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過勞之島(電視劇[勞動之王]劇照版)

國內第一本全面性探討過勞案例、職場現象與對策的專書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2)
  • 2個人喜歡
  • 79 277
    35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島上的人民為生活辛勤奮鬥。然而,曾幾何時,勞動者的努力換不到應得的報酬,陷入窮忙迴圈;憧憬的生活被高壓力、長時間的工作一口口吞吃殆盡;因公病倒甚至猝死的悲劇遍及各行各業。美麗之島,成了過勞之島。

《過勞之島》乃台灣首見,從本土的過勞死案例來揭露職場亂象,剖析背後層層制度問題,並且提出具體對策。書中八個不同行業的故事,為過勞死傷勞工及其家屬留下了誠實而震撼的第一手紀錄。本書亦從現行法令的漏洞盲點、企業營利手法、主政者思維與經濟發展模式、科技工具、傳統文化等多重面向,完整深入地探討台灣竟形成「平均每十天就有一人過勞死」恐怖現象的結構面成因,提出改善制度的六大建言。此外,還為勞工整理出自救救人的五招心法,並提供相關指引的詳盡附錄。

人,就是人。企業組織裡的職工,並不是大機器裡的小螺絲釘,一旦螺紋磨盡耗損,就棄置一旁,換一顆新的來替代,只要機器繼續運轉就好。人的價值應被尊重,人的尊嚴應被維護。紅色,是受害勞工的血汗、家屬的血淚,但也是日出彤霞的顏色——「過勞之島」不只是一句沉重的控訴,沉重,是為了用更大的力道來喚醒這社會,攜手推動改革,讓勞工的黑暗時代過去,看見天明的曙光

本書特色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全面性探討過勞案例、職場現象與對策的專書

名人推薦

曾經被台灣人引以為傲的經濟奇蹟,真相已經大白,那便是破壞環境、壓榨勞工、貧富懸殊。所有的一切,要從政策和制度來改善,否則只剩抗爭到底以求自救一途。-作家 小野

《過勞之島》是我讀過的所有書籍中,最令人動容的一本。它有別以往的勞動事務叢書,以第一線勞動現場的故事揭露出那些我們所習以為常的現象,所以它真實到令人覺得殘酷,卻也非常具說服力。如同書中提及的保全人員,長期暴露在過勞的高風險勞動環境中,卻被社會所忽視。藉由這本書,讓我們得以完整的正視整個台灣的過勞病症。-高雄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江健興

台灣過去的經濟奇蹟,是由「過勞之島」堆積而成,但「過勞之島」已筋疲力盡、無以為繼。台灣現在的突圍與未來的幸福,必須走出「過勞之島」才得以創造。-天下雜誌總主筆 何榮幸

層出不窮的過勞死案件,使我們意識到,原來「勤奮」美名的背後,暗藏了無數隻不懷好意的手,不斷將無助的勞動者逼向懸崖,在極限的尺度上豪賭詐取。究竟,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界線,要多少生命的獻祭才能使之透明,並換得寸縷的修正?當企業與公務機關裡的旁觀冷眼,默許了以受薪者為芻狗的管理姿態時,這本書,將喚醒我們的麻木,同時強化我們對抗顢頇的意志。-作家 幸佳慧

過勞,是一種社會不平等的結果。長期以來,重資輕勞的台灣社會,政治和經濟體制放縱了資本以犧牲勞工權益追求最大獲利的惡習,讓勞工只能在長工時、低工資下反芻惡劣勞動環境的心酸,求到的卻只是稍能養家糊口的微薄收入。最終,勞工倒下了,但資本卻日益猖狂。《過勞之島》一書寫的就是這些社會不能不知道的故事。-六輕企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 林志玩

技術進步,生產組織合理化,個人自主性思維的蔓延,社會集體與威權束縛的逐漸解消,迎來的,不是從勞動解放,不是馬克思說的揚棄異化,更不是多人預測的勞動末日;過勞與血汗,深沉的桎梏與剝削,竟是當代台灣的勞動寫照。這本書,有故事,有背景,有指向,有意識與行動,是了解台灣血汗勞動的敲門磚,剩下來的,就是讀者的事了。-政治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 林佳和

