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與公孫丑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南懷瑾老師講述,〈公孫丑〉延續自〈梁惠王〉的思想綱要,講述諸多為政原則。
【本書簡介】
◎〈公孫丑〉上下兩章,記載孟子師生間的對話,其中大部分的內容,乃齊國湣王當政時期,孟子再度到齊國的事。
◎從公孫丑提的為政問題談起,內容牽涉到中華文化諸多問題。
◎依據蔡策及李淑君等人之手寫稿整理而出,並保留當年蔡策之中文速記小標題。
本書為南懷瑾講述《孟子》〈公孫丑〉篇章。
《孟子》一書,後人注釋多,誤解更多,幾千年來各種不求甚解的說法,讓我們對孟子學說造成很多誤解。南師懷瑾先生,再次帶領大家深入研讀並解析孟子思想的原義,令人豁然於胸。
〈公孫丑〉篇章是《孟子》一書中的第二篇,根據梁惠王篇章之綱要加以衍伸發揮,具體而微,並且深入又廣闊的闡釋了中華悠久的文化傳統。
公孫丑是孟子的弟子,他提出假如孟子在齊國當政的問題,孟子引用曾西的故事,講到君臣之道,為政的原理準則及身心道德修養的基本,內容牽涉到中華文化許多問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134767.pdf
目錄
出版說明
公孫丑章句上
管仲的故事
管鮑之交
生死不易的知遇至情
歷史的乘除
時勢 機運 成功
由來才命兩相妨
不動心的哲學
羅近溪的不動心案例
動心與不動心
澡雪精神心自安
武俠工夫的不動心
文武殊途同歸的修養
修養哲學上的辯證
孟子的志氣同源說
唯大英雄能本色
門戶之爭的動心
從心所欲的不動心
專於一 萬事畢
養氣工夫
理氣不二論
浩然之氣
浩然之氣與正氣歌
心氣一貫
道家的煉氣
治心與養氣
平心靜氣
孟子養氣的心法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
閒話養氣
言語相法
德行典型的討論
聖人不自是
大哉孔子
唐明皇與孔子
孔子外傳
素王的道德榜樣
孟子時論
賢能與職位的界說
選賢與能的另一章
自求多福
業由心造 命不由天
歷代帝制的心法
漢宣帝的論評
孟子的財經觀念
崇禎安得不上煤山
不忍心問題
由四端看人性本善說
生活技能與道德
修行容易專志難
聖賢的人格分類
公孫丑章句下
天時 地利 人和
孟子的架子
受授禮則
牧民的職責
職責與言責
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葬禮的演變
直道作人難
門閥 財閥 學閥
處世的藝術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序/導讀
【作者序】
出版說明
自從一九七六年南師懷瑾先生講完《孟子》以來,至今已是三十五個年頭了。當時是應台灣青年戰士報唐社長之邀請,在該社所作的公開講課。為了使年輕聽眾易於了解,南師是與歷史配合,且以輕鬆淺顯方式講解,俾使聽眾能深入經典中的真義和精神。
《孟子》全書共七篇,第一篇〈梁惠王〉於一九八四年出版,書名為《孟子旁通》(一)。惟世事無常,次年南師又應邀前往美國,《孟子》其餘各篇記錄,皆隨帶至美,後又輾轉各地,至今始得重啟整理工作。
《孟子》這本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孟子生於戰國時代,他繼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終為人倫正義,為道德政治奔走呼號。所以在《孟子》書中所記述的,不僅是為政的原理準則,更是人人身心道德修養的基本。
數千年來,孔孟之道為什麼如此受到重視?正如南師在《孟子旁通》前言所說,孔孟的一生,「始終為崇高的理想而努力,放棄了自我而為天下人著想,為千秋萬代著想,因此也就受到人們一種超越的崇敬,稱之為聖人」。
時至廿一世紀的今天,孔孟學說,在世界各地皆有蓬勃而起的趨勢,現《孟子》〈公孫丑〉篇,已在南師指導下,先行整理出版,其餘各篇,亦將加緊整理工作,陸續印行出版,以饗愛護傳統文化的讀者。
再者,本書雖為《孟子》的第二篇,由於各篇亦可單獨閱讀唸誦,故而另定書名為《孟子與公孫丑》。未來各篇,亦將各定書名,不再沿用《孟子旁通》原書名。
《孟子》全書的講解紀錄,原為蔡策當時中文速記,後再謄寫,並略作初步整理。在手寫的原稿中,也見有李淑君及另一人的整理筆跡,但迄未完稿。編者據此再做整理,完成工作。惟本書中小標題,仍保留蔡策所擬。
在蔡策手寫原稿中,歷經三十餘年的歲月,頗多殘破,外加零亂難識,經新加入的彭敬,細心辨認,始得以輸入電腦。
另義務協助校對,查資料等工作的謝錦揚、宏忍師等各位,在此也一併多謝了。
劉雨虹記
二○一一年一月廟港
試閱
管仲的故事
公孫丑是孟子的弟子,有一天他向孟子提出問題。他問,假使老師你在齊國執掌政權,能不能做到像名臣管仲和晏子所成就的那種功業呢?
