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手帳展

破解易經:易經大師解讀宇宙密碼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 270
    30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東方哲學易經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陳文德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遠流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1/10/08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破解易經》的全書旨趣,就是在論述這個自「三聖」──伏羲氏、周文王、孔子以來建立的易學系統的觀點與新的發現,無論是從義理或是卦象還是數術的研究,都可看見前人靈活的思想與跨越世代的見解,當然也看見他們的侷限性,而能用更廣大的視野啟發並建立新的知識平台與願景,進而產生無限的可能。

我們可以觀察每一位為《易經》注入新血的學問家如漢代的京房、三國的王弼、宋代的朱熹、程頤等是如何建構他們的易學觀點,看看這些大師們是如何解析《易經》,將《易經》的義理、象數等輪廓與面貌清楚勾勒,並建立其高度、層次與方向,而能在眾多著作中成為一家之言,而且言之有物。

作者在本書之前已著有相當多的《易經》相關著作,並以現代數位觀念詮釋《易經》的義理、象數而有其獨到之處,將舊經典變為活學問。讀者在閱讀本書時,不但可一窺作者的易學觀點與其涵養,並可在「大師解易」、「易解大師」的小循環下,進入易學系統,看見大循環裡的圓融生命觀點。

作者

陳文德(1946-2010)

台北市人,1946年生,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後赴日本愛育醫院、筑波大學潛修幼教。曾任聯廣公司經理,台視、中視製作人,社會大學教授,北京醫科大學感覺統合教室指導人,高雄縣政府顧問,教改會委員,奇德兒幼教科技董事長,創辦八家直營幼兒園,二百餘家教學聯盟。閒暇之餘好讀史。勤於教學研發、寫作及講學,著作等身。他的人生觀是:想做便做,將一切事情「正常化」,以達「無為」的理想。2010年8月25日去世,享壽六十四歲。

目錄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
□編輯室報告:《易經》的無限可能
□自序:宇宙解碼──《易經》的由來和發展

第一篇 科學實用

第一章 二進位和微積分
宇宙的結構都是微積分/二進位的附加價值/《易經》的二進位體系/六十四卦的能量別/易卦是磁場的象徵/聖人用易見天下之賾/氣、水、質中的宇宙秩序/學易的重點在解卦及破卦

第二章 天圓地方、《河圖》、《洛書》
先天、後天八卦方位數/天圓地方圖的實用/《河圖》、《洛書》的傳說及記載/《河圖》是依照天文星圖畫出的/《河圖》的數理邏輯和實用/《洛書》是地球磁場的均衡數理邏輯/《洛書》數的形成/《河圖》、《洛書》數之衍生及「四四方陣」的變化

第三章 算命、卜卦、解相的科學面
生命演變也必有物理秩序/《皇極經世》中的探索/梅花易數算命法/大衍之數五十/金錢代蓍的金錢卦/卜卦的重點在運/相者象也,表徵而已

第二篇 歷史智慧

第四章 春秋戰國的占筮及解易
易卦和《易經》的發展/《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曲/《歸藏易》是可隨身攜帶的小電腦/《周易》象徵完整的意思/《周易》在春秋戰國時的實務運用/占卜探討吉凶背後之物理學/以象解易的原則

第五章 兩漢象數易學
易為五經之首/卜筮原本是《易經》中的小道/易學的精華,在以天文地理論人事/兩漢的易學大師/神祕主義派的易緯/從太極看運氣的消長/楊雄的太玄易數/道教的先驅──參同契

第六章 京房的卦氣推算
六十卦的次序/十二辟卦的精義/公、辟、侯、大夫、卿上命名/六日七分的畫定/七十二候配卦/八宮卦基本體例/世應的運用法/世卦起月例/飛伏之應用/八卦六位的運用

第七章 王弼──老子易代言人
承傳自義理易/提倡得意忘象/尋找宇宙的主精神/回到易傳的本義/王弼的易理對後代的影響/承乘比應的運用/各卦存時的運用/卦主的運用法/初上無定位/防得?咎

第八章 唐宋太極易學觀
引申舊注未盡之義/兩宋時代的易圖學/黑、白點的《河圖》、《洛書》再流行

第九章 邵子神算──數學易
邵雍宇宙構成論/邵雍陰陽消長說/邵雍的天地有終始/邵雍以物觀物說/邵雍數學易的發展/識相的基本原理/氣學派易學的創立/引史證《易》風氣的流行/朱震對象數學的整理和解說/心學派的易說/功利學派的易說