對新自由主義的放任滿足政治對GDP的瘋狂渴望,雖然建構華美的數字金字塔,但奴役的工法,一如三千年前。資本與政治聯手控制勞務價格的議價權,製造貧窮後,再經由勞動意識的扭曲宰制勞動人的本我,最終將資本家的經營風險轉嫁為工薪族的過勞風險。「過勞之島」一書揭開貧窮的新痂皮,探進疲累的表皮,真實揭露吞噬勞動成果以自我增生的「經濟癌」真相!疲累的上班族,請丟掉無用的健康書籍吧!真實的病灶在本書裏。-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洪敬舒

我在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從事職業災害勞工服務有二十多年,很少看到可讀性高、產生感同身受的相關書籍。這是一本鉅作,怡翎、有智兼具文才、法理及悲憫之情,探討現代隱形殺手職業災害過勞問題,剖析法律、制度所給予的保障很不可靠。希望大家除了珍惜書中提供的健康管理及自助方法,更要推動法制的改善,這是此書最珍貴的貢獻。-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主任 韋薇

「人應該為了生活而工作,而非為了工作而生活」,儘管無人否認這句人生哲語的智慧,然而,在「低薪資、高工時」已成常態的台灣,卻是絕大多數勞動者無法享有的餘裕。「過勞之島」以真實的血汗故事為楔,不僅清楚描繪原可豐富精采的年輕生命,如何被不斷惡化的職場環境消磨壓榨而終至過勞殞落,更深入淺出地說明現行法規的缺失與政府機關的失職,並進一步提出重要的改革芻議,是一本理解台灣過勞問題、思考解決之道的必讀好書。-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 黃國昌

認真工作,或許可以勉強餬口;努力不懈,或許能獲取些許成就,但是要多認真努力?該付出多少代價?才算得上是好的工作態度?永久失去健康,值得嗎?過勞死,值得嗎? 「低薪」、「派遣」、「論件計酬」、「長工時」、「責任制」、「工會不健全」、「政府不作為」…勞工血淚,背後總有著強大的結構性因素。而工殤、職業傷害、過勞死,卻往往被歸因於勞工個人身心脆弱。於是,無論是自願還是被動,在認真努力工作的大帽子下,你我的生命與健康,就繼續地透支與預付。怡翎與有智是非常優秀的社運與媒體工作者,這本書除了描寫多個深入而真實的故事,也對背後結構以及個人如何自救有著完整的分析。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清楚發現,過勞死,絕非個人太過軟弱、太不耐操,而是整個社會所設下的巨大陷阱。衷心希望,你我他及每一個勞工,都不會再是這個陷阱的受害者。-公視有話好說製作人兼主持人陳信聰

勞工猝發腦心血管疾病,通常具有多重原因,故是否屬俗稱之過勞死,需調查個案事證是否具相當因果關係而定。為協助醫師診斷認定,政府雖訂有相關指引供參考,但獲得保險給付或雇主補償者仍屬少數,本書作者從事立法委員助理期間接獲個案,契而不捨,熱心協助家屬釐清事實,並進一步就制度面提出建議殊為難得。日本2014年11月起實施《過勞死等防止對策推進法》,以因應近年來多起過勞死事件所造成個人、遺屬及社會的重大損失,最重要意義是過勞事件屬於嚴重的社會問題,政府有責任研究及調查過勞死原因,並推動防止過勞死的政策,本書之出版,呼應了日本社會的共識,故樂於推薦。-前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長 傅還然

