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校周易本義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作者幼讀聖賢書,特重《易經》,蒙父親教誨,傳承宋明理學、陳(白沙)王(守仁)心學一脈,對摶、雍、周子、二程、朱子、白沙(陳獻章)、陽明之學,無所不讀。學易之初,即以《周易本義》為本。朱子將《大學》重整,認係「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將《論語》、《孟子》,及《禮記》中的兩篇《大學》、《中庸》,合為一書,定名《四書》。《四書》遂與《五經》合稱為《四書五經》,宋朝後《四書》地位逐漸超越傳統之儒經。朱熹發揚《大學》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成為後世學者必宗的追求。明代學者薛瑄說:「自考亭以還,斯道已大明,無煩著作,直須躬行耳」。
	   
	至於《本義》,作者認係弟子之門生所編撰,猶如《論語》等書,係朱子講學心得,由門生筆記所輯錄。內容雖有闡發,但多「未詳」之辭,顯係朱子未曾講述,或弟子門生未及紀載,未敢妄述,但亦有可觀可學者也。
	   
	作者曾編印《周易兩讀》一書,其次序如下:縱讀從程子《易傳》,橫讀從朱子《本義》。
	   
	程、朱二書編次不同。然細觀《本義》編法,卻非如此。分別為《周易序》、《圖目》、《周易九圖》、《卦歌》、《分宮卦象次序》、《上下經卦名次序歌》、《上下經卦變歌》、《筮儀》、《周易上經》、《周易下經》、《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但於上、下經文部分,又有不同:《乾卦》次序為《卦辭》、《爻辭》、《彖辭》、《象辭》、《爻象辭》、《文言乾》。《坤卦》次序為《卦辭》、《彖辭》、《象辭》、《爻辭》、《爻象辭》、《文言坤》。 坤卦以下各卦,皆從坤卦次序。而《繫辭》後之《文言》,悉併入《乾》、《坤》兩卦中。《周易兩讀》則將《文言》編入《繫辭》後,成為完整的《六翼》、《六傳》:《繫傳上》、《繫傳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與《本義》不同。
	   
	因本書為學《易》者必讀、成為《易學必讀》書,因此增補校訂《本義》內容,特於《本義九圖》中下功夫,校訂其中不足,並將科學研究心得編入。以天文科學解讀先後天八卦,空前突破,為《易》學研究注入新義、新解,實乃莫大研究成果,作為恢宏聖賢之道,闡釋術數文化之一助耳。
	   
	作者一生蒐藏數千種線裝古籍,其中天學、《經》、《易》學為大宗,《周易本義》版本達十餘種。本書編次又有不同,重編《本義》次序,將《乾卦》次序與其他六十三卦同,於《爻辭》下加入《爻辭象》,使全書一致,以便於研閱。又於《繫辭上下》之後加入《文言傳》,雖與《乾》、《坤》兩卦《文言》重複、實為方便查考而編入,使《六傳》連貫一氣,不作切割,成為一種新版本《周易本義》。《兩讀》與《本義》在一九八○年初版,分大小開本兩種,再版八次,印量共萬冊,成為易學、學易之必讀書,大專中文系與研究所兩冊書成教本與參考書,是中華文華文化重要資產。
序/導讀
	黃序
	
	《六經》皆聖人垂訓後世之書,而《易》經四聖之手,乃成其為書也。大而天地性命之理,無所不包,㣲而事物纎悉之情,無不盡精,入於無形,粗及於有象,人生日用一動靜語黙之間,無非《易》道之流行,顧由而不知者多耳,伏羲始畫卦只圖象卦化而無文字,可傳大槩以陽吉、隂凶為義;文王、周公繫之以辭,象占其本㫖也。夫子贊《易》,一以義理為主,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於是乎大備。
	   
