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體達用之學:「宋學」裂變與錢穆清學史新詮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宋代標立了傳統學術的軸線,清代則是傳統向現代換軌的中繼站。當時考據學家既沿襲東漢古文家法,但又以近似主客對立的方式,進行窄而深的分科研究;今文學一脈,逕溯西漢「公羊學」通經致用精神,但微言大義之間,又可覓得近代民權、法治的胎動;清代尚有宋學一脈,由道德本體,樹立「人格本位的政治觀」。而錢穆據以評騭清學的判準,是宋代「天人合一」關照下,知識、道德、政治一貫的「明體達用之學」。其詮釋危機在於:如何面對人與上帝的「存在之鍊」斷裂後,事實與價值分立、政治「合法性」與宗教「神聖性」脫鉤的近代西方文化?
目錄
蔡序 蔡長林 1
自序 1
導論:從錢穆最後的遺言談起 1
緒論 7
第一節 文獻回顧 8
第二節 研究方法、文本依據 32
第三節 本文架構 36
上編 錢穆論清學之視角
第壹章 「明體達用」的「宋學」──錢穆評騭清學之視角 43
問題緣起:「漢宋門戶之外」的「宋學」界說 43
第一節 知識、道德與政治合一的「明體達用之學」──「宋學」義界 47
第二節 知識獨立──宋學所欲回應的時代課題(一) 75
第三節 道德與政治分離──宋學所欲回應的時代課題(二) 133
第四節 「天人合一」:從文化的殊別性論宋學的永恆關懷 154
中編 錢穆論清代「學術」
第貳章 人文「科學」或「學科」?──論考據學 185
問題緣起:科學/反科學之外的新視角 185
第一節 「為人生而學問」:錢穆理想的人文學術 189
第二節 「為知識而知識」:對清代考據學「科學化」的批判 201
第三節 「無益明體達用」:論清代考據學的歷史定位 224
第四節 「人文」與「科學」之異同:錢穆與胡適、梁啟超之比較 226
第五節 中國人文學之宗教意涵:錢穆所論之得失 233
第參章 「經義」與「政事」──論常州學術 237
問題緣起:政治思想的詮解視角 237
第一節 「古經╱時政」:錢穆用語釋義 241
第二節 「徒法不能自行」:錢穆對常州學術之批評 248
第三節 「經義」與「政事」之先後:錢、梁分判標準之異同 270
第四節 政教一體的學術特質──錢穆所論之得失 281
下編 錢穆論清代「學者」
第肆章 「求學」與「做人」的分合──論黃宗羲與顧炎武 291
問題緣起:「知識獨立」的新視角 291
第一節 「讀書」與「修身」不二:論黃宗羲 293
第二節 「博文」與「行己」兩橛:論顧炎武 311
第三節 錢穆說法之檢討 325
第四節 錢穆評議黃、顧之時代意義 331
第伍章 「義理」與「哲學」的區判──論戴震(附焦循、阮元、凌廷堪)與章學誠 341
問題緣起:「哲學」反思下的新詮釋 341
第一節 空言義理,無當實踐:論戴震及其後學(焦循、阮元、凌廷堪) 343
第二節 性命必徵於實用──論章學誠 362
第三節 錢穆說法之檢討 376
第四節 錢穆貶戴申章之時代意義 384
第陸章 「人心」與「法制」的體用──論曾國藩與康有為 397
問題緣起:西化「政治學」概念下可能的誤解 397
第一節 厚風俗,正人心:論曾國藩 400
第二節 捨義理,務變法:論康有為 414
第三節 錢穆取曾棄康之時代意義及其所論之得失 434
第柒章 「注疏、心術、政術」──以貫之:論陳澧 451
第一節 錢穆「風俗」、「人才」之用語界說 451
第二節 陳澧「務乎大體」的學術宗旨 456
第三節 陳澧「不脫漢學」的治學進路 467
第四節 錢穆專論陳澧之因及其所論之得失 474
結論 從「漢宋之爭」到「天人之際」 483
參考書目 491
自序 1
導論:從錢穆最後的遺言談起 1
緒論 7
第一節 文獻回顧 8
第二節 研究方法、文本依據 32
第三節 本文架構 36
上編 錢穆論清學之視角
第壹章 「明體達用」的「宋學」──錢穆評騭清學之視角 43
問題緣起:「漢宋門戶之外」的「宋學」界說 43
第一節 知識、道德與政治合一的「明體達用之學」──「宋學」義界 47
第二節 知識獨立──宋學所欲回應的時代課題(一) 75
第三節 道德與政治分離──宋學所欲回應的時代課題(二) 133
第四節 「天人合一」:從文化的殊別性論宋學的永恆關懷 154
中編 錢穆論清代「學術」
第貳章 人文「科學」或「學科」?──論考據學 185
問題緣起:科學/反科學之外的新視角 185
第一節 「為人生而學問」:錢穆理想的人文學術 189
第二節 「為知識而知識」:對清代考據學「科學化」的批判 201
第三節 「無益明體達用」:論清代考據學的歷史定位 224
第四節 「人文」與「科學」之異同:錢穆與胡適、梁啟超之比較 226
第五節 中國人文學之宗教意涵:錢穆所論之得失 233
第參章 「經義」與「政事」──論常州學術 237
問題緣起:政治思想的詮解視角 237
第一節 「古經╱時政」:錢穆用語釋義 241
第二節 「徒法不能自行」:錢穆對常州學術之批評 248
第三節 「經義」與「政事」之先後:錢、梁分判標準之異同 270
第四節 政教一體的學術特質──錢穆所論之得失 281
下編 錢穆論清代「學者」
第肆章 「求學」與「做人」的分合──論黃宗羲與顧炎武 291
問題緣起:「知識獨立」的新視角 291
第一節 「讀書」與「修身」不二:論黃宗羲 293
第二節 「博文」與「行己」兩橛:論顧炎武 311
第三節 錢穆說法之檢討 325
第四節 錢穆評議黃、顧之時代意義 331
第伍章 「義理」與「哲學」的區判──論戴震(附焦循、阮元、凌廷堪)與章學誠 341
問題緣起:「哲學」反思下的新詮釋 341
第一節 空言義理,無當實踐:論戴震及其後學(焦循、阮元、凌廷堪) 343
第二節 性命必徵於實用──論章學誠 362
第三節 錢穆說法之檢討 376
第四節 錢穆貶戴申章之時代意義 384
第陸章 「人心」與「法制」的體用──論曾國藩與康有為 397
問題緣起:西化「政治學」概念下可能的誤解 397
第一節 厚風俗,正人心:論曾國藩 400
第二節 捨義理,務變法:論康有為 414
第三節 錢穆取曾棄康之時代意義及其所論之得失 434
第柒章 「注疏、心術、政術」──以貫之:論陳澧 451
第一節 錢穆「風俗」、「人才」之用語界說 451
第二節 陳澧「務乎大體」的學術宗旨 456
第三節 陳澧「不脫漢學」的治學進路 467
第四節 錢穆專論陳澧之因及其所論之得失 474
結論 從「漢宋之爭」到「天人之際」 483
參考書目 491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