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這樣說:精選道家經典200句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品德教育推薦優良圖書!
	簡明圖解老子的生命真言,生動故事直觀剖析深奧哲理
	簡讀之可含英咀華,精讀之可參悟靈修。
	老子的生命真言展現了幾千年前中國哲學的奧妙和玄之又玄的大道。
	其中有對心靈的慰藉、豁達人生的借鑑,也有對成功事業方向的指引。
	★舒心怡情,回歸本真,修身治業
                        
					名人推薦
	感受先哲
	文/周憶軍
	中華文明是一條承載著三千年智慧的浩瀚長河,自五四學潮上溯,經清明元宋,過唐隋,跨南北朝和晉魏,越兩漢與先秦,直至周商,你會感受深深的震撼。這不是一條自窄漸寬的自然河流,這是一種從始至終都波瀾壯闊的傳承。周朝封建背景下的「百家爭鳴」不讓於五四前後的西式民主,魏晉動盪歲月的歌賦不遜於明朝亂世中的詩詞,唐宋帝制年代的哲思水準不一定低於清末激揚的啟蒙。這是一條始終寬廣如初的大河,只要將心浸進去,一定會感受無力飽覽的沮喪。
	遙想古代先哲,老聃、孔丘、孟軻、莊周、荀況、韓非,哪一個是以艱深繁瑣的方式表達思想?他們的學說,樸素而至深,表述上相當簡單,卻引人入勝,發人深省,因此深深影響著當時的中國社會。隨著歲月流逝,在當時背景下通俗易懂的智慧,漸漸成為少數人的學問,帶上一層層去人以遠的神聖光環。
	今天,面對汗牛充棟、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應該如何消費和佔有?是窮極百家之學,精研所有典籍,還是發現興趣所在,滿足自己的樂趣?究竟有沒有一種可能,在尚未通讀全部典籍的情況下,感受這些典籍的意味,認知那個時代的文化氛圍,親近遙遠的名家,捕捉他們的靈光哲思?這當然是一種可能!只要有專家願意出來,做化繁為簡的工作,就完全可以打通文化典籍「深思考」與現代社會「淺閱讀」的屏障。比如,把名家具有代表意義的名句精選出來,進行深入淺出的解析,為大眾剝離紛雜的訊息,跳過後人人為設定的所有陷阱,識別人為開通的歧途,再把古文譯成白話文,如此,所有古代典籍都向大眾打開一扇門。有感於此,本書策劃者從先秦百家入手,遴選各類精華人物的名句,層層剝析,讓大眾窺一斑而知全貌,含英咀華,體會中華文明的魅力,碰撞聖哲思想的火花。
	在這種思路指引下,策劃者組織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遼寧大學十多位中青年教師,歷時一年,完成這套叢書。叢書分別從儒家、道家、法家、醫家、釋家、兵家經典著作裡,提煉精粹,做層層梳理,各選其中最經典的名言,圍繞這些名言,設置對讀者最為實用的五個單元——「注釋」、「譯文」、「深入淺出解經典」、「故事連結」、「古為今用」——其中「注釋」和「譯文」旨在對名句本身進行解析和翻譯,讓讀者知悉其字面上的意思。「深入淺出解經典」能讓讀者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名句的深層內涵。「故事連結」選擇有趣的歷史故事,以舉例方式,對名句加以印證。「古為今用」透過今人視角和眼光,對名句加以分析評論,指出其至今猶存的重要價值。這五個單元,側重不同,各有各的用意,但互為犄角,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唯有把它們合為一體,才能對名句做出最好的詮釋。總之,對這些經典名句的理解,既要從橫斷面上拓展視野,瞭解時代背景和社會風貌,又要在縱深方向上開掘,瞭解其對於時代發展的重要意義。
	藉由這種精選名句的方式,使讀者更能親近聖賢,把古代深邃的思想和智慧變成我們血液的一部分,用淺顯方式獲得深度閱讀的快樂。不僅如此,叢書策劃者還精心選出精美的古版畫,穿插其間,錯落有致,有效抒解紙質閱讀帶來的視覺疲勞。其中版畫圖解經典,生動有趣,圖文相得益彰,讀者可以在體會古人深沉哲思的同時,發出會心的微笑。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這是學習的一種方式,它是感受,不是通讀和研究。讀者倘能擇取些許餘暇,端坐於窗明几淨的雅室,隨手翻閱此書,或許真能思接千載,神遊萬仞,穿越千年時空,與古人展開心靈溝通,領悟其哲思妙理,完成陶冶性靈的目的,這算是出版者不遺餘力推出這個書系的終極目的吧!