懇切的文字,淺白的故事,背後承載著「過勞台灣」的殘酷真相。一如書中以「沙漏裡的螞蟻」形容無數勞工的處境,這是難以面對,但必須正視的生存議題。-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過勞工程師父母的淚、過勞保全員家屬的奔走、過勞醫師失憶後的無助、過勞護理師手腕上的點滴、過勞駕駛昏迷前的勇氣,這些觸動人心的情節,不僅出現在《過勞之島》中,也曾出現在過勞記者一篇篇的血淚報導中。希望這本書,能點醒勞資雙方,勿成讓美麗寶島變過勞之島的劊子手,而應砥礪彼此,成為推動台灣走向幸福之島的推手。-蘋果日報工會理事長 蔡日雲

過勞早已是護理師臨床工作的最佳寫照,本書不僅基於作者怡翎擔任國會助理期間與護權會合作之實務經驗,深入勾勒護理職場之困境,突顯護理師工時長,護理工作內涵細碎而繁瑣,更需要付出看不見得情緒勞務,也細緻的討論過勞的後果往往烙印在無名勞工的墓碑上。諷刺的是過勞職災的認定又是勞工們體驗不公義的層層關卡。此書作者們以生動文筆深深刻畫出現代社會勞資關係的壓迫,以及政策轉化的可能。-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 盧孳豔

本書彙整了各行業基層勞工過勞現象,並提出健康警訊與解決因應之道,為了改善勞工職場環境與提昇臺灣勞工尊嚴,特別令人敬佩,對未來勞工保護政策的制定將有深遠影響!它不是在講未來,而是正發生在你我周遭,勞工為了生存必須忍受惡劣環境。連過往職業地位頗高的醫師與金融從業同仁都難以倖免。單一企業工會僅能改善單一企業的個案問題,但本書透過提供完整多元資訊,快速且普及,更可深入交流意見,呼籲各界正視臺灣勞工的工時過長與過勞問題。-永豐銀行工會理事長 鍾馥吉

此書以真實故事,帶引讀者了解藍、白領勞工過勞問題及制度不正義所在,一本不教條的好書。在台灣工運史上,勞陣二十多年前就以縮短工時為重要訴求之一,民進黨執政後縮短為兩周八十四工時,至今仍未實踐周休二日,落後先進國家逾五十多年。兩大政黨擁抱資本家,任由部分工時、時薪制、變型派遣及責任制瓦解勞基法。「拒絕過勞」成為工運要務。-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反貧困聯盟召集人 簡錫堦

目錄

推薦序:告別「血汗勞動」!╲鄭雅文
推薦序:防止過勞才是正道╲黃淑英
推薦序:讓勞工免於過勞的恐懼╲孫友聯
推薦序:過勞少一點,人性多一點╲何明修
導讀:血汗經濟崩世代─直面台灣青年過勞死的真相╲林宗弘
自序
前言:工作是謀生,還是找死?

第一部累痕
第一章一名工程師之死
第二章一場令人心碎的葬禮
第三章無薪假風暴下的過勞紀事
第四章醫師救人還是被救
第五章折翼的白衣天使
第六章醒來的變調人生
第七章救命英雄的職場悲歌
第八章夢工廠裡的血汗人生

第二部制度殺人?!當前勞動制度檢討
第九章過勞職場現形記
第十章過勞認定的漫漫長路
第十一章失靈的過勞求償制度
第十二章全球的過勞現象
第十三章對抗過勞大作戰

第三部過勞自救寶典
第十四章過勞了,我該怎麼辦?
第十五章過勞自我防護措施
附錄一現行過勞認定標準及程序
附錄二歷年來被指定適用勞基法第八十四之一條工作者
附錄三現行勞保職災給付內容
附錄四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各地分會
附錄五防過勞資源

序/導讀

前言

工作是謀生?還是找死?