	蓋象占固義理之所寓,而以義理為主,象占亦在其中矣。善學者於此,先求易之本㫖。然後廣而充之,體用一源,顯微無間之㫖,將不待卜筮而後見此,又自然之妙也。
	   
	自後儒析經附傳之餘,學者支離蔓衍,欲以明《易》而反以晦《易》,至宋‧程子作《易傳》,而義理之學大明。然程子亦自謂:某解《易》只説得七分。朱子一以卜筮為説,然後作《易》之本㫖益著。朱子嘗曰:「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王、周公之《易》,有孔子之《易》,是則程子之傳,孔子之《易》也」。朱子之《本義》,文王、周公之《易》也。推本而論,孔子之《易》即文王、周公之《易》;文王、周公之《易》,即伏羲之《易》,伏羲之《易》即天地自然之《易》也。
	   
	余幼讀聖賢書,特重《易經》,蒙父親教誨,傳承宋明理學、陳(白沙)王(守仁)心學一脈,對摶、雍、周子、二程、朱子、白沙(陳獻章)、陽明之學,無所不讀。學易之初,即以《周易本義》為本。朱子將《大學》重整,認係「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將《論語》、《孟子》,及《禮記》中的兩篇《大學》、《中庸》,合為一書,定名《四書》。《四書》遂與《五經》合稱為《四書五經》,宋朝後《四書》地位逐漸超越傳統之儒經。
	   
	朱熹發揚《大學》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成為後世學者必宗的追求。明代學者薛瑄說:「自考亭以還,斯道已大明,無煩著作,直須躬行耳」。
	   
	至於《本義》,余認係弟子之門生所編撰,猶如《論語》等書,係朱子講學心得,由門生筆記所輯錄。內容雖有闡發,但多「未詳」之辭,顯係朱子未曾講述,或弟子門生未及紀載,未敢妄述,但亦有可觀可學者也。
	   
	余曾編印《周易兩讀》一書,其次序如下:粽讀從程子《易傳》,橫讀從朱子《本義》。
	   
	程、朱二書編次不同。然細觀《本義》編法,卻非如此。分別為《周易序》、《圖目》、《周易九圖》、《卦歌》、《分宮卦象次序》、《上下經卦名次序歌》、《上下經卦變歌》、《筮儀》、《周易上經》、《周易下經》、《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
	   
	但於上、下經文部分,又有不同:
	   
	《乾卦》次序為《卦辭》、《爻辭》、《彖辭》、《象辭》、《爻象辭》、《文言乾》。
	   
	《坤卦》次序為《卦辭》、《彖辭》、《象辭》、《爻辭》、《爻象辭》、《文言坤》。
	   
	坤卦以下各卦,皆從坤卦次序。而《繫辭》後之《文言》,悉併入《乾》、《坤》兩卦中。
	   
	《周易兩讀》則將《文言》編入《繫辭》後,成為完整的《六翼》、《六傳》:《繫傳上》、《繫傳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與《本義》不同。
	   
	因本書為學《易》者必讀、成為《易學必讀》書,因此增補校訂《本義》內容,特於《本義九圖》中下功夫,校訂其中不足,並將科學研究心得編入。以天文科學解讀先後天八卦,空前突破,為《易》學研究注入新義、新解,實乃莫大研究成果,作為恢宏聖賢之道,闡釋術數文化之一助耳。
	   
	余一生蒐藏數千種線裝古籍,其中天學、《經》、《易》學為大宗,《周易本義》版本達十餘種。
	   
	本書編次又有不同,重編《本義》次序,將《乾卦》次序與其他六十三卦同,於《爻辭》下加入《爻辭象》,使全書一致,以便於研閱。又於《繫辭上下》之後加入《文言傳》,雖與《乾》、《坤》兩卦《文言》重複、實為方便查考而編入,使《六傳》連貫一氣,不作切割,成為一種新版本《周易本義》。《兩讀》與《本義》在一九八○年初版,分大小開本兩種,再版八次,印量共萬冊,成為易學、學易之必讀書,大專中文系與研究所兩冊書成教本與參考書,是中華文華文化重要資產,是為序。
	
	二○一六年十一月十日(民一○五)丙申順德黃家騁謹識於經世書苑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