孟子聽了後,對公孫丑說,你真是標準的齊國人,只知道管仲、晏子這兩個歷史人物,好像天下就只有齊國這兩個人,才能創建了不起的功業似的,而不知道除了這兩個人以外,高明人物還多得是。孟子這句話,等於現在我們對人說:你真是一個英國人,只知道你們歷史上有個邱吉爾;或者說:你真是一個美國人,只知道你美國有個羅斯福而已。這就是描寫孟子的幽默,意思是說公孫丑坐井觀天,看到井口那一點點天空,就以為整個宇宙只有那麼大。
孟子幽默了公孫丑一下,然後又說:你知不知道過去曾經有人向曾子的孫子曾西說:「你和子路到底哪一個好?」曾西聽到這個問題,不安於座,在座上躬一躬上身,帶著恭敬的口吻說:「你怎麼拿我來跟子路比呢?連我的先祖大人曾子,對子路都是相當敬畏的,我怎麼可以和他相提並論?」於是這個人又問曾西:「那麼你和管仲比起來,哪一個比較好呢?」曾西聽了這句話,馬上轉成不大高興的臉色說:「你又怎麼把我去和管仲比呢?管仲得到一位頂好的領導人齊桓公的信任,而齊桓公自己對於齊國大小事情都不管,完全交給管仲,由他愛怎麼辦就怎麼辦。」
在歷史上,一個好的領導人,對一個幕僚長相信到如此程度,的確也只有齊桓公對管仲,才做到如此之信任。所以齊桓公能夠做到春秋時候的五霸之一,甚至可說是五霸之首,並非偶然。更難得的是,他們兩人之間,原來是敵人,在戰場上面對面作戰時,管仲曾經對齊桓公射了一箭,剛好射在齊桓公的帶鈎上,幸好帶鈎上的一塊銅片抵住了箭鏃,沒有射到腹部,否則齊桓公可能早就被管仲射死了。講到管仲,使人聯想到,管仲與齊桓公之間的君臣際遇,與君臣相得之難。這種老闆與伙計之間主從相得的情形,真是一件太不尋常的事。至於齊桓公與管仲、鮑叔牙三個人之間的君臣知遇,以及在朋友情誼上相處得如此盡善盡美,的確難能可貴。尤其管鮑之交的知心知己,更成為千古美談。但也可以說,齊桓公與管鮑之間的相處,表面上固然有君臣的情感,而實際上,似乎還有一份朋友之間的真情感,這尤其是難上加難!我們如果拿後世西洋歷史中,大家所欽佩的德國威廉二世和俾斯麥來比,還不如反觀自己歷史上,齊桓公與管鮑之交的這一段史實。這的確是一個領導人事業成功的榜樣,說明君臣之間、朋友之間,必須要彼此信任,要同心協力,才能成就一件大事。
現在首先要討論大家所知道,且樂於稱道的「管鮑之交」的故事。
第一,管仲與鮑叔牙兩人的交情,在一開始可以說是很不對稱,在友道上來講,能夠相交實在太不容易。因為他們兩人結交當初,管仲是個窮小子,鮑叔牙是有錢的少爺。雖然說古往今來,闊少爺結交個把窮朋友,也是尋常事,但難在這個有錢有勢的鮑少爺,能夠完全不在乎管老弟的貧窮卑賤,居然情同手足,平等相待。
第二,管仲在少年時代的行為,是恃才傲物、放蕩不羈的一型;鮑叔牙是謹慎老實,比較賢良方正的一型。可是難在鮑叔牙能夠深切認識管仲、欣賞管仲,對管仲的所作所為不但原諒,而且絕不見怪。
第三,在這段時期,管仲和鮑叔牙合夥經商,想來當然是由管仲出主意,慫恿鮑叔牙拿錢去做生意的。但到了結帳分紅的時候,管仲不管三七二十一,任憑自己的意思,拿走了大部份。別人看不過去,替鮑叔牙叫屈,鮑叔牙不但不見怪,反而說,管仲家裡需要用錢,多拿一點去用,那有什麼關係呢!