三個勞工分別來自外商公司、傳統企業、科技業,不幸在一次意外事故身亡。三人在陰曹地府排隊,閻王告訴他們還有一次機會可以打電話回陽間,向親朋好友交代後事。

外商公司的勞工先打電話給老婆,交代如何處置銀行的存款,講了共五分鐘。閻王向他索取五萬元電話費。他覺得不貴,開了張支票給閻王後,便瀟灑地走回座位。

傳統公司的勞工心想,五分鐘五萬元,那講短一點吧。他打電話給小老婆,交代股票如何處置,只講了兩分鐘。閻王卻說:「打電話給小老婆,要五十萬元。」他雖然覺得很貴,但還是開了支票給閻王,便開心地走回座位。

最後輪到科技業的勞工,他心想,好像講的越短反而越貴,那當然要多講一點。但他沒有存款可向老婆交代,也沒時間養小老婆,倒是有一堆做不完的公事,便撥了電話回公司向同事跟老闆交代自己未做完的工作,講了二十個小時之久。掛上電話後他問閻王需要多少錢?「二十元。」他嚇了一跳,講那麼久才二十元?閻王立刻解釋:「從『地獄』打到『地獄』,算網內互打。」

這是一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的笑話,諷刺科技業過勞的勞動環境。事實上,不僅僅是高科技業的工程師,根據近幾年來的觀察,長工時、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使得過勞死的現象在各行各業裡蔓延,在科技業、保全業、醫護人員、駕駛等行業中,情況更是嚴重。

台灣勞工面對長工時的壓力,不僅身體疲累,更由於工作時間過長,侵蝕個人的休閒活動、家庭與社交生活,使得心理的疲勞憂悶難以排解,甚至造成家庭功能喪失,導致離婚率高、出生率低,並衍生出孩童或青少年缺乏家庭關注等社會問題。

我們不禁要問:工作究竟是為了「謀生」,還是為了「找死」?我們一輩子辛勤工作,不就是為了幸福的生活?我們努力賺錢,到頭來怎會犧牲了親情、健康、社交生活?

曾在廣告公關公司工作的一位朋友,在執行專案期間,公司竟然禁假長達三個月。他痛苦地說:「我每天騎車上班的途中,都一直想著車子來撞我,這樣我就可以住院休息了。」那段日子他永遠都睡眠不足,一睜開眼就是工作。由於他是專案負責人,若當下離職,又無人可接手,他不願讓公司承受龐大損失,只好咬牙撐完專案。

也許有人會質疑:「為何要做到過勞死?離職就好了呀!」

但勞工真的有選擇的自由嗎?我們觀察發現,看似自由的勞動市場中,卻有一條看不見的鎖鍊,緊緊綑綁勞工。越底層的勞工,越缺乏流動的自由度。

其實,勞工在過勞環境下討生活,就像走在鋼索上,稍一不慎,就容易落入無底深淵,爆發過勞疾病。

經濟不景氣,工作機會少,勞工無法輕易離開現職,苦撐到底,就易於落入過勞死的陷阱。更何況,國人的工作文化是從小就灌輸「愛拚才會贏」的觀念,拚搏吃苦的職場故事也是激勵勞工付出的典範,卻忽略建構安全健康職業環境的重要性。勤奮是重要的工作價值,但合理與健全的勞動環境,卻是支持勞工就業的重要基礎。這是企業的基本認知,也是政府的責任,更是國家勞動政策的必要方向。

當前許多青年或新貧族,都面對低薪化的困境,謀職原本就不容易,甚至必須透過加班或兼差,才能有足以溫飽的收入。以保全業為例,本薪很低,根據高雄市產業總工會的調查發現,保全員的薪資偏低,平均月薪為兩萬兩千六百三十元,遠低於一般勞工的平均月薪四萬五千五百零八元,大約只有一半──保全員當然都得拚命加班,助長了過勞文化。

《過勞之島:台灣職場過勞實錄與對策》是國內第一本全面性探討過勞案例、職場現象與對策的專書。

第一部「累痕」記錄著曾經辛勤付出,最後卻賠上生命與健康的勞工故事,從個案故事切入,剖析過勞問題與成因的脈絡,也呈現過勞對勞工和家屬的衝擊。這不僅是勞工的勞累痕跡,也是所有過勞職災勞工家屬永遠抹不掉的淚痕。除了個案故事外,也特別針對科技業、保全業、醫護人員、駕駛等高風險行業,描繪並分析其職場環境所面臨的現況問題。