第十章 格物致知──明清理學易
對陰陽魚太極圖的改造/方氏父子對象數學的總結/王夫之對宋明易學的總結/占學一理/黃氏兄弟對圖書學的批評/毛奇齡、胡渭對圖書學的駁議/惠棟、張惠言對漢易的探討和解說/焦循對漢易的闡發

第三篇 現代生活易

第十一章 易學相對論──不要掛在那兒
解卦的兩個層面/洞識易卦的錯綜複雜/手中乾坤,掐指一算/卦的相對及正對的道理/犬牙相錯,力量更強/互卦──卦內部的交錯關係/易是不斷在動的──之卦和卦之/虞翻的兩象論/順往逆來觀察卦變

第十二章 混沌理論和質量互變
易卦中,爻的象徵意義/各爻在組織上的應用方法/身體健康卦的觀察法/五臟六腑相生相剋/人心才是唯一的失序/讓人類學習和平共存/和病菌和平共存/中、西醫應全面合作/面對災變的正確態度

第十三章 《易經》中的數字遊戲
《易經》中的理財哲學/安困、習坎君子之道/挖井儲水養生之道/豐盛的生命是理財正道/不安中的變動和創新/順從陰陽變化之道/完全沒有輸的大贏家/投資比經營重要/股市、債市和期貨/挑戰「樂透」/玩易、練卜的心境/把卦象化成數字的方法/卜卦和組卦數/梅花易數的數字推算法

附錄:六十四卦的命格與破解方法
後記:作個賭徒真好

序/導讀

自序
宇宙解碼──《易經》的由來和發展


  看到《易經》大多數人都會直呼:「好難喔!」
  其實《易經》很簡單,也很容易,否則就不叫作《易經》,而應該稱為難經了。
  江湖一點訣,只要看懂了,了解這些符號是什麼意思,一切就容易了。《易經》其實就是宇宙的符號,宇宙的結構,生命和生活中的每件事件都和《易經》有關。宇宙結構的基礎原型,就是一股逆時鐘旋轉的氣,或稱之為能量,這個旋轉永不停止,是謂天道恆動。
  唯一的靜在正中央,中央點是不動的,慢慢凝結氣場的能量,累積成一個質場,由氣生質,是無中生有,質場看得見,摸得到,或許是小到肉眼無法分辨,至少都有個東西在那裡,從nothing到being,中間會有水氣,這個氣→水→質就是一個磁場,氣往左,質往右。
  宇宙是無數無數、大大小小的磁場組織,整個銀河、太陽系、地球的磁場如此,小到原子、分子、量子的磁場也是如此。
  生物的大小細胞也是無數的磁場組成,運作中有生有滅,便是氣水質的變化而已,其實能量是不滅的。
  人類的身體稱為小宇宙,因為基礎結構並沒有離開這個宇宙秩序,人類的DNA呈現雙螺旋架構,便是這個往左往右均衡磁場的型態。
  這些大大小小磁場,會產生平行而隨機的互動,便是混沌(choas),宇宙是個大混沌,太陽系是個中混沌,人類的大腦和身體則是個小混沌,每個原子、分子則是超小混沌。
混沌中,大小磁場互動變化無窮,牽一髮而動全身,物理學上的「蝴蝶效應」便是這樣產生的。

數學表現出宇宙的結構
  數學是種宇宙的語言,數學的符號在宇宙是可以共用的。其中最重要的結構便是二進位及微積分。
  《易經》其實便是種最基礎、最原始的數學結構。
  我們把不斷向左旋轉的氣,用?來表達,其中核心的定點,用?來表達。
  ?是陽,是動能,?是陰,是靜能。
  每個星球也都是個中小型磁場,先有一股能量在左旋轉──?,中心質場產生了──?,這個質場是靜能,定點向右旋轉,左右同樣形成雙螺旋架構。
  能量旋轉數十億年,星球誕生了,誕生前也必有一段雲霧層,氣→水→質的變化。星球毀滅後,一切又回歸氣的能量,這個能量場沒有質場,便形成一個黑洞。
  所有磁場的結構,便是陰陽二進位,陰陽便是微分,磁場間的互動便是積分,微積分表現出宇宙間所有能量場的互動,也是推測宇宙變化最重要的方法。
  《易經》便是古代的微積分,陰陽是微分,爻位便是積分。
  由於古代沒有筆紙,作符號必須用石塊或金屬,在木塊或岩壁上雕刻,畫成?或?非常困難,古人很聰明,?乾脆畫成A,?怎麼辦呢?就畫成B吧!這也是陰陽符號A及B的來源。