	先哲雖逝,智慧卻該永傳,他們留下的大量典籍,彌足珍貴,讀之,可想見其人,如聞其聲,時而感受他們的憤怒,時而感受他們的歡樂。他們的許多思想和語言,仍在告誡後人,不鑒往事,無以知來者。
					目錄
	第一章‧修身養性之道
	0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002.道隱無名。
	003.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004.道生之,德畜之。
	005.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006.慈,故能勇。
	007.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008.聖人被褐而懷玉。
	009.重積德則無不克。
	010.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011.不自見故明。
	012.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013.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014.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
	015.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016.滌除玄鑑,能無疵乎?
	017.少則得,多則惑。
	018.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019.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020.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021.我獨泊兮其未兆。
	022.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023.自見者不明。
	02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025.夫物芸芸,各歸其根。
	026.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027.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028.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029.知足之足,常足矣。
	030.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031.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032.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033.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03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035.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036.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037.儉,故能廣。
	03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039.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040.致虛極,守靜篤。
	041.見素抱樸,少思寡欲。
	042.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043.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044.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04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046.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047.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048.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麼得與亡孰病?
	049.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050.死而不亡者壽。
	第二章‧為人處世之道
	051.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052.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053.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054.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055.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05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057.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058.塞其兌,閉其門,終生不勤。
	059.不自矜故長。
	060.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061.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062.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063.「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064.取天下常以無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065.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066.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06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068.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069.難易相成。
	070.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071.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072.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073.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074.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075.智慧出,有大偽。
	076.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077.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078.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079.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080.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081.大器晚成。
	082.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083.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084.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085.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086.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087.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088.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
	089.跨者不行。
	090.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091.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092.柔弱勝剛強。
	093.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094.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09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096.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097.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098.今捨慈且勇,捨儉且廣,捨後且先,死矣。
	099.自愛不自貴。
	100.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第三章‧職場競爭之道
	101.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102.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10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4.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105.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106.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07.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108.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10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10.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111.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112.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113.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114.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115.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116.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117.夫唯不爭,故無尤。