第二部「制度殺人?!當前勞動制度檢討」檢視現行的制度與結構問題,並試圖提出對策方向與政策建議,希冀透過制度面的改善,防止過勞事件的發生。

然而,在制度尚未改善之前,勞工仍有許多自救的小撇步。第三部「過勞自救寶典」就是提供勞工個人教戰手冊。對抗過勞,不僅事涉個人的健康保健,更需要提升勞工意識,甚至是發揮集體的勞工力量,藉由每個人的小革命,攜手建構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

我們相信,工作並非是生活的一切。人為了生活而工作,不是為了工作而生存。過勞不是勞工個人可以對抗,也不是單一工作職場的困境。「過勞」是全面性的問題,過勞文化根深柢固存在不同職業之中,也是勞動政策偏差的結果。人們害怕失去工作,人們想要拚命賺錢,人們想要出人頭地,但別忘了,工作不值得「賣命」。

此刻,我們有多少籌碼可以改變「過勞之島」的命運?這個問題考驗著台灣社會,也影響台灣的未來。

試閱

台灣職場安全亮起紅燈,儼然成為「過勞之島」,除了高科技工程師、醫護、保全、駕駛等過勞高風險行業外,各行各業都暗藏「過勞死」的危機。從我們的經驗來看,「過勞」不是少數勞工的處境,也不是特定血汗工廠的案例,目前浮現的過勞案例,只是冰山一角,背後隱藏看不見的過勞陷阱。台灣職場的過勞文化正在蔓延,甚至不知不覺成為職場成功的典範。
近四年來勞保核發的過勞案件就有三百一十五件,其中有一百三十七人死亡,平均不到五天就有一名勞工過勞發病,約十天就有一名勞工因過勞而死亡。


台灣工時全球第三長

自二○○一年新版勞基法上路,當年每週工時平均降低了六小時,但台灣並沒有脫離「鐵人國家」的行列,總工時遠超過其他國家。
依照勞動部統計,二○一二年就業者的平均年總工時仍達二一四○‧八小時,相較於日本一七四五‧二小時、美國一七八九‧九小時、加拿大一七一○小時、法國一千四百七十九小時、德國一三九六‧六小時、英國一千六百五十四小時,台灣勞工的工時遠遠超過其他先進國家,高出了約二○%至五三%。
勞動部在二○一三年完成《我國工時狀況與國際比較研析》,報告中指出,二○一二年在全球三十個主要國家中,台灣以年總工時二一四一小時排名第三,僅次於第一名的新加坡(二四○二小時),與排居第二的墨西哥(二二二六小時)。
而韓國過去工時都是高於台灣,但五年來韓國的全年工時持續下降,共減少兩百一十六小時,直到二○一二年首次低於我國,以二○九○小時排第四名。其工時並未因近年來傲人的經濟發展而增加。
先進國家的工時普遍皆為減少的趨勢,但台灣十年來降幅極微,工時變化幾乎持平,自二○○一年法定工時降低之後,至二○一二年總共也只有減少二十四小時,降幅只有一‧一%。台灣長工時的勞動環境,在國際上鼎鼎有名,始終名列前茅。
隱藏性工時無所不在

