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十講:從儒、墨、道至宋明理學,回顧中西古典哲學的演變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從中西哲學比較到各流派的社會背景和核心思想,
	不只重現歷史,更詮釋了中國哲學的流變與當代意義!
	
	▎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的比較研究
	本章融合了兩大哲學傳統的發展脈絡,並從發展過程和思想實質兩方面進行比較,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角度,從而更好地理解中西哲學的異同與交錯。
	
	▎儒家的倫理觀
	從儒家思想的社會背景開始,本章深入挖掘了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特質,並在最後部分探討了儒家與新儒家的關聯,展現了儒學思想的延續和發展。
	
	▎墨家的尚同說及其實踐精神
	墨家,以其獨特的尚同說和實踐精神聞名,本章不僅探究墨家的起源和社會背景,還深入分析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和形式論理。同時,也指出墨家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深厚影響。
	
	▎道家的宇宙觀
	本章從《老子》的產生背景開始,解讀了道家的自然主義、辯證法等核心思想。此外,也從社會背景的角度,評價了道家思想對中國哲學的貢獻。
	
	▎名家之觀念論的辯證法與形式論理
	名家與墨家的差異、其辯證法的特點以及觀念論的核心概念都在此章中進行了詳細探討。透過對惠施、公孫龍等人的分析,更能深入理解名家的觀念論。
	
	▎《中庸》的哲理
	《中庸》作為儒家經典的代表,本章從與《孟子》的關聯入手,探討了《中庸》的基礎理論、修養法等核心思想,並分析了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禪家的哲理
	禪宗作為佛教的一個重要分支,本章首先澄清了佛法與禪的關係,然後進一步研究了《參同契》、《五位頌》等重要文獻,並探討了禪家對後世思想界的深遠影響。
	
	▎什麼是理學
	探究宋代思想的背景,本章重點介紹了理學的發展和晦庵的思想體系,同時也對晦庵思想進行了深入的批判。
	
	▎體用一源論
	船山思想是清代哲學的代表,本章從船山的哲學體系出發,深入分析了他的性論、對理和欲的看法,以及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
	
	▎生的哲學
	本章結合清代的社會變革,著重於戴東原的「生的哲學」思想,並從王顏兩氏對戴東原的影響中提煉出該思想的精髓。
	
	本書特色
	
	本書是全面概述中國哲學發展與特色的著作,深入探討中國哲學與西洋哲學的比較、儒、墨、道、名等各家的核心思想,以及其在中國歷史與社會背景中的演變和影響,是一部集結了中國哲學精髓、學術深度和廣泛視角的重要著作。
目錄
	第一講 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的比較研究
	一 從發展過程觀察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    
	二 從思想實質觀察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    
	
	第二講 儒家的倫理觀
	一 儒家思想的社會背景    
	二 儒家倫理思想的特質    
	三 儒家和新儒家    
	
	第三講 墨家的尚同說及其實踐精神
	一 墨家思想的社會背景及「墨」字的含義    
	二 墨家思想產生的旁因    
	三 墨子的根本思想──尚同說    
	四 墨子的形式論理    
	五 墨家的實踐精神    
	六 墨家思想在中國社會的潛勢力  
	 
	第四講 道家的宇宙觀
	一 《老子》的產生年代及其思想的來源    
	二 道家的自然主義    
	三 道家的辯證法    
	四 道家思想的社會背景及略評    
	
	第五講 名家之觀念論的辯證法與形式論理
	一 名家和別墨的不同    
	二 兩種辯證法    
	三 觀念論的辯證法與形式論理    
	四 惠施、公孫龍及其他辯者的觀念論的    
	
	第六講 《中庸》的哲理
	一 《中庸》和《孟子》二書的關係    
	二 《中庸》的基礎理論    
	三 《中庸》的修養法    
	四 《中庸》的影響    
	
	第七講 禪家的哲理
	一 佛法與禪    
	二 《參同契》    
	三 《五位頌》與《四料簡》    
	四 禪家對唐宋以後思想界的影響    
	
	第八講 什麼是理學
	一 宋代思想發生的背景    
	二 晦庵思想體系的概說    
	三 晦庵思想的批判    
	
	第九講 體用一源論
	一 船山思想的體系    
	二 船山的有和動    
	三 船山的性論    
	四 船山對理和欲的看法    
	五 船山思想略評    
	
	第十講 生的哲學
	一 清代思想發生的幾個原因    
	二 王顏兩氏給予戴東原的影響    
	三 戴東原的「生的哲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