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策縱歷史哲學論文集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這次收錄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周策縱教授去國赴美之前所寫,正如王潤華老師所說,周教授在整理文集的期間去世,不能親自完成整個編輯出版過程,也許正是如此,所以他年少時的文章,一直封存未能面世,直至今天。這一批文字,讓後輩學人了解到周教授在青年時期究竟關注一些怎樣的具體學術問題,從而更能明白他後來研究的重心與關懷的由來。
目錄
序
輯一:五四前後
五四前後的孔教與反孔教運動
(蔡振念譯)載《大陸雜誌》第76卷第3期(1988年3月15日)
五四:一個「百依百順」還是「不屈不染」的女孩子?
載《中國時報》1988年5月4-5日「人間」副刊
懷人量史論五四文學
載《聯合文學》第43期(1988年5月)
北大精神與「五四運動」——兼論蔡元培校長的貢獻
載《聯合報》1989年5月3日27版
胡適對中國文化的批判與貢獻—— 胡適先生百歲誕辰紀念講稿
原載《傳記文學》第58卷第1期(總第344期)(1991年1月),題名:「胡適對中國文化的批判與貢獻」
輯二:近代中國的徘徊
論「中國本位的再版」
載《新認識》月刊(重慶:新認識月刊社,1940年8月15日),第一卷第六期
中國政治一百年
載《新認識》月刊(重慶:新認識月刊社,1942年12月15日),第六卷第三、四期合刊
論中國歷史大變局的序幕
(與馮大麟合著)載《三民主義半月刊》(重慶:三民主義半月刊社,1945年,12月15日),第七卷第八期
略談汪孟鄒與陳獨秀
載《明報月刊》第7卷第4期(總第76期)(1972年4月)
歷史事實、歷史分析與歷史判斷
載《傳記文學》第39卷第5期(總第234號)(1981年11月1日)
體系與點滴:論新文化建設和梁漱溟的獨立思考
載《中國時報》1987年11月12日「人間」副刊
文史雜議
載《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會刊》第7期(1995年1月)
輯三:子產評傳
子產治鄭之政績
《服務》(重慶:中央政治學校畢業生指導部,1940 年2月1日),第二卷 第六期
子産對人和對事的態度
載《新認識》月刊(重慶:新認識月刊社,1940年9月15日;1940年10月15日),第二卷第一期、第二期
子產的積極外交
載《新認識》(重慶:新認識月刊社,1943年4月15日),第七卷第二期
子產之消極外交
《服務》(重慶:中央政治學校畢業生指導部, 1943 年12月),第七卷第二、三期合刊
輯四:儒學初探與中西哲學
荀子禮樂論發微
載《學術世界》(上海:世界書局,1937年1月;1937年4月),第二卷第三期、第四期
哲學的根本問題
載《新認識》月刊(重慶:新認識月刊社,1940年7月15日),第一卷第五期
蘇格拉底論死
載《新認識》月刊(重慶:新認識月刊社,1941年1月15日),第二卷第五期
叔本華與龔定盦
載《婦女月刊》月刊(重慶:婦女月刊社,1941年12月),第一卷第四期
知.情.意論
載《新認識》月刊(重慶:新認識月刊社,1942年7月15日),第五卷第五期
《莊子.養生主》篇本義復原
載《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3月),第二期
孟子義利之辨別解
載《中國書目季刊》(台北:學生書局,1994年3月),第二十七卷第四期
第五輯:國家與人民
進化的人性論與革命民權說:革命民權說的理論根據及其特質
載《新政治》月刊(重慶:中央政治學校研究部新政治月刊社,1940年12月)第五卷第二期
布丹的主權論
載《新認識》(重慶:新認識月刊社,1941年5月15日),第3卷第3期
格老秀斯的國家論與主權論
載《新認識》(重慶:新認識月刊社,1941年6月15日),第3卷第4期
政治離亂與集權主義的誤用
(與張金鑑合著),載《新認識》(重慶:新認識月刊社,1942年10月15日),第六卷第二期
水到渠成的均權主義
(與張金鑑合著)載《新認識》(重慶:新認識月刊社,1943年3月15日),第7卷第1期
政治與衝動:羅素政治思想述評之一:政治目的論
載《大路》(泰和:大路半月刊社,1943年8月31日),第九卷第五期、六期合刊
索先生與賽先生:中國現代化的兩大途徑
載《古今談月刊》月刊(重慶:古今談月刊社,1945年10月15日),第一卷第一期
序/導讀
序
初文出版人黎漢傑在舊刊物中,千辛萬苦的整理出周策縱多篇未曾結集的文章,尤其是是他離開中國赴美國留學之前的論述,這是一項文化考古的艱辛研究工作,我萬分佩服他的學術使命精神,鼓勵由初文出版社出版成書。這個出版計劃,啟發了我另一個值得研究的題目,周老師在一九四二年中央政治學校畢業到一九四八後赴美深造,這期間他擔任過多項國民政府相關的公職:
重慶《新認識》月刊總編輯(1942-1943)
重慶市政府專員秘書兼編審室主任(1943-1944)
《市政月刊》總編輯(1943-1944)
重慶行政學院教育長(1944)
《新評論》雜誌主編(1945)
國民政府主席侍從編審(1945-1947)
這段時間,他個人因公職而寫的文章,尤其他為國民政府,甚至代蔣委員長寫的「公文」,如果能搜集整理出版,對周老師的才華與學識,會有更深度廣闊的認識。
我在一九六八到一九七二年跟周老師讀碩士與博士學位,經常聽他說起這個時期的工作與寫作,很多重要政府首長公告也是由他執筆,希望不久以後有人研究並搜集這些文獻出版,讓我們能看到周老師的貢獻與成就的多元性。
我與淡瑩在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研究所讀書,有幸在周公門下,由於我們都是文藝青年,老師常常興奮的跟我們分享他的文學創作與翻譯,給我們閱讀他的新舊詩與外國詩歌翻譯,這種文學因緣,使我們與周公超越學術研究以外的關係,當時還有盧飛白(李經)教授,正在威斯康辛大學擔任訪問教授,他是西南聯大受奧登啟發的現代主義詩人,加上比較文學系的鍾玲也是我們的星座詩社詩人,一時威大的作家氣氛濃厚,也因此引發後來很多台灣作家如瘂弦、古蒙仁、楊澤、高信疆等作家也來了威大讀學位。周老師年輕時候翻譯的泰戈爾的《失群的鳥》與《螢》(台北:晨鐘出版社,1971),就是我們推薦給白先勇出版的。周老師七十五歲那年,我們為他祝壽,他建議出版一本《創作與回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3),收集了約四十位學生與朋友的創作集,我約了何文匯、瘂弦聯名主編。由於文學的因緣,後來老師的新詩全集《胡說集》(台北:文史哲,2008),他自己編輯了幾十年的代表五四新詩在海外的繼承與新蛻變《海外新詩鈔》也是我編輯完整出版的。老師也是考證古文字專家與古漢語言學者,他的《棄園古今語言文字考論集》(台北: 萬卷樓,2006)。他要我負責編輯與出版。周教授於二〇〇七年逝世,生前自己已開始編輯的《周策縱文集》還未完成,後又由師母吳南華醫生繼續,最後我聯合周老師的學生共二十一人(王晉光、 王萬象、 王潤華、 王曉薇、 何文匯、 吳瑞卿 、呂宗力、周建渝、洪銘水 、高辛勇、 張雙英、 張雙慶、 梁鳳儀、 陳永明 、陳致 、陳博文、黃嫣梨 、劉寶珍、 蔡振念 、鍾玲、 嚴志雄)共同完成。
想不到香港的年輕學者與詩人黎漢傑,他對周教授尊敬又佩服,他聽說周策縱的翻譯西方古今詩選集《風媒集》(心笛、王潤華、瘂弦、黎漢傑編輯,台北:秀威資訊2017),拖延多年,馬上就安排出版。接著他自己在香港創辦了初文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周教授從未出版成集的論文:《周策縱訪談集:修辭立其誠》(2018),這是周教授在世界各地接受文化界訪談,發表在報刊與雜誌上,今天不容易找來閱讀與參考了。另一本《周策縱序文集》是周教授為曹紅學,文學經典、近代思潮、古今詩學的專家學者的專書所作寫的序文,這是周策縱在這個領域研究的再思考,研究周教授這些有關課題非讀不可的論述。第三部《周策縱論詩書》(2021)的文論是周教授文學批評的典範,全方位的展現他的見解與方法。在二〇一九年紀念五四一百年時,黎漢傑的初文出版社再版了周策縱的《五四運動史》。
我與黎漢傑是周教授永遠的超級粉絲。其實還有很多學者也是,像香港浸會大學的陳致教授也是令我佩服,他編輯周教授的《周策縱舊詩存》(香港匯智出版,2006)及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藏《周策縱捐贈書畫集》等。我自己在與漢傑合作之前,曾寫過一系列研究周公的論文,主要收集在已出版的《周策縱之漢學研究新典範》(台北: 文史哲,2010)與《華裔漢學家周策縱的漢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二書裡。另外我也編輯《棄園內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7)是一部周策縱學術論文與新舊詩詞的代表作選集。現在我又驚喜萬分的知道,黎漢傑正計劃繼續出版周公的其他作品,同時更具雄心的計劃出版一系列,廣邀學術界研究周公各領域的論文集,包括以下暫定的課題:
五四與史學
曹雪芹與紅樓夢
中國文學與世界文學
中外哲學與文化源流
訓詁與詩詞
新詩、舊詩詞與書畫
追記與回憶
我在此預祝黎漢傑的巨大的研究計劃與出版,會在不久將來一一實現。
王潤華
二〇二三年一月六日南方大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