時間的奧祕
  宇宙的發展,用代數來表達。A代表陽「A」,B代表陰「B」。
  (A+B)0=1是以無極生太極,從nothing到being。
  這個0次方,便是時間。
  當一個質場形成時,必有三度空間,形成一個立體。愛因斯坦發現了第四度空間──時間。
  地球上,隨著程度不同,每個地方時間不一樣,幅員較大的美國,東西岸時間都不一樣了。以此推之,宇宙中,每個銀河、每個星球的時空都不一樣。
  空間可以旅行,時間一樣可以旅行,但時間卻比空間更奧祕。
  宇宙的能量在時間中進行演化,時間為零時,宇宙是個整體,不分陰陽,便是太極。太極不分彼此,氣質同體,是全部,也是空無。這是宇宙的奧祕,大到極點,便是無,這個無不是沒有,反而是最單純的有。
  地球的緯度,兩極愈大,大到三百六十度,回歸零度。這個零度在南極、北極呈現,物理學證明大到太極,便是無極。
  緯度是平行線,但所有平行線最後全交於兩極。
  完全違反邏輯的幾何定律──平行線不相交,這就是宇宙的奧祕。
  希臘神話中的時間之神,不斷在吞食自己的身體,但永遠吞食不完,也就是時間是永遠在消失中,但也永遠存在,這個永遠存在便是不存在,空無的奧祕。
  所有宗教也在追求這個奧祕,活在當下,being Here & Now,此時此地,一個片刻一個片刻活著,時間消失了,痛苦、恐懼也消失了,從Here-now到No-where。
  《易經》變化多端,但學易到了最高段,也是在探究這個「空無」。
  《易經‧繫辭上傳‧第十章》: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逐遍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易經》學通了,無為而無所不為,孔子說:「吾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一切逍遙自在,圓融不動了。
  時間停止了,智慧自然爆發了。

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A+B)1=A+B
  時間的原始點,從nothing到being,混沌初開,盤古分天地,陰陽乾坤定矣!
(A+B)2=A2+2AB+B2
  兩儀生四象●●●●。
  ●老陽,●少陽,●老陰,●少陰。
  能量加倍,夏天為●;先陽後陰,秋天為●;先陰後陽,春天為●;陰能重疊,冬天為●。
  四象在自然為春、夏、秋、冬,循環不止。
  換成生命,春天,萬物初始,為病、為吝;夏天,生意盎然,為生、為吉;秋天肅穆凋零,為老、為悔;冬天能量俱寂,為死、為凶。
  生、老、病、死,以及吉、凶、悔、吝也是四象。
(A+B)3=A3+3A2B+3AB2+B3
  四象生八卦:●●●●●●●●這是地球上的八大元素。
  一個A3 :●三陽為天、為乾。
  三個A2B:●地上有水波,為澤、為兌;I陽能在外,陰能在內,為火、為離;
  J波動在下,山洞有風,為風、為巽。
  也象徵種子在地下成長,為木。
  三個AB2 :●陽能初起,驚蟄也,為雷、為震;L陽能在中,柔在外,為水、為坎;M波動在下,上面艮止,為山、為艮。
  一個B3 :●三陰能,為地、為坤。
 天、地、水、火、雷、風、山、澤,為地球上的八大元素。又稱乾、坤、坎、離、震、巽、艮、兌。
  乾,陽能之極,象徵父;坤,陰能之極,象徵母。
  震,初陽在下,象徵長男;巽,陰能在下,象徵長女。
  坎,陽能在中,象徵中男;離,陰能在中,象徵中女。
  艮,陽能在上,象徵少男;兌,陰陽在上,象徵少女。
  八卦象徵八種元素,進而組織成地球上的萬事萬物。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便是這個道理。

