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演義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周易》是中國古代幾乎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闡述宇宙間天地萬事萬物發生發展及其變化規律,以及如何去應對。充滿智慧和哲理,是指導人生的寶書,被列為“五經之首”、“大道之源”。從漢代開始被列為科舉考試重要科目。中國古代有不知《易》不可稱為將相之說。日本在明治維新組閣規定,不知《易》者,不得入閣。十七世紀以來,被譯成拉丁文、英德法文等,傳到世界,受到好評,獲得讚譽。
	
	本書共三章。第一章閱讀本書必備的基礎知識;第二章白話解讀《周易》古經六十四卦原文並選編不同見解的例子;第三章選《易傳》作參考。
	
	本書是新時代解讀《周易》,有創舉。首創《周易演義》選錄不同見解《周易》的書,作為例子,筆者未加任何評論。首創提出乾坤二卦的用九爻和用六爻的位置,並解讀爻辭為什麼在此位置。這些都是至今至此尚未有,空前。若認為不傳統,請諒解這是《周易演義》,合乎邏輯、哲理與現狀,開闢一條新思路。
目錄
	前言………………………………………………………………1
	序言………………………………………………………………2
	再版前言…………………………………………………………4
	
	第一章閱讀本書必備的基礎知識………………………………9
	一、先回答幾個問題……………………………………………9
	二、沒有文字時《周易》用符號表示…………………………9
	三、《周易》的文字系統………………………………… ……11
	四、簡介卦象、卦位和爻象、爻位。…………………………12
	五、簡介同位、相應、敵應、異位……………………………13
	六、簡介純卦、覆卦……………………………………………14
	七、簡介《周易》的象數派與義理派…………………………14
	 
	第二章《周易》六十四卦………………………………………15
	第一卦乾卦………………………………………………………15
	第二卦坤卦………………………………………………………21
	第三卦屯卦………………………………………………………27
	第四卦蒙卦………………………………………………………33
	第五卦需卦………………………………………………………37
	第六卦訟卦………………………………………………………41
	第七卦師卦………………………………………………………44
	第八卦比卦………………………………………………………47
	第九卦小畜卦……………………………………………………51
	第十卦履卦………………………………………………………55
	第十一卦泰卦……………………………………………………29
	十二卦否卦……………………………………………………&hell
序/導讀
	前言
	
	本書編著者(以下簡稱作者)是我的老師。因他年邁已過八旬,我協助整理他多年講課的手稿並錄成電子版,成為本書。請注意:
	
	1.請先看本書《序言》,再閱讀本書。
	
	2.作者在多種場所的學習班上講《周易演義》時,有的學員已複印作者部分手稿。課程結束後,許多學員通過各種管道呼籲出版,為此而成書。
	
	3.《周易》古經原文有些內容因其抽象性、模糊不確定性,使後人解讀眾說紛紜,有些問題至今爭論不休。作者說這已經形成“周易演義”,此說“創新”。新時代解讀《周易》,古為今用,賦予《周易》新使命,煥發時代氣息,古今皆如此。作者把《周易》門戶乾坤二卦,“演義”成國家的天地,即領空領土,又是“創新”。
	
	4.“演義”二字解釋。《新華字典》第11版說演義:“根據一件事理擴大、發揮”。《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說演義:“以一定的歷史事蹟為背景,以史書傳說的材料為基礎,增添了一些細節……,如《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等”。現在,又增添了《周易演義》。
	
	5.作者是解讀《周易》古經原文,還勇於選錄多種不同的解讀,心胸容納百川,使《周易》在“演義”,擴大讀者的視野。
	
	作者選錄其他不同解讀的部分,不加評論,除錯別字外未加修改,按原樣摘錄。因此,有的稱為“解讀”,有的稱為:“譯文”、或“注釋”、或“白話”等等,與本書格式不統一,若統一格式則喪失原樣;不同的解讀,給卦辭、爻辭加入的標點斷句也不一致,另有某些行文不夠順暢,請讀者諒解。可能其中有您滿意者;若無,請您繼續“演義”在《周易》百花園裡。
	
	蒙老師信任,荷此重任。本人學識淺薄,故在整理書稿以及錄成電子版過程中,始終兢兢戰戰,不敢有一絲一毫之懈怠。若有疏忽遺漏和錯誤,其咎在我,虛心請廣大讀者回饋,以便再版改正。
	
	董恩江    2015年12月
	
	序言
	
	《周易》古經(簡稱《易經》)。它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奧妙的一本書。作者和年代是:“人更三聖,世歷三古。”即上古伏羲、中古文王、近古孔子,經歷約三千多年,是中國古代人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又是世界上寫作時間最長的書。它用陰陽符號(爻)排列組合成六十四卦,是符號系統;有了文字時加入卦辭、爻辭,是文字系統。孔子晚年喜讀《易經》寫了注釋和心得體會稱為《易傳》,共十篇,稱為十翼。翼是翅膀,使《易經》插翅從占筮層次飛翔到哲學高層次。《易經》和《易傳》組成《周易》。通常不嚴格區分,《易經》即《周易》。
	
	《周易》是中國古代幾乎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闡述宇宙間天地萬事萬物發生發展及其變化規律,以及如何去應對。充滿智慧和哲理,是指導人生的寶書,被列為“五經之首”、“大道之源”。從漢代開始被列為科舉考試重要科目。中國古代有不知《易》不可稱為將相之說。日本在明治維新組閣規定,不知《易》者,不得入閣。十七世紀以來,被譯成拉丁文、英德法文等,傳到世界,受到好評,獲得讚譽。
	
