
第一章 漫說上下三千年
夏商周的教育學制
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
秦漢時代的學官與學術
魏晉南北朝的名士與學閥
北朝的文化與教育
隋唐開科取士的考試制度
唐宋時代考試策論
唐末五代到兩宋
兩宋的守文弱主
宋代的書院
宋代理學家們開了孔家店
兩宋的儒林和文學
明清的四書和八股文
明清理學的道德禁錮
明清文化的演變
文藝復興時的明朝
清代文化教育的劇變
第二章 新舊文化交替的代溝
民初三十年的文化教育
抗戰時期的文化教育
抗戰時期大後方的形勢和人文
二、漫談教育
第一堂
開場白
《千字文》的學問
立德立功立言
家教與母教
教育先要知性情
先天稟賦後天影響
第二堂
教育要注重文學
化民成俗的師道
什麼是意志精神
第三堂
辦教育的人們
教育以變化氣質為目的
師才難得
舊教育的教法
三、對學生家長研修班講話
第一堂
亂世出聖人
十六字心法
孔子一生的修養
《大學》提出的方法
第二堂
社會文化變亂的時代
讓孩子能自立
灑掃應對的生活教育
學佛應以佛為師
四、對學生家長講話
第一天
請注意兩本書
三綱——明德親民至善
八目——八個方向
格物知定
第二天
生死問題
認清名稱含義
誰能掌握自己的生死
修行初步——誠意正心知止
保持文化的女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
達摩與格物之道
第三天
生於憂患的我們生於安樂的你們
打坐念佛為什麼
有義語無義語
富蘭克林十三條
咒語
打坐切忌
五、對學校新生家長講話
第一堂
适才適性人貴自立
聰明難糊塗亦難
平安是福
第二堂
辦教育要犧牲自己
孩子自有選擇
真正的教育精神
第三堂
古代考試制度
現代學店式的教育
結合新舊教育的實驗
己立立人自利利他
六、對學校教師講話
第一講
人生以什麼為目的
學者效也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古代教育的目標
教育是人性的問題
罰或不罰打與不打
第二講
再談人性問題
再說性善性惡
人之大欲何處來
講七情
七、對學校教師第二次講話
學成文武藝的目的
教育無用論
實驗學校的宗旨
活到老做到老學到老
一個孩子的來信
注意腰的力量
一、中國文化教育的自訴
第一章 漫說上下三千年
夏商周的教育學制
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
秦漢時代的學官與學術
魏晉南北朝的名士與學閥
北朝的文化與教育
隋唐開科取士的考試制度
唐宋時代考試策論
唐末五代到兩宋
兩宋的守文弱主
宋代的書院
宋代理學家們開了孔家店
兩宋的儒林和文學
明清的四書和八股文
明清理學的道德禁錮
明清文化的演變
文藝復興時的明朝
清代文化教育的劇變
第二章 新舊文化交替的代溝
民初三十年的文化教育
抗戰時期的文化教育
抗戰時期大後方的形勢和人文
二、漫談教育
第一堂
開場白
《千字文》的學問
立德立功立言
家教與母教
教育先要知性情
先天稟賦後天影響
第二堂
教育要注重文學
化民成俗的師道
什麼是意志精神
第三堂
辦教育的人們
教育以變化氣質為目的
師才難得
舊教育的教法
三、對學生家長研修班講話
第一堂
亂世出聖人
十六字心法
孔子一生的修養
《大學》提出的方法
第二堂
社會文化變亂的時代
讓孩子能自立
灑掃應對的生活教育
學佛應以佛為師
四、對學生家長講話
第一天
請注意兩本書
三綱——明德親民至善
八目——八個方向
格物知定
第二天
生死問題
認清名稱含義
誰能掌握自己的生死
修行初步——誠意正心知止
保持文化的女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
達摩與格物之道
第三天
生於憂患的我們生於安樂的你們
打坐念佛為什麼
有義語無義語
富蘭克林十三條
咒語
打坐切忌
五、對學校新生家長講話
第一堂
适才適性人貴自立
聰明難糊塗亦難
平安是福
第二堂
辦教育要犧牲自己
孩子自有選擇
真正的教育精神
第三堂
古代考試制度
現代學店式的教育
結合新舊教育的實驗
己立立人自利利他
六、對學校教師講話
第一講
人生以什麼為目的
學者效也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古代教育的目標
教育是人性的問題
罰或不罰打與不打
第二講
再談人性問題
再說性善性惡
人之大欲何處來
講七情
七、對學校教師第二次講話
學成文武藝的目的
教育無用論
實驗學校的宗旨
活到老做到老學到老
一個孩子的來信
注意腰的力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