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史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日本的經學史研究成果豐碩,但國內少有譯本,引述介紹也不多。《經學史》繼承明治時代整理東洋國故的遺風,開啟日本撰述中國經學史的先聲。本書作者皆為一代碩學耆儒,雖為課堂講義,但清楚說明中國經學的變遷,是了解日本儒學研究的重要著作。本書經由經學名師林慶彰、連清吉教授合譯,讓國內讀者有新的視角了解經學史的發展。
目錄
譯序(一) 連清吉 1
譯序(二) 林慶彰 7
原序 諸橋轍次 13
總目 15
例言 17
第一篇 先秦至南北朝(附隋)經學史 安井小太郎述 林慶彰譯
第一章 先秦的經學概觀 3
一、孔子與六經 3
甲、孔子刪定六經 3
乙、孔子的教學與經書 11
二、作為書名的經字之意義和起源 14
三、戰國諸家的經學概說 18
第二章 兩漢的經學概觀 33
一、前漢初期的經學隆盛 33
二、金文古文概說 37
甲、今文經古文經和其字體 37
乙、今文家的經說 40
三、前漢末的學風 43
四、後漢的古文學 46
甲、古文學的隆盛 46
乙、今文經古文經的內容概說 50
五、讖緯學概說 56
甲、讖學 56
乙、緯學 60
六、古文經學勃興和五經通義 65
第三章 三國的經學概觀 67
一、正始石經 67
二、三國諸家的經說 70
第四章 兩晉的經學概觀 77
一、西晉的經學概說 77
二、東晉的經學概說 78
第五章 南北朝經學概觀
附:隋的經學概觀 82
第二編 唐宋的經學史 朱橋轍次述 林慶彰、連清吉合譯
第一章 唐代的經學概觀 87
一、唐代文化的大勢 87
甲、唐文化是律語 87
乙、三教融化的思想界 88
二、經學史上的事實 90
甲、帝王的獎學 91
乙、典籍的尊重與修撰 92
三、經學界的一風潮 95
第二章 五經正義 99
一、成立的過程 99
甲、顏師古的正文考定 99
乙、孔穎達等的撰修 100
丙、馬嘉運等的更定和長孫無忌等的再更定 101
丁、正義的名稱 103
二、《正義》的長短 106
甲、孔穎達等撰修的程度 106
乙、短處和長處 107
三、《正義》的根據 110
甲、原注 111
乙、各經疏的根據 111
四、附:《十三經注疏》 115
第三章 宋代經學概觀 120
一、與前代的比較 120
甲、分化的、批判的 120
乙、唐陸淳的影響 121
二、經文批判 127
甲、疑傳 128
乙、疑經 130
丙、改經 132
丁、立說的自由 133
三、經學的實用化 135
甲、漢唐無用之學 135
乙、尊王思想 136
丙、復讎思想 138
丁、經世思想 142
四、經解的形上化 143
甲、理由 143
乙、事實 145
第四章 朱子的解經 148
一、概說 148
甲、朱子的地位和著述年表 148
乙、經傳的辨正 151
二、探求作者的原意 156
甲、解經家的各種態度 156
乙、解讀原文 157
丙、《易》是卜筮,〈鄭〉、〈衛〉是淫詩 158
三、尚簡易直截 159
甲、注不可成文 159
乙、做法漢儒 160
四、著述的用意 161
甲、唯恐遺誤後人 161
乙、死而後已 163
五、朱注的批評 166
結語 169
第三編 元明的經學史 小柳司氣太述 連清吉譯
第一章 元代經學概觀 173
一、元代朱子學派概說 173
二、元代諸經學家概說 177
第二章 元代的思想界 180
第三章 明代經學概觀 182
一、明代朱子學派概說 182
二、明代諸經學家概說 183
第四章 明代理學心學概說 190
第四編 清代的經學史 中山久四郎述 連清吉譯
第一章 經學的變遷 199
第二章 清朝經學概觀 202
一、學術的變遷 202
二、初期的經學概說 203
三、中世的經學概說213
四、近世經學概說 225
五、諸學派概說 228
第三章 清朝的政治與儒學 231
附錄
朱子的經學 安井小太郎述 連清吉譯 241
一、慶曆學派 241
二、慶曆五先生 245
三、朱子的經學248
(一)《大學》 250
(二)《中庸》 252
(三)《論語》 253
(四)《孟子》 256
(五)《資治通鑑綱目》 257
(六)《詩經集傳》 259
(七)《周易本義》、《啟蒙》、《蓍掛考誤》 260
