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奎文獻選輯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台灣問題不再是中國與台灣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問題。
──廖文奎《福爾摩沙發言》
廖文奎,1905年生於西螺士紳門第,志學之年負笈京都同志社中學,之後於南京就讀金陵大學,又赴芝加哥大學拜實用主義執首米德門下,攻取碩、博士學位,專研政治心理學與比較哲學史;遊歷歐陸一年,歸國任教於金陵大學、中央政治學校、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等,國內外著作等身外亦積極辦刊參議政事。然而,二戰期間中日勢如水火,加上戰後國府加劇腐敗失能,廖文奎從呼籲忠於中華民國憲政的台人自治,到台灣民族主義的理論奠基者,倥傯顛沛中逝於1952年英屬香港。
本書摘選收錄廖文奎的十五篇著作。在1945年戰前著作中,可見廖文奎從實用主義探討人的良識、人與社會的關係,並雜揉實用主義、人生哲學暨新儒家、甚至行為主義心理學等研途,為智識公民理想與中國政治改革提出建言。1945年戰後,廖文奎多著政論,論建台人自治的藍圖,1947年二二八事變前後,更嘗試提出憲政體制建構下的台灣民族主義理論,直至二二八事變後流亡海外,廖文奎仍持續投書,發表著述。從中國民族主義者到反抗中國的台灣民族主義者,廖文奎民族認同的辯證,正印證了20世紀前半期中、台之間「迂迴、曲折」的歷史糾葛。
──廖文奎《福爾摩沙發言》
廖文奎,1905年生於西螺士紳門第,志學之年負笈京都同志社中學,之後於南京就讀金陵大學,又赴芝加哥大學拜實用主義執首米德門下,攻取碩、博士學位,專研政治心理學與比較哲學史;遊歷歐陸一年,歸國任教於金陵大學、中央政治學校、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等,國內外著作等身外亦積極辦刊參議政事。然而,二戰期間中日勢如水火,加上戰後國府加劇腐敗失能,廖文奎從呼籲忠於中華民國憲政的台人自治,到台灣民族主義的理論奠基者,倥傯顛沛中逝於1952年英屬香港。
本書摘選收錄廖文奎的十五篇著作。在1945年戰前著作中,可見廖文奎從實用主義探討人的良識、人與社會的關係,並雜揉實用主義、人生哲學暨新儒家、甚至行為主義心理學等研途,為智識公民理想與中國政治改革提出建言。1945年戰後,廖文奎多著政論,論建台人自治的藍圖,1947年二二八事變前後,更嘗試提出憲政體制建構下的台灣民族主義理論,直至二二八事變後流亡海外,廖文奎仍持續投書,發表著述。從中國民族主義者到反抗中國的台灣民族主義者,廖文奎民族認同的辯證,正印證了20世紀前半期中、台之間「迂迴、曲折」的歷史糾葛。
目錄
臺灣哲學百年論叢總序/洪子偉
編序/吳冠緯
導言一:歷史與哲學之間──芝加哥,還有學長廖文奎教給我的事情/吳叡人
導言二:廖文奎的哲學事業/蔡政宏
【廖文奎文獻】
1945年戰前著作
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
個人與共同體(節錄)
比較公民訓練(節錄)
《政治心理論》譯者序言
政治醫學論
書報評介: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national Conduct
1945年戰後著作
思想光復論
人生哲學之研究:思想建設
福爾摩沙何去何從?
為二二八慘案呼籲──台灣解放之管見
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在福爾摩沙的鬥爭
福爾摩沙發言
中國哲學與政治(1853-1905)
日本哲學與政治
經濟組織的社會學
附錄一:祖國的辯證──廖文奎台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吳叡人
附錄二:廖文奎的台灣民族主義的道德性/陳嘉銘
廖文奎生平及著作
廖文奎佚失或未出版著作
索引
編序/吳冠緯
導言一:歷史與哲學之間──芝加哥,還有學長廖文奎教給我的事情/吳叡人
導言二:廖文奎的哲學事業/蔡政宏
【廖文奎文獻】
1945年戰前著作
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
個人與共同體(節錄)
比較公民訓練(節錄)
《政治心理論》譯者序言
政治醫學論
書報評介: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national Conduct
1945年戰後著作
思想光復論
人生哲學之研究:思想建設
福爾摩沙何去何從?