	《周易》從無文字的陰陽符號,到原始文字少,一字多音多義,有些古字早已經不用,簡練的一串文字又無標點符斷句,使後人難讀難懂稱為天書,這使《周易》充滿先天的神秘性、抽象性和模糊性,給後人閱讀時留下了豐富的想像餘地和廣闊的思維空間。歷代易界學者各抒己見,對某些疑問爭論不休,就像考試題填空白,卻沒有標準答案;又像只豎立起框架,讓後人充實內容。這是《周易》基因造成的!因而從古至今湧現出千百種注釋《周易》的書籍,推動著易學文化不斷豐富和發展,構成了《周易》百家講壇,百花齊放,闡述百種事物,百態人生,百家爭鳴。張說李說,公說婆說,眾說紛紜,人人都有話語權,形成了“周易演義”(這是筆者命名),在此基礎上,筆者白話解讀《周易》古經原文,拋磚。為使讀者擴大視野,豐富《周易》知識,筆者選見解不同的近期出版的書,摘錄作為例子,作為玉,供讀者欣賞,讀者閱本書時還可博覽“群書”。
	
	《周易》的奧妙好像是埋藏很深的金礦,吸引歷代易學愛好者來挖掘。孔子等人挖掘時寫了《易傳》。由於時代不同,解讀《周易》思路也不同,近代已挖掘《周易》研究成果有:易哲學、人文易、邏輯易、管理易、美學易、詩歌易、科學易等,這些都有專著。前人未曾料到《周易》擴展面如此廣泛。筆者曾協助數學家華羅庚工作時,華老說:“凡是從實踐中提煉出來的理論,越是抽象,其應用面越廣泛。”《周易》雖然不是理論卻充滿人生智慧、哲理,被應用到多學科多領域,這與《周易》基因有關。我們研究《周易》應該繼承、挖掘、創新,與新事物融合。歷代易學研究者,針對時代的需要,對《周易》作出新的解釋和應用。不同時代,賦予《周易》不同的生命力。身披占卜外衣的《周易》,其占筮作用幾乎已消失。孔子學《易》不占筮,孔子說“不占而已矣。”荀子說“善為易者不占”。至今已無人手拿五十根蓍草或竹簽左右手倒來倒去做占筮,若有也是在做遊戲。剝去《周易》占卜外衣,便顯露出科學影子。
	
	科學易源於,十七世紀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受拉丁文本《周易》的“陰”與“陽”兩種符號的啟發,創造了“0”與“1”的二進位數字學,據此理論,誕生了電腦。哲學家范友蘭說:“易經是宇宙代數學。”近代出現書籍有《易學與代數之定律》、《易學與科學》等。目前一些科學家研究宇宙間的暗物質(黑洞之類),若將來被證實存在,《周易》的陰陽理論應用面又擴大了,暗物質為陰,看得見的物質為陽。中國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播講《易經的奧秘》說:“科學越發達,《易經》越正確、越科學。”讓《周易》告訴未來。
	
	解讀《周易》應與時俱進,古為今用。六十四卦每卦皆六爻,唯領航的乾坤二卦各有七爻,前六爻各就各位,唯第七爻即用九爻、用六爻只有爻辭,沒有爻位,從古至今沒找到它的位置。若把乾坤天地二卦,象徵一個國家的領空領土,乾卦第六爻即上九爻位置是國家領空,上九爻辭“亢龍有悔”,解讀為入侵領空若不抵抗將後悔。乾卦的龍從領空再升空,便是第七爻即用九爻位置公用的太空,用九爻辭“見群龍無首,吉”解讀是世界各國形成的群龍,在太空不能自稱為首稱霸,和平利用則吉祥。坤卦第六爻即上六爻位置是國家的邊疆,上六爻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解讀是抵抗入侵邊疆者、血染沙場。《周易》誕生在北半球,由國家邊疆再往外往北延伸,便是坤卦第七爻即用六爻位置公用的北極,用六爻辭“利用貞”,解讀為世界各國應該永久和平利用貞潔的北極區域。這是《周易》的世界觀,早在數千年前為地球村呐喊世界大同,《文言傳》末句喊“萬國咸寧”,這是《周易》夢。
	
	世界在發展,國學《周易》在前進,繼續散發正能量,給世界留下響亮的足跡。六十四卦的最後一卦,《周易》作者有意安排為“未濟卦”。未濟是還沒渡過大江河,要繼續前行。如同偉人孫中山先生遺囑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本書共三章。第一章閱讀本書必備的基礎知識;第二章白話解讀《周易》古經六十四卦原文並選編不同見解的例子;第三章選《易傳》作參考。
	
	本書是新時代解讀《周易》,有創舉。首創《周易演義》選錄不同見解《周易》的書,作為例子,筆者未加任何評論。首創提出乾坤二卦的用九爻和用六爻的位置,並解讀爻辭為什麼在此位置。這些都是至今至此尚未有,空前。若認為不傳統,請諒解這是《周易演義》,合乎邏輯、哲理與現狀,開闢一條新思路。敬請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編著者 紀有奎
	2015年11月於北京
	
	再版前言
	
	(在臺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