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玉屑金針:學林訪談錄

  • 9 324
    36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文學總論/研究華文文學研究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陳煒舜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初文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1/01/01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向同仁後進展示海內外知名學者的研究成果及人格風采,為學界積存珍貴資料。
本書共收錄了二十四篇別開生面的學林耆宿訪談錄,範疇包括了中國古典文學、古代思想、世華文學、俄蘇文學、比較文學等。
學者們現身說法,不僅示以研究「金針」,也分享生活「玉屑」,內容深入淺出,令讀者獲益匪淺。

作者

陳煒舜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及興趣為中國古典文學、圖書文獻學、神話學等。
編著有《屈騷纂緒》、《明代前期楚辭學史論》、《世俗想像與歷史記憶:晚明話本帝王故事新考》、《明代後期楚辭接受研究論集》、《段祺瑞正道居詩文註解》等,並於海內外期刊、研討會上發表論文百餘篇。餘暇從事散文隨筆、新舊體詩歌之創作,及外文詩歌與歌詞之翻譯,結集出版者有《尋找繆思的歌聲》、《神話傳說筆記》、《被誤認的老照片》、《卿雲光華:列朝帝王詩漫談》、《先民有作:古逸詩析註》等。

目錄

玉屑金針︰學林訪談錄

初集
1. 馬森(1932- )
 曹世耘:〈潮西來矣又潮東:馬森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5卷2期 (2017 / 12 / 01),P285 – 292。
2. 李明濱(1933- )
 陳煒舜、黃莘瑜:〈拼花石路上的跫音:俄蘇學家李明濱教授訪談錄〉,《百家》文學雜誌第二十六期(2013年6月15日),P61-68。
3. 金春峰(1935- )
 陳煒舜:〈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金春峰教授訪談錄〉,《百家》文學雜誌第二十七期(2013年8月15日),P75-83。
4. 洪漢鼎(1938- )
 關啟匡:〈客居憶往:哲學家洪漢鼎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六卷第一期(2018 年6 月),P265 – 274。
5. 陳玉璽(1939- )
 唐欣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糠秕書:陳玉璽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四卷第二期(2016 年12 月),P169 – 181。
6. 潘美月(1939- )
 陳煒舜、鮑廣東:〈縹緗尚友,桃李成蹊:潘美月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七卷第一期(2019 年6 月),P261 – 272。
7. 陳怡良(1940- )
 陳逸根:〈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台灣楚辭、陶謝學者陳怡良教授訪談錄〉,《百家》第三十二期(2014年6月15日),頁76-82。
8. 何廣棪(1940- )
 孫廣海:〈除卻棗梨無別好:何廣棪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四卷第一期(2016 年6 月),P139 – 146。
9. 曾永義(1941- )
 游宗蓉:〈治學觀通變,文章道性情:曾永義教授訪談錄〉,《東華漢學》第20期(2014年12月),P407-426
10. 楊松年(1941- )
 陳煒舜、尚昱辰:〈花雨晴天落,松風終日來:楊松年教授訪談錄〉,《百家》第二十八期(2013年11月15日),P42-48。
11. 楊 明(1942- )
 楊焄:〈丹青不知老將至:中國古典文學學者楊明教授訪談錄〉,《百家》第二十九期(2013年12月15日),P97-104。
12. 鄺健行(1942- )
 董就雄:〈文字金聲能擲地,襟懷孤鶴直凌天:鄺健行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六卷第一期(2018 年6 月),P275 – 285。


二集

1. 吳宏一(1943- )
 陳煒舜、程中山:〈吳宏一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六卷第二期(2018 年12 月),P289-297。
2. 楊惠南(1943- )
 孫金君:〈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楊惠南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七卷第二期(2019 年12 月)。
3. 周志文(1943- )
 邱培超、黃文倩、陳煒舜:〈天理明覺見真淳:周志文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七卷第一期(2019 年6 月),P273 – 288。
4. 顧 農(1944- )
 宋展雲:〈冷板凳上「鬥嬋娟」:揚州學者顧農教授訪談錄〉,《百家》第三十期(2014年2月15日),P87-94。
5. 黃靈庚(1945- )
 鮑宗偉:〈中有足樂,茹荼如飴:楚辭學家黃靈庚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三卷第二期(2015 年12 月),P133 – 139
6. 劉介民(1945- )
 劉小晨:〈無為自化,清靜自在:劉介民教授訪談錄〉,《百家》第三十三期(2014年8月15日),P89-97。
7. 潘銘燊(1945- )
 張桂琼:〈香港紅學漫談:潘銘燊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六卷第二期(2018 年12 月),P299 – 306。
8. 黃維樑(1947- )
 潘建偉:〈永葆文心,致力雕龍-黃維樑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五卷第一期(2017 年6 月),P297 – 304。
9. 段昌國(1949- )
 蒲蓉:〈問學憶往:段昌國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七卷第二期(2019 年12 月)
10. 呂正惠(1949- )
 黃文倩:〈驥老猶存萬里心:呂正惠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第三卷第二期(2015 年12 月),P125 – 132。
11. 江建俊(1949- )
 林佳燕:〈悠遊於玄思化境之中:江建俊教授訪談錄〉,《百家》第三十一期(2014年4月15日),P69-77。
12. 張高評(1949- )
 邱詩雯、張瑞麟:〈張高評教授《春秋》經傳的研究思路〉,《華人文化研究》第四卷第二期(2016 年12 月),P183 – 194。