八卦衍生六十四卦
(A+B)6=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
=1+6+15+20+15+6+1=64
  A6一個,為●乾,乾為天。
  A5B六個,分別為:●澤天夬、●火天大有、●風天小畜、●天澤履、●天火同人、●天風姤。
  A4B2十五個,分別為:●雷天大壯、●水天需、●山天大畜、●風澤中孚、●兌為澤、●火澤睽、●離為火、●風火家人、●火風鼎、●天水訟、●天山遯、●天雷?妄、●巽為風、●澤風大過、●澤火革。
  A3B3二十個,分別是:●地天泰、●雷澤歸妹、●水澤節、●山澤損、●雷火豐、●水火既濟、●山火賁、●澤雷隨、●火雷噬嗑、●風雷益、●雷風恆、●水風井、●山風蠱、●澤水困、●火水未濟、●風水渙、●澤山咸、●火山旅、●風山漸、●天地否。
A2B4十五個,分別為:●地澤臨、●地火明夷、●震為雷、●水雷屯、●山雷頤、●地風升、●雷水解、●坎為水、●山水蒙、●雷山小過、●水山蹇、●艮為山、●澤地萃、●火地晉、●風地觀。
  A1B5 六個,分別為:●地雷復、●地水師、●地山謙、●雷地豫、●水地比、●山地剝。
B6一個,為●坤,坤為地。
  1+6+15+20+15+6+1=64一共六十四個卦。

六十四卦卦名的由來
  很多學生問我,六十四卦的卦名怎麼背?怎麼記得住?不用背,六十四卦由八卦組成,卦名都有一定的邏輯,八卦畫出來,六十四卦的卦名便出來了。
  至於易卦的排列,下章節中將介紹一種能量數排列法,不用背,很容易可記住。現有的《周易》排列雖有〈序卦傳〉的說明,但仍嫌牽強,我們可以發現《周易》序卦除綜卦及錯卦的關係外,並無太大的意義,但為了查卦上的方便,我們仍先用序卦的次序來作說明。
  卦者掛也,易是不斷在變化中,天道恆動,諸法無常,牽一髮而動全身,變化多端,不容易看清楚,如同電影動得太快,看不清楚,故將之暫停,停格了,掛在那兒,便是卦,卦便是掛在那兒的意思。
筆者常給學易的朋友一個警喻,易才是真相,卦是假設的,宇宙從來不停的,命在動,運也在變,學易者  千萬不要掛在那兒!
  吉凶悔吝,循環不斷,沒有絕對好,也沒有絕對壞,陽極陰生,陰極陽生,吉中有凶,凶中有吉,不必執著。
1.●乾為天,六爻皆陽。爻者交也,即磁場的交互變動。乾為全陽之卦,是宇宙進化的本質。
2.●坤為地,六爻皆陰,乃全陰之卦。有動必有靜,坤為乾之相對能量,也是宇宙的本源。
3.●水雷屯,水中雷動,動於險坎中,小草初長之象,創業之卦也,屯者小草初長也。
4.●山水蒙,屯之綜卦,顛倒●水雷屯即成●山水蒙。蒙者啟蒙也,教育也,創始後記
作個賭徒真好


 去年八月中旬的一場重病,本以為自己天命已盡,想不到還是活了下來,雖然拖著不健康的殘障身體,一切工作總還算正常,大概是還有很多的事情未完成,上天還是不允許這個老人休息罷。

 不過,也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時間真的很有限了,雖然生命的變數很多,但也不宜再隨便浪費了。

 因此堅決辭掉所有世俗工作,希望把所有時間放在寫作和講課上,將一生所學做好傳承工作,即使身體已不太方便,仍決心六出祁山拖老命了。

 雖然這輩子過得很精彩,但的確也辛苦而有點哀悽,就算能夠早去早回,其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依筆者天生樂觀的脾性,只要有一口氣在,絕對奮戰到最後一秒鐘的。

 生命本身便是種樂趣,活著就值得慶祝,死了也才值得安慰,生命就是要盡情的活。這倒不是什麼神聖使命,而是物理學的本性─物盡其用吧!學《易經》就是在了解這個生命的物理學,並盡量能使用之。

 筆者一向都告訴學生,算命、占卜、識相、風水,在《易經》裡皆都是小道,用這些技巧去賺錢或歛財,其實是沒有太大意義,這一切都太簡單了,浪費生命而已。

 但學《易經》也不在光講義理而已,雖然《易經》談的是宇宙的道理,運用在各種管理學上─專業、理財、感情上、健康上非常務實,但這只要多看些老子、莊子或佛學的著作,一樣可以得到很多的心得。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會講道理的不一定做得到,學《易經》,不論是象數或義理,也不論是算命、占卜或識相等等,光講道理都沒有太大意義。