為二二八慘案呼籲──台灣解放之管見
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在福爾摩沙的鬥爭
福爾摩沙發言
中國哲學與政治(1853-1905)
日本哲學與政治
經濟組織的社會學
附錄一:祖國的辯證──廖文奎台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吳叡人
附錄二:廖文奎的台灣民族主義的道德性/陳嘉銘
廖文奎生平及著作
廖文奎佚失或未出版著作
索引
序/導讀
編者序
吳冠緯(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東亞學系博士生)
廖文奎於1905年11月14日出生自西螺世代業儒的長老教會士紳門第,志學之年負笈京都同志社中學,之後於南京就讀金陵大學,又赴芝加哥大學拜實用主義執首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門下,旋即攻取碩、博士學位,專研政治心理學與比較哲學史;遊歷歐陸一年,習取人生哲學暨新儒家思想,歸國任教於金陵大學、中央政治學校、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等,國內外著作等身外亦積極辦刊參議政事。然而,二戰期間中日勢如水火,加上戰後國府加劇腐敗失能,廖文奎從呼籲忠於中華民國憲政的台人自治,到台灣民族主義的理論奠基者,倥傯顛沛中逝於1952年英屬香港。
對如此對立時代(divided times)的公民哲學家,我們又該如何有基礎且有系統的去理解?
本書為洪子偉博士策劃臺灣哲學百年論叢書之一,共摘選廖文奎十五篇戰前、後之著作,透過整理翻譯以管窺其思想體系:〈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個人與共同體》從實用主義來探討人的良知、人與社會的關係;《比較公民訓練》、〈《政治心理論》譯者序言〉、〈書報評介: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national Conduct〉、〈政治醫學論〉等始雜揉實用主義、人生哲學暨新儒家、甚至行為主義心理學等研途,為智識公民理想與中國政治改革提出建言;戰後廖氏多著政論,從〈思想光復論〉、〈人生哲學之研究:思想建設〉論建戰後忠於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台人自治的藍圖,然二二八事變前後國府統治腐敗下蘊筆〈福爾摩沙何去何從?〉、〈為二二八慘案呼籲!—台灣解放之管見〉、〈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在福爾摩沙的鬥爭〉、《福爾摩沙發言》等,為憲政體制建構下台灣民族主義理論之嘗試。此外,廖氏於二二八事變後流亡海外之著文〈中國哲學與政治(1853-1905)〉、〈日本哲學與政治〉、〈經濟組織社會學〉等投書《密勒氏評論報》、《遠東經濟評論》、《遠東》等刊物,為首次出掘之珍稀文獻,亦得管窺廖氏流亡期間除政論外之智識著述,特此收輯。
上開選文以英文撰寫者為〈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個人與共同體》、〈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在福爾摩沙的鬥爭〉(其姪廖史豪曾譯為日文)、《福爾摩沙發言》,以法文撰寫者為〈福爾摩沙何去何從〉,皆由賴盈滿先生擔筆中譯,並由馮鳳儀博士審訂;〈中國哲學與政治(1853-1905)〉、〈日本哲學與政治〉、〈經濟組織社會學〉也以英文撰寫,由本人中譯,希略免語言隔閡。選文之底線依原始文獻照錄,標示粗體者為譯者所加,以利讀者理解文意。另外,廖文奎所使用Formosa一詞,本書視文意需要,譯為福爾摩沙或是台灣。
因篇幅有限,本書部分選文為節錄,以能呈顯該著作重要精神的章節為主;另收錄書序,以呈現廖文奎的學思歷程或該著作的時代背景。《個人與共同體》節錄前言、導論、結論;《比較公民訓練》節錄南京初版序、台灣初版序、第一編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編第四章至第九章;〈人生哲學之研究:思想建設〉在《臺灣月刊》中曾刊出同名著作之抗戰勝利後上海版序、抗戰軍興前南京版序、第一章之「哲學之界說」,本書收錄《臺灣月刊》刊出之版本。另外,本書皆照錄原始文獻的章節標示,以便讀者相互參照。如,〈政治醫學論〉談論政治科學者論政治科學之職能,廖文奎即表示:「參照拙著《比較公民訓練》第一章〈實驗政治學之辨證〉。」讀者便可於本書中互見兩份文獻。
為求甚解廖文奎的思想體系,本書特為雙導論:由吳叡人博士從個人與廖文奎在智識際遇的學思出發,娓娓道來如何為台灣政治思想在其星叢片簡中重新定錨;蔡政宏博士則從實用主義的知識論與心智哲學導入。本書亦收錄吳叡人博士縱觀廖氏生命史及國族認同之轉向的〈祖國的辯證〉,以及陳嘉銘博士從民族主義之道德性切入廖氏政治思想的圖譜。冀自廖氏大承的思想廢墟中,重建這位分抗時代下公民哲學家的思想體系。
本書廖文奎相關圖資經由西螺長老教會、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等襄助、廖氏親族授權使用,特此謝忱。
吳冠緯(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東亞學系博士生)
廖文奎於1905年11月14日出生自西螺世代業儒的長老教會士紳門第,志學之年負笈京都同志社中學,之後於南京就讀金陵大學,又赴芝加哥大學拜實用主義執首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門下,旋即攻取碩、博士學位,專研政治心理學與比較哲學史;遊歷歐陸一年,習取人生哲學暨新儒家思想,歸國任教於金陵大學、中央政治學校、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等,國內外著作等身外亦積極辦刊參議政事。然而,二戰期間中日勢如水火,加上戰後國府加劇腐敗失能,廖文奎從呼籲忠於中華民國憲政的台人自治,到台灣民族主義的理論奠基者,倥傯顛沛中逝於1952年英屬香港。
對如此對立時代(divided times)的公民哲學家,我們又該如何有基礎且有系統的去理解?