序/導讀


金玉滿堂


《玉屑金針》是陳煒舜教授主編的學林訪談錄,即將在香港初文出版社付梓。由於我和此書有一定淵源,故煒舜讓我為此書寫一篇序言。美意難卻,故而草成此文。

煒舜於二〇〇三年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獲得博士學位後,隨即前往臺灣工作,至二〇一〇年返回母系任教。在港求學與在臺工作期間,他有緣親炙了不少學界前輩,轉益多師。回到香港後,他希望把這些與師長輩的緣份記錄下來。於是,他在二〇一二年先後為業師吳宏一教授及潘美月教授撰寫了訪談錄,分別刊登於香港和臺灣的雜誌。此後,他對訪談工作更為熟習,不僅繼續撰稿,也廣邀學界同仁共襄盛舉,果然收得一呼百應之效。八、九年來,他撰寫、組織的稿件已達二十餘篇之多。

據煒舜說,受訪者的身分,優先考慮的是一九三〇至一九四〇年代出生的學林耆宿――步入二〇一〇年代之際,這個世代的學者已逐漸從學術壇坫上引退,後進即便能從他們的著作中得窺其學問的涯涘,但他們的言行風采、所知的掌故,則不易透過親身接觸而了解。一般雜誌對訪談錄的篇幅設定是五六千字左右,煒舜認為是不夠的,他規劃的文稿大抵都在八千至一萬字的篇幅。除了問學論道外,也穿插學界掌故,使內容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不過,此意縱佳,如此篇幅卻非一般雜誌願意負荷。二〇一三年初,煒舜與我談及此事時,我正在擔任香港《百家》文學雜誌的社長,和黃仲鳴教授合作為香港文學做點事,我們以為玉成此事,也是一段佳話。因此,從當年六月號開始,每期刊登一篇訪談錄,受訪者計有李明濱、金春峰、楊松年、楊明、顧農、陳怡良、江建俊、劉介民等八位教授。這些學者專精的範疇包括了中國古典文學、古代思想、世華文學、俄蘇文學、比較文學等,他們現身說法,令讀者獲益匪淺。

二〇一五年春,《百家》雜誌因故停辦,學林訪談的刊登工作也無以為繼,這實在是一大遺憾!幸運的是同年夏天,新加坡楊松年教授願意接棒,在他主編的學術刊物《華人文化研究》半年刊中繼續刊登訪談錄,每期兩篇。不久之後,煒舜在公餘接掌了此刊副主編之任,對於訪談錄也有了更長線的規劃,專門設立「玉屑金針」專欄刊載這類文稿。我想,「金針」固有度人之意,「玉屑」大概是指學者們的生活與往事點滴吧!從二〇一五年底至二〇一九年底的四年間,「玉屑金針」專欄先後刊登了呂正惠、黃靈庚、李勉、何廣棪、陳玉璽、張高評、黃維樑、馬森、洪漢鼎、鄺健行、吳宏一、潘銘燊、潘美月、周志文、曾永義、楊惠南、段昌國等十七位教授的訪談錄(其中吳宏一、潘美月兩位的稿件在原來的基礎上又作了頗大篇幅的增補)。也許是受到訪談工作的觸發,煒舜還把視野拓展至業已辭世、更老一輩的學林前修,這幾年先後為李蘭甫、黃兆傑、孔德成、陳捷先、王叔磐、吳匡等老先生組織了紀念專輯。煒舜帶領的《華人文化研究》編輯團隊如此盡心盡力,我作為師長輩,不但樂觀其成,更頗為欣慰。

即將結集出版的訪談錄共有二十四篇,分為兩輯,大都在《百家文學雜誌》、《華人文化研究》和《國文天地》刊登過,書名一仍原專欄標題,真可謂「金玉滿堂」。其中唯一沒有收入的是成功大學李勉教授的訪談錄。據煒舜說,李先生生於一九一九年,是唯一不屬於一九三〇至一九四〇世代的學者。但當時仍執意邀請李先生的孫女嘉玲女士負責訪談整理工作,就是出於為學界留下珍貴資料的動機。根據訪談錄的文末按語,李先生在訪談完成後二十天便無疾登遐,嵩壽九十七歲。能夠及時完成訪談,不僅足以告慰老人家,也是學界的幸運!這篇訪談,日後會與其他紀念專輯一同出版,讀者大可期待。

寫到這裡,我不由想到,這項訪談工作經營到現在,也就快十年了。十年人事幾番新,假若在未來的工作中,把受訪者的年齡層與時並進地「下拉」一些,如何?我衷心期待,浩瀚學林的金玉瑰寶,能繼續透過訪談工作,保守、傳承下去。

張雙慶

香港公開大學榮譽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退休教授
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榮譽高級研究員

二〇二〇年二月十二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8745839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香港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