 學《易經》便是要改變命運,但人類在宇宙中有如一隻小螞蟻,如何能撼到這棵大巨樹,但這種勇氣和毅力卻不能少,否則活著就沒有什麼意義了!但改變的力量不能依賴神鬼或上師的指引,改變名字、外形、衣服、風水,那都只是皮毛而已,真正的力量在每個人最內在,最深沉的那顆心。

 命運也是宇宙物理學的一部分,宇宙的演進大多是氣↑水↑質,一定要蘊釀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變化,時機的成熟是很重要的條件,幾生幾世都得等待,這套公式都隱藏在易學之中,心動了,氣動了,運變了,命也改了,這一切都有一定邏輯的漸變,易卦中的風山漸,樹苗種在山上,等待長成大森林最少要幾千年。

 與漸變相對的便是突變,突變發生很多,在宇宙對論中,所有漸變也都隱藏著突變。

 機會稍縱即逝,掌握不易,但突變的可能卻一直都存在。

 《易經》中的突變卦,稱為歸妹,雷澤歸妹KH。澤上響雷,風雲變色,突變也。

 雷,長男,澤,三女,掌上明珠嫁為長媳婦,在古代的確是身分的突變,故稱歸妹。小妹妹出嫁了,生命及身分都發生了重大變化。

 歸妹的卦辭:歸妹,征凶,無攸利。

 突變,勢必面對凶惡環境,故宜有征凶的心理準備。等不及氣→水→質的漸變,突變的確有重大的影響,故長期看來,無攸利。

 歸妹是種賭徒的心態,等不及正常的變,只有期待不正常的變。但孔子在彖辭傳上寫道:「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與,歸妹人之終始也,說以動,所歸妹也,征凶,位不當也,?攸利,柔乘剛也。」

 突變雖不合乎常道,卻會產生重大的影響,成功的機率不大,但是仍分享與人,的確值得一試,但歸妹本身?攸利,贏的機會不大,但必須一試再定輸贏,心中要有輸得起的準備和實力,這的確第一流的賭徒個性。

 只要機會存在,勇往直前,輸了再來,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來,就算一生一世的追求這種突變,也絕對無怨無悔。

 生命是場遊戲,在輸得起的程度上,敢於以小搏大,輸了,也不過是滄海一聲笑而已。

編輯室報告
《易經》的無限可能


 《易經》是一本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卻隱含至妙深奧道理的中國古代經典。其實早在它成為儒家信奉之經典之前,《易經》只是幾個簡單的符號,更精確的說它只是陰與陽兩個符號產生的變化,這個變化的結果,衍生出象徵自然界的天、地、風、火、雷、水、山、澤與象徵人倫的父、母、長男、中男、少男、長女、中女、少女,當然還可以從個人自身推到社會國家等等結構。所有複雜的人事糾葛與自然變化的道理,都在陰與陽所組成的八卦中獲得一個隨機而合理的解釋。遠古時候的人們,對於自然心存敬畏,所謂「獲罪於天,無所禱也」,為了想要知天命,盡人事,所以每逢國家大事、重要慶典或是遇到重大難題時,都會卜卦推算,殷商甲骨文的貞卜文字就說明了遠古人們對於八卦占卜的重視。據說這個占卜的方式是伏羲氏發明的,伏羲氏畫出先天八卦圖案,陰與陽的變化就像是生命的密碼,充滿玄機,掌握這個玄機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商朝時,周文王姬昌遭到紂王囚禁於羑里,姬昌於是以演算《易經》八卦,為自己找到一條安心之道,與領悟人世間的道理。姬昌演算的易稱為《周易》,與夏商的《連山》、《歸藏》有所不同,《連山》以艮卦為首,象徵如山般的連綿不斷,《歸藏》則以坤卦為首,說明了世界萬物的道理均歸藏其中。《周易》則以乾卦為首,直指天地運轉周而復始、智慧圓融的生命,到了孔子時,《周易》的人生哲理被儒家發揚光大,闡述的更加清楚。孔子熱中讀《易經》的程度甚至讀到「韋編三絕」,用皮革貫穿編成的簡冊,竟然可以斷絕三次。《易經》從起初的卜筮之術,至孔子之後而成為重要經典。