(八)《孝經刊誤》 261
(九)《書經集注》、《儀禮經傳通解》 261
從王陽明看朱子及朱子學 山田準述 連清吉譯 263
中國文學與朱文公 中村瓚次郎述 連清吉譯 271
甲 271
乙 282
本書著譯者簡介 305
譯序(二) 林慶彰 7
原序 諸橋轍次 13
總目 15
例言 17
第一篇 先秦至南北朝(附隋)經學史 安井小太郎述 林慶彰譯
第一章 先秦的經學概觀 3
一、孔子與六經 3
甲、孔子刪定六經 3
乙、孔子的教學與經書 11
二、作為書名的經字之意義和起源 14
三、戰國諸家的經學概說 18
第二章 兩漢的經學概觀 33
一、前漢初期的經學隆盛 33
二、金文古文概說 37
甲、今文經古文經和其字體 37
乙、今文家的經說 40
三、前漢末的學風 43
四、後漢的古文學 46
甲、古文學的隆盛 46
乙、今文經古文經的內容概說 50
五、讖緯學概說 56
甲、讖學 56
乙、緯學 60
六、古文經學勃興和五經通義 65
第三章 三國的經學概觀 67
一、正始石經 67
二、三國諸家的經說 70
第四章 兩晉的經學概觀 77
一、西晉的經學概說 77
二、東晉的經學概說 78
第五章 南北朝經學概觀
附:隋的經學概觀 82
第二編 唐宋的經學史 朱橋轍次述 林慶彰、連清吉合譯
第一章 唐代的經學概觀 87
一、唐代文化的大勢 87
甲、唐文化是律語 87
乙、三教融化的思想界 88
二、經學史上的事實 90
甲、帝王的獎學 91
乙、典籍的尊重與修撰 92
三、經學界的一風潮 95
第二章 五經正義 99
一、成立的過程 99
甲、顏師古的正文考定 99
乙、孔穎達等的撰修 100
丙、馬嘉運等的更定和長孫無忌等的再更定 101
丁、正義的名稱 103
二、《正義》的長短 106
甲、孔穎達等撰修的程度 106
乙、短處和長處 107
三、《正義》的根據 110
甲、原注 111
乙、各經疏的根據 111
四、附:《十三經注疏》 115
第三章 宋代經學概觀 120
一、與前代的比較 120
甲、分化的、批判的 120
乙、唐陸淳的影響 121
二、經文批判 127
甲、疑傳 128
乙、疑經 130
丙、改經 132
丁、立說的自由 133
三、經學的實用化 135
甲、漢唐無用之學 135
乙、尊王思想 136
丙、復讎思想 138
丁、經世思想 142
四、經解的形上化 143
甲、理由 143
乙、事實 145
第四章 朱子的解經 148
一、概說 148
甲、朱子的地位和著述年表 148
乙、經傳的辨正 151
二、探求作者的原意 156
甲、解經家的各種態度 156
乙、解讀原文 157
丙、《易》是卜筮,〈鄭〉、〈衛〉是淫詩 158
三、尚簡易直截 159
甲、注不可成文 159
乙、做法漢儒 160
四、著述的用意 161
甲、唯恐遺誤後人 161
乙、死而後已 163
五、朱注的批評 166
結語 169
第三編 元明的經學史 小柳司氣太述 連清吉譯
第一章 元代經學概觀 173
一、元代朱子學派概說 173
二、元代諸經學家概說 177
第二章 元代的思想界 180
第三章 明代經學概觀 182
一、明代朱子學派概說 182
二、明代諸經學家概說 183
第四章 明代理學心學概說 190
第四編 清代的經學史 中山久四郎述 連清吉譯
第一章 經學的變遷 199
第二章 清朝經學概觀 202
一、學術的變遷 202
二、初期的經學概說 203
三、中世的經學概說213
四、近世經學概說 225
五、諸學派概說 228
第三章 清朝的政治與儒學 231
附錄
朱子的經學 安井小太郎述 連清吉譯 241
一、慶曆學派 241
二、慶曆五先生 245
三、朱子的經學248
(一)《大學》 250
(二)《中庸》 252
(三)《論語》 253
(四)《孟子》 256
(五)《資治通鑑綱目》 257
(六)《詩經集傳》 259
(七)《周易本義》、《啟蒙》、《蓍掛考誤》 260
(八)《孝經刊誤》 261
(九)《書經集注》、《儀禮經傳通解》 261
從王陽明看朱子及朱子學 山田準述 連清吉譯 263
中國文學與朱文公 中村瓚次郎述 連清吉譯 271
甲 271
乙 282
本書著譯者簡介 305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