	118.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
					
				序/導讀
	【前言】
	老子的思想作為中國哲學的主根形成於兩千多年前,集合他的思想而成的《道德經》更可以說成是東方文化的代表,雖短短五千言,卻似迷宮,玄達數千年。其中蘊含的閃光智慧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的血液中。通達其玄理,深含人生和自然哲理。歷代文人墨客,從平民百姓,到帝王將相,都對《道德經》鍾愛有加。曾經有四位帝王,即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和清世祖親手批註《道德經》,這在中國文化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這是一部用韻文寫成的哲理詩,其中的格言警句如「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等都成為膾炙人口的行動格言。它言簡意賅而善用譬喻,分為上下兩篇,老子在開篇便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稱為《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所以稱為《德經》,講的是處世的方略。
	現代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繁忙的工作,快節奏的生活,複雜的人際關係,我們需要給自己的心靈尋找可以休憩的港灣。本書是從《道德經》中選取的兩百句精華。讓我們在老子的生命哲學中汲取精神的糧食,淨化我們的靈魂,給我們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智慧。
	本書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全書從老子《道德經》中選取了兩百個精華語句,分成了修身養性之道、為人處世之道、職場競爭之道、從政管理之道四個部分。每一部分的開頭都有一段綜述表達此篇的主要內容、思想意旨、選取語句的意圖等,讓讀者在閱讀之前就清楚此章內容將會對您的哪方面有所幫助,有的放矢地選擇並閱讀那些可以開化您心結的句子,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收放自如。
	其次,把名家的譯文、注釋附在原文相應的內容後面,說明讀者明瞭原文的意思。「深入淺出解經典」則將老子深奧的哲學話語加以詮釋,與生活相聯繫,使我們可以輕鬆透徹的理解原句,並從中得到收益,感受老子哲學思想的博大精深。
	再次,我們在每一章都設有與本章內容相關的故事連結和圖解經典。以故事和圖片兩種形式闡釋精闢的道理,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敘述生動的故事。所配的百餘幅圖片大都恰當地配合了原文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使我們更容易理解兩千多年前老子思想的精髓。
	最後,每篇的最後是「古為今用」部分,將老子語句中的哲理聯繫現實生活,解答人們實際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困惑,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道德經》濃縮了人生的華彩,並將之簡化為那些短短的如詩一般的句子,其中蘊含的人生感悟,生活哲理,就如一股山間的清泉,清澈而甘醇。夜闌人靜的時候,捧起本書,讀上幾句,會有如三月裡微風拂面,心靈重回寧靜恬適。也許,這就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吧,心靈如明鏡,拭去蒙塵,自然就會空靈清明。
 
					試閱
						  老子的思想作為中國哲學的主根形成於兩千多年前,集合他的思想而成的《道德經》更可以說成是東方文化的代表,雖短短五千言,卻似迷宮,玄達數千年。其中蘊含的閃光智慧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的血液中。通達其玄理,深含人生和自然哲理。歷代文人墨客,從平民百姓,到帝王將相,都對《道德經》鍾愛有加。曾經有四位帝王,即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和清世祖親手批註《道德經》,這在中國文化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這是一部用韻文寫成的哲理詩,其中的格言警句如「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等都成為膾炙人口的行動格言。它言簡意賅而善用譬喻,分為上下兩篇,老子在開篇便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稱為《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所以稱為《德經》,講的是處世的方略。
現代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繁忙的工作,快節奏的生活,複雜的人際關係,我們需要給自己的心靈尋找可以休憩的港灣。本書是從《道德經》中選取的兩百句精華。讓我們在老子的生命哲學中汲取精神的糧食,淨化我們的靈魂,給我們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智慧。
本書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全書從老子《道德經》中選取了兩百個精華語句,分成了修身養性之道、為人處世之道、職場競爭之道、從政管理之道四個部分。每一部分的開頭都有一段綜述表達此篇的主要內容、思想意旨、選取語句的意圖等,讓讀者在閱讀之前就清楚此章內容將會對您的哪方面有所幫助,有的放矢地選擇並閱讀那些可以開化您心結的句子,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收放自如。
其次,把名家的譯文、注釋附在原文相應的內容後面,說明讀者明瞭原文的意思。「深入淺出解經典」則將老子深奧的哲學話語加以詮釋,與生活相聯繫,使我們可以輕鬆透徹的理解原句,並從中得到收益,感受老子哲學思想的博大精深。
再次,我們在每一章都設有與本章內容相關的故事連結和圖解經典。以故事和圖片兩種形式闡釋精闢的道理,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敘述生動的故事。所配的百餘幅圖片大都恰當地配合了原文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使我們更容易理解兩千多年前老子思想的精髓。
最後,每篇的最後是「古為今用」部分,將老子語句中的哲理聯繫現實生活,解答人們實際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困惑,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道德經》濃縮了人生的華彩,並將之簡化為那些短短的如詩一般的句子,其中蘊含的人生感悟,生活哲理,就如一股山間的清泉,清澈而甘醇。夜闌人靜的時候,捧起本書,讀上幾句,會有如三月裡微風拂面,心靈重回寧靜恬適。也許,這就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吧,心靈如明鏡,拭去蒙塵,自然就會空靈清明。
				這是一部用韻文寫成的哲理詩,其中的格言警句如「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等都成為膾炙人口的行動格言。它言簡意賅而善用譬喻,分為上下兩篇,老子在開篇便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稱為《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所以稱為《德經》,講的是處世的方略。
現代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繁忙的工作,快節奏的生活,複雜的人際關係,我們需要給自己的心靈尋找可以休憩的港灣。本書是從《道德經》中選取的兩百句精華。讓我們在老子的生命哲學中汲取精神的糧食,淨化我們的靈魂,給我們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智慧。
本書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全書從老子《道德經》中選取了兩百個精華語句,分成了修身養性之道、為人處世之道、職場競爭之道、從政管理之道四個部分。每一部分的開頭都有一段綜述表達此篇的主要內容、思想意旨、選取語句的意圖等,讓讀者在閱讀之前就清楚此章內容將會對您的哪方面有所幫助,有的放矢地選擇並閱讀那些可以開化您心結的句子,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收放自如。
其次,把名家的譯文、注釋附在原文相應的內容後面,說明讀者明瞭原文的意思。「深入淺出解經典」則將老子深奧的哲學話語加以詮釋,與生活相聯繫,使我們可以輕鬆透徹的理解原句,並從中得到收益,感受老子哲學思想的博大精深。
再次,我們在每一章都設有與本章內容相關的故事連結和圖解經典。以故事和圖片兩種形式闡釋精闢的道理,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敘述生動的故事。所配的百餘幅圖片大都恰當地配合了原文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使我們更容易理解兩千多年前老子思想的精髓。
最後,每篇的最後是「古為今用」部分,將老子語句中的哲理聯繫現實生活,解答人們實際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困惑,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道德經》濃縮了人生的華彩,並將之簡化為那些短短的如詩一般的句子,其中蘊含的人生感悟,生活哲理,就如一股山間的清泉,清澈而甘醇。夜闌人靜的時候,捧起本書,讀上幾句,會有如三月裡微風拂面,心靈重回寧靜恬適。也許,這就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吧,心靈如明鏡,拭去蒙塵,自然就會空靈清明。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