台灣工時長,在官方統計資料上已經是國際間的普遍印象,但實際上的勞動情況,恐怕更加惡劣,因為還有「隱藏性工時」未被計入。所謂「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早已是檯面上公開的祕密。
以護理人員為例,往往是到了表訂下班時間,先去打卡後再繼續工作。醫院甚至發展出「積∕借休」的制度,用以調節護理人員的工時,規避勞動法規,反而加重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
「積休」是指累積平時加班的時數,日後再行補休;「借休」則是指雇主會視當日工作狀況,指定員工休假不用上班,再將休假當日的工時,從之前「積休」的加班時數中扣除,作為規避加班費的方式。
實務上,許多護理人員往往積了數百小時卻未能休假,最後醫院再以打了好幾折的金額,將積休時數買回結清,嚴重違反勞基法的加班費計算方式。
職場上,雇主也常常切割工時,造成零碎化的工時,方便彈性管理人力,但勞工作息必須不斷調整,難以充分休息。
例如,一名腦中風過勞的客運司機,發病前的工時被切割得很零碎:他每日下午兩點上班,開車到夜間十二點,但休息六小時之後,又得站上工作崗位;開了兩趟車之後,休息不久,又要上班。
依總工時來看,雇主雖然沒有違反一日十二小時的法定工時上限(含加班)。但如此零碎分散工時的安排,讓勞工無法好好休息,衍生的過勞問題,在打卡的工時數字中隱而未顯。
護理人員的畸形班表更為普遍,從大醫院至護理中心都出現這樣的情況。護理人員在一週內常常輪值二種或三種班別,包括白天班、小夜班、大夜班。因此,有些人在晚上十二點下班之後,隔天早上七點卻又得匆忙上工,繼續接白天班,常常搞得筋疲力竭,精神不濟。
近來某航空公司也爆發嚴重勞資爭議,空服員出面抗議輪班時間混亂。自二○○九年台灣與中國開放直航後,夜間航班大幅增加,光是該航空公司的夜間航班就占四成,空服員常需配合夜間工作,有些空服員曾經兩班之間僅休息十小時。有時候,空服員下午五點才下班,但隔天凌晨三點又得飛上高空。空服員睡眠不足,常常帶著佈滿血絲的雙眼上班,他們笑稱為「紅眼航班」。
此外,隨著近來科技的進步,網路的發達,以及智慧型手機、行動載具普遍,各種即時通訊軟體不斷推出。這些科技應用工具為生活帶來便利,卻也成為企業主管的遙控員工的手段。主管們常利用手機通訊軟體、電子郵件等交辦工作,造成勞工隨時都需待命,回復主管的指令,衍生出「通訊加班」的新興型態,加劇勞工過勞的風險。


被偷走的休假日

職場環境中,充斥不同類型的「隱藏工時」,勞工的實際工時常被低估。尤有甚者,部分企業還會苛扣休假時數,常見手法就是不給加班費,或者「以責任制之名,行超時工作之實」。勞工犧牲休息時間,卻拿不到加班費用,雇主惡意「竊奪」勞工的休息時數,甚至設法偷走「休假日」,這些也是助長職場過勞文化的現象。
一家知名日系化妝品公司曾出現「偷天換日」的手法,變相「偷走」勞工的休假日。因為當年度的五一勞動節,剛好碰上星期天,依法必須另行補假一天,但公司卻逕自公告,將這一天工作八小時,換算成四百八十分鐘,再平均分配到全年約兩百五十個工作天,讓員工每天可以提早兩分鐘下班。看似簡單算數的挪移,但「化整為零」的結果,員工白白損失一天休假日,提早下班的兩分鐘,員工感受不到減輕負擔,也無法達到充分休息的意義,猶如「被偷竊的假日」。
被偷走的休假日,層出不窮,過勞的處境愈來愈惡化。到最後,勞工只有自認倒楣,根本追不回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13511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4
    • 商品規格
    • 14.8*21*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2 則好評)
  • ha***117 說:
    2015-09-13
    本書揭露了台灣超時工作的惡劣環境。勤勞當然好,但是過度勤勞而賠上自己的性命,這就是我們的設社會出問題了。這種現象已經不是待一個案,所以作者也參考了世界上先進國家面對過勞時到底如何因應,期望可以提供國人和政府參考,使台灣可以擺脫上班準時打卡,下班責任制的荒謬現象。
  • ed*******516 說:
    2015-09-02
    過勞之島一書以各種案例,呈現台灣當前勞動現場的超時工作狀態。 台灣人每週上班時數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隨著尊嚴勞動觀念的推廣,加之世界勞工組織(ilo)的核心勞動價值逐漸影響各國勞動政策與立法,過勞死議題逐漸受重視,對於從事勞工問題研究或者對職場現況有興趣者都不失為一本好書。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共和國書籍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6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