 伏羲氏、周文王、孔子被稱為「三聖」,這「三聖」的意義不是要特別標示他們有多偉大,而是說明了《易經》發展的重要歷程。伏羲氏代表著中國人的智慧與文明伊始,是重要的源頭,周文王代表著演進,上銜伏羲下啟孔子,是扮演著中間樞紐地位,孔子代表著智慧的圓融,提升《易經》的層次開啟後人對《易經》的認識。直到今天,研究《易經》大體上是從義理、象數、史學等方向著手,這研究的基礎就是建立在「三聖」上。「三聖」正代表著《易經》的突破,進入新的里程。《易經》又被稱為「三聖之學」或「四聖之學」(另一個聖人指的是周公)。從伏羲畫卦,文王整理,周公作辭乃至孔子作《十翼》。每個時代的聖哲,都憑著自己的研究與領悟,提出相應的著作,例如王充的《論衡》、揚雄的《太玄經》、邵康節的《皇極經世》等等作品,甚至鼎鼎大名的王弼《周易注》來個觀念大革新,將象數易大掃蕩,只保留著義理易。無論是《易經》的知識論或是本體論,從古自今研究者汗牛充棟,因為《易經》儘管卦象文與爻辭只有幾千字不到,而蘊含的生命哲理與豐富變化卻令人著迷,有的研究者更認為,《易經》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參」的,因為他是一本「知天命」的奇書。

 《易經》八八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卦名曰天地否卦。這個卦上卦是天,下卦是地,按理說應該是一個好卦,因為天本來就在上,地本來就是在下,這是非常自然的組合,但是天與地各安於現狀,卻反而顯得安逸而不夠積極進取,相反的上卦為地,下卦為天的地天泰卦,卻是一個具有創造與活力的卦象。這種天地變動,看起來激烈,在人事上卻能創造更多可能。所以否極泰來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希望化被動為主動,化消極為積極,因為如此一來才能有機會轉危為安,趨吉避凶。

 其實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學問,也就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五百年」,如果每一代都無法建立屬於自己的學問,只懶於信任前人的論述,就會出現危機。魏晉南北朝的數學家祖?之精確算出圓周率小數點第七位,堪稱是古今中外第一人,賈憲與楊輝的一元多次方程式計算,精密的賈憲三角領先西洋帕斯卡三角(Pascal’s Triangle)數百年,南宋時的宋慈著寫的《洗冤錄》是目前世上公認最早的法醫學專書,印刷、紙張、羅盤與火藥的發明,更是驚天動地的成就,但可惜這些成就卻沒能繼續發皇反而斷送,反而盡喪民族自信心,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無法建立每一代的學問,以為學問到此為止,不再鑽研,或者是墨守成規,不思進取。相反的外國學者從中國古籍《易經》中發現了極限的觀念,在《易經》啟迪下,應用二進位的方式,建立的電腦運算基礎。舊學問有活智慧,端看我們處理的態度。《易經》的學問如果只停在占卜命運吉凶的階段,而不能有所跨越,實愧對前人的耕耘與努力,這也是我們在閱讀《破解易經》所要反思的重要課題。

 《破解易經》的全書旨趣,就是在論述這個自「三聖」以來建立的易學系統的觀點與新的發現,無論是從義理或是卦象還是數術的研究,都可看見前人靈活的思想與跨越世代的見解,當然也看見他們的侷限性,而能用更廣大的視野啟發並建立新的知識平台與願景,進而產生無限的可能。雖說是「大師解易」,但換一個角度思考則是「易解大師」,任何一種學問一經深入潛研,有時可以發現好像是這門學科在冥冥中引導吾人進入他的中心思想,觸發我們的靈思,然後心有靈犀福至心靈,找出了一個研究的高度、層次與方向。

 通常,高度站的越高看的視野與角度也越廣,立下的研究障礙當然也越大,層次越分明理路清楚,論述的觀點就越無懈可擊,找出的方向獨特而有角度,就越可以成為一家之言。所以「大師解易」的共同特質就是高度、層次與方向,我們可以觀察每一位為《易經》注入新血的學問家如漢代的京房、三國的王弼、宋代的朱熹、程頤等是如何建構他們的易學觀點,看看這些大師們是如何解析《易經》,將《易經》的義理、象數等輪廓與面貌清楚勾勒,並建立其高度、層次與方向,而能在眾多著作中成為一家之言,而且言之有物。

 陳文德先生在《破解易經》之前已著有相當多的《易經》相關著作,並以現代數位觀念詮釋《易經》的義理、象數而有其獨到之處,由此可見陳文德先生用功著力之深,將舊經典變為活學問,讀者在閱讀《破解易經》時,也可一窺陳文德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326866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