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老子之道與佛法之道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以宇宙自然作為軸心,深入探索佛法空性的自然屬性,深入探索老子的自然之道,比較分析佛法空性與道家自然之道的近似之處和不同之處。
自然之道與佛法都選取了以宇宙天地萬物作為人類學習的參照物,兩者十分近似,在幾乎近似的參照物之下,道與佛各自建立的理論思想體系,順理成章就有著廣泛的近似之處。佛法空性源於佛陀證悟的緣起學說,佛法空性確實與宇宙自然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萬物皆源於宇宙自然,很明顯,萬物之本性即是自然之本性,佛法說的自然本性,與道家說的自然之道,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聽上去意思比較接近。
自然之道與佛法都選取了以宇宙天地萬物作為人類學習的參照物,兩者十分近似,在幾乎近似的參照物之下,道與佛各自建立的理論思想體系,順理成章就有著廣泛的近似之處。佛法空性源於佛陀證悟的緣起學說,佛法空性確實與宇宙自然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萬物皆源於宇宙自然,很明顯,萬物之本性即是自然之本性,佛法說的自然本性,與道家說的自然之道,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聽上去意思比較接近。
目錄
第一章 緣起/ 9
第二章 老子與自然之道/ 19
第三章 自然之道與道法自然/ 43
第四章 道的自然特性/ 69
第五章 佛法之道,緣起之道/ 89
第六章 空性,萬物之本性/ 111
第七章 目標、道路與心性/ 139
第八章 自然之道與佛法之道的近似之處/ 169
第九章 《道德經新解》/ 201
第二章 老子與自然之道/ 19
第三章 自然之道與道法自然/ 43
第四章 道的自然特性/ 69
第五章 佛法之道,緣起之道/ 89
第六章 空性,萬物之本性/ 111
第七章 目標、道路與心性/ 139
第八章 自然之道與佛法之道的近似之處/ 169
第九章 《道德經新解》/ 201
序/導讀
緣起
二○二○年,我寫完了《空性智慧》一書,並在新加坡和臺灣兩地順利出版。或者是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又或者是受手機以及各式新型電子媒體的影響,又或者是書自身的原因,總之,書出版後,實體圖書發行量不算大,影響的讀者人數也不多,迴響程度低於預期。
儘管如此,還是收到部分讀者的讀後感想,有一些讀者向我回饋說,讀完《空性智慧》這本書,促使他們認識到,原來佛法的緣起學說與宇宙自然有著這麼密切的關係,原來佛法空性即是萬物之本性,原來空性的核心就是無我本性,原來無我本性就是佛性,原來人類是應該向大自然學習,向大地、向水、向火、向空氣學習,原來佛法愛好者是可以從宇宙自然這個角度,去理解佛法和修行佛法的。
之後,又有讀者向我表達說,空性作為佛法的核心理念,在佛法中具有神秘的色彩。空性是萬物內在深層的本性,空性難以言說,能言說的只是空性概念、空性見地。即便如此,如果我們修持空性見地,就如同擁有智慧,如同擁有「般若波羅蜜多」。
有讀者建議,日常生活中難得有機會聽聞空性見地,《空性智慧》以佛法緣起法則作為切入點,對「空性與無我」展開了比較深入的解釋和說明,如果能夠繼續把佛法空性的內涵往更廣闊、更深入的方向延伸,讓更多的人更全面地瞭解空性,特別是瞭解空性的自然屬性,那將會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些建議確實好,空性,萬物之本性,佛法空性源於佛陀證悟的緣起學說,佛法空性確實與宇宙自然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萬物皆源於宇宙自然,很明顯,萬物之本性即是自然之本性,佛法說的自然本性,與道家說的自然之道,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聽上去意思比較接近。
從讀者回饋的話語中,我的思路開始打開,隱隱約約聽聞到來自宇宙自然的聲音,隱隱約約聽聞到來自自然的簫聲,並且,感受到有一股強烈的使命感在召喚著我,催促著我把佛法的自然本性與道家的自然之道放在一起來寫一本書,這種感受越來越變得強烈。