可是這兩個人的交情中,所謂「管鮑分金」的事,還只是起頭的序幕。更難得、更有趣的是第二幕,又加上一個主角齊桓公,以及最後落幕的一場,更會使人拍案叫絕,真是可以耀古爍今了。其中經過的事實是這樣的:
公孫丑是孟子的弟子,有一天他向孟子提出問題。他問,假使老師你在齊國執掌政權,能不能做到像名臣管仲和晏子所成就的那種功業呢?
孟子聽了後,對公孫丑說,你真是標準的齊國人,只知道管仲、晏子這兩個歷史人物,好像天下就只有齊國這兩個人,才能創建了不起的功業似的,而不知道除了這兩個人以外,高明人物還多得是。孟子這句話,等於現在我們對人說:你真是一個英國人,只知道你們歷史上有個邱吉爾;或者說:你真是一個美國人,只知道你美國有個羅斯福而已。這就是描寫孟子的幽默,意思是說公孫丑坐井觀天,看到井口那一點點天空,就以為整個宇宙只有那麼大。
孟子幽默了公孫丑一下,然後又說:你知不知道過去曾經有人向曾子的孫子曾西說:「你和子路到底哪一個好?」曾西聽到這個問題,不安於座,在座上躬一躬上身,帶著恭敬的口吻說:「你怎麼拿我來跟子路比呢?連我的先祖大人曾子,對子路都是相當敬畏的,我怎麼可以和他相提並論?」於是這個人又問曾西:「那麼你和管仲比起來,哪一個比較好呢?」曾西聽了這句話,馬上轉成不大高興的臉色說:「你又怎麼把我去和管仲比呢?管仲得到一位頂好的領導人齊桓公的信任,而齊桓公自己對於齊國大小事情都不管,完全交給管仲,由他愛怎麼辦就怎麼辦。」
在歷史上,一個好的領導人,對一個幕僚長相信到如此程度,的確也只有齊桓公對管仲,才做到如此之信任。所以齊桓公能夠做到春秋時候的五霸之一,甚至可說是五霸之首,並非偶然。更難得的是,他們兩人之間,原來是敵人,在戰場上面對面作戰時,管仲曾經對齊桓公射了一箭,剛好射在齊桓公的帶鈎上,幸好帶鈎上的一塊銅片抵住了箭鏃,沒有射到腹部,否則齊桓公可能早就被管仲射死了。講到管仲,使人聯想到,管仲與齊桓公之間的君臣際遇,與君臣相得之難。這種老闆與伙計之間主從相得的情形,真是一件太不尋常的事。至於齊桓公與管仲、鮑叔牙三個人之間的君臣知遇,以及在朋友情誼上相處得如此盡善盡美,的確難能可貴。尤其管鮑之交的知心知己,更成為千古美談。但也可以說,齊桓公與管鮑之間的相處,表面上固然有君臣的情感,而實際上,似乎還有一份朋友之間的真情感,這尤其是難上加難!我們如果拿後世西洋歷史中,大家所欽佩的德國威廉二世和俾斯麥來比,還不如反觀自己歷史上,齊桓公與管鮑之交的這一段史實。這的確是一個領導人事業成功的榜樣,說明君臣之間、朋友之間,必須要彼此信任,要同心協力,才能成就一件大事。
現在首先要討論大家所知道,且樂於稱道的「管鮑之交」的故事。
第一,管仲與鮑叔牙兩人的交情,在一開始可以說是很不對稱,在友道上來講,能夠相交實在太不容易。因為他們兩人結交當初,管仲是個窮小子,鮑叔牙是有錢的少爺。雖然說古往今來,闊少爺結交個把窮朋友,也是尋常事,但難在這個有錢有勢的鮑少爺,能夠完全不在乎管老弟的貧窮卑賤,居然情同手足,平等相待。
第二,管仲在少年時代的行為,是恃才傲物、放蕩不羈的一型;鮑叔牙是謹慎老實,比較賢良方正的一型。可是難在鮑叔牙能夠深切認識管仲、欣賞管仲,對管仲的所作所為不但原諒,而且絕不見怪。
第三,在這段時期,管仲和鮑叔牙合夥經商,想來當然是由管仲出主意,慫恿鮑叔牙拿錢去做生意的。但到了結帳分紅的時候,管仲不管三七二十一,任憑自己的意思,拿走了大部份。別人看不過去,替鮑叔牙叫屈,鮑叔牙不但不見怪,反而說,管仲家裡需要用錢,多拿一點去用,那有什麼關係呢!
可是這兩個人的交情中,所謂「管鮑分金」的事,還只是起頭的序幕。更難得、更有趣的是第二幕,又加上一個主角齊桓公,以及最後落幕的一場,更會使人拍案叫絕,真是可以耀古爍今了。其中經過的事實是這樣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