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質疑思辨力:為了活得自由,美好人生的實踐法則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 哲學對話領域頂尖專家梶谷真司對如何質疑提出簡單易懂的解釋,作為思考的起點。
★ 哲學家深入簡出的解說,閱讀本書能更深入地了解「質疑」究竟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質疑?要質疑什麼?如何質疑?並且學會適當的質疑,活出自己的人生。
為了活出自己的人生,從培養質疑思辨力開始。
現代人處於大量接收訊息的時代,如果這些訊息任意簡化事情的來龍去脈,接收者沒有認真的質疑或思考,真正重要的問題反而被忽略了。思考力不足是整個社會普遍存在的病態,跟每個人的人生經驗多寡無關,就算是成人也一樣欠缺思考力。
作者提出「我們為什麼不質疑?」的四種原因:第一,質疑是「不受歡迎的」;第二,質疑「具有攻擊性」;第三,質疑是「被迫面對的」;第四,質疑「令人感覺相當麻煩」;最後的理由,質疑「實在很可怕」。
然而,我們對事物產生疑問,表示我們正在面對自己生存的現實,也就是說,這些疑問就是我們「存在的證明」。質疑是思考的基礎。想要具備思考力的話,首先就要培養「質疑力」。本書的主題就是「質疑」究竟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質疑?質疑什麼?如何質疑?更進一步,是將質疑運用到現實中的問題,也同時理解「質疑到什麼時候應該停止」,只有開始提出質疑,我們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名人推薦
推薦人
曾荃鈺/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
厭世國文老師/教師
歐陽立中/「Life不下課」節目主持人
蔡淇華/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法國哲學家伏爾泰曾說:「衡量一個人的水平,應該看他的提問,而非答案。」面對資訊爆炸、假訊息充斥的世界,質疑不只是個知性的行為,更像是一把多刃劍,幫助我們轉換視角與立場思考,移動時間軸與空間軸全面質問,擺脫束縛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最終活得更像一個人。現在就拿起《培養質疑思辨力》,掌握獲得自由與幸福的最快捷徑吧!──曾荃鈺(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
本書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從「質疑」的基礎到實際執行,以及質疑的方法。我們生活在一個可以在社群媒體上傳播即時情緒的時代,所以透過這本書,可以重新從「質疑自己」的思考開始。──印南敦史(作家、書評家)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質疑為何重要?
我們為什麼不質疑?
質疑通常是不受歡迎的
質疑經常具有攻擊性
質疑是「被迫面對的」
提出質疑相當麻煩
提出質疑實在很可怕
質疑代表什麼意義?
質疑這種行為…1好奇心的表現
質疑這種行為…2違和感的表現
第二章 究竟為什麼質疑?
質疑要有目的
1為知道而質疑
獲知「新的事物」
獲知「正確訊息」
2為理解而質疑
3為思考而質疑
為了想像而質疑
4為獲得自由而質疑
擺脫常識,獲得自由
排除偏見,獲得自由
拋開痛苦,獲得自由
掙脫無知,獲得自由
第三章 具體來說,要質疑什麼?
明瞭質疑的種類和作用
1「意義」──所謂的○○是什麼意思?
詞語的意義
行為的意義
事件的意義
2質疑「本質」──所謂的○○究竟是什麼
3質疑「理由」──為什麼○○?
4質疑「方法」──怎麼做成○○的?
5質疑「狀況」──何人?何時?何地?為何?如何?
6質疑「關係」──○○和△△是什麼關係?
7質疑「案例」──譬如說是什麼?
具體思考
質疑反例
8質疑「要點」──總之,是什麼意思?
9質疑「意見」──你認為怎麼樣?
10質疑「真偽」──真的是這樣嗎?
第四章 如何實際提出質疑?
決定質疑的方向
1單向的質疑
向前的質疑──那要怎麼辦?
向後的質疑──從哪裡來的?
向上的質疑──從更廣泛的視角來看的話會怎麼樣?
向下的質疑──更深入挖掘的話會怎麼樣?
2多向的質疑
比較──哪裡不同?哪裡相似?
從不同的視角觀察──試著從其他角度看看如何?
從相反的立場觀察──站在跟自己不同的立場看看如何?
移動時間軸──從前是怎樣的情況?
移動空間軸──試著從外部觀察自己
改變質疑的規模
1從小疑問到大疑問(從「個別具體」到「一般抽象」)
從個別具體的質疑轉為一般抽象的質疑
集中從一個觀點思考紛亂眾多的疑問
2從大疑問到小疑問(從「一般抽象」到「個別具體」)
第五章 如何培養質疑力?
實踐篇1…質疑訓練三步驟
1根據主題提出質疑
2根據素材提出質疑
第六章 如何處理現實中的問題?
實踐篇2…適當地對現實提出質疑
1知道解決方法的場合
2不知道解決方法的場合
3如何處理社會問題
第七章 質疑到什麼時候應該停止?
並非持續不斷就是好的質疑
1不道德的質疑
2多數派的質疑
3經過確認之後就該結束的質疑
4增加痛苦的質疑
5面對質疑
結語
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