說起自然之道,不能不讓人想起我們中國的古代聖人——老子,他就是歷史上自然之道學說的最早提出者。對,以宇宙自然作為軸心,深入探索佛法空性的自然屬性,深入探索老子的自然之道,比較分析佛法空性與道家自然之道的近似之處和不同之處,讓讀者同時穿梭於佛與道兩種哲學思想體系之間進行比較研究,這無論對於佛法愛好者還是道家思想愛好者,都能起到拓寬視野、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作用,有百利而無一害。
道家自然之道學說的精華,全部都記錄在《老子》這本書裡。《老子》這本書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道」為重心,稱為「道篇」,共有三十七章,第二部分以「德」為重心,稱為「德篇」,共有四十四章,全書由「道篇」和「德篇」所組成,所以,《老子》一書又被後人稱為《道德經》。
深入探索研究老子的自然之道,就一定繞不開老子所撰寫的五千言《道德經》,《道德經》裡言說的自然之道,是道家最本源的思想綱要,是道家思想最本源的「道」,自然之道的精粹在這部經典裡書寫得淋漓盡致。
二○二○年,我寫完了《空性智慧》一書,並在新加坡和臺灣兩地順利出版。或者是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又或者是受手機以及各式新型電子媒體的影響,又或者是書自身的原因,總之,書出版後,實體圖書發行量不算大,影響的讀者人數也不多,迴響程度低於預期。
儘管如此,還是收到部分讀者的讀後感想,有一些讀者向我回饋說,讀完《空性智慧》這本書,促使他們認識到,原來佛法的緣起學說與宇宙自然有著這麼密切的關係,原來佛法空性即是萬物之本性,原來空性的核心就是無我本性,原來無我本性就是佛性,原來人類是應該向大自然學習,向大地、向水、向火、向空氣學習,原來佛法愛好者是可以從宇宙自然這個角度,去理解佛法和修行佛法的。
之後,又有讀者向我表達說,空性作為佛法的核心理念,在佛法中具有神秘的色彩。空性是萬物內在深層的本性,空性難以言說,能言說的只是空性概念、空性見地。即便如此,如果我們修持空性見地,就如同擁有智慧,如同擁有「般若波羅蜜多」。
有讀者建議,日常生活中難得有機會聽聞空性見地,《空性智慧》以佛法緣起法則作為切入點,對「空性與無我」展開了比較深入的解釋和說明,如果能夠繼續把佛法空性的內涵往更廣闊、更深入的方向延伸,讓更多的人更全面地瞭解空性,特別是瞭解空性的自然屬性,那將會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些建議確實好,空性,萬物之本性,佛法空性源於佛陀證悟的緣起學說,佛法空性確實與宇宙自然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萬物皆源於宇宙自然,很明顯,萬物之本性即是自然之本性,佛法說的自然本性,與道家說的自然之道,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聽上去意思比較接近。
從讀者回饋的話語中,我的思路開始打開,隱隱約約聽聞到來自宇宙自然的聲音,隱隱約約聽聞到來自自然的簫聲,並且,感受到有一股強烈的使命感在召喚著我,催促著我把佛法的自然本性與道家的自然之道放在一起來寫一本書,這種感受越來越變得強烈。
說起自然之道,不能不讓人想起我們中國的古代聖人——老子,他就是歷史上自然之道學說的最早提出者。對,以宇宙自然作為軸心,深入探索佛法空性的自然屬性,深入探索老子的自然之道,比較分析佛法空性與道家自然之道的近似之處和不同之處,讓讀者同時穿梭於佛與道兩種哲學思想體系之間進行比較研究,這無論對於佛法愛好者還是道家思想愛好者,都能起到拓寬視野、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作用,有百利而無一害。
道家自然之道學說的精華,全部都記錄在《老子》這本書裡。《老子》這本書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道」為重心,稱為「道篇」,共有三十七章,第二部分以「德」為重心,稱為「德篇」,共有四十四章,全書由「道篇」和「德篇」所組成,所以,《老子》一書又被後人稱為《道德經》。
深入探索研究老子的自然之道,就一定繞不開老子所撰寫的五千言《道德經》,《道德經》裡言說的自然之道,是道家最本源的思想綱要,是道家思想最本源的「道」,自然之道的精粹在這部經典裡書寫得淋漓盡致。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