本書為洪子偉博士策劃臺灣哲學百年論叢書之一,共摘選廖文奎十五篇戰前、後之著作,透過整理翻譯以管窺其思想體系:〈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個人與共同體》從實用主義來探討人的良知、人與社會的關係;《比較公民訓練》、〈《政治心理論》譯者序言〉、〈書報評介: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national Conduct〉、〈政治醫學論〉等始雜揉實用主義、人生哲學暨新儒家、甚至行為主義心理學等研途,為智識公民理想與中國政治改革提出建言;戰後廖氏多著政論,從〈思想光復論〉、〈人生哲學之研究:思想建設〉論建戰後忠於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台人自治的藍圖,然二二八事變前後國府統治腐敗下蘊筆〈福爾摩沙何去何從?〉、〈為二二八慘案呼籲!—台灣解放之管見〉、〈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在福爾摩沙的鬥爭〉、《福爾摩沙發言》等,為憲政體制建構下台灣民族主義理論之嘗試。此外,廖氏於二二八事變後流亡海外之著文〈中國哲學與政治(1853-1905)〉、〈日本哲學與政治〉、〈經濟組織社會學〉等投書《密勒氏評論報》、《遠東經濟評論》、《遠東》等刊物,為首次出掘之珍稀文獻,亦得管窺廖氏流亡期間除政論外之智識著述,特此收輯。
上開選文以英文撰寫者為〈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個人與共同體》、〈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在福爾摩沙的鬥爭〉(其姪廖史豪曾譯為日文)、《福爾摩沙發言》,以法文撰寫者為〈福爾摩沙何去何從〉,皆由賴盈滿先生擔筆中譯,並由馮鳳儀博士審訂;〈中國哲學與政治(1853-1905)〉、〈日本哲學與政治〉、〈經濟組織社會學〉也以英文撰寫,由本人中譯,希略免語言隔閡。選文之底線依原始文獻照錄,標示粗體者為譯者所加,以利讀者理解文意。另外,廖文奎所使用Formosa一詞,本書視文意需要,譯為福爾摩沙或是台灣。
因篇幅有限,本書部分選文為節錄,以能呈顯該著作重要精神的章節為主;另收錄書序,以呈現廖文奎的學思歷程或該著作的時代背景。《個人與共同體》節錄前言、導論、結論;《比較公民訓練》節錄南京初版序、台灣初版序、第一編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編第四章至第九章;〈人生哲學之研究:思想建設〉在《臺灣月刊》中曾刊出同名著作之抗戰勝利後上海版序、抗戰軍興前南京版序、第一章之「哲學之界說」,本書收錄《臺灣月刊》刊出之版本。另外,本書皆照錄原始文獻的章節標示,以便讀者相互參照。如,〈政治醫學論〉談論政治科學者論政治科學之職能,廖文奎即表示:「參照拙著《比較公民訓練》第一章〈實驗政治學之辨證〉。」讀者便可於本書中互見兩份文獻。
為求甚解廖文奎的思想體系,本書特為雙導論:由吳叡人博士從個人與廖文奎在智識際遇的學思出發,娓娓道來如何為台灣政治思想在其星叢片簡中重新定錨;蔡政宏博士則從實用主義的知識論與心智哲學導入。本書亦收錄吳叡人博士縱觀廖氏生命史及國族認同之轉向的〈祖國的辯證〉,以及陳嘉銘博士從民族主義之道德性切入廖氏政治思想的圖譜。冀自廖氏大承的思想廢墟中,重建這位分抗時代下公民哲學家的思想體系。
本書廖文奎相關圖資經由西螺長老教會、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等襄助、廖氏親族授權